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岳独尊
恰在此时,一阵悠扬的啸声由远及近,一道遁光盘旋降落在云中城的天顶平台上。
随着金色光芒收敛,现出了林旭的身形,他笑着对在场墨徒们拱手施礼,说道:
“前日诸位走得太急,林某都没来得及追上你们,害得我赶了好长一段路啊!”
这次是要提前做好与妖魔交锋的准备才出发,林旭雪藏了不太适合于战斗的人类肉身,专程返回山神庙换了神祇金身前来,此刻从他身上隐隐透出一股犹如高山耸峙大地巍然的厚重气息,令人望之而生出敬畏之心。近些年来,始终坚持着不懈地肉身修炼,对林旭元神和神识的增强效果很是显著,而今,强化效果已自然延伸到他神识驾驭金身的能力之上。
“拜见府君。”
墨门讲究尊天事鬼,墨徒们跟神祇的关系一向良好,林旭又是老熟人,理所当然受到了热烈欢迎。
在礼节性的寒暄过后,林旭主动发问说道:
“诸位以为此行该从何处下手?”
这时,墨门矩子金秋德摸着下颌的长须,缓缓说道:
“南荒妖魔势大,分兵于我方不利,不若先合力铲除那罗刹王巴卡,尊神以为可否?”
闻声,林旭点头表示赞同,说道:
“擒贼先擒王是对的,只是我们不知那妖孽藏匿在何处,如何着手,颇费思量。”
一阵尖利的破空声响起,声势之大恰如大型喷气机从头顶掠过,林旭与墨徒们的谈话被迫中断。直到噪音消失为止,云中城的露天大客厅里又多了一个人影,这位先声夺人的客人洋洋得意地说道:
“哈哈哈哈,你们是在说那罗刹王吗?它的消息在下刚好知道一点。”
闻听此言,众人的目光聚焦到来人身上,东门秋看清此人的样貌当即眉头紧锁,不客气地说道:
“不败赌圣孙中武!你们兵家不是说封闭山门了吗?怎么此时又突然冒了出来?”
正统兵家最为讲究战略和战术的配合,基本主旨在于练精兵,打呆仗,偶出奇,以正兵为主,奇兵为辅,绝少干出离经叛道的勾当。那种指望着依靠阴谋诡计以少胜多的侥幸想法,板上钉钉地被视作歪门邪道加以排斥。然而,不管在什么时候,人类中总会有不和群的异类存在,本代兵家的弟子中也就出了孙戈孙中武这么一位堪称另类到极致的用兵家。他特别喜好捞偏门,越是看着不可能完成的诡异战术,他就越有兴趣埋头钻研下去,结果是孙中武行走江湖之时与人交手过招,几乎每一次都是靠着奇计行险取胜。
类似孙中武这般行径,在旁人看来无异于拿自家性命当儿戏,所以大家送了他一个“不败赌圣”的绰号。千万别以为这是大伙是在夸奖孙中武能干,而是讽刺说他只要输上一次就铁定没命了,委实败不得。
别人出于揶揄给自己取的绰号,孙中武本人抱着漫不在乎的态度,只见他自负地一笑,朗声说道:
“天下大乱,当以干戈济世,此乃兵家传承千载之宗旨。方今天下正值用武之时,又岂能少了我们兵家参与?不像某些人,抱着祖宗传下的东西,奉行蝇营狗苟的小道,还在那里沾沾自喜。”
眼见得谈话的内容歪楼愈发严重,墨门矩子金秋德沉不住气了,他咳嗽一声打断了东门秋跟孙中武之间毫无意义的嘲讽,插言说道:
“敢问孙道友,你既说知晓罗刹王的下落,此言可当真?”
“哈哈,你问了,我就得要告诉你吗?”
这时候,林旭实在看不过眼了,他踏前几步冲着孙中武一拱手,说道:
“那由我来请教阁下罗刹王的下落,不知可好?”
听了这话,孙中武歪着头打量了林旭几眼,确认对方的身份之后,他这才收起了一身痞子气,规规矩矩地还礼说道:
“孙戈见过尊神,在下向来言出必践,岂敢信口开河。据我所知,那罗刹王巴卡目下已在螺城。”
闻听此言,林旭转头看了看墨门众人,询问说道:
“螺城?诸位可知是在何方?”
墨门行者以苦行闻名,收徒首重炼心,明文规定入门学艺五年有成,必须行脚五年扶危济困,一路坚持下来的,其后才能得授秘典深造。因而,墨徒们徒步踏遍天下,行迹远达天南海北之地,凡是有人迹的地方极少有他们未曾到过的。虽说遍地蛇虫瘴疬的南荒人烟稀少,墨门弟子也不曾深入调查情况,不过在附近有人烟州郡,他们还是有登记造册的文字材料以备查询。
只见金秋德吩咐一声,几名弟子马上取来了涉及岭南的图籍,金秋德吩咐展开舆图后,指着其中一点说道:
“尊神请过目,螺城在南荒与岭南的交界之地。”
在这幅四尺宽,六尺长的岭南舆图上,所谓的螺城也不过是个比黄豆粒大了一圈的红点而已。
认认真真看过了这幅地图,计算一下云中城与螺城之间的方位脚程差距,林旭环顾四周景物,好似若有所思地说道:
“这座云中城体量庞大如山岳,移动起来甚为不便,我等不如驾遁光赶赴螺城,诸位道友以为如何?”
墨门内部从来不讲究民主决策,因为老祖宗墨子认为决策效率比决策过程更重要,他也相信领袖的坚定意志可以摆平世间一切难题。理所当然的,这桩大事必须由矩子金秋德点头才能拍板决定下来。
面对着林旭的提议,金秋德沉思了片刻,随之郑重地点了点头,说道:
“为今之计也只好如此了,尊神请。”
闻声,林旭笑了起来,拱手说道:
“如此甚好,那林某便先行一步了。”
说罢,林旭一顿足,霎时间化作了一道金色流光冲出了云中城,在空中盘旋半圈后直奔西南方而去。
大约两个时辰后,林旭抵达了目的地,据说罗刹王藏身于此的螺城,其实这地方并不大,看上去只是一座城墙方圆三里多的小城而已。根据墨门舆图提供的有限讯息,螺城的常住居民也不过是万人左右。当林旭率先踏足这片土地之时,一派萧瑟死寂的螺城给他留下极深的印象,尤其是在空气中弥漫的那种泛着甜腻腥气的味道。这些年来见惯了修罗屠场的林旭心中清楚,这是人类鲜血流淌形成的气味,绝不是死掉区区千八百号人所能形成的渲染效果。
白骨如山鸟惊飞!这句诗听起来修辞太文学化,缺乏足够直观的感受。
不妨想象一下,一根根惨白色的人体骨骼交错叠压在一块,数不清的骷髅头相互挤压,在城市的街道上堆成山峦模样,甚至淹没了两侧的民居和树木。仅是一座骸骨山峰的高度就堪比摩天大楼,这画面大概也足够惊悚刺激了,亲眼看过的人必定永世难忘。那么假如是排列密密匝匝,许多座由人类骨骸构成的山峰一起出现在眼前,试问世间又有几人置身其间,仍可淡然处之呢?
饶是林旭见多识广,邪性霸道的主他也见得多了,此刻林旭仍禁不住倒吸一口凉气,喃喃地说道:
“嘶,好凶恶的妖魔。”
来时并未刻意掩藏行迹,林旭的遁光足够惹眼,没等他看多一会风景就被罗刹们包围了。
面如黑漆,獠牙沥血,满身戾气。这是围拢在周围的罗刹给予林旭的第一感受,这些家伙把外表看来跟常人相差无几的林旭视作猎物开始捕杀,相继有不知死活的罗刹跃起飞扑过来,林旭也没闲功夫认真端详它们的模样长相了。
当即,向前平伸出右手,林旭五指猛然收紧,口中喝道:
“咄,神雷召来!”
“咣——”
伴随着耳畔撞击洪钟似的一声轰然巨响,泛着幽蓝色盘曲似蛇虫的雷光在瞬间覆盖了方圆百米内的一草一木,那些置身此间的罗刹一个也没跑掉,全成了吊炉烤鸭,不消说是标准的外焦里嫩哪!
常言道:学艺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自从林旭悉心研习共感雷法以来,他已经吃透了这门术法,可说是把施术转化成了本能反应。好比眼下拿来对付这种小角色,根本不用预作准备,举手投足之间就能施展雷法,用“念动则法至”来形容也不为过。在一阵炽烈狂暴的雷光肆虐过后,起先围在林旭附近,长相凶神恶煞般的罗刹们相继栽倒在地。它们那不断冒出青烟的魁梧躯体焦裂得跟木炭相差无几,即使外行来看也知道,活物成了这副德行多半必死无疑了。
这边林旭干净利索地收拾了一帮不开眼的土鳖妖魔,北方天际便隐隐传来破空声。紧接着,墨门众人和那位兵家另类传人一道出现在眼前。
举目望着城内的一座座尸骨山,林旭身旁满地横七竖八的罗刹尸体,墨门矩子金秋德叹息说道:
“尊神遁光神速,这动起手来也不慢哪!”
旁边的几位墨门长老闻声也是大点其头,倒不是他们有意拍林旭马屁,墨门本就不以遁术见长,墨徒最出名的是坚忍不拔的毅力和结成军阵的强悍防御力。须知,墨守成规这个在后世逐渐演变成略带贬义的成语,开头是用来赞誉墨家守御能力之高超神妙的。可想而知,这战士的防战天赋加满了,在机动性方面未免要相形见拙。
人类总是不自觉地羡慕自身所欠缺的东西,因此墨徒们在飞遁神速如电,动手也如切瓜砍菜一般利落的林旭跟前有此一说,算不上多令人意外。
第109章 除魔
累累骸骨堆积如山,螺城这样一幕血腥凄凉的末日惨景,足以令闻者伤心,观者落泪。
在墨徒之中不乏嫉恶如仇的正义人士,如此触目惊心的酷烈场面呈现在眼前,五内俱焚者大有人在。很快,一名墨门长老开口询问问道:
“诚如尊神所言,擒贼先擒王,只是不知那罗刹王巴卡在何处?”
闻听此言,林旭摸着下巴冷笑了两声,说道:
“早先听说罗刹性情暴躁,如果说巴卡在螺城,我刚杀了它许多的手下,这家伙该会主动跳出来报复才是啊!”
“哇呀呀——”
这边,慢条斯理的林旭话才说到一半,从远处陡然传来了闷雷似的咆哮声。说不得,这动静比起任何一种猛兽都要来得凶残,只是听到声音便叫人浑身寒毛倒竖。
这时候,强自遏制怒意,面带着几分冷笑的东门秋手抚剑柄,双眼透出精芒,说道:
“尊神果然言中,这厮自己送上门来了。”
众人脚下的土地开始有节奏地颤抖,随着距离震源越来越近,一个含混不清像是大舌头的声音说道:
“你们这些愚蠢的凡人,早些被本王吃掉那就不用这么痛苦的活着了。”
当剧烈震动缓缓平息下来,一片暴起的滚滚红色尘埃之中,身高有常人三倍以上,肌肉坟起的黑肤妖魔从红色的尘土中现身出来。它那对车头灯一样的眼珠凶光毕露,手里还挥舞一条血淋淋的人类手臂,来的正是墨门和林旭都在努力寻找的罗刹王巴卡。它那双闪着蓝光的眼睛,充斥着嗜血和杀戮的浓烈欲望,在咆哮显示威风的同时,巴卡将那条手臂塞进了嘴里,咯嘣咯嘣地咀嚼起来。一滴滴鲜血顺着它的嘴角流下,与那副晶莹如玉的大獠牙相映之下,面目愈发显得狰狞可怖。
见此情景,主张博爱人类的墨门弟子见了吃人的妖魔,气得暴跳如雷。
收敛了冷笑的东门秋带头拔出了佩剑,第一个冲了过去,他大声吆喝说道:
“此等妖魔一日不除,天下便一日不得安宁,待我斩杀此獠,取其首级祭奠城内万千亡魂。”
说着,东门秋已经逼近了罗刹王巴卡,大有单枪匹马诛灭此獠的勇气。
见此情景,林旭不大放心,扭头咨询墨门矩子金秋德说道:
“金道友,东门道友一人出手,该不会有什么闪失吧?”
“呵呵呵呵,尊神请放心,东门师侄修成了本门秘传天志之章,区区一个妖魔不足为患。”
近来这段时间,林旭为了跟诸子百家打交道的需要,抽空通读了各家各源流的经典著作和论述文章,其中也包括了《墨子》。他当然晓得所谓“天志”是其中部分章节的名称,具体这个名头在墨门传承中代表着何种含义,身为外人的林旭是不可能知晓的。何况在此时,无论他做何感想也改变不了别人的想法,林旭看了看神色泰然自若的墨门众人,暂且将疑问搁在心里,耐心观看着东门秋与罗刹王之间的激烈战况。
春秋战国时代,儒墨两脉同时兴盛起来,墨者善于辩论也很注重培养武略。当时还没学会捧皇帝臭脚,忘记了祖师爷御射之术的儒家弟子也是个顶个地彪悍。简而言之,那个时代的士人,绝非后世那些耍嘴皮子,以读书人自诩的士大夫可比。
墨者不惜摩顶放踵四方奔走,为的是兴天下大利,除天下大害。这话说白了,那就是后世原教旨主义的典范,清一色的死士。杀身成仁神马的,对于墨门弟子来说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