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归来
冯三嫂子也说道:“开山造路,迫害环境的,惊吓神灵,神灵会怪罪!”
一个小孩也跳起脚喊道:“老师说了,树砍了,泥石流就来了,房子就倒了!”
吴玄子心道这是哪跟哪,怎么和自己说这些,不管想归想,却也觉得村人想法有些道理,道家最讲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协调,这开山造路的确是让山体伤筋动骨,这能不开山造路当然是最好。
吴玄子拱了拱手,面露难色,说道:“各位父老乡亲,我也深表同情,但是,我真不好为大家出面啊。”
见平时仙风道骨的吴玄子道长怎么都不肯帮忙,冯三嫂子来了脾气,道:“道长有难处,我们不找他了,没办法,只有惊动活神仙了。”
“活神仙?!”有人惊叹道。
刚才说话的老者道:“冯三媳妇,就是进山学道十多年那个后生。”
冯三嫂子正色道:“那不是什么后生,他是活神仙!”
“惊动活神仙,不好吧?”有人喃喃道。
“活神仙就是我们一家人,见自家受欺负,他不会不管的。”冯三嫂子呼道,很有些巾帼风范,就差振臂一挥了。
“但是,冯三嫂子,你怎么去啊?”
村人议论渐离自身,吴玄子一听,自然明白村人说的是谁。
吴玄子刚到灵宝观没多久,就听村人说有一人进后山学道去了。说多少多少年前,从大城市来了一个后生,后来就一个人住在后山那个洞中。一开始几年,冯三嫂子男人还经常去送米送菜,几年后,不去送了。老人有了解一些的,说那后生是在辟谷。吴玄子听得希奇,若是从时间算起来,有十年过去了,这么长时间,自己师傅,顶多也是闭关两个月。说实话,吴玄子并不太信,也没往心里去,毕竟自己在这的五年,就只是听,从来没见识过。一个人跑到深山来修道,吴玄子觉得难以想象,没有明师指点,这人学道那是边都摸不着,学道之路,哪是光有毅力才行?光是那么什么十阴魔,就足够把一个人从正道彻底带到沟里去,那是一步都不能错的。
这会子,吴玄子听到村人要去找活神仙,若是能见到这个人,吴玄子倒是有些兴趣看上一看。
冯三嫂子听人问她怎么去,硬声道:“我就站在路口,喊,说有要紧事要见活神仙!”
冯三嫂子的话,立刻引来善意的笑声。听的这笑声,吴玄子知道村人多半是也是不信,只是心灵上有些寄托口中才这么说的。
村人正议论着时,有小孩忽然叫道:“看,后山下来了一个人!”
人们一听,纷纷转头看去,此时已是七点,正是晚霞漫天时分,众人恰看到任远慢悠悠从山上走下来,背后顶着灿烂的晚霞,壮观美丽,真如神仙一般。
吴玄子目光一缩,就觉得眼前此人,一走一跳,无不以周围环境相融,竟有彼此不分之感,庄子所言与万物齐的境界,吴玄子心中一跳,心道:这是何人?难道就是那活神仙?
第一卷 入山修仙 第十三章 道士下山
任远提前下山,本待山上呆足十六年再下山。就在前夜,任远心中一动,知道冯村现下就有一劫,自己为其解灾,也是份内之事,趁着这事,正是自己下山之时。
任远起身,四面八方拜上一拜,也算是与这些老鬼们话别。
疯长的草渐回归,蟒蛇也退去,一切回归任远刚上山那回的情景。任远一步一跳,挥挥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径直就走到灵宝观前。这一过程,任远逐一把自身那飘逸脱尘的仙气尽数遮去,可谓十四年那个任远是什么样,现在几乎也是什么样。
吴玄子这下看得清楚,眼前这个后生,以他的相人之术,似乎并无与众不同之处,心下正有些失望,任远却开口说道:“这位道长,世界需极通达之处,物流八方,却也需幽密之所,藏心养性,一动一静,是为道理。而道家最重天人合一,冯村村人正是如此,外人看愚且直,这正常,难道道长也是这么看?”
任远的话在理,更主要是微显玄功,吴玄子修道之人,对这方面自是敏感,任远的话无异暮鼓晨钟,当下吴玄子神色一敛,当下拱手道:“请先生教我。”
任远心道,孺子可教,于是说道:“为一方民,保一方宁静,如此,”任远说着,手指着心脏部位,道:“这里才能宁静,而不是要那漫天的香烛!”
吴玄子见任远目中神光闪现,心中已知晓这就是所谓真人不露相,连忙深施一礼,知道这是自己的机缘,不可错过,当下说道:“我明日当到镇里与镇长游说,只是,未必能成?”
任远说道:“没事,第二天,山下的人马就会撤掉。”
这时间,冯三嫂子却是定睛反复看着任远。任远一直与道长在说话,不好插话,这时再不忍住,道:“你、你真是?”
任远连忙说道:“我可不是什么活神仙,冯三嫂子,一向可好啊。”
“好,好啊,”冯三嫂子乐呵呵道:“小任,你还是过去那个样子,一点都没没是变化。”
任远应道:“山中无岁月,世间有情老。”
吴玄子听得心中大动,连忙说道:“各自散了吧,来来,任真人,还请在小观盘桓几日。”
任远也不去辩吴玄子称他“真人”,微笑点头。吴玄子连忙做了一个请的手势,任远抬腿跟着吴玄子进了山门。
村人又是一阵嗡嗡议论,对刚才的谈话有些不明就了,倒是年长的几个看出端倪,加上冯三嫂子在旁说,修路的事有小任在,一定没事了。
村人渐渐散掉,而那是小孩们则瞪着一双乌黑的眼睛在山门前探头探脑。
这帮小孩却是知道任远的。
山中小孩可没城市小孩那么多游戏,也没电脑,但是他们想象力却是更好,在他们的口中,任远早就在一个一个斩妖除魔的故事中充当主角了。
几个胆大已经跑进灵宝观里去,在主持房门外偷看,当然,一发现里面有目光投出,这些小孩立刻装作在旁玩耍的模样,这个时候,主持室内已经茶香飘溢。
吴玄子恭恭敬敬地说道:“真人,这是阁皂山山腰上的茶,清明前的,真人尝尝。”
任远端起茶杯,轻轻酌了一口,果然清香宜人,不过山中无名茶,却是远胜山下名茶。任远放下茶杯,笑道:“道长不要唤我什么真人,就跟冯三嫂子一般叫我小任。”
“那好,贫道就不客气了。”说到这,吴玄子平静的脸色终忍不住起了许多变化,嘴唇动了动,想说什么,却还是先对外头喊了一句:“冯三嫂子在吗?”
冯三嫂子就在外头,应了一句。
“还请冯三嫂子熬上一锅米粥!”
冯三嫂子答应了一声,转到厨房忙去了。
吴玄子转首对着任远道:“贫道听说,小任你在山中多年,若贫道没猜错的话,你行的辟谷之道。”
任远山中修行,自然远不是这么简单,事实上,世人多从辟谷、断食求道,任远却是因修道而自然而出现辟谷、断食,这两个差别显然很大,但是吴玄子道长这么说,任远却也微微点点头。
吴玄子道:“那刚刚下山,还需这些饮用些流体,先把肠子润开。”
任远心道,这道士倒也是有些见识。以任远修为,餐风饮露都不需要了,但是既然下山,不食不喝,人都以为异,这肠道因长期辟谷,已完全干皱,犹如一条筋在那一般,全身上下,由里到外,任远更是一股清香徐徐散发出来,现在润开肠道,倒真是任远和光同尘的第一步。任远微微一笑:“那就有劳道长了!”
夜深了,观了掌上灯,吴玄子腆着老脸与任远彻谈,特别知道任远即将下山后更是抓紧时间。
不过在任远听来,吴玄子所问都是相当浅显的问题,任远一一作了解答。
吴玄子问了修行实践方面的问题之后,又请教任远是否真有长生之术。
道长这么一问,任远就知道道长心中也是没数。
现代人心思远没有古人单纯,因此信念力量也不够大,吴玄子道长虽是自小在道观中,也是道门有缘,但是所见所闻与经中记载相差甚远,心中自然难免有所疑问。
这个问题,任远并不做肯定回答。虽然他就是个例子,但是,说给吴玄子听,当面信,过后他依然会有所怀疑,所以,任远并不回答这个问题,而是说道:“要想生,先要死!”
这话说得矛盾,一般人不太懂,但道门中人多少却是了解一二。
任远当下把自己得重病入深山学道的经历简要向吴玄子说了一遍。吴玄子听罢,心中感叹,像这般独特经历,却是自己所没有。
任远今日得阳神成就,实在是因为他日夜在生死轮转的缘故,那一段时间,基本抵得上人千世万劫的体悟,因而才有这般飞速成就。
夜渐深,吴玄子见时候不晚了,知道这样谈一夜也是没问题,但是打扰他人清修,也是罪过。吴玄子于是起身告辞。临出门时,吴玄子想起山下的事,问任远山下大批准备修路的人马他有什么办法。
任远笑了笑,却未作声。吴玄子于是会意,知道这位山上下来的高人定会显出一些神通。
第二天,一大早,冯村人早早涌到山下,准备和山下的施工队对抗。
有传说中活神仙帮忙,村人自然底气足,但却不可全依赖活神仙。村人的想法很朴素,那就是人不自救,要谈何别人来救你?
等到,冯村人下来山下一看,吃了一惊,原来山下的人一夜之间都跑了,只留下一些拖拉机、推土机孤零零的搁在路两旁。
村人奇怪得很,后来一打听,才闹明白。原来晚上雷雨大作,把安营扎寨的施工的吓坏,一个又一个雷好象盯着人直接劈在人的头上,更有无数仿佛从地底冒出的球形雷电撵得到处跑,特别是那镇长的小舅子,屁股更是炸开了花。
村人这下知道那个后生小任真是神仙。晚上山下雷电交加,可是冯村这半山腰却没一点动静,一个人睡熟了没听着还情有可原,可是全村人都睡了一个甜美的觉,没一个知道晚上山下雷雨大作,这就奇了。
等到冯三嫂子等村人回到冯村,那个叫任远的后生却不见了。
吴玄子道长这个时候冒出来,恰好充当神仙的代言人,告诉村人不用在担心修路的事,他为整个阁皂山外山,路口都做了布置。
这个布置自然是一个阵法,说给村人他们听不懂,吴玄子就只说是做了布置,反正是不用再担心了。
只要坏人,存着坏心思的人靠近冯村,靠近阁皂山,就会引发天雷、地雷降临,不过也不害其性命,把他轰走就行了。
这一场阁皂山的突如其来的狂雷,多少年都成为临江市市民津津乐道的灵异事件。
那些天雷、地雷是长眼睛的,工人当中孝子孝孙的,心正良善的没一个雷炸到他们身上,那些满山跑的,一总结,都是德性不够,做了亏心事的。
镇长的小舅子不服这个口气,后来又来了两次,结果依然被雷轰走,这下吓着了,赶紧四处筹钱,就在进阁皂山入口修了一个小的雷公祠。这个事,到此才算结了。
且说翩翩出了阁皂山的任远,一路风餐露宿,尽择小路,没人走的路走去,虽比阁皂山原生态景致差一些,却别有滋味;或一人独行,或混迹游人当中,不需担心食宿问题,一路上好不逍遥自在。
江西境内有龙虎山,丹霞山面貌奇特,任远着实留连了几日。那些老道士,虽然吴玄子道长曾经极力建议他去走一走,但是他没多大兴趣,只是看了看道观,游了游庙宇。到玉山,登了三清山,然后下山,北上婺源,接着上黄山,入安徽,一路赏徽州民居,任远感叹人类文明成果,的确能在天地之间获得独得的地位。过安徽再入浙江,然后在浙江与江苏中间地古镇流连忘返,慢慢行来,恰是两个月后,初秋时分任远回到上海。
远远的地平线,无比庞大的城市展现在自己面前,作为步行者,任远看得非常真切,联想自己十四年前出上海的情景,恰也是这般初秋季节,即便以任远的心境,也不禁有些唏嘘。
第二卷 最牛钉子户 第一章 同学共忆旧时事
任远刚刚回上海时是一副标准的老道打扮。他的头上挽了个道士髻,胡子老长,披着件长袍子(是从吴玄子道长那淘来的),全身上下邋里邋遢。任远这个样子,街头的美丽少女、少妇们一般都会隔着三丈远就捏着鼻子跳开。她们却不知道,真要凑到任远近旁,就会知道什么叫清香宜人,远远不是CK,DIOR,CHANEL那些香水所能比拟的,若是环抱任远,更是等若抱了整个大自然。
任远之所以做道人状,是因为这样的装扮在他两个月步行闲游途中甚是方便,可以减少不少路人对他行的侧目礼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