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珠楼主_蜀山剑侠新传





  二女久闻此洞素为仙灵隐迹之所,洞有三门,洞会一穴;中有石室、银房、金庭、玉柱等灵景。当周朝时,吴王阖闾曾命灵威丈人入探,在洞中得判三卷素书;待了七十日,将副册带出。本意想渡吴王成道,嗣见吴王执迷不悟,借故退隐,潜入洞中修炼,道成仙去。
  古今学道之士,连同好游的人,入洞前往查探的不知多少。无如那洞,自从灵威丈人隐居,惟恐吴王命人寻他,前半洞径多已封闭,变易形态。洞口一带又仄又低,约有三里多长;险仄难行,遍地泥污,幽腐之气触鼻难闻,更有蛇兽潜伏其内,不能再进。
  洞中岐路又多,虽有几个深入的,不是粮尽路险,无法前行;便是误走古昔灵威丈人曾经封闭的正面入口,遇到石壁阻路,以为到了尽头,废然而退。
  二女听父师老辈说,两和旸谷洞,均经前古列仙封闭,无路可通;只丙洞环有一条形如螺旋的仄径,可以通行,并还可以绕到旸谷洞后全庭广场。再往前走,一路可通长沙巴陵湖,一路可通琅琊东武县。此外大小洞径甚多,东吴名山大多通连,最广大的地方,竟达数百亩方圆。其中千万年来所积成的钟乳石笋,多发奇光;照得当地明如白昼,景物雄奇瑰丽,不可方物。双方如在洞中斗法,决不致惊动俗人耳目,并使误伤。昭此情事,分明就在洞内斗法;惟恐自己年轻犯险,借故支开,不令前往。
  窦玲便和令贤商量,定要入内一探。令贤却主慎重,说:“空晓所赠之宝关系胜败,假如不令我二人前往,必有话说。再者,三叔向无虚言,又是尊长;不许参加,尽可说明,何须支吾?此洞素为仙灵窟宅,适见遁光只有一道,似是旁门中人;焉知不是原居洞中的主人由外新回?我们不过人地生疏,此时尚早,还是照着三叔所说,飞空查看,必能寻到。”
  宝玲固执不听。令贤一想:也许不到时候,双方还未出手,故此不见踪迹;本不须忙,这等道家有名胜地,就便游玩一回也好。便同飞进。见那洞口高才五尺,宽仅丈许,遍地污湿,其滑如油,前途黑沉沉的,也不知有多深。遁光过处,蝙蝠乱飞,一阵阵的冷风对面吹来,电气甚重。从来所见洞府,无一处是这样昏黑污秽情景;如非先见遁光飞人,决不相信内里会有传说中的那样灵境仙迹。洞径又多险峻仄狭,有的地方仅能侧肩低头而过。前行的三数里,地势渐宽,但也无甚奇处,湿泥地底还有蛇兽盘伏之迹。
  再往前走,便到尽头,那地方乃是一间四五丈高大的石室。
  二女本是循径前行,途中并未见歧路,一赌气放出遁光一看;三面俱是石壁,只尽头处壁上有一偏斜裂缝,宽只尺许,为壁间石块所掩,不近前留神细看,决看不出内里可以通入。
  宝玲知是入口,嫌内中黑暗,意欲就此飞进,被令贤劝上,仍旧隐身同飞。果似一条弯曲狭仄的洞径,地势却逐渐往下降去。方觉气闷,隐闻风涛之声远远传来,同时人也飞向前去。眼前倏地一亮,不禁大为惊奇!原来外面乃是一座极高大的洞室,四壁上下,钟乳林立。虽不似往日所闻那么雄奇瑰丽,却也少见;尤妙是那些钟乳多能发光,亮晶晶的。
  二女又是由暗入明,越觉全洞光明,无异白画。恻耳一听,前闻水声似在对面高的五六丈的钟乳林后。忙飞过去一看,对面壁上竟挂着一片宽约三丈、高约二大的大瀑布。
  下面是一片亩许大的池塘,三面均是钟乳、石笋包围,不近前看不出来,水也不往钟乳林外流出。
  二女正找途径,忽发见水光映处,瀑布里面似乎中空;才知对面乃是洞门,被瀑布水帘遮住。又发现地上池中,散落不少碎晶钟乳,似刚斩断碎落不久;心中一动,忙同穿瀑而入。里面果是极整齐的大圆门,石质已是晶玉,料将到达,奇景灵区就在前面,心中大为惊喜。
  那洞门竟有数十丈长短,二女还未飞完,便见前面越发光明。等到飞出,眼界立时大宽;原来那地方,正是丙洞后面广场,与前闻师父之言一般无二,只有过之。地质宛如整片晶玉,其高数十丈,广约十倍,钟乳更多。有的宛如天花宝盖,缨络流苏,自顶下垂;有的宛如玉榭琼林,仙云朵朵,灵芝九叶,自地突起。五光十色,照得满洞齐闪霞光,光怪陆离,气象万千。巧在有疏有密,并不聚在一处;地又广大,异态殊形,不可方物。
  二女正赞:“这好地方,照着洞外钟乳断裂情景,怎会无人?”初见这等梦想不到之奇,正自徘徊指点,一路观赏过去;忽见前面由顶上悬个大片水晶彩幕,精光霞焕,耀眼生花,景更雄奇。
  因前面钟乳林立,琼树高矗,近地一段三四丈全被遮住;二女方想走过,忽有人传声低语道:“你两姊妹休再前进!左数第七株芝形钟乳顶上藏有一个玉匣,外观不见,可守候在那里。如听雷声,速用飞剑朝上一扫,禁法便破。玉匣内有道书,暂不能开,可由原路退出。到离前洞不远的鸟形怪石之后,有一石缝,已被泥土堵塞,穿进里许,往左一拐,便是旸谷洞金庭旁边的丹琼室。入门之后,先用禁法封洞,自在里面用飞剑开玉匣;匣中道书,立时出现。共是上下两册、三十六页玉牒,你二人各分一册,务要记熟。”
  “这时,有一怪人寻来,向你讨书;不问用什么方法,或软或硬,不可答话,只记你的。等到记住全文,那等十四张上一道灵符,便是制那怪人的道法。你们如法施为,准备定当,才和他说;如肯听命,令其降服,随同回到洞天庄,当助他免劫成道。否则,再待个把时辰,道书字迹已逐渐隐去;除求你二人傅授保护,他不久便遭劫难,势非降服不可。你再命他引路,仍在丙洞广场,晶幕台面寻路穿出,便可到达斗法之处的石洞外面。不过强敌甚多,你二人到后必须留意,暂时不可现身。等到时机,自有传声吩咐;再将空晓所赠法宝取出施为,便成功了。”
  “还有那怪人,修炼千年,法力甚高;性虽暴烈,貌相凶丑,但极忠义。你只见他两手交胸下拜,便是甘心降顺,永无背叛,无须再加防范。我此时正将他绊住,先前还有四个觊觎他的人,多是修道之士;听他今日出世,灵威丈人所留素书副册,禁法快失灵效,闻风赶来。只有一个妖党已被我们除去,余人也自见面,谈得颇好。自知尚有难处,无此福缘;只请将来转行传授,现和我连成一起,正将怪人绊住,你们速即依言行事去罢。”
  二女听出是五叔郝子美的口音,不禁大喜!忙寻到钟乳一看,果然形如灵芝,高约两丈;意态生动,晶光闪闪,作深紫色。顶上平垣,只有九根尺许长的晶须挺立,空无一物。
  待不片刻,忽闻远远雷声,忙指飞剑齐顶面扫除。九点紫色星光闪处,晶须不见;当中现出一槽,中间放着一块两尺来长、宽约尺许、厚约三寸的青玉,水晶也似表里通明,内隐现朱文符篆。二女恐怪人赶回,忙即取出,向外飞遁;寻到所说之处,由一泥士闭塞的石缝中,穿通过去。
  令贤心细,将那夹缝走完,仍用泥土行法堵塞。再寻到丹琼室中一看,乃是一间质如红玉的石洞,广只五丈;中有银床枕头、丹炉玉几之类,通体光洁,时闻果香。忙把入口封闭,就室中青玉案上,将玉匣放好;下拜通诚,求古仙人默佑。拜罢起身,见玉质坚两温润,知是宝玉;方恐毁损,那知剑光刚往上一落,“琤”的一声,玉便裂成上下两片。内中现出三十六叶玉牒,比只厚不了多少,面上并还附有一张绿柬。大意是说:
  “此是灵威丈人所留素书副册,连同另外一部道书,均被汉仙人绿毛真人刘根得去。
  后来道成飞升,期前将另一部道书连同仙剑法宝,藏在包山寺后毛公坛下,留待守洞灵猿转世来取。素书副册原书,已早化去,真人特用玉牒抄录全文,加以批注;用仙法封禁,藏在钟乳之上,留赠有缘。得到的人,务须在两个时辰以内将它记全;否则出现不久,字迹全隐。”
  “那怪人本是异类修成,为其天赋恶质,性却灵警非常;自知夙孽太重,早晚必遭惨劫,再三苦求真人解救。真人知他向道心诚,以前为恶,全出无心,非他本心所愿;意欲成全,故意坚执不允。怪人名叫昊角,本是天地戾气所钟,平日向善去恶,全出强制:苦求不允,眼看劫运将临,只剩了三日夜的生命,便应形神消灭,不由激怒,犯了一凶野天性,欲以全力拚命。被真人将他禁闭在丙洞一座钟乳结成的小峰洞内,略示玄机,留下几句偈话,便即离去。”
  “自汉唐以来,虽有不少修士入居,为了仙法神妙,谁也看不出藏有怪人和那一部素书。昊角始而暴怒如狂,无奈身被困住,无法逃遁;后来人性渐退,想起难期早过,忽然省悟真人好意,便在里面虔修。最后些年更悟出芝顶藏有道书,如能得到,立可修成正果。去年禁法失效,走了出来,又发现真人所遗偈语;得知只有三日寿命,除非将书得到,用以御劫修为,离洞必死。偏生禁法威力绝大,休说取书,连想走进,都要受伤,只得耐心等候时机。不久书主人也必寻来,取书以后,可速记下,将来仙业有望……”
  等情。
  二女看完大喜,重又拜谢。因知为时无多,便各分去一册,互相用心默记。好在字数不过七千余言,所有灵符古篆均有批注,极容易记。正在高兴,那知才记了不到一半,便听门外怒吼之声。回脸一看,正是一个怪人,生得大头扁脸,狮鼻掀唇,一张阔口,两排红牙;一双火眼直射红光,头扁平,披着满头录发。身材矮胖,手足暴露如箕,比常人大上三倍;通身作紫、红二色,貌相十分狞恶,山精海怪一样。
  怪人上来先怒吼两声,因封闭禁法虽为所破,另外还有剑光阻隔,无法走进。见人看他,忽转笑容,向二女哀声求告:说他苦守千余年,好容易悟出玄机,熬到此书出现;不料被恶人跑来作梗,致被二女得去。此是刘真人深恩留赐,务望还他;或是三人同观,免得少时朱文隐去,终遭惨劫。休看生相凶丑,决不害人,彼此都是修道人,怎不成人之美?
  后见二女不睬,宝玲又多看了他两眼,只当听不懂他的话,又改别处方言。时而慷慨激昂,亢声高呼,有类燕赵悲歌之士;时而南蛮啵裼锕匙档糜旨庇挚欤痪湟蔡怀隼矗皇倍肿魑赓碛铮嵘槎A钕腿窆嶙⑹樯希共辉跹槐α崽煨院枚ň贡怀迤疲桓粢徊惚猓疵饩伞N止秩寺肥欤挠杀鸫ζ票诙耄灰幻娼郎矸ūΨ牌穑舜橐黄肓郑苑劳蛞唬挥啥嗫戳肆窖邸<秩松嗄堑瘸蠖瘢瓷酶鞯胤窖浴1鹗〉幕暗够拱樟耍庖桓淖魑庖簦づつ竽螅袂樵椒⒊蠊郑滩蛔⌒α似鹄础?br />   那知怪人诡计多端,更擅玄功变化,如非四壁均有仙法禁制,早由别处冲入。深知二女飞剑与心灵相合,此时看书,心已二用,再一分神,便可乘虚而入。
  宝玲笑声未住,剑光微闪,眼前人影一晃,已被冲进。如非事前另有防备,法宝神妙,将书护住,已被夺去。二女见飞剑竟阻他不住,其势不能伤他,心中一惊,忙将飞剑招回,挡向宝光之外。怪人已发话道:“二位道友,你那飞剑法宝全都拦我不住,何苦作此恶人?你我同观此书,结一忘形之交,岂不也好?”
  说时,令贤已将上册记熟,并还暗中温习了一遍,制服怪人之法也自通晓。只为宝玲还差一两页没记完,不敢疏忽;一面默记,一面将剑光逼住怪人,不令前进。挨到宝玲看完,将书对换,重又默记下册;惟恐万一遗漏,意欲彼此记熟全文,比较稳妥。
  怪人见二女始终不理,少时朱文便隐,又隔着飞剑宝光,无法窥看;再说看它不全,也无用处,如何不急?当时变脸,厉声喝骂:“无知贱婢,好说不听,教你知道厉害!”
  怪人立时大怒,双爪一伸,便发出十股紫色火焰将二女围住,全洞立被火焰布满。
  怪人厉声喝道:“无知贱婢,我禀丙火精气而生,此火与常火不同。无知贱婢再如执迷不悟,不消多时,纵令你有宝光护身,这座石洞也全被我烧熔,化为沸桨。再将地火引发,惹起浩劫,你也化为劫灰,休想活命!何况你那法宝飞剑并靠不住,早晚仍被炼化,悔之晚矣!”
  二女见怪人所发烈火果是猛烈,身在宝光之内,暂时虽还无碍;不多一会,上下四外洞壁果自逐渐消熔。洞本玉质,吃火溶化,成了流质,宛如灵露飘空,琼瀑飞泻;晃眼之间,四壁固然消化不少,地面也下陷了丈许。只见玉涛沸涌,雪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