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归真录
天崩一般的巨响中,花果山山头那块巨石像一朵莲花那样绽开了,数百重花瓣层层舒展,中央一个金色石卵冲天飞起,在半空中滴溜溜旋转不休,无移时,化作一个猿猴模样,不过四次高下,遍体金毛披散,目中两道金光如柱,冲天而起,笔直没入高天滚滚重云深处。
话说三十三天之上,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帝俊今日驾坐金阙云宫灵霄宝殿,左右仙卿神将两班侍候。那石猴两目中金光焰焰,射冲斗牛,帝俊在宝座之上,低头往下观看,文武仙官俱各惊疑不定。
花果山头,那石猴轻轻落下地来,却就能爬能走,向四方揖拜,目中金光渐渐潜息,群山大海,亦渐渐平静下来,那石猴蹦蹦跳跳,走入山间去了。
四海龙王赶到花果山底,见坤元火眼中余火微弱,那巨猿无支祁与周围铁柱铁链都已不知去向,只剩下黑深深一根铁柱,斗来粗细,二三丈长短,立在火眼中央,认得是女娲娘娘封入无支祁体内之定海神珍。又有一副黄金锁子甲,如人骨节密密贯串而成,堆在定海神珍之下。
敖广、敖钦、敖顺、敖闰见此情形,立在当地,作声不得,半晌,敖广道:“走了这妖猿也!此事非小,我等累世在此守护,至今两千年矣,如今当作速上天启奏玉皇大天尊,请大天尊指示处分。”敖钦道:“幸喜妖猿虽然走脱,坤元地火也已消弱,不足为我海族之患。”当下四龙君回宫换了朝服,执了玉笏,分开海面,踏云上天而来。
金阙云宫灵霄宝殿,玉皇上帝收回目光,手扶龙椅,若有所思,千里眼、顺风耳入殿来报:“适才下方震动,金光冲上,臣等出南天门往下观闻,访得东胜神洲傲来国之南,海中有一座花果山,山上有一仙石,石产一卵,见风化一石猴,在那里拜四方,眼运金光,射冲斗府。如今服饵水食,金光将潜息矣。未知此物来历如何,会否为害世间,要否派神将下去察看?”帝俊听了,面无表情,开言道:“下方之物,乃天地精华所生,何足为异?汝等不必兴师动众。”二将再拜而退。
殿门外神将又来报:“四海龙君敖广、敖钦、敖顺、敖闰来见大天尊,言有事启奏。”上帝命,“宣”。四龙君上殿,大礼拜舞,敖广奏曰:“水元下界小龙臣敖广、敖钦、敖顺、敖闰启奏大天圣主、玄穹上帝,今日东洲山海振动,花果山下妖猿无支祁不知何故,忽然不见,臣等失于看护,倘被它复出人间为害,臣等有万死之罪,伏乞我主大天尊降旨定夺。”帝俊笑道:“妖猿镇压至今,已历两千余年,日日被地火毒炎锻炼,想是年深岁久,今日恰好化去,再无痕迹,四位龙神何必惶恐?且退。”四龙君心中仍有疑惑,只是上帝不曾为此降罪,已是非常之喜,怎敢启齿动问?四海龙王诺诺而退。
帝俊轻轻挥了挥手,当驾仙官卷帘退朝,羽葆迤逦,大天尊退入后宫见金母天后去了。
那石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真是“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一朝天气炎热,与群猴避暑,都在松阴之下顽耍。
一群猴子耍了一会,却去那山涧中洗澡。见那股涧水奔流,真个似喷珠溅玉。众猴都道:“这股水不知是那里的水。我们今日赶闲无事,顺涧边往上溜头寻看源流,耍子去耶!”喊一声,都拖男挈女,唤弟呼兄,一齐跑来,顺涧爬山,直至源流之处,乃是一股瀑布飞泉。但见那——
一派白虹起,千寻雪浪飞。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依。
冷气分青嶂,余流润翠微。潺蔽名瀑布,真似挂帘帷。
众猴拍手称扬道:“好水,好水!原来此处远通山脚之下,直接大海之波。”又道:“那一个有本事的,钻进去寻个源头出来不伤身体者,我等即拜他为王。”连呼数声,并无应答之声,原来众猴见那水势十分凶猛,轰轰直冲而下,怕不有千万钧之力?称王固是好事,然而性命更为紧要,因此一个个咬牙吐舌,并无一猴敢出声应承。那老猴又叫,可巧那石猴今日也来寻水洗澡解暑,正听得那老猴高叫:“是哪一个敢钻进去又出来的,我等愿拜他为王!”石猴听了,满心欢喜,他就跳将出来,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众猴回头看时,见一只金猴,精神抖擞,跳跃不止,都让开道路,石猴跳跳舞舞,赶到潭边,对众猴道:“我若进去出来,果真拜我为王?”那老猴道:“果真!果真!”众猴也轰然齐声:“一定,一定。”石猴越发欢喜:“既如此,我去也!”潭中山岩错落,那石猴纵跃而来,直到瀑布前一块大石上。看那瀑布时,离得近了,越发声势轰然,水声震耳,也是他福至心灵,看了竟不惧怕,瞑目蹲身,涌身一跳,就往瀑布中投来。
众猴在潭边看着,见那猴跳上前去,一道金光,没入瀑流不见,良久不见再出。胆大的兀自观看,胆小的已是闭了眼睛,心中都道:这猴儿为挣个风头,今番将性命丢了也,恁地不值!不值!
且说石猴将眼一闭,跳入瀑布,忽觉脚下一顿,足踏实地,石猴睁眼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乃石梁一派,贯通东西山崖,石猴且走且看,心道:怪哉!此地我从未来过,怎地竟大有似曾相识之感?且不管他,往里边走走去来。遂过桥左右观看,猛抬眼看时,正见当中一方石碣,有数十丈高,石上两行十个大字,字字有七尺见方,朱砂作底,藤萝萦绕,极是醒目,石猴见了,脑海中如有一抹电光掠过,顿时打了一个激灵。可煞奇怪,他不过山中一猿猴,又非人类,原不识字,此时却明明白白认得这十个字乃是: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石猴见了这方石碣,呆呆而立,也不知过了多少时候。醒过神来,又往里走,见洞内十分宽阔,虽无日月,却不觉阴暗,洞内有松有竹,有花有树,又有石锅石灶、石碗石盆、石床石凳,样样齐全,锅灶下火迹尚存,几案上肴渣犹见。石猴越看越有相识之感,他自出世,猴性跳脱顽劣,从不知悲伤何物,此时在洞中慢慢看来,却只觉一股莫名哀痛直塞胸臆,眼中忍不住便要流泪。
看罢多时,石猴收拾心神,回身往外便走,众猴在潭边等候多时,不见石猴出来,以为必已无幸,都在叹惋,忽听得水声哗然一响,瀑布分开,一道金光蹿将出来,立在潭中石上。群猴看时,正是适才那猴儿,不由得又惊又喜,齐喝一声彩。那石猴立在石上,连连招手:“快进来,快进来!造化,造化!”众猴在岸边,一个个探头伸脑,跳上跳下,高声问道:“怎见得造化?里面怎么样?水有多深?”石猴道:“没水,没水!原来是一座石桥。桥那边是一座天造地设的家当。”众猴道:“怎见得是个家当?”石猴笑道:“里边有花有树,乃是一座石洞。洞内有石锅石灶、石碗石盆、石床石凳,中间一块石碣上,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真个是我们安身之处。里面且是宽阔,容得千百口老小。我们都进去住,也省得受老天之气。”
众猴听得,个个欢喜,都道:“你还先走,带我们进去,进去!”石猴却又瞑目蹲身,往里一跳,叫道:“都随我进来,进来!”那些猴有胆大的,都纵过山岩,跳进去了;胆小的,一个个伸头缩颈,抓耳挠腮,大声叫喊,缠一会,也都进去了。跳过桥头,一个个抢盆夺碗,占灶争床,搬过来,移过去,正是猴性顽劣,再无一个宁时,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石猿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刚说得这一句话,自己悚然一惊:我却怎么会得这句话儿?当下压下心中疑惑,续道:“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自此,石猿高登王位,将“石”字儿隐了,遂称美猴王,领一群猿猴、猕猴、马猴等,分派了君臣佐使,朝游花果山,暮宿水帘洞,合契同情,不入飞鸟之丛,不从走兽之类,独自为王,不胜欢乐。
众猴住在花果山中,数百年花开花落,花落花开,又到秋深时分。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人间世界,都要登高赏菊,遍插茱萸。
花果山上,亦是漫山红遍,果实累累。众猴采了不少果子,自家又酿了不少果酒,美猴王聚了臣僚子孙,在水帘洞中开重阳果宴,喝酒吃果,划拳猜枚,都喝得酩酊大醉。几个小猴喝得烂醉,踉踉跄跄,不辨东西,在洞里乱窜乱走,大伙只顾欢饮,也不曾理会它们。
蓦地里听得几声惊叫,洞中一角绿光一闪,几条猴影被高高抛起,甩在地上,直摔得七荤八素,吱吱哇哇的乱叫不已。
“唔,几个小猴崽子又搞什么名堂?”离得近的几只大猩猩嘟嚷了几句,放下玉石酒杯,起身离座察看。
走到跟前,见几只小猴兀自手抚痛处,躺在地上呻吟。
“怎地啦?莫是喝多了自己摔着玩?”几个大猿带着几分酒意喝问道。
有一只小猴哼哼唧唧,坐起身来,指着洞角,道:“那边,那边似乎还有一个洞,什么东西把我们扔出来了。”
“还有个洞?”猴子们在洞里住了三四百年了,数万群猴,又都是好动的,素日里哪里摸不到,这个角是个死角,大家都知道,所以几个大猿都不信:“你几个莫胡说,等我们看来。”
大猿们故作老成,背着双手,蹩到那角上看时,可煞作怪!那洞角上明明白白,有道门户,门里可不是还有个石室,望去仿佛还十分宽广,只是从里向外,散发着一种绿莹莹的柔和光线。
怪哉!什么时候多出这么一个洞口,几个大猿甚觉奇怪,便往门前走来,见那道门户中绿光益发明亮,水一般汩汩流动,却仿佛一道天然的水晶琉璃门,大猿们禁不住伸手便往那门上探摸。
刚一触到那层绿光,便觉手臂猛然一震,一股沛然莫御的大力汹涌袭来,“呵!”众大猿惊呼声中,都被甩将起来,高高抛出数丈之远,摔在地上,浑身骨节散了一般的疼痛,挣不起来。
它几个却不比那几只小猴,一个个躯体庞大,都有数百斤重,嗓门又大,这番一甩一摔一叫一落地,动静极大,满洞群猴都听见了,纷纷停杯问道:“怎么了?怎么了?”有几只老猴跑上前去,将那几个大猿扶起,先前那几个小猴唧唧喳喳叫道:“那边有个洞,我们都进不去,被弹出来了。”“什么什么?”众猴都看时,见果然角落里有道绿琉璃门户,猴性好奇,都要进去。那几个大猿小猴急忙叫道:“莫进去,莫进去,那里可厉害了。”众猴见几个大猿情状,都知不假,都畏畏缩缩,探头探脑往里看。
“什么事如此吵闹?”众猴闹嚷嚷说话之间,惊动了美猴王,猴王也下了王座,走将过来,群猴连忙向两边让开,禀道:“大王,这儿有个新洞。”“唔,我看看。”美猴王走上前去,见得那道门户,心里没来由的一动,便也伸手去摸,众猴忙叫道:“大王,莫碰莫碰,这门十分怪异,碰不得,碰不得。”猴王却不管,径自伸出手臂,手臂伸出,如鱼入水,全不见有何动静,猴王垂下手臂,一直走入洞去了。
噫!先前那几个小猴大猴都觉奇怪,我们都碰不得,怎么大王浑然无事?只见其余群猴都回头看他们,都道:“你们几个却好会装乔扯谎,如何大王进去便没事?”都跟着猴王往里面去了,也都没有事情。
奇怪了,怎地现在就没事?那几个小猴大猴跟在后面,走到那石室前,伸出一个指头尖儿去碰那门户,全不见丝毫异状。几个猴子心中疑惑,跟着群猴一起,进了石室。
众猴进得洞内,四处探看,见里面约莫百余丈宽阔,北面一处石台上摆了一个蒲团,显已年代久远,拿起来看时,却不见有腐坏痕迹,也不知是何材料制成。
石台边上,有一方青岩,岩上长了一根碧绿的藤条儿,藤条上结了一个淡绿的葫芦儿,七寸长短,嫩嫩的似乎能掐出水儿来,众猴不由伸手去摸。只见绿光暴涨,猴影连闪,周围十丈十余丈内数十群猴都往后飞跌出去,痛呼声响成一片。
金光一道,猴王纵身跳来,“什么事?”众猴都指着那葫芦儿,猴王探掌便抓那葫芦,却又奇怪,众猴稍一碰触,即被绿光弹出,猴王伸手捞住,那葫芦静悄悄的,一身绿光时明时暗,倒仿佛通灵的一般。
大王果然是大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