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岳独尊
在这个简单易行的约定仪式结束后,林旭连忙甩开了玉精,催促说道:
“行了,快点跟我走吧!”
其实即使没有刚才的那个约定,之前被“灵虚子”塞进石台近千年,无亲无故的玉精瑫琪也不知道自己该往何处去,此时她只得乖乖地伸出手给某位怪叔叔拉着,一同化作清风消逝在秋色正浓的山林中。
第020章 门人
铅灰色的天空中乌云密布,一阵西北风吹过树梢,陡然发出尖厉的呼啸声,树顶上的零星积雪随风飘落而下,这是林旭来到这个片界后度过的第一个冬天。
“雁行阵变钩形阵,再来,钩形阵变玄襄阵。”
自然界的四季变迁对那些早就不是血肉之躯的阴兵鬼卒影响不大,在林旭的要求下,山神庙所属的阴兵进行了这样一场规模前所未有的会操。担任演习总指挥的裨将张昕自己大声呼喝还觉得不过瘾,干脆从旗手的手中夺过了火红色的炽焰令旗奋力挥舞起来,向阴兵们直接传递将领的意图。在一旁的裨将王良则卯足了力气敲动那面体量惊人的青铜战鼓,原本的鼓手自然也被撵到一边歇着去了。
兵法有云:将死旗鼓。说白了,一名合格的将军就算战死,他也该是在中军的旗鼓旁边,这是指挥全军的中枢所在。倘若身为一军之主的军将擅自脱离岗位,那么无论胜败他都得算是渎职。
在诸如无线电之类的新发明普及之前,一支军队的最高指挥者所能把握的事情并不太多,他只能依靠诸如旗帜、号角和鼓乐之类的器械将调动命令下达到分散于广阔战场中的各个部队那里。
在冷兵器时代的军队中,一面竖起的旗帜就标志着一支部队的存在,当中军主帅看到旗帜还在,他就知道手下的这支部队还没溃散,可以进行指挥调动。假如某个部队的旗帜被敌军夺取,哪怕他们依然是齐装满员的精锐之师,不过在主帅眼里这些家伙就都变成死人了,没有旗帜这支部队就等同于不存在了,因而在古代战争中,丢失军旗往往要整队皆斩。
为了保护军旗,甚至规定负责扛着军旗的旗手万一不幸战死,同队的士兵不能抢回他的尸体也要统统杀头,这就是军法无情的真谛,从重从严从快。
认为在千军万马厮杀的战阵上,单凭一个人扯着嗓子就能把几千几万人指挥得游刃有余的想法,实在是幼稚得很。
此时此刻,彼此配合日久的两位裨将,默契可谓十足,双方指挥协作得犹如一体,非常卖力地为林旭演示着部队在迎敌交战情况下,各种阵形的变化步骤。
凡人使用的阵法尽管集合了无数智者的心血,可是限于客观条件,将领们只需要考虑前后左右的阵形变化,因为敌人必然是来自这几个方向。调遣阴兵鬼卒上阵需要考虑的事情就更多了,包括对手从空中和地下实施突袭都要预先有所防备,如何从对手难以防御的角度进行突击的问题,无疑是另外一道难题。
人类的战争模式跟非人类的战争不甚吻合,但军魂始终是转化阴兵的最佳对象。之所以采用军魂的效果会更好一些,扣除灵魂本身纯净度的关系,很大程度上也是考虑到军魂在世时接受了军事训练,对实战也有一定经验。
在死亡过程中,阴兵们免不了出现一些记忆丢失的困扰,不过重操旧业与半路出家,这二者毕竟是不同难度的选择。
假如可以进行挑选的话,谁会愿意带着一帮什么都不懂的新手上战场呢?要知道,打仗可不是哄孩子玩的夏令营啊!
拉着大队人马操演了半天,作为观众的林旭满意地点了点头,他也看得出来两位裨将是下了不少功夫,即便达不到举万众而如一人的理想程度,起码作为一支新军还是说得过去的。
“吩咐下去,休息一会,你们俩过来。我来介绍一下,这位是玉精瑫琪,往后她会负责在山神庙里看大门的杂务。”
传令参与操演的军队暂时休息,林旭笑着把两位裨将带到小玉精跟前,介绍认识一下。
前几天忙于处理打劫练气士洞府的善后工作,防备霍山君恼羞成怒前来偷袭,林旭还没有得空跟手下的两位得力干将交代清楚玉精瑫琪的来历,他打算趁着这个当口把话说清楚。
偷眼打量了玉精一下,裨将张昕有些沉不住气了,凑近到林旭跟前说道:
“大老爷,您怎么出去弄了个小妖精回来?这事怕是不妥吧!”
不仅是张昕这个刺头,向来做人很圆滑的王良也插了一句,说道:
“是啊!地祇从来是不跟妖精走得太近。”
听着两位手下近乎于完全一致的反对意见,林旭很是诧异,这二位平常时候不像是这种不识趣的主啊!莫非这件事另有缘故?
想到了这里,林旭也不得不提高一点警惕,追问说道:
“哦,这里面可有什么说法吗?到底是天庭不允许,还是另有原因呢?”
闻声,两位裨将面面相觑,最后还是由王良出来解释说道:
“回老爷的话,历来的规矩皆是如此,倒也并无明文不准。”
这时,林旭的眉梢一挑,他没好气地一摆手,说道:
“哦,照这么说的话,只是潜规则喽!”
无论如何,一个人的出身印记是无法抹除干净的,这是一个人的根,想要彻底摆脱成长留下的痕迹,大概重新投胎是最佳选择。
生活在完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哪怕林旭在这个新世界中总是力图避免显出自己与众不同的某些特征,但从他口中时不常蹦出的新鲜名词还是非常多。经常跟他打交道的王良和张昕,也渐渐习惯了前所未闻的新词汇从上司嘴里突然迸出来。仔细琢磨着这个陌生词汇的含义,张、王两裨将交换着眼色,算是连蒙带猜地明白了林旭到底在说什么。
随后,心直口快的裨将张昕说道:
“正是,此乃不成文之规矩。大约也就是大老爷您说的那个什么潜规则。”
潜规则这玩意就像臭豆腐,闻着臭,吃着香。不过也正因如此,这种事终归是上不了台面的。
既然没有明令禁止,林旭也就放下心来,笑了笑说道:
“哦,那就不碍事了。我是看这小东西挺可怜的,留她待几年,等局势稳定下来,再让她自由来去吧!”
没有了天庭的掣肘和制约,林旭这个山神爷在自家地头上是能只手遮天的人物,虽说眼下他的权威仅限于山神庙内部,两位下属也不会为了些许小事轻易跟林旭对着干。
当下,张昕和王良一起跟林旭打躬说道:
“大老爷您既自有明断,我等并无异议。”
应对了来自内部的反弹声音,林旭转而跟玉精瑫琪说道:
“来,这两位是张裨将和王裨将,你们也认识一下吧!”
天真烂漫不等于脑残白痴,小玉精瑫琪明显感觉到了两位裨将对自己的冷淡和排斥,此刻她神情端庄稳重地见礼说道:
“灵虚子门下,道童瑫琪有礼。”
听闻这位曾在霍山中威震一方的中古练气士之名,裨将王良和张昕也不免哆嗦了几下,急忙起身向小玉精还礼,说道
“啊!竟是灵虚子的门人,我等失礼了。”
潜入灵虚子洞府那一日,裨将王良受命带着一队阴兵在外制造动静替林旭争取到下手的机会。
尽管事态的确如预期的那样发展,如愿将霍山君派去把守灵虚子洞府的小妖引走,具体在洞内发生了什么事情,王良是不晓得的,更加不曾想到林旭领回来的玉精会是灵虚子的门人。而今,当乍一听到玉精瑫琪自报家门来历,脸色骤变的两位裨将立即触电般起身还礼,单看那副恭谨到战战兢兢的样子,一点也不亚于对林旭这位顶头上司的恭敬。
所谓的天神地祇,其实说白了都是一种职业,神祇们负责天地之间各类法则的运转维护。故此,从本质上讲,神明与凡间的农夫、铁匠等职业并无二致,差别仅在于神祇这份职业,初始阶段就有一个能力底限,以便确保祂们有能力履行职责。
无论先前是力量多么弱小的候选者,哪怕是卑微如蝼蚁蝇虫,只要一朝成功登临神位,获取神职,立刻就会被灌输大能,抬高到履行神职所需的力量底限以上。
若是反过来说,候选者自身的能力远远超出了履行神职需要的这个底限,那么祂们就连一丝一毫的好处都得不到。正因如此,许多先天真圣和后天仙真都对担任神职的提议嗤之以鼻,即使勉强当了几天,一旦逮到机会照样立马撂挑子走人。在这些大能看来,与其背负着神职这样一份徒有虚荣的沉重包袱,那还不如自家落得个逍遥自在,御风遨游天宇来得惬意。
毫无疑问,练气士当中的一些大能者也归属于后天仙真的行列。这等于说,他们本身并不担当任何的神职,可是论及个人能力却很可能比大部分的天神地祇都要来得更强悍。
类似这样只能叫俗人仰视的超凡存在,飞升到天界的那些称作天仙,少数不肯飞升的则称为地仙,反正不管称呼如何,并不影响其内在的本质。
出身于这块片界的练气士灵虚子,既然能修炼到一跃飞升三十二天的境界,显然已是天仙的造诣。他在能力上面毋庸置疑,而此君的洞府与霍山的山神庙不算很远。要说曾在前任霍山神麾下任职的王良和张昕这两位本地土著都没听过灵虚子的大名,这事未免说不过去了。
有句老话说得好,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那部著名的神怪志异小说《西游记》,凡是有份出场,又没有硬实后台撑腰的妖精想吃唐僧肉,清一色都被某暴力猴子一闷棍打死了。
反观那些有后台的妖精,非但万万不能打不得,而且一律要交由原主自行发落,通常这样的内部处理结果,必然是悄无声息地没了下文。由此可见,一个好出身背景对于妖怪们是多么重要的生存资源哪!
当然了,出身背景对于人类来说也是同等重要的东西,要不然岂会有纨绔子弟借酒行凶惹出事端来,仍不忘高呼一声“我爸是XX”。
玉精瑫琪自称灵虚子门人,她拿不出任何身份凭据,不过林旭确实是从练气士灵虚子的洞府把她带出来的,没人敢否认这一点。
那位洞府的正主灵虚子业已飞升了数百年,世间怕是再也找不到能反证瑫琪在撒谎的人。即使退一步讲,小玉精的确是在撒谎,清理门户这种事情也是属于内务范畴,外人越俎代庖的下场,一般都是费力不讨好,兴许还要再被正主修理一顿才能过关,谁没事愿意触这个霉头啊!于是乎,姑且不论是出于真心还是敷衍假意,大家只好承认玉精瑫琪的灵虚子门人身份,这种事既然不能证伪,那也就只能视为真实了。
第021章 燕生
遥想当年,大秦帝国并吞六国伟业的缔造者,一世英明的始皇帝赵政被几个方士巧言善辩的言辞迷惑,忽悠得分不清东西南北,沉湎于长生不老的梦境中。
不仅派出船队寻找仙人所居的海外仙山,求取不死药,而且招揽了许多方士和术士炼制金丹。
人类对于死亡的恐惧遮蔽了始皇帝的目光,不过他终究不是寻常人物。等到从这个美好幻梦中醒悟过来之时,当意识到自己受了骗,始皇帝随即勃然大怒,颁下诏命焚书坑术士,决心要让那些敢在大老虎嘴上拔毛的家伙付出血的代价。
其实真正的外丹道是一项非常高深的修行法门,绝不是别人送你一枚所谓的九转金丹,然后张嘴吃下肚去,不管服食者是阿猫阿狗,立马都能飞升成仙那么简单。
外丹道的修行者在长年烧炼金丹的过程中,他们可不是在一边张大嘴巴,干等着天上掉馅饼下来,保佑自己顺利成仙。而是不得不没日没夜地守在丹炉旁,以全身心地体悟各种物质在炉内转化升降的大道规律,藉此参悟天地至理的运行轨迹。
唯有如此,待得炉中金丹九转炼成之日,守在炉旁的炼丹者的道行体悟,即使达不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至少也能与金丹相匹配。若在此时顺势服下刚刚炼成的金丹,修行者的心境足以驾驭如脱缰野马般暴涨的药力,外丹成就也是水到渠成的一件事,不值得感到惊奇,这才是外丹道修行一脉的真谛所在。
假如金丹服食者的道行不足以驾驭暴增的法力,一颗如假包换的金丹下了肚,效果无异于生吞下小型核弹。
情况真是到了这一步,成就仙道估计是没什么指望了,立刻蹬腿升天那是基本跑不掉的结局。
既然外丹道的原理如此复杂深奥,绝非普通人可以轻易利用的捷径,那么凡是宣称一颗金丹下肚就能如何如何的主,不妨有一个便算上一个,他们清一色都是江湖骗子。
黑狗偷吃,白狗挡灾。那些在帝都咸阳花花世界里厮混多年,风光无限的方士们乃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