封神归真录
漩涡中忽然射下一道黄金色的光柱,落在鹿台之上,受辛身躯微微一震之间,已化为幢幢虚影,张口低呼,已是发不出声息。妲己、素素急探臂来抓受辛,四条手臂一穿而过,再看时,淡淡光影一闪而消,光柱倏然向上收回。妲己、素素扑倒在地,眼中血出,已是哭不出声音。
郊原之上,数百万周师俱骇然仰首而观看那黑镜中城市楼台,四周围厉啸渐起,朝歌城忽地整个儿晃动起来,在巨大的轰鸣声中拔地而起,投入那无底深黑漩涡,星天颤抖,虚空分崩,而大地一直沉落下去。
诃利帝母浩然长叹,转身离去。
天地蒙鸿,星斗失位,教主看了看身周四位圣人,神色漠然,将混沌鞭收入掌中,忽而探手在极虚无中轻轻一拨,随即向虚空中一步踏入,身形不见。
元始天尊摇头轻叹,也欲伸臂,将三界六合,四海九州复其原位,准提道人忽道:“善哉!通天道兄适才一举已绝世间亿万万生灵,道兄若欲返归本来世界,恐将再绝亿万万生灵。”老子垂眉叹道:“也是三界大势,劫运使然,目下且顺其自然罢。”元始长眉微微扬起,垂下手臂,笑道:“道兄说的是。”老子乘牛,与玄都大法师先回大罗,元始天尊与接引道人、准提道人作别而归,接引道人先回了极乐,准提道人却不忙回,持了七宝妙树,踏云步慢慢向西而来,在空中看天下光景,一路点头叹息。
八荒六合,动摇三界的狂烈振动渐渐平息,四海怒潮轰然倒卷而回,九幽深处,一轮炽盛烈日缓缓闭合,烛龙深深吸气,刺骨阴寒呼啸向北,北俱芦洲登时大雪散漫,浩浩盈空,遍地炽热熔岩上顷刻白汽腾腾,冲上千里高空,片刻之后,北洲千万里大地,俱成冰漠,烛龙阖上顶上立目,复又沉入深深长眠。
郊原牧野,诸侯万军惊魂甫定,策马赶上来看时,见朝歌城已然陆沉海底,眼前唯见黑海滔滔,翻起道道白浪,潮音澎湃,无涯无际,子牙、武王与诸将众门人都呆呆立在当地,半晌说不出话来。
数百万众军在海岸边定定看了半日,没奈何,只得就地扎营起火,八百诸侯纷纷绕绕,齐聚大帐议事,商虽克定,家国竟已难回,子牙命众门人往四方探看天变灾情,再作区处。
准提道人持树踏云西来,行了有数百万里,忽有一股阴煞怨气冲上足底。道人往下看时,乃是一座大山,雄奇峻峭,煞是清秀,高三千里,山势绵延十余万里,灵根深重。道人落下云头,向前来看时,见正当顶上,有一块大石,宝光莹润,有三丈六尺五寸高,二丈四尺围圆,上有九窍八孔,孔窍内一股怨气盘绕不散,阴煞甚盛,其中又有缕缕阳气混杂,道人一见此山此石,已知根由:“善哉!可叹你身罹劫数,元灵虽离,怨愤难消。”又见山下数万里海底,按四极方位,立着四根数千丈粗细的铁青色大柱,铁柱上伸出四根粗达百丈的铁链,撑着中央数千里大小一头白毛巨猿,巨猿四肢被铁链紧紧缚住,仰天闭目,身躯微微颤动,全身八万四千毛孔中有无数细小明蓝火焰钻进钻出。
道人叹息道:“也罢,今日得遇,也是夙世缘法,百千万劫所种宿因,贫道就与你个方便。”
道人将七宝妙树放在石上,低眉诵偈:
“妙光灌汝顶,甘露遍汝体,
头臂胸胁腰,股胫达足底。
外皮肤毛孔,内脏腑骨髓,
一被甘露明,垢障悉除已。
怨怼鬼神煞,恶报凶灾劫,
病苦与魔恼,从此永消灭。
正念常现前,更莫造新业,
身心顿清净,荧若琉璃瓶。
善根时时长,福德智慧增,
信心日坚固,灵感妙难思。“
只见树枝上现出一朵青色莲华蓓蕾,千层花瓣须臾次第绽放,化作七股青色宝炁,百万重山岩在这七道宝炁之下如同无物,青炁径自漾过庞大山体,直下海底,灌入巨猿身体,巨猿微微一震,便平静下来,不再像以前那样微微颤抖,全身毛孔中也不再有微小火舌冒出,几道青炁复又挺折而向上,在山顶仙石与巨猿之间来回鼓荡周流,仙石九窍八孔中有习习微风进出,如呼吸之声。
道人提起七宝妙树,用手掌轻轻抚摩那石,道:“贫道去矣,将来如何,却要看你自己造化了。”道人举步,也不再观看下方景色,举足落足之间,已在西方极乐世界八德池畔畔。无忧树下,接引道人垂眉趺坐,道人上前,在接引道人身边坐下,一般也结跏趺法印,二目垂帘,思入玄微。
人间世界,东伯侯姜文焕、北伯侯崇应鸾已难返故园,只得与东、北百万诸军众侯就在牧野附近择地而居,武王发在华阴临潼造起新都,称为镐京,四方诸侯奉武王即天子之位,国号曰周,以商王受三十五年为成周元年,其即位仪轨冠冕,一如古礼,又划定区域,封建诸侯,亦一如古法。只是成周所治,比前朝版图大见狭小,只有南赡部洲之大部及西牛贺洲、北俱芦洲之小部,戊午甲子之夜过后,通天教主以无上神通法力,改移天规,错乱时空,三界大变,如今东海南洲,天险阻隔,山川邈远,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诸事已定,子牙上昆仑山觐见掌教师尊,缴还打神鞭、杏黄旗、四不相,领旨至封神台封神,将阐截二教应劫仙人之灵魄,商周二朝死国臣子之精魂,封定上四部雷、火、瘟、斗及下四部群星列宿、三山五岳、步雨兴云等三百六十五位正神之位。封神已毕,周天复定,幽冥世界,天尊加敕一道,由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黄飞虎掌管,立幽冥地府一十八重地狱,凡一应生死转化人神仙鬼,俱从东岳勘对,方许施行。于是三界秩序井然,海宇清明,万方升平,不表。
且说渤海以西七万里,海底有苍山万重,晦暗深黑,尖峰如攒,本是不毛之地,连海藻也不生一丛,戊午甲子之夜将尽,山间忽地生出一座大城,城楼高耸,殿阁层叠,通衢纵横,千万居民来往熙攘,周围数千里内绝无水迹,宛然便是商都朝歌模样。
海底无有日月,唯九重帝庙顶上,一轮大火珠金焰烈烈,光耀上下数千里地方,足堪照明。
九间大殿,重帘低垂,妲己抱着一名小小孩儿,与素素坐在御座之上,小孩儿约莫七八岁光景,玉雪可爱,坐在妲己膝盖上,向四周张望:“姆妈,爹爹呢,爹爹哪里去了呢?”妲己闻言,将孩儿抱入怀中,两行珠泪止不住夺眶而出,素素亦将头埋入自己双膝,低低抽泣。
丹墀之下,数百宫人内官与成汤遗族,俱伏地痛哭。
“姆妈,他们怎么都哭了?”
小孩儿清脆的声音回荡在空旷的大殿里,妲己再忍不住,放声大哭。
(前传《浮黎劫》至此终)
第一节 昆仑山上
昆仑山,麒麟崖。
今日天气晴和,元始天尊讲道已毕,众弟子出得宫来,便在崖前席地而坐,彼此谈论请益,启发疑难。
“世法平等,无有高下。”燃灯道人缓缓说道。
惧留孙、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慈航道人近日常听准提道人说法,颇有同感,点头道:“老师所言有理。”
白鹤童子立在一旁,暗暗赞成,只不敢插嘴。
“燃灯老师此言谬矣,老师岂不知六合之间,人身最贵。人之一身,暗合天地之理:脊骨二十四节以应二十四炁。肺管十二节名为十二重楼。脐为祖宫内曰黄庭,心曰绛宫,肺曰华盖,舌下曰华池,脚心曰涌泉,脐下一寸三分曰酆都,山水小肠十八盘即为十八狱,水道曰地户,谷道曰幽门。此一身之内,天地位万物育也。左齿叩八音为金钟,右齿叩八音为玉罄,前齿叩八音为法鼓,三八共二十四通以应二十四炁。故掌教大老爷有言: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因此种种异修,皆以修得人身为本,不得人身,终不能成其正道。世间草木禽兽,与人殊途,正如水火不同,岂可相提并论?”太乙真人抗声道。
“途虽有殊,同归于道。”燃灯道人道。
赤精子、广成子、玉鼎真人、道行天尊、清虚道德真君、黄龙真人、灵宝大法师等人听了,各有所见,纷纷议论。
“老师今日所言,倒与通天师叔平日所谈相近了。”太乙真人忽然提高了音量。
“……”众人都是一惊,闭口不言——自万仙阵一战之后,匆匆数百年光阴,阐截分殊,形同水火,阐教门人从未在人前公然提及截教二字,更遑论通天教主与截教义理。
“太乙道友此言差矣,小小心得,乃我听接引、准提两位老师阐法所悟,并非通天师叔教理。”燃灯道人长眉不动,徐徐说道。
“我岂不知,自破万仙阵后,西方教主就常受邀来昆仑盘桓,讲他那什么三乘妙法,众生平等,一切皆空之理;老师与文殊、普贤几位道兄受惑更深,趁掌教师尊演讲之暇,常到极乐世界听经,嘿嘿。”太乙真人冷笑道,“我看那西方教主虽与掌教老爷同破万仙阵,所言所行倒与通天师叔别无二致。”
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慈航道人、惧留孙听了,脸上变色,心中恼怒。
“西方教法精微,别有玄妙,与通天师叔所传似同实异,太乙道友此解只得皮相,未得真谛。”燃灯淡淡道。
太乙真人连连冷笑。
他二人言来语去,针锋相对,十二弟子亦分作两派,文殊、普贤、慈航、惧留孙为一派,赤精子、广成子、玉鼎真人、道行天尊、灵宝大法师为一派,互相攻讦,场上气氛一时十分紧张,黄龙真人、清虚道德真君觉得双方所言都有道理:固然天地之间,人身最贵,不过人身与兽身本源却无二致,同为四大会聚而成;按理来说两者确然平等,只是细细想来,又觉得十分不妥,人妖终有分别,但若要说这不妥之处在何处,却又说不上来。
所以两人一言不发,皱眉苦苦思索,耳边听得太乙真人大声说道:“……人身法天象地,一身之内,自有阴阳太极,三光九灵,森罗万象,岂是禽兽可比?盖男女俱以火为先,男女俱有精。但男子阳中有阴,以火为主;女子阴中有阳,以精为主。谓阴精阳气则可。男女合,此二气交聚,然后成形。成形俱属后天矣,后天百骸俱备,若无一点先天火气,尽属死灰矣。此一点先天火气,乃三位掌教圣人亲手于混沌之中采得,借女娲氏之手而成人身,岂同禽兽草木?……”
众弟子在此争执,互相不服,不觉得违了戒律,都把音量渐渐放高,到后来各自怒目相视,竟已有剑拔弩张之态,黄龙真人、道德真君两边圆场,两边都不愿相让。
二人正无可奈何之际,听得一人说道:“为何在此大声喧闹?”声音清澈,也不甚响亮,却自有凛然之威严,将众弟子争吵之声一齐压了下去,乃是元始天尊亲出宫门,南极仙翁在旁跟随。
众弟子一凛,忙倒身俯伏:“老师!”
太乙真人道:“老爷,适才弟子等在此讲论,燃灯老师所言甚是妄谬,弟子不能苟同……”
元始抬手道:“你不用说了,尔等所言,我尽知之。”视线一一掠过燃灯、惧留孙、文殊、普贤、慈航五人,缓缓开言道:“你们几个,既然心向外道,我这里也留你们不得了,尔等不必在我门下,自投西方去罢。”
“啊!”燃灯道人与文殊等人大惊失色,“老师,弟子等……”
“一心已动,虽留何益,尔等不必再言,速速下山去罢。”天尊衣袖轻轻一拂,转身入宫,将众弟子撇在地下。
众弟子都知掌教老爷言出法随,既如此说了,那就挽回不得,不由得面面相觑,做不得声。
燃灯道人跪在地下,并不抬头,良久,忽而咚咚磕了四个头,“老师,我们去了。”道人起身,向众人一揖,大踏步下山,文殊、普贤、慈航、惧留孙四人也默默磕了头,站起身来,向众师兄弟施礼作别,随着燃灯下山去了。
赤精子、广成子、玉鼎真人、道行天尊、清虚道德真君、黄龙真人、灵宝大法师看着五人远去背影,心头说不上来什么滋味,默默无语,太乙真人长身挺立,脸上木木然并无表情。
西方极乐世界,青竹精舍之前,燃灯道人与文殊、普贤、慈航、惧留孙躬身施礼,准提道人听了经过情形,叹道:“元始道兄素来方严,只是未免过于拘执。五位道友此来亦是缘法。”转头对接引道人道:“道兄,五位道友俱是根行深重之辈,可与我等代理,管领三千弟子,道兄你看可好?”接引道人道:“可。”准提道人道:“燃灯道友,你可将灵鹫山移来极乐,与众居住,此后凡教内传经论法,大小庶务,你五人尽可自决,不必来问我与道兄。”燃灯迟疑道:“两位?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