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归来
苏晨自那什么海岛回来之后,整个身心就大有改观,陈可欣一次约了苏晨出来,陈可欣还没问,苏晨就主动交代了。
陈可欣为苏晨高兴,心里头同时也有些莫名的羡慕。这之前,她对世间男女之事男女之情看得很淡,但是,她却对苏晨与任远那么这一对,就很有些不适当的好奇。
苏晨现在明艳动人更胜从前几分,连陈可欣都有些“垂涎”她的美色。陈可欣念头当下轻轻那么一歪,不禁想到,若是自己如同苏晨那般与任先生相处一两个月,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变化?一念及此,陈可欣心就有些乱跳起来,脸更是红了起来。
“哎哟,可欣怎么突然脸红起来!”苏晨眼睛贼得很,特别是在自己心虚下更是厉害,立刻率先叫道。
陈可欣心道,这是恶人先告状,马上回击道:“你不也是?”
苏晨笑道:“陈可欣同学,脑袋里面在想不健康的东西。”
任远赶紧对苏晨说道:“别闹了!”然后对陈可欣道:“这个王伦会到你们医院去的,至于他的医药费,都算在我这里。”
陈可欣点点头:“没问题。”
陈可欣走后,关起门后苏晨神色有些严肃,对任远说道:“这图书馆的那个枝子,看来果然有问题。”
任远点头道:“有些人从他们的老祖宗老祖宗开始,就惦记着咱家的宝贝!更何况,我们泱泱中国,向来是天朝,怎不惹人窥探。”
原来,在这一周,任远与苏晨把秦振华老爷子存留在震旦大学图书馆的东西都看完了。
秦振华老爷子东西不是别的,却是他自西来上海求学以来的日记,连在存在地宫里的那一本就全了。
任远与苏晨这两个一看进去,立刻就陷进一个别样波澜壮阔的烽火年代。
秦振华的日记从在船上遇到万寂声先生开始记,他讲述万寂声如何向他传授站马的感觉,如何体会自己身体内细微变化的过程。
在酆都的那个夜晚,秦振华细述万寂声是如何夜擒春水小叶子的,当然,这是秦振华在后来万寂声的叙述中才了解的,但是足够惊心动魄了;
在九江,日本投降鬼子兵是怎么上船等待着回国的,是夜,船舱全体鬼子兵突然暴动,万寂声如何一人一剑解决掉这些鬼子兵以及上船来的忍者。
船到上海后,秦振华与万寂声依依不舍分开。秦振华一个人来到震旦大学报到,开始他的大学生活。秦振华以为自此难见万寂声这样高人,不想两个月后的一天深夜秦振华与同学一次出外游玩回校,因为少年孟浪,归校时间有些迟了,诸人心中正担忧受学监的责罚,秦振华一眼却见一小摊边的万寂声在那豪饮。
秦振华正要打招呼,却发觉身旁同学一个个狼奔豸逐眼间跑得没影,摊主则在远处瑟瑟发抖。秦振华定睛一看,却见万寂声万先生腰上挂满了血淋淋的头颅,个个张牙舞爪,其状恐怖至极,万先生的长袍腰臀以下的衣衫已被血浸透。
这个样子的确人恐怖,但不知怎的秦振华就觉得当时脑袋一热,浑然不怕,径直走了过去,给万寂声深深鞠了一躬,朗声道:“万先生好!”
万寂声看到秦振华眼睛亮,指着对面的位置出两个字:“坐!酒!”
秦振华端正坐下,老板躲到柱子后不敢出来,但小本生意不容易,若是没了这个摊子收不到钱一家老小的日子就过不下去,所以胆子快吓破也没拔腿逃走。
万寂声冲老板喊了一句:“给这位兄弟上酒!”
喊了三句,老板才抖抖索索上来秦振华斟酒。
月光如华,照进这小巷子里,万寂声的身子拉得很长。
万寂声仰头又干了一碗,斜着眼看秦华,问道:“你不怕?”万寂声是指自己现在样子十个有十个吓得魂飞魄散。
秦振华脸上立刻现出一抹异样的红,连忙说道:“我、我不怕!万先生杀的人,绝对是十恶不赦的人!”
“说得好!”万寂声大声喝道,端出碗,凝在空中。秦振华立刻端起自己的碗,两个碗发出清脆的撞响,万寂声道:“干!”秦振华连连点头,仰头猛干了起来。这一口猛喝,秦振华立刻就觉得身体上的热血刹那间沸腾起来。
一连碰了三碗,秦振华就觉得自己整个人要踩到棉花上了,正觉得人要高了要晕了过去的时候,“砰”的一声,秦振华就看到万寂声把系在腰上的一颗头颅猛的放在桌上。
头颅一只眼睛闭着,一只眼睛睁着,目光诡异,嘴张,露出一排黄牙,死死的望着秦振华。
万寂声喝道:“这一位,日本神风组组长山口,柳生剑派一代宗师!”说着,万寂声端起杯子道:“我们为他浮一大白!”
秦振华先前看到这头颅血淋淋的恐怖状,心神微晃,但一听说是日本人,心头高兴,立刻大声吼了一句:“干!”
二人干了这一碗,万寂声立刻又满上,也给秦振华满上,转了腰上另一颗头颅,又“砰”的一声放在桌上,这一回是颈脖对着秦振华。秦振华看得有些傻眼,切口竟然那么平整,有一种感觉那一剑切过去像是削到豆腐上一般。
“日本空手道高手松岛!”
两人又是浮一大白。
就这样,二人连干了十八碗,也就是说,万寂声身上挂了十八个头颅。这其中只有两三个万寂声能报出名字来的,其他的都只是知其流派而已。
这一连串报一次名喝一次酒,端的是气壮山河,以秦振华的酒量喝到第六碗的时候就应该彻底倒下,但是全身热血沸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酒中所含的熊熊烈火似乎都没有血液中的烈火那么猛烈,竟然越喝越清醒。这二人喝到最后一个头颅,那个原本战战兢兢在旁的老板也直起腰,腿有些软,声音是典型的糯甜吴语,细细的,说道:“原来好汉杀的日本鬼子,小老汉也来敬好汉一碗!”
“好,这碗我喝!”万寂声大声说道,一口干掉了。喝罢,万寂声站起身,转身,一步两步转眼飘然而去。秦振华站起身,愕然,这时耳边就听到从巷子里传来万寂声的宛若千古不换的声音:“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苏逸仙兄,好走!”
任远看到这时,亦感心潮难平,苏晨更是全面激荡起武人血性,看到这篇日记最后一句,苏逸仙这三个字让苏晨陡然一惊,脱口“啊”了一句。
任远看了看苏晨。
苏晨嘴微张:“苏逸仙就是我曾祖父的亲大哥!”
任远目光一缩。
苏晨又说道:“也就是苏夜姐姐的曾祖父!”
第五卷 图书馆之惊魂夜 第十一章 国家宝藏
夜深,苏晨并没有留下来。
苏晨与任远似乎过了如胶似漆的阶段。苏晨爱任远,却不是完全依附任远。这一点让任远很是激赏。任远知道,在苏晨心中,也有她坚持的道。
苏晨走后,任远陷入沉思。这一周来,他几乎每天都心起微澜,事实上,这种状况对已入阳神境界的任远实属罕见。但是,任远实在难以平复这样的心情。
每一个人成就之后,回过头去看自己走过的轨迹,各不一样,古往今来成就阳神境界的人很多,但回过头看他们的人生轨迹,各不一样。任远想,他是日夜挣扎在个人生死的状态中最终获得如斯成就的。
任远看秦老爷子的日记,给他的感觉却又是完全不同的一种感觉。
在秦老爷子的叙述当中,个人的生死,完全与国家与民族联系在一起,任远想,这又是怎样一个激荡人生?!难怪秦老爷子最终没有突破,最后只是停留在武人的颠峰境界,就是因为他心头要太浓烈的执念,而这执念,就是强烈的爱国精神!
让任远尤其感动的是,万寂声作为一代剑仙,毅然放弃修行,以修为日益降低为代价重返俗世,奋勇杀敌,报效国家,这种精神,任远阳神境界即便再高,又怎能对之俯视、轻视?又怎能不肃然起敬?!
为国为民,乃侠之大者!
任远心想,若自己生在个年代,定然也要向万寂声前辈一样行事,快意杀敌!
万寂声前辈为报知己老友之仇,更为报国仇,在上海连灭日军撤退时留下的情报组后,毅然东渡日本掀起一阵腥风血雨!一人一剑,渡海而去,杀尽天下该杀之人,那是何等壮烈的场面?!任远心念及此,心潮怎能不为之激荡?!任远手边若是有酒,自当也浮一大白!
万老前辈一剑出鞘,余韵至今不散。
任远心头禁不住有微醉感。
再继续看日记。所有人地争斗,无数势力地盘结,亦在秦老爷子地叙述中活灵活现出来。秦老爷子并没有详述,但白描功底扎实。寥寥几笔即把精彩道出。难怪秦老爷子要把这一箱子日记本另外收藏起来。实在里面藏着太多以往鲜为人知地故事。
就在秦老爷子一鳞半爪地地叙述当中。一个惊天的秘密渐渐清晰起来。
任远为之振奋。原来这里藏着一个传承着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宝库。
根据叙述,这宝库所珍藏的并不是有形有质的宝贝。而大多是是无形无质的。就像当今地历史以及一切人类文明成果都可以用数字化保存一般。不过。又不完全相同。准确说。那些是中华民族璀璨文化晶魂晶魄。
根据万寂声的陈述,在五代十国结束时,宋王朝一统江山,这个宝库由道家吕祖开启过一次。
不错,五代十过那五十多年,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最黑暗的时期,也是各种法度以及伦理秩序崩塌的时期,更是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化浩劫。吕祖痛心于此,以一人之力开启宝库,方才使得往圣绝学得以继承。大宋朝在历史上军事向来孱弱,但是文化却继盛唐之后再造一个颠峰,莫不因为此。
吕祖开启宝库之后,修为大退,据日记中闪烁言语交代,吕祖似乎于某一秘境进入深刻的禅定,也就是说,他还驻于世。任远对这位道门高德风范,佩服得五体投地。
这一遍看完,任远屁股显然坐得没从前安稳,没那么心安理得了,毫无疑问,红楼底下那个地宫,那最里一层就是这宝库的入口!任远知道,宝库因无形,里面就如灵犀戒一般藏着一个更为浩大的大千世界,且并非固定在一个地方,往往应劫而变。
万寂声前辈在六十年前与诸多势力周旋,宝库最后应劫落在红楼。这就像天上风筝一般,红楼就是系着风筝的绳子。一旦劫难再次来了,红楼若是毁了,就等如绳子断了,风筝自然飞往它处,再找一绳子安住,同时自然形成相关线索,提供世间有心人查找,为中华民族生存发展之根本,存上最后一点希望。
万寂声最后一次出现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他似乎想开启宝库,让中国传统文化再现光芒,影响世人,造就无数贤人达士,让东方古国再次辉煌,可惜的是没有成功,大概是时运未到。
秦振华在最后的日记描述,万寂声飘然远去,一路西行!
话不多,任远却心有所动。
万寂声携带另一枚阴阳玉鱼而去,这样一来,任他国势力想尽办法,只要弄不到那一枚阴阳玉鱼,即使他们最后能找到红楼也是枉然!
一路西行?
西天取经?
任远把这些联系起来,忽然想到,莫非当年吕组入定的的方也在西面。这些事纠结在一起,让任远心头有些跃跃,让任远很有些也去“西行”一番的冲动。不过,任远很快放下这些念头,不急,眼下有一个活生生枝子,暂时还不用去“西天”。很显然,这个枝子是最终目的是冲着这一传承了华夏文明的宝库而来的。日本岛国,自唐起就学天朝学得不亦乐乎,却因狭长岛国学了诸多也都走样,于是想直接盗取精髓,当真打得好主意!
思考到最后,一张古往今来的关系,却是最落在任远与苏夜这两个再寻常不过的人身上。
天地因缘,犹如一无边无际之罗网,无所不包,无人能逃。
任远想到,当年从医院逃走,当时给苏夜留信随口就说自己跟剑仙学剑去了,心中却也盼着苏夜心头多少能信,却不想,苏夜家中还真与剑仙有极深的渊源。苏夜小时其父教育之一自是讲故事,家中如此可入小说的传奇故事估计苏夜自然也听过。
无心一说,苏夜却深信,直接导致她十四年来痴等以及痴找。
就在这时,任远脑袋里忽然打过一道闪电年前,苏夜出事,不也是西行,这两者之间莫非有联系?任远立刻下了床,来到桌前,打开笔记本,上网搜索起来。
这一周任远与苏晨把震旦大学图书馆的来胧去脉调查了一遍,电脑以及网络自然时常用到,任远自然会用。
任远很快搜索到两年前中、美、日三国的联合考察活动相关网页。
任远匆匆阅了一遍,差不多都是一些新闻内泛泛而谈的东西。
?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