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岳独尊
风水理论的核心思想固然是山环水抱,藏风聚气这八字真言不假,不过具体到个案上,仍然得要具体分析才行。
许多生前富贵无极的权贵人物,他们不满足于在正常情况下的这种“借势”风水布局,因为不仅后代发迹的速度太慢,福泽也嫌不够绵长,他们想要的是“蓄势”,乃至于是“夺势”。
“蓄势”是指以人力截断正常的地脉走向,促使某个特定地点得到更多地脉能量,而“夺势”则加倍地霸道狠毒,从头到脚贴满了损人利己的标签。论及实施手段,无非是依靠吞灭周围的其他地脉,从而令自家所属的这条地脉一枝独大,获得超乎寻常的裨益。
始皇帝骊山陵的风水布局是耗尽无数人力,强行扭转秦岭龙脉的主干走向,意图人工制造一个万世不竭的宏大风水格局。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随着千年时光流转,岁月消磨剥蚀,地脉会自然而然地发生变动。
归根究底,沧海桑田不是人力所能摆布的自然规律。若是碰到如地震、山崩之类的天灾,这种改变会来得更快速和剧烈,况且类似片界撞击融合这种剧变,对地脉的改变更是具有颠覆性意义的大事件了。正因如此,无论当初的设计者构思多么精巧细致,思虑如何周详缜密,同样抵不过天地剧变的沛然之力,这是人力所不能超越的极限。
当林旭化身为一名商人造访骊山陵之际,这个亘古未有的“九龙吸水局”,早已不知在何时悄然消亡了。
现如今,在骊山陵墓所留存下来的,仅是大而无用的享堂建筑,整个帝陵内部至关重要的核心部分却已是损毁,再也不起半点作用。或许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个外强中干的风水局也在昭示着这个古老帝国的最终宿命。
古人尝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假如由始皇帝赵政奋六世之余烈,起兵并吞关东六国算起,大秦帝国一匡天下的宏图伟业传至今时今日,差不多也到了山穷水尽的边缘。
气势恢弘的骊山陵已然成了这副外强中干的衰样,林旭一时间百感交集,他摇了摇头准备转身离去。
在林旭看来,既然大秦帝国的风水已经彻底败掉了,那也就没必要继续看下去了。岂料,恰逢此时,随着脚下的黄土地一阵剧烈晃动。林旭本能地伸手抓住在身旁不远处生长的一株碗口粗细的榆树,借力稳住了身形。没等他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情,下方大地的震动急速加剧,这种强烈的颠簸感觉,宛若大海中的航船被滔天巨浪高高抛起,跟着又自由落体下坠,不免教人头晕脑胀。
“地震了?”
待得定下神来,迟疑了一下,林旭不免开始猜疑地震的起因,不过天灾不等人,这场灾难仍在持续发生发展之中。
“轰隆隆——”
这时,只见远方的骊山陵上,建筑像小孩子弄倒的积木般全面垮塌下来。不久之前还矗立在陵墓之上,彰显着始皇帝丰功伟绩的辉煌殿堂,此时在大地剧烈的震颤摇动之下,瞬息间便化作了一片残垣断壁。
等到大地的颤抖渐渐平复下来,林旭喘着粗气直起身,凝视着那片瓦砾覆盖着的陵墓,若有所思地呆立着。
在位于咸阳城北的离宫别苑内,一切景物皆如平日那般庄严肃穆,不过一阵急促脚步声响起,急速打破了宫苑的沉静氛围。
一名宦官急匆匆地跑到正在参禅打坐的秦八十四世皇帝修炼的宫殿门口,宦官“噗通”一声跪倒在地,他连头也不敢抬地说道:
“启奏陛下,不得了,地龙翻身。骊山陵和白鹿原陵都……崩了。”
华夏传统文化最注重敬天法祖这套东西,所谓的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这可不仅仅是儒家学说所推崇的。
对于后代子孙而言,自家祖坟出了状况,那是比火上房还要恐怖万倍的灭顶之灾。哪怕是昏昧如秦八十四世这种碌碌无为之君,他也晓得兹事体大。听清楚了宦官的话,刚刚换作了一身红底金丝袈裟的秦八十四世皇帝再也坐不住了。
神态近乎于癫狂地连滚带爬地起身之后,皇帝瞪大了双眼,一把揪住了前来报信的这名宦官,气急败坏地喝问说道:
“你说什么?朕的祖陵崩了,快,火速遣人前往勘验。”
在第一时间,由皇帝派出钦使快马前往勘察现场。接下来,情绪稍稍冷静了一些,这位资质平庸,平素毫无进取心的糊涂皇帝,一个劲地哀叹今年是个多事之秋,同时他心中也隐隐生出了心惊肉跳的不安感觉。
胡骑南下,遍地义军,河北凋零,南北各地水旱蝗灾不断,可谓是天灾人祸都赶在了一块。真格要说起来,在秦八十四世看来,这些事情是挺麻烦,他也没太放在心上,前面的那几位皇帝也是如此地庸庸碌碌,不也照样混了个寿终正寝嘛!可是话虽如此,当秦八十四世闻听老祖宗始皇帝赵政,以及二世皇帝扶苏的陵寝一起出了状况,他也禁不住觉得自家脖颈后好似有凉风吹过,脊背同时泛起一阵刺骨寒意。
第091章 邪菩萨
不见棺材不落泪的犟种毕竟是少数派,面对着帝陵崩塌的严酷现实,一向笃信鬼神长生之说的秦八十四世皇帝也忍不住揣测起来。莫不是祖宗们在暗示,他们的在天之灵无法再庇佑后世子孙了吗?
当内心深处笼罩了这样一层挥之不去的阴霾,秦八十四世皇帝再也不敢坚持自己的业余爱好了,他匆忙打点行装起驾折返咸阳宫。为此,秦八十四世还破天荒地主动命令宦官先行一步,即刻敲响朝堂前陈列的钟鼓,召唤在咸阳城内的公卿大臣们紧急前往宫中议事。
大约两柱香功夫之后,来得及参与这次临时朝会的公卿们全都立足于在了朝堂之上。这些人大多先于皇帝一步获悉帝陵崩塌的惊人消息,经过一段时间的缓冲消化,大臣们并未因突发事件而乱了方寸。
公卿们可以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消极态度,然而,身为当事人的秦八十四世皇帝无论他再怎么昏聩无能,总不能厚着脸皮说这件事也与己无关。
刚一上殿,形容憔悴的老皇帝便顿足捶胸,一派老泪横流的孝子模样。秦八十四世大声自责不孝,致使祖先的陵寝因年久失修而发生坍塌。稍后,在殿下群臣的好言劝慰之下,貌似悲痛欲绝的皇帝好不容易止住了悲声。
擦了擦眼泪,秦八十四世开口说道:
“众位卿家,朕忽闻祖陵崩颓,委实于心难安,汝等可有何良方替朕分忧哇?”
闻听此言,满朝的文武大臣悉数盯着自己的脚尖看,尽管在私底下也交换着眼色,殿堂之上唯独不见有人站出来吭声。
一直以来,沉迷炼丹术和不死之法的秦八十四世皇帝甚少上朝,公卿朝臣们对这位昏庸又喜怒无常的君主也谈不上怀有多少忠诚心。他们在朝廷当官只不过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罢了,琢磨如何钻营往上爬和把自家的荷包装满才是正经事,至于说帝陵崩塌跟他们有毛关系?
一位糊涂君王与全无忠心的臣僚们,双方这样僵持拖延了许久,终于有熬不过的人出列,开口说道:
“启奏陛下,山陵崩此乃是不祥之兆,依礼当设坛祭祀天地及山川江河各路神明,攘除灾祸才是。此外,陛下可否颁诏大赦天下,以示恩泽?”
坦白地说,这个办法只能算是凑合,但秦八十四世自己也想不出什么更高明的点子,当下他也只能从善如流。考虑一下这个建议的可行性还过得去,皇帝转头冲着身侧伫立的人影说道:
“国师何在,朕素知汝法力无边,道行高深。不若替朕主持祭祀,攘除灾祸吧!”
闻声,默默侍立在一旁的国师普度慈航此刻双手合十,躬身说道:
“贫僧接旨,只是要请陛下准贫僧调动钱粮,筹备祭祀所需。”
“善,国师可领朕的旨意,一应所需钱粮人手,皆由卿家持朕手诏调拨。”
适才出声的那位大臣此时又开了口,说道:
“启奏陛下,敢问大赦之事?”
忽然想起来还有一半的建议没搞定,久未上朝的秦八十四世此刻已经有些不耐烦了,他摆手说道:
“哦,廷尉和奉常何在?你们下去拟定大赦,此事自己看着办吧!退朝。”
说罢,皇帝便似火烧屁股般急匆匆起身离去,殿下的大臣们则照例齐声说道:
“臣等恭送陛下。”
全天下的人都知道,大秦帝国这位现任的八十四世皇帝陛下自幼痴迷于仙佛长生之道,尤其喜好丹道采补之术,他曾经刷新了祖辈连续三年一天都不上朝的历史新纪录。此外,皇帝宠信国师普度慈航更是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
皇帝本人对这位普度慈航大师的极端推崇和狂热态度,以至于连朝中的三公九卿等重臣,不管是谁遇见这位僧人,说不得都要以师长之礼拜见。
既然有了如此前提条件,要说普度慈航权倾朝野,那无疑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若问整个大秦帝国谁不知道这事,恐怕只有还不懂事的吃奶孩子了。
主持祭祀天地山川,关乎君权神授的立论基础,本该是由现任皇帝亲自出马才显得合乎礼仪规制,交给别人负责太不靠谱。
哪怕大家心知肚明这种处理方式存在问题,奈何皇帝交给了国师普度慈航全权负责,满朝文武大臣也没人愿意跳出来触这个霉头。
当官的人有几个是傻瓜?一个都没有才是真的!特别是当大官的那些家伙,个顶个全都是在同僚们明枪暗箭的夹击下,从无数竞争者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别的本事不敢说,论及见风使舵这门专业技能,全是练到满级的人精,简直是一群滑不留手的油浸泥鳅。大家人尽皆知皇帝宠信普度慈航,谁会不开眼地上前奏请皇帝更改旨意,国师是个什么意见姑且不论,怕是皇帝大动肝火已经免不了。
天子一怒,人头落地。有鉴于此,那些多嘴的奏请者们,他们脖子上吃饭的家伙也长得不大牢靠了,因此群臣抱定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没有事的乌龟精神,眼睁睁看着皇帝指派普度慈航负责操办祭祀大典。
数日之后,咸阳的各个城门贴出一则告示。来往行人不识字也没关系,因为那些手持刀枪的官兵会替他们介绍告示的内容,简单来说,俩字就可以全面概括,收钱!
“老天哪!这进城要收城门税我知道,啥时候又开始收香火钱了?俺这又不是到浮屠庙里上香。”
一名推车兜售杂货的小贩被军兵拦住收钱之际,如此跟把门的兵士说着,对方则万分不耐烦地大声呵斥说道:
“别废话了,有钱就快拿出来,没钱赶紧给老子滚蛋,别耽误大爷的功夫。”
这名小贩的个人遭遇仅是冰山一角而已,这一会功夫,单是因为缴纳不起新增的香火钱,或者是不愿缴纳这笔冤枉钱的行人就已经在咸阳的城门外聚集了一大群。
这些有着相似遭遇和处境的人们,相互交谈的话题当然也脱不开当下的混账税金,只听一人愤愤不平地骂道:
“真是造孽呀!你们都听说了吗?这钱是国师下令让收的,说是为了祭祀神明,我呸!老百姓都要活不下去了,他们还玩这些花样,怎么不一个响雷劈死他们?老天爷,你不长眼哪!”
正当人们为帝国的横征暴敛而愤愤不平,远处的城门口传来一声中气十足的呼喝,说道:
“国师出行,闲人回避!”
瞬时间,一切的怨言都销声匿迹了,不是因为人们内心的怨恨消失了,而是他们深深地畏惧于国师普度慈航的神秘与恐怖。
很多居住在咸阳的本地人大都相信一个在暗地里流传甚广的说法,时常有人在深夜里看到国师的车驾出现,犹如鬼魅般无声无息地在咸阳的街道上穿行而过,凡是被车驾撞见的人都神秘失踪了,最后他们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这时,混迹在人群中的一个身躯胖大,脸上带着职业性笑容的商人,目光注视着国师一行的车驾。良久以后,他的声音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说道:
“嗯,邪菩萨!”
菩萨是佛门中发下四大誓言的觉悟者,位阶在佛门中的序列中排在第二位。
倘若佛门弟子发下大愿,即是无边众生誓愿度,无尽烦恼誓愿断,无量法门誓愿学,无上佛道誓愿成,意欲普度众生,这即是菩萨道的修持法门,同时也是仅次于佛陀等级的正果。
名称前者相似的邪菩萨则恰好相反,这一派法门的修持理论认为,凡尘俗世乃是无边苦海,六道众生是被囚禁在苦海中的永世囚徒,若要拯救陷于苦海中万劫不复的世间众生,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灭尽众生。世间既已无众生,因而也就无众生之苦,同样也达成了断绝苦海之患的宏愿。故此,邪菩萨道的修持理论宣称,灭尽众生,真谛自现、杀戮众生,归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