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岳独尊
荆喑嘞颊獠欧畔铝说S牵笏钗艘豢谄囊龃笳型旎刈约宜鹗У难彰妗?br /> “吒!吒!吒!大圣爷你速显威灵啊!”
卜一出手便成功使对面强敌的攻势无力化,拦阻燕赤霞飞剑的这位白莲教大师兄喜不自胜。随后,他在身边同伴们投来的含义复杂的目光注视下,选择了再接再厉,顺势加了一把力将悬浮在半空中的这块巨岩朝着江家集方向扔过去。
“哼,班门弄斧。”
林旭最清楚白莲教打不死的小强之名,对他们一刻都不曾放松警惕,始终在严密监视着对手的一举一动。此刻,见巨岩有了动静,林旭冷哼一声,从牙缝里挤出了这几个字。
随后,林旭的双手在胸前快速结成各式手印,最后归于一枚风吼罡雷印,然后手指坚定地指向那块正在加速向江家集飞来的巨岩。
“轰隆隆——”
当一声惊天动地的雷声响彻天地间,霹雳爆音恰如万千铁骑从耳边掠过,又好似泰山崩于前的惊骇场面。如此狂暴的雷声,震得在场人们一个个心神散乱立足不稳。
“轰——”
这时,又见夜空中亮白色的电光猛地一闪,那块庞大如巨轮的巨岩应声崩解,瞬时化作了无数棱角分明的碎石从空中倾泻而下,余威的声势也颇为浩大。在距离江家集仅有一里多远的土地上,犹如下起了一场岩石雨。
这些被炸裂得非常均匀的岩石碎片,平均下来个头仅有拳头大小,加上重力加速度等外来因素,这些从空中高速坠落飞溅的石块对凡人来说,不啻于索命无常的帖子。
那位得意忘形的白莲教大师兄犯了严重错误,他实在不该以整个江家集为目标悍然发动攻击。
在威胁到自身安全,以及大量信徒被屠戮的前提下,神祇们出手攻击普通人类也是被神道规则所默许的行为,你总不能指望祂们被人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吧!况且,神祇们从来就不是温文尔雅的说服者。即使是那个训诫自己信徒,别人打了你左脸,你要把右脸也一起奉上的十字教,到后来强势起来也没少开露天烧烤集会。凡是惹到他们的人,基本都成了摆上架子被烧烤的肉类原料,而且很多时候不是烤熟的,而是被浓烟熏熟的。
恰如雨点般疾速坠落,带着尖锐哨音呼啸而下的大批碎石,此刻在白莲教大军中散播着死亡阴影。
虽然这块巨岩的爆裂位置并没有正对着白莲教的进攻队伍,余威所及也在瞬间便造成了数以万计的伤亡者,在黑夜里难以看清楚这血肉横飞的一幕,无疑也称得上是极度惨烈了。
胜负局面在一瞬间发生颠倒,不论白莲教大师兄作何感想,那些或是被愚弄,或是被裹挟而来的信众则支撑不住了,他们哭爹叫娘地开始逃散。
这些人已然被大能斗法的骇人场面吓破了苦胆,他们只知道漫无目的四散逃亡,没有一个人是往江家集方向而来,这是发自于动物本能的一份畏惧之心。相信这个皎洁月夜所发生的恐怖事件,将会是在场的许多人记忆最深处,至死都无法磨灭的黑色片段。
对面那位白莲教大师兄,此时也呆呆地立在原地,直到身旁一位交好的同伴拉了他一把,这人才把口一张,夹杂着内脏碎片的鲜血狂喷而出,随即他一头栽倒在地,倒是死了个干净利落。
见状,这些本就色厉内荏的大师兄们立时作了鸟兽散,顺风仗谁都能打,在不利局势下力挽狂澜,即使只是尝试一下,那也不是寻常人所能做到的事情。
林旭远远地望着与自己正面对抗的白莲教大师兄因术法反噬暴毙,其他几个大师兄则与未曾出手的骨干份子一同混入逃散的人群中。本来林旭还想干掉他们永绝后患,不料这便身形刚一动就被黄世仁抬手拦住了。
狠狠地一把攥住林旭的胳膊,老土地一本正经地说道:
“林贤弟,穷寇勿追,你刚才出手已叫老朽捏了一把冷汗,切不可因小失大呀!”
想到了那柄悬在自家头顶上的无形利剑,林旭回忆起神道规则的重重束缚,他马上冷静下来点了点头,示意裨将张昕继续指挥民兵射杀那些靠近江家集的白莲教信徒。
那些侥幸逃过一劫的白莲教骨干,压根不敢在江家集附近逗留,他们在一位没受伤的大师兄带领下,一口气跑出几十里外,然后在水边寻了一艘小船泛舟而下,找到了淮南诸郡的总头目汇报战况。
一行人脚步慌乱地冲进一间被强占的佛堂,刚刚死里逃生的白莲教大师兄,话音中带着几分哭腔地单膝跪倒在地,说道:
“大师姐,陈师兄和郝师兄,他们都……”
闻听此言,这间堂屋里面的白莲教高层不由得情绪高度紧张全都站了起来,脸上的神色是又惊又怒。
这些人都有份参与决策,当然知道此番为了围攻江家集,总计动员了数万信徒,再加上一干精兵强将坐镇。不要讲区区的江家集这样一座市镇,纵是一座县城也不是没机会打下来,何至于在一夜之间便落得如此惨状?
这时,一名坐在主位之上,头缠着白巾,相貌清秀,但生就一副剑眉,显得英武之气不逊于男子的女人拍案而起,她瞪起一双秀目,娇叱说道:
“说,是谁做的?”
专程前来报丧的这位仁兄立刻傻了眼,昨晚上虽有月色,奈何双方一直在远距离斗法,他哪知道是谁干的?不知道也不行啊!要知道,用这种狗屁不通的答案回复上级提问,那就纯属于是脑袋进水了。
支吾搪塞了一下,这位大师兄开动脑筋,他忽然想起那个在出手前自报家门的燕赤霞,立马如获至宝地说道:
“好像是那个大胡子道士燕赤霞。”
昔日,燕赤霞学成剑术离开关中之后,游走各地惩奸除恶,时常干些劫富济贫,替人抱打不平的勾当,因此人称关中大侠,要说中原一带也并非是一介无名小卒。
坐镇淮南的这位白莲教大师姐也是个消息灵通人士,岂会不晓得如此著名的江湖人物。闻声,她咬着一口细碎的银牙说道:
“好你个燕赤霞,原本咱们是井水不犯河水,想不到你……走着瞧好了。”
“大师姐,大事不成,我等下一步又该如何行事?”
面对着突如其来的噩耗,一众下属们有些不知所措,干脆把疑问抛给了大师姐文素馨。
闻听此言,文素馨的眼珠一转,粉面闪过一抹阴冷的寒意,她冷笑着说道:
“好啊!他们不是武装镇民吗?你等火速派人前往郡城投书告发,罪名就说他们意图谋反,主谋便是这个道士燕赤霞。哼,我倒要看一看,他该如何应对。”
举凡是职业搞邪教的人,首先必须摸清楚官府的大体思路,他们在正式起事之前做事都会非常小心审慎。
在通常情况下,邪教头目们是一只脚踏在民间,另一只脚伸进官府里,以便确保自身势力扩张不会引来官府层面的打击,因此他们也最清楚各地的官府担心惧怕什么状况。
天高三尺的官老爷们不怕老百姓的怨恨和白眼,因为他们做下的那些伤天害理的肮脏事,罕有不招人恨的。大老爷们唯独害怕那些有声望,有本事的人出面带头闹事。那些在平日积累下来的民怨,好比是烈日下炙烤的干柴堆,振臂一呼的首领人物则如同火种。假设没有这个专门负责点火的家伙,干柴堆得再久再多也是无所谓的。
不妨说白了,人心不齐的草民们不过是一盘散沙,没有领头的这个家伙出现搅和,草民的数量再多,他们的怨气再深也不足为患,毕竟蛇无头不行啊!
这也正是为什么当官府出兵平乱时,常常喜欢打出首恶必诛,胁从不问的旗号。
白莲教的高层们简单商议了一下,随即本着恶人先告状的疯狗精神,毫不犹豫地替燕赤霞扣上了一顶妖言惑众,蛊惑人心的大帽子,然后又把荒僻的江家集,说成是燕赤霞聚众举事的巢穴。
甭问,如今住在江家集镇上的数万居民,自然而然也就成了附逆的乱民。这一下子,真可说是干柴与烈火齐备,人证和物证俱全了。若是根据白莲教提供的这些黑材料进行推论,以江家集为中心,遍及淮南的一场声势浩大的造反活动一触即发,由不得地方官府继续尸位素餐下来,他们必须采取措施解决这个棘手问题,否则就会有身家性命不保的忧患。
第045章 栽赃
在三百年前,那次致使整个片界高端力量为之一空的神秘聚会过后,天庭似乎有意放弃了管理职权,或者说大体上维持着一种不闻不问的消极态度。
没有了天庭降下天封的催生效用,仅是依靠自然灵和本土香火信仰转化的方式,地祇的诞生速度远远无法弥补在各类冲突中所产生的必然损耗。如此恶劣的情势长此以往,导致许多地方,山神、土地、城隍位置皆已长期悬空无主。
在那些情况相对好些的地方,正如早些年的天柱山旧山神庙,依靠着下级僚属和阴兵还能勉强维持住局面,而那些状况不佳的地方,干脆就成了妖怪们聚众嬉戏的乐园。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地祇们共享信息,号称无孔不入的情报网络,而今境况也可说是今非昔比了。好比这一次,白莲教密告江家集谋反的大危机就被轻松漏过。若不是燕赤霞有一位昔年同在关中华山书院就读的同窗好友,当知悉他被卷入了叛逆大案以后,甘冒风险遣人送来密信提醒一声,只怕是等到郡守派遣的平叛大军开到江家集镇外,黄世仁和林旭还照旧蒙在鼓里呢!
当燕赤霞接到这封言简意赅,劝他赶紧跑路的信笺。在最初的震惊和彷徨之后,燕赤霞立马找到了土地爷黄世仁,林旭的神识也附在一具化身上赶来参加商议对策。
“好个白莲教,好一群无耻奸徒,这些猪狗不如的东西,真该死啊!”
一目十行地看罢了燕赤霞那位同窗暗中差遣家奴星夜兼程送来的密信,土地爷黄世仁那张布满皱纹的老脸已是涨得通红。只见祂吹胡子瞪眼睛,一把一把地揪着平日里极为爱惜的白色长髯,黄世仁这一回显然是被白莲教的厚颜无耻和卑鄙下流气得炸了肺。
千万别天真地以为这种涉及到谋逆造反的情况下,事情原委是能够解释清楚的。
无论在什么时代,何种政体之下,统治者都是抱定了宁可错杀一千,绝不放过一个的心态。
许多时候,对于那些正值疑心病晚期阶段的上位者而言,他们的思考逻辑很清晰。只要被调查者确实有着掀起一场叛乱的能力,这就已是充足的动手理由了,不需要任何动机和准备行为。如果去掉那些冠冕堂皇的包装理由,简单地换成白话来说,上位者们的心思就是一句话,你具备了造反所需的能力,这本身就是大逆不道,所以你该死呀!
一场刀兵之灾势不可免,黄世仁的脸色比起刚才因暴怒而涨红来说,此刻祂冷静下来,脸上显出了血色全无的苍白。
古有名训,匪过如梳,兵过如篦,官过如剃。
土匪大多是坐寇,主要是因为缴纳不起租税,或者是不愿意去边疆服劳役,抑或是犯了案,干脆铤而走险上山为匪。
类似这些小规模的土匪,他们平常除了在山中耕耘几亩薄田,剩下的工作就是靠守着方圆百八十里的地盘混饭吃。这样的匪徒多半是跟周边地区的城镇乡村有牵扯不清的干系,所以当他们下山抢掠时,无非是劫走一些钱粮浮财,伤人杀人都要保持克制态度。因而老百姓总结说,土匪像梳子,他们每次过去之后,头发上就看不见什么像样的玩意了。
官府调动前来平叛的军兵多是过路客,他们唯一的目标就是升官发财。
升官靠斩首,发财靠抢劫,纵兵屠戮村镇可以同时满足上述的这两种需求。由此可想而知,在大军所到之处,平民百姓也难以幸免。
过兵的时候,民间就像被篦子(竹制用具,形似梳子,齿缝更为细密)狠狠刮了一遍,整个脑袋上就连虱子都不会剩下。
官过如剃这句谚语是最易理解的,论及贪婪无耻,普天之下也罕有超过基层官吏的,他们丝毫不顾百姓死活。反正回头老百姓真的被逼造反,这件事也不用他们承担责任,官吏们搜刮的酷烈手段就像剃刀一样锋利,所到之处连一根毛都没了,岂不是可比剃光头么!
如今的大秦帝国正值风雨飘摇之际,无心国事的皇帝一心求佛,大量布施田宅给寺庙,而国帑支用不足。
不仅是朝堂上的高官难以拿到足额薪俸,军费开支都难以保证惠及全军。为此,帝国的精锐部队除了戍边的部分之外,全部被集中到关中、河北戍守,蜀中则由于地理原因被排除在外。上述的三个地区集中了全国近半数的人口和财赋,而且是主要的灌溉农业区,至于其他地方就只能靠地?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