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岳独尊
既然墨门方面表示出了足够的合作诚意,林旭也不会吝惜自己整理出来的这套教材,马上着手复制了一份交与工墨的成员研读。
第036章 天变
无论是何等样人终归都是可以收买的,关键是看能否投其所好,切中对方心中的底价,再者就是买家需要考虑自己出不出得起成功收买的代价了。对于这一点,即使是圣贤大德也不能豁免。
譬如说那位写下了千古名句,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他固然是一身傲骨宁折不弯,民族气节彪炳千秋,蒙古大汗忽必烈收买不了他。关键原因是出的价码太低,压根打动不了文天祥的心。什么财帛女子,什么高官厚禄,用这些条件能收买的人物会有多大出息?倘若忽必烈肯答应文天祥恢复南宋的半壁江山,签订和议条约,在他的有生之年绝不南下攻宋。开出如此条件,不愁文天祥不为所动,所以说任何人都是有一个价码的,最要紧的是买家出不出得起这个让对方无法拒绝的大价钱。
工墨的骨干们毕生所求,除去实践祖师墨子的遵遵教诲,恪守兼爱非攻的信念之外,他们的精力主要集中在对自身技术的钻研之上。
毫无疑问,林旭的慷慨举动令他们非常感动,翻阅着那些远高于这个时代的科技资料,工墨的墨徒们高兴得干脆来了个集体秉烛夜读。
一边研读资料,一边相互讨论着技术细节的工墨众人彻夜不眠,结果第二天全都落下了一副熊猫眼。
前面有了这个良好的开端,不管后面林旭提出多离谱的要求,墨徒们也不会轻易拒绝他,这叫拿人的手短。
很快,林旭借助于工墨一系完备的技术体系,彻底抛弃在这个时代还属于比较主流的雕版印刷技术。继而跨越了木活字和胶泥活字的初级发展阶段,直接一步到位完成铜活字印刷术的研发工作。当第一张使用铜活字的纸张上显示出清晰的印刷字迹,工房中腾起一片欢呼声。
如愿以偿地扫清主要的技术障碍,针对九峰镇居民的普及版教材,以及相应配套的识字课本一并开印,事情如林旭计划中所预期的那般顺利进行着。
在高中时代,林旭也曾一度痴迷于网络小说,幻想过御剑飞行,出入青冥的仙侠人物。直到林旭自己真的成了神祇,他才明白站在不同的高度,视角就与以往完全不同的道理。
人生苦短,生不满百年。诸如人类这样的生物,如何能了解坐看沧海桑田变化的神祇,究竟有着何种想法呢?
在一知半解的外行人看来,科学跟信仰是水火不同炉的两种事物。可是地球上绝大多数的科学家都是有宗教信仰的,换句话说,他们都是信神的。
科学的真谛在于,任何一种理论都必须经得起实验检验,并且这种实验必须能够重复进行验证。只要参与实验的客观条件不变,仅仅更换实验者这一点,并不影响最终的实验结果。换言之,科学是诸多客观规律的集合体。反观宗教信仰就不成了,很大程度上是由神明本身的意志所决定的,这是主观因素决定结果的典型。
假设一个虔诚信徒和一个对神明将信将疑的家伙,同样在危在旦夕之际,对神明祈祷希望得到帮助。
神明如果对他们二者采取一视同仁的态度,若非前提是打算对那个非信徒放长线钓大鱼的话,不然一定是这个神祇的脑袋进了水。
在一名神祇看来,一个人所拥有的财富、权力、容貌和能力都不重要,唯一的审核标准就是他虔诚与否。基于这个出发点,虔诚信徒和非信徒之间的待遇自是判若云泥。综上所述,一名祈祷者能否得到回应,完全取决于神祇的意志,而非什么客观规律。
在九峰镇上的一座小广场,数以百计的青壮年男人自备着凳子和马扎之类的坐具,或者是干脆蹲在地上,静静地倾听着站在黑板前的塾师授课。
“下面我给大家讲一下,在山地梯田和旱地耕作中关于保墒的要点。首先,要对土地进行适当翻耕,可以部分解决土壤水分蒸发的问题……”
这位在众人面前侃侃而谈的塾师,貌似一副精明强干的学者模样,他其实并非来自工墨的专业人士,而是林旭前期从黄世仁那里借调来的志愿者。经过了短期强化培训之后,这些借调人员已经足以胜任这项传授知识的日常任务。日后,九峰镇自行培养的塾师培训完毕后,这些人将要回到江家集从事和现在相通的工作,这也是林旭和黄世仁双方达成的合作项目之一。
“好了,下课。我们明天下午讲施肥的要点,大家记得要准时来听讲。”
随着这名塾师宣布下课,每日抽一个时辰前来听讲的农夫们也三五成群地散去了。尽管清脆的铃声响过,还有一些比较机灵的聪明人固执地不肯离去,他们上前围住老师问长问短,继续请教着各种上课时没听懂的疑难问题。
这种课程在开始时是不受欢迎的,乃至于林旭不得不下令采取强制手段逼着人们来听课,不过当那些被逼来的农夫们发现塾师所讲的东西,不是他们预计中空洞无用的大道理,而是一些切实可行的知识。稍后,在田间地头通过自己的实践验证了这些知识的正确性,往后便不需要再有人强迫他们了。如今,农夫们很自觉地在每天下午收工后跑来听讲,然后才回家吃饭。
种田人也要拜师学艺,随着时间推移,这已经成为了九峰镇的居民们见怪不怪的社会现象。
围观授课的人群散去之际,林旭摇晃着手中的扇子也踱步离开,他露出满意的笑容,看来这项教学计划进行得很顺利。
自从林旭莫名地来到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他一直是在为好好活着而努力,林旭不是怀着伟大的梦想来搞什么文艺复兴,或者是发动工业革命的理想家。无论采取何种手段,林旭做事的出发点也不过是提高自己辖区内的单位生产力,以便最大限度提高可容纳的人口数量。
所谓无农不稳,无工不强,无商不富。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可以迅速解放出更多的人力资源,只有在单位面积上种出更多的粮食,劳动力才能转向其他产业。
在一个大多数人都吃不饱饭的社会环境中,奢谈什么发展经济,打算搞什么奢侈品销售,甚至是推广民主自由,那不仅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更是非常搞笑的滑稽剧目。
只有当吃饭问题不再困扰着普通人的时候,大量聚居非农业人口的市镇才有形成的客观条件,而这些城镇将成为神祇最可信赖的香火来源。
不问可知,在相等的土地面积上,被大片农田包围的孤立村庄与寸土寸金的城镇,二者所能容纳的人口密度不具有可比性。或许对于天神来说,这一点无足轻重,反正祂们的信仰来源是广泛的,并不局限于某个单一地区,不过信仰区域相对狭窄的地祇则必须在意这一点。同为地祇,林旭也是不能免俗的。
这一日,林旭正在九峰镇山神庙的偏殿中,品尝着盟友黄世仁专程遣人送来的四枚,号称一斤十六饼的龙凤团茶。
由于选材条件苛刻,加工技术难度极大,这种昂贵的奢侈品在人间,只有帝王将相才消费得起。虽说标明市价一枚茶饼售价折合二两黄金,但是黄金有价,奈何茶饼却是无价的,这东西很多时候是你有钱也买不到的珍奇之物。
通常情况下,龙凤团茶是有价无市的奇货,一般人只闻其名,向来无缘得以一见。
龙凤团茶当然是很难得的宝贝,不过对于喝惯了清茶的林旭来说,充斥着浓烈香料味道,偏偏难觅茶味的饮品,入口的滋味实在是叫人不敢恭维。他可以很负责任地说,这茶的味道真不怎样,起码叫地球那边的人来品尝答案肯定是差不多的。当林旭私心里抱怨着这种华而不实的茶饼之际,一同分享这昂贵奇货的手下们则兴高采烈地就着茶点,喝着茶盏中异香扑鼻的浑浊茶汁。
“咚——”
这是一声低沉而又无比悠长的撞击,随之而来的大地震动,似乎超出任意一种生物天赋感官的探知范围。
对于那些生活在这块片界上的凡物而言,此时此刻与过往的无数个岁月并无二致,纵使是自诩为万物之灵的人类也未曾察觉到一场天地剧变的华丽登场。然而,在拥有地祇神位的林旭感知中,刚刚发生的这一幕好比是天崩地裂般令人绝望的恐怖。那完全是无法抗拒的伟力,哪怕他早已是神祇金身,但在如此强横霸道的力量面前,林旭同样是一只卑微渺小的蝼蚁。
陡然在耳边响起这一声轰然巨响,林旭的面色一下子变得煞白,跟着他猛地从椅子上跳了起来。
目光惊疑地环顾左右,林旭语气惶惶不安地向手下们征询说道:
“……你们感觉到了吗?”
闻声,在场的几位裨将都愣住了,面面相觑地看着彼此,根本不明白山神爷在搞什么名堂。只有资格最老的裨将张昕和王良,此时壮着胆子说道:
“大老爷,感觉到什么?”
当闻听此言,林旭的心不由得骤然往下一沉。竟然连两位资深的裨将都感受不到适才所发生的巨大变化,这能否间接证明,这种未知的变动是来自于更加隐秘层面的改变。
思前想后,林旭是越想越觉得心惊肉跳,到头来他顾不得手下们投来的诧异目光,摆手说道:
“算了,当我没说好了。”
话音未落,林旭便已驾起速度最快的流光飞遁,头也不回地朝着震波不断传来的方向径直而去。今天,他一定要自己亲眼验证一下,究竟是什么样的恐怖力量才能造就如此不可思议的天地剧变。
第037章 融合
震撼!不可思议!超乎想象!
面对着眼前堪与开天辟地媲美的这一幕壮丽奇观,林旭除了惊愕地张大嘴巴之外,一时间委实难以作出更为恰如其分的表示。
在好莱坞的视觉震撼大片中,堪称毁天灭地级别的大灾变,说穿了也不过是彗星撞地球而已。那些来自外太空的小行星和彗星,往往只有几公里直径,体积稍大一些的,顶天超不过几百公里,但那已是足以令全人类都要为之战栗的末日终结者,然而,此时此刻出现在林旭眼前的这一幕场面则是两块如大陆板块般巨大的片界直接相撞。
如此规模的天地大碰撞,漫说是彗星撞地球了,再大十倍又能如何,根本是小巫见大巫,不入流的小把戏啊!
好好地想象一下吧!漂浮在一片虚空之中的亚洲和北美洲,这样两块体积相当的大陆板块从反方向狠狠撞在一起,岂止是彗星撞地球,火星撞地球还差不多。
若非在看似空无一物的无尽虚空中,某种未知的力量减缓了两块片界彼此冲撞产生的破坏力,林旭完全不怀疑,自己脚下站立的这块片界会瞬间化作无数块外形丑陋,由岩石和泥土、冰霜混合而成的残骸,永远地漂浮在无尽虚空之中。
片界究竟是个什么样子,生活在其中的人们难以窥见全貌,正如地球人也没几个有机会亲眼从太空中俯瞰地球的全景一样。
这时,林旭所在的位置,大约是唯一能从虚空中俯瞰整个片界全景的最佳观众席。
如果单纯从外观看来,几乎每个片界的大体构造都是非常相似的,可以比喻成一块夹心饼干,孤零零地漂浮在盛满了牛奶的玻璃杯中。
那些生活在地球这样球形天体上的人们是很难想象出来,在无穷无尽宇宙的某个角落里,居然还有这样的一个奇异世界。虽然自身是平面结构,但片界也能够承载着亿万生命的繁衍生息。
由林旭的旁观者视角朝着正在相撞的两块片界看过去,最为醒目的东西无疑是悬浮在陆地正下方的那颗灼热无比的艳红色大火球。由这颗大火球上蒸腾而起的热气,似乎是支撑住上面的大陆板块,不至坠入无尽虚空的源动力。在四周环绕着陆地板块的海洋,仿如是循环往复的永动机,每当蔚蓝色的海水从片界边缘似瀑布般倾泻而下,稍后便借助于陆地之下超级大火球的热量,重新将这些海水蒸发变成水蒸汽,再次以云彩的形式回到到片界的天空中,开启下新的陆海水汽循环过程。
漂浮在无尽虚空中的孤独大陆,炽热无比的大火球,环绕着陆地的海洋和覆盖在整个片界之上的大气层,要是这些现象假如悉数归纳起来,那又能叫人联想起什么东西呢?
不必怀疑,那是最简单,同时也是最基本的地、火、水、风,四大元素。
假设四大元素的平衡状态是一个片界赖以维系的基础条件,那么理所当然的,在这次狂暴的片界撞击事件过程中,首当其冲的也是让两块片界得以存在的四大元素。
当然,这一切的变故都是发生在片界生物的感知范围之外,即使是最为惊心动魄的天地剧变,也往往是以最平淡朴实的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