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归真录
“女娇,你这又是何苦?”叹息幽幽,一名玄衣女仙出现在宫前,蹲下身子,将一颗丹药喂入白狐口中,半晌,白狐睫毛微微颤动,睁开眼来:“多谢玄女娘娘。”声音依旧虚弱,却仍旧抱着那柄铁剑不放。
“女娇,当日你拼却散了万年内丹功行,挡了天后一击。娘娘丹药可以救你性命,疗你伤势,却不能复你人身,你须当好生将养,方能返本还元,重聚内丹,再得人身,你却日日以自身精血滋养文命魂魄,似你这般,何日才能重聚人身啊?”
“女娇与文命生则相依,死则同灭,女娇便舍了性命,又算得什么?何况是区区人身,玄女娘娘无须为女娇担心。”白狐一如既往的倔强,女仙摇头叹息。
“女娇,娘娘此去瑶池赴会,你心中可有怨恨?”
“娘娘对女娇和文命恩重如山,女娇永不敢忘;况娘娘身为教主圣人,做事自有许多难处,这些女娇都省得,焉敢因私情怨恨娘娘?”
“是啊,这三界之中,圣出多门,教无一统,娘娘也着实为难。”
一人一狐就此无语,共看黄尘清水,齐州九点,如烟似梦。
卷一 浮黎劫 第十章 人生愁恨何能免
人间世界,烽烟四起,瑶池之上,却是仙音飘渺,盛会重开,与前不同,昆仑山玉虚宫元始天尊高据首席、清虚天碧游宫通天教主、太素天青灵宫女娲娘娘与元始天尊并坐大位,帝俊、天后、风雷五行、日月星辰、四海八渎、十洲三岛诸神仙灵下首相陪,三教门下弟子:碧游门下多宝道人、金灵圣母、龟灵圣母、无当圣母等诸大弟子、青灵宫门下云华夫人、风后娘娘、素女、麻姑、姑射仙子、巫山神女等诸位女仙,俱有席位。另有燃灯道人,乃混沌化生,鸿蒙得道,也奉玉虚道法,元始不以寻常门人待之,故此玉虚门人席上,反以燃灯为首,南极仙翁虽为元始大弟子,却坐了次席,玉虚门下十二弟子及云中子等人依次而坐。群仙云集,只有玄都八景宫的那一位圣人老爷仍旧闭宫入静,静参至道,不曾前来。
通天教主在席上,侧身向元始敬酒道:“道兄今日升座阐扬道法,我无别物可贺,借天帝美酒,敬道兄一杯。”元始亦举杯曰:“愚兄年长,传法无成,却教贤弟取笑了。”一饮而尽。元始天尊却引满玉杯敬女娲娘娘道:“人生天地之间,各有命运,小徒与娘娘门下如今都已应劫,娘娘幸勿介怀。”娘娘曰:“不敢。”浅浅抿了一口,彼此无语。
又坐了一会,通天教主起身,率门人先行告辞,帝俊与天后送至瑶池之外,教主自回碧游宫去了。女娲娘娘也欲回身,看门人席上时,诸女俱在,只少青鸟瑶姬一人,娘娘皱了皱眉,正欲唤云华夫人前去寻找,却见东君与瑶姬携手从后面转出,瑶姬衣衫凌乱,玉颊飞红,见了娘娘,瑶姬如触电一般,慌忙将手撒开,垂首侍立。元始天尊在座上见了,嘴角微微而笑。
娘娘见状,并不言语,起身与诸女俱回,帝、后二人亦送出瑶池,转身回来,元始天尊升了玉座,演讲道法,凡天庭治下三界仙灵都静坐听元始阐扬法理不提。
太素天中,一人一狐正在阶前共看下界景象,天外香风飘荡,羽葆摇光,落于宫前,女娲娘娘圣驾已回,两人忙下拜迎接:“娘娘万寿!”娘娘低头见女娇身形憔悴、皮毛灰暗,暗暗叹息,进了正殿,教众人都各自散去,只留下瑶姬一人。
瑶姬心中忐忑,战战兢兢,云华夫人悄悄在她耳边叮嘱:“今日你十分大胆,娘娘若问起时,你只可据实相告,不可有丝毫隐瞒,不然,只怕娘娘愈加盛怒。”瑶姬低低称是,云华夫人与众人俱退出殿外,白狐久在人间,不知情由,欲向云华、风后等人询问,诸女摇手“噤声”,一会便见分晓。
众人站在殿外,侧耳倾听,殿中却静悄悄什么也听不到,心中琢磨:是否娘娘以大法隔绝了内外?约有半个时辰光景,只听殿中女娲娘娘的声音响了起来:“如此,我已不便留你在此,你自去吧。”又听得瑶姬带着哭声的哀求:“娘娘,我知错了,求娘娘……”“你今已有身孕,有份为天下之母,我这里如何再留得你?我有几句话,你记住了:翩翩归妹,独将东行。逢天晦芒,无恐无惊。后且大昌。好了,你这就去吧!”殿外众人面面相觑,又听殿内瑶姬反复哀求,女娲娘娘再不说话。
良久,殿内脚步声响,瑶姬走出殿门,额头通红,眼角泪痕未干,向九天玄女、云华夫人、风后娘娘等人拜了几拜:“诸位娘娘、姐妹保重,瑶姬就此去了。”众人纷纷好言安慰:“你今日也算得了归宿,须当高兴才是。”女娇素日与瑶姬颇为交好,也上前想要说几句体己话儿,却见瑶姬将眼一瞪:“我走你当高兴,又何必如此惺惺作态?”拂袖转身去了,女娇愕然不明所以,看着瑶姬出了太素天,往瑶池方向去了。
“她与上帝少子相悦,已有数年,今日娘娘去瑶池赴会,她又与其私会,因此娘娘震怒,遣她自去天庭,娘娘言她已有身孕,想必是真,只是我们还看不出来。她为何迁怒于你,我等却是不知了,想是为了文命之故?”云华夫人与众人看着那远去的单薄身影,摇头叹息。
为了文命?是了,文命在日,娘娘十分喜爱文命,此次天庭设计害了文命,娘娘十分愤怒,只是不便发作,瑶姬却与那东君相好,想必瑶姬以为,娘娘记着文命之仇,为了安抚于我,才将她逐出太素天。
女娇似乎明白了几分,眼望瑶池:是啊,东君是我杀夫大仇,你却如何与他相好?只是这因缘男女之事,也是命中注定,我又岂会因此责怪于你?她却不知,当年姒文命年少俊杰,又在女娲门下修习道术,瑶姬暗中也曾思恋倾慕,姒文命却终于与女娇结为连理,瑶姬心中嫉恼,却从来不曾表露出来,后来东君奉天帝、天后之命,常来太素天进献珍玩,见瑶姬美貌,甘言奉承,瑶姬年少,见东君才貌身份也不在文命之下,有意稍假辞色,一来二去,竟弄假成真。
瑶姬孤身踏了彩云,飘飘荡荡,出了太素天,不足一个时辰,见瑶池宫阙在望,元始在瑶池讲道,要连讲七日,每日两个时辰,瑶姬一来一去,今日说法已毕,数万里瑶池,空荡荡的甚是冷清。
瑶姬落下云头,神将天丁过来,见是女娲娘娘身边女仙,众人都认得,瑶姬道:“我有事要求见两位陛下,相烦通报。”天将引了瑶姬,到九真宫前,入内通报,瑶姬在殿外等候。
帝俊、天后、东君三人正坐在殿内议事,忽门外传报:“殿外有太素天女娲娘娘座前瑶姬仙子求见。”东君听了,面露喜色,正要出殿迎入,只听天后喝道:“回来,与我坐定了。”东君虽是百般不情愿,怎敢拂逆天后之意?只得坐回席上,只是时时伸颈探头不已。帝俊道:“我闻此女与帝鸿相好,此来必有缘故?怎不迎入?”——帝鸿乃东君小名。
天后道:“方今天下已乱,此女腹中已有我儿骨血,因此我倒有一番计较。”“我儿骨血?”“正是,今日会上,我观此女气色,便猜知了几分,今番女娲天无事遣她来此,必是为此。”
帝俊喜道:“既是如此,那就是我家媳妇了,如何不赶快请进来我夫妇仔细瞧瞧?”东君更是心花怒放,就欲出外,只是天后威严,又不敢离座,一好似百爪挠心,身子在席上扭啊扭的,只听天后道:“我自有计较,帝鸿,你过来。”东君正在胡思乱想,听得天后呼唤,一惊,连忙上前,天后吩咐了几句,东君脸有难色,帝俊也道:“这般也过于难为帝鸿与那女娃儿了。”天后冷笑道:“非如此,怎能成就大事?帝鸿,你不得出去,待那女子走后,暗中跟随守护,不得现身相见,依我吩咐行事,不过是忍耐几时罢了,你可明白?”东君无奈,只得应了。
瑶姬立在九真殿外,左等也无人来,右等也无人来,一直立了有三四个时辰,那进去传报的天将方才出来,对瑶姬道:“仙子恕罪,两位陛下事务繁忙,无暇接见仙子。”
“那十殿下呢?我要见十殿下。”“这个……十殿下说,十殿下说……”
“十殿下说什么,你快说啊。”“十殿下说,他不愿见你——”
“啊,怎地会如此,一定是你听错了,你再进去通报一下,说瑶姬来了。”
“仙子恕罪,小将已通报过了,十殿下说,他不愿见你……”
“不会的,不会的,我要自己进去见他!”瑶姬仿佛如受雷击,俏脸煞白,大声呼唤着东君的名字,拼命往里闯,九真殿前神将护卫一齐都奔过来,横戈矛死死拦住,瑶姬虽然跟从女娲娘娘经年,神通远不及玄女、云华、风后诸女,况且在天帝宫前,也不敢出全力相争,哪里闯得过去?
“帝鸿!帝鸿!你为何不出来!”瑶姬尖厉的长呼一声声传入九真殿内,东君如坐针毡,几次想要离席站起,终于忍耐不住,猛地立起身来,就要走向殿外。
“唔——”天后冷厉的语音传来,东君的身形如同被一只无形大手拽住一般,立在原地,动弹不得,只见背脊不住抽动。
“这——,夫人,以我看来,此事就算了吧,帝鸿已然长大,好容易找到一个知心的女孩儿……”帝俊不忍,出言劝道。
天后侧首睃了帝俊一眼,并不回答,自己站起身来,往殿前走去,经过东君身旁,低声呵斥道:“看汝这等模样!汝为天帝之子,照临天下,怎地如此没出息?”东君不敢说话,天后负手立于殿前,悠然道:“外面是何人喧哗?吾儿既不愿见你,如何一再纠缠?怎地如此不要脸面?黄魔,与我率人将她轰将出去!”
殿外为首的神将黄魔听了,叫众将一齐持兵器上前,厉声喝道:“天后陛下有旨,还不速速离去,休怪我等无礼!”又躬身压低声音对瑶姬道:“仙子,势已如此,仙子还是请回吧。”黄魔知瑶姬乃青灵宫传信女仙,乃女娲娘娘身边亲近之人,并不敢十分得罪,故此这般作势——他却不知瑶姬已被女娲逐出太素天。
瑶姬见此情形,泫然涕下,“多谢神将!”跌跌撞撞走出瑶池,掐了诀法,云雾生处,待要踏足飞行,一个埽啵负醯吕矗趿思复危讲帕⒍耍纫簧捌稹保遣试破鹄矗墓嗣H唬床恢未θァ孕∩ぴ谂垂校溆屑阜稚裢ǎ椿肴徊恢朗拢耸迸垂鸦夭蝗ィ焱ビ植蝗菟皇敝痪跞缢浯螅刮匏嗄袢萆碇亍?br /> “帝鸿他为何忽然如此?”瑶姬失魂落魄,昏昏沉沉,只是苦苦思索,脚下云光被九天罡风一吹,忽高忽低,忽东忽西,瑶姬全不管它,随它乱转不已,不觉得四面风雾涌来,将她裹在中央,天光日色渐渐昏暗下来。瑶姬伤悲之余,下意识左右一看,只见上下四方,黑沉沉的云雾弥漫,无边无际,她平生何曾见过这等景象,心中大骇,纵起云来,往外疾闯,那重重云雾一似凝胶一般,生出莫大吸力,瑶姬四面乱闯,不出十余丈方圆之内,却哪里出得去?
瑶姬越发惊骇,忽地想起女娲娘娘临别吩咐:逢天晦芒,无恐无惊。后且大昌。稍稍压下惊恐,从怀中取出一块青玉玦,擎在掌中,高举过顶,催动真诀,只见那玉玦发出蒙蒙青光,八方弥散,四面云雾虽然浓重,竟是挡不住那看似微弱的青光,眼看越来越是稀薄,外界光线渐渐透入,瑶姬大喜,加紧施为,忽闻顶上有噼噼啪啪的轻微爆裂声响,抬头看时,只见数十里雷云涡旋,一条千余丈长的狰狞电龙张牙舞爪,当头疾扑而来,瑶姬一见,吓得魂飞天外,慌忙中只及将青玉玦往上一举,只听得霹雳一声,远近震动,瑶姬大叫一声,从九霄空里直坠而下。
时当正午,阳光直射,阳城北门刑台之上,子辛、庶余二人长发披散,五花大绑,缚在铁柱之上,数万百姓们远远立在远处,指指点点,悄声议论,神色复杂。
原来启命大将征讨子辛、庶余,两方互有胜负,战事迁延不决,启大怒,终于亲率大军北征子辛。他是禹王长子,虽不及禹王神武,一身勇力亦是世间罕见,又自幼师从飞熊,习得道法,虽然粗浅,却也不是常人可以抵挡,两军阵前,连斩子辛大将混沌氏、穷奇氏,生擒子辛,锁入囚车,解送阳城。自己又率军南下,斩了庶余大将饕餮氏、猰貐氏,擒了庶余,班师回京。今日午时,启亲临监斩,要借二弟人头,震服四方诸侯,以安他夏启天下。
午时已至,启坐在监斩台上,眯起眼睛看了看太阳,将两支朱红令箭抛下,三声鼓响,两名行刑官将青铜刀高高举起,忽然有人厉声呼叫:“不可!”一道白光从天外一?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