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逆天
赡赏墒峭鄙僦螅鄹窬突崽嵘饩鸵丫肆税傩眨僬咭曰跻谆酰傩章袅甘郴煌环ㄉ倘丝隙ɑ峤杌沟土讣郏扌沃芯陀衷黾恿税傩盏母乘埃奔湟痪茫钐撇痪吞炫嗽沽寺穑俊?br /> 徐仲雅抚掌笑道:“妙啊,大王,此计神妙啊。”
赵普仔细的看了一眼马云,说道:“这恐怕只是大王的第一步吧?臣出使金陵的时候,曾听说周宗等人正在游说李景铸造大钱,以一当十。大王如果现在就派人去收敛铜钱,等李唐实行的大钱的时候,我们再把铜钱融化铸成大钱,大批的购买李唐的物资,等大钱发行的多了,铜钱就会越来越不值钱了。其实现在李唐,达官贵人用得都是丝绢和白银,老百姓并不富裕,手里的铜钱也不多,铜钱多的反倒是那些略有家产的小地主。大王的第一步,伤的是佃户和贫苦百姓。而第二步,伤的就是那些薄有家产的小地主,把这些人手里攒着的铜钱,彻底变的一文不值。这样,李唐的中下层就完全变成穷光蛋了。到那个时候,大王,您只要亲帅一旅之师,征伐李唐,李唐内无粮草、军饷,外无援军,天怒人怨,岂不是可以一鼓而下呢?”
大家不约而同的看了眼赵普,丫的,你小子也太黑了吧……不过,俺喜欢……
李骧在一旁说道:“可是,这事情要做的神不知鬼不觉,没有李唐朝廷里面的重臣做后台,恐怕很难实行下去吧。”
众人一愣,是啊,李唐那群人也不是傻子,又要收集铜钱,又要准备制造加币,动作这么大,要是没有当地的后台,岂不是很容易被查出来的?
马云脸一沉,说道:“寡人的意思,就是在中书门下省成立一个钱币司,专职负责此事。至于李唐那边,给老子用钱砸,一万两白银不行,就用十万两,一定要拉过来一两个大臣,给我们打掩护。”
赵普眼珠子一转,笑道:“大王,何必去急着找人呢。现成就有人选啊。”
马云看了他一眼,追问道:“赵兄,你说的是谁呀?”
“张老太爷嘛!”
张老太爷,马云瞬时想起一个人来,张倩的老爹,这人是李唐权臣周宗的岳父,而周宗不仅是功勋老臣,而且还是李煜的岳父,和李唐皇室有亲戚关系,由他打掩护,一般人谁敢查呢?可冯延巳……马云心思一动,忍不住又看了一眼赵普:莫非,赵普想用连环计,等李唐的经济即将崩溃的时候,把这件事故意透漏给冯延巳,那么冯延巳和周宗……两虎相争必有一伤,那么李唐岂不是更乱了吗?兄弟,丫的,贼狠啊。
第5章 契丹灭晋(上)
时光如梭,转眼就到了大晋开运三年。这年六月,晋臣孙方谏在狼山反叛,依附契丹,契丹雄州刺史由此侵犯边境,石重贵任命李守贞为北面行营都部署,义成军节度使(今河北滑县)皇甫遇为副都部署,将兵易州,击溃契丹。
七月,大雨连绵不断,黄河在先渔池县决口,接着又在杨刘、朝城、武德决口,河北山东之地,房屋被冲垮,田地被淹没,饥荒发生之后,晋廷在赈济事宜上,国舅、平章事冯玉和枢密使桑维翰观念不一,最终以军粮最重为理念的冯玉战胜主张养民桑维翰,桑维翰心灰意冷闭门不出,晋廷正式开始实施有限救济,能救就救,救不了就各安天命,结果导致饿殍遍野,盗贼丛生。
在强台风的作用下,八月份下雨范围准备向黄河上游移动,导致黄河中下游水位再次暴涨,九月初黄河在孟州(洛阳北)、滑州、卫州等地再次决口,黄河中下游彻底陷入一边泽国。
九月天,秋风一起,草木枯黄,大水消后,田地里的尚未收割庄稼已经彻底泡汤了,百姓缺衣少食,面黄肌瘦,走的动得百姓纷纷扶老携幼,沿途乞讨为生,一路南下;走不动的就只能吃些树皮、观音土,盼望着朝廷的救济,很多人到死都没看到朝廷救济的一粒粮食。水灾过后,瘟疫又起,整个中原大地十室九空,田地荒芜,道桥毁坏,都原来人口较为密集的怀州等地,十数里不见一个人影儿。据考古统计,在黄河决口之前,怀州一县有700多户人家,等水灾彻底过去之后,余下的不足90户,户户挂白幡,家家停棺椁。
与中原水灾不断相比照,塞外大草原遇到了罕见的大旱灾,不少地方,草木彻底枯死,契丹人的牛羊马匹,饿死的不计其数。同样缺衣少粮的契丹,以其特有的强盗思想,渐渐将目光转移到了中原。雄州、应州等地驻扎契丹人的不断的南下扰试探。
这个时候在北方驻守边疆的李守贞的等人本着立功就要行赏,国家的钱不拿白不拿的思想,不断的将所谓的胜利战报传到石重贵的手里,索要粮草财务。本来,这事儿石重贵想给就给,不想给就拉到,可是他偏偏就将赏赐的粮草交给了北面行营都招讨姑父杜威来酌情下发,杜威打仗的本事不咋地,可是雁过拔毛的手段还是很熟练的,若是送给刘知远的东西,他或许不敢动,既然是赏赐李守贞的,他就毫不客气的从中扣下了不少。李守贞闻之大怒。
另一方面,为了能够充分保证在北方边境驻扎的军队的军粮,石重贵在水灾地区只是减了一半的赋税,在非水灾的地区却加了一倍的赋税。从北部的易州、定州到南部的安州、复州,整个晋朝的统治区域民怨沸腾。即便是这样,军粮的储备也是在极具下降,到了9月的时候,黄河以北的军队最多就有三个月的存粮了。
事实上,到了这一步,大晋已经是空中走钢丝、悬崖边上跳探戈,玩得就剩一个心跳了。局势的恶劣,让石重贵也无心游玩了。他忧心忡忡,却无计可施。就在这个时候,他的大舅子冯玉,给他出了一个主意。一个直接导致晋国灭亡的主意——拉拢早已投降契丹的赵延寿等人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冯玉挺聪明的,他也看出来晋国现在内部矛盾重重,如果咱们大晋要是在和契丹耶律德光这老小子玩下去,估计大晋就玩完了。可是耶律德光是自视甚高,要是去年、或者前年的战争,耶律德光赢了,那么晋国还有可能和契丹议和,现在偏偏是晋国赢了,那么耶律德光是一定会想办法把这个面子给找回来的。
现在大晋的形势如此恶劣,耶律德光南下,要是硬碰硬,大晋说不定还能赢,要是打起消耗战,大晋的军粮估计就支持不住了。可是今年契丹的日子也不好过,契丹南下恐怕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了。于是,冯玉想到了个以汉奸制契丹的馊主意。
这个汉奸指得就是赵延寿。赵延寿是后唐的一员大将,官拜卢龙节度使。石敬瑭反唐时,赵延寿奉命征讨石敬瑭,走到半路,听说石敬瑭投降契丹了,赵延寿脑子一转,也派使者向表忠心,他和石敬瑭一样,也认了耶律德光做了干爹。只不过,石敬瑭为了表孝心,崽卖爷田心不痛,生生的将燕州、云州等十六州割让给了契丹。
石敬瑭这招挺狠的,一面讨好了自己的干爹,另一面把赵延寿也给彻底的卖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在于赵延寿是卢龙节度使,管辖的地方就在燕云十六州里面。耶律德光立了石敬瑭之后,估计感觉有点对不起孝顺儿子赵延寿,所以就把赵延寿,也给带回了契丹,封为燕王,当上了契丹的幽州节度使。
冯玉从民族大义的角度出发,异想天开的以为写封信,就能把赵延寿给感化了,让赵延寿做大晋的北面长城,替大晋顶住契丹的攻击。在奏章递上去了之后,石重贵看了半天,也犹豫了半天,最后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同意了。前年,石重贵开除了自己的军师景延广,今年,又气走了自己老叔(石敬瑭)的军师桑维翰,朝廷上下,已经没几个能够掌掌舵、替大晋把把脉的老臣了。石重贵现在就是想听听不同意见,都很难了。
赵延寿接了石重贵的信,看了一遍,就笑了。你石重贵也太幼稚了吧,我和你老叔可是死敌手啊,你家的江山可以说是从赵某人手里硬生生夺走的。现在混不下去了,想起我老赵来了,早点干嘛去了。
赵延寿立刻就将这封信交给了耶律德光,表示自己是忠心耿耿。耶律德光看了这封信以后,心里忽然有了一个主意。为了让赵延寿出死力,他还答应了,一旦灭亡了大晋,就立赵延寿坐中原的皇帝。
九月底,在冯玉望眼欲穿之际,赵延寿的回信终于来了。在信里,赵延寿首先回顾了自己和石敬瑭当年在后唐明宗帐下为将时的革命友谊,又表达了自己叶落归根,希望重新回到祖国怀抱的拳拳游子心,最后,他声情并茂的阐述了自己的悔恨之心,希望石重贵能不计前嫌重新接纳他。冯玉屁颠屁颠的将回信,拿给了石重贵看。石重贵一时也是难以置信的喜出望外。
经常有人说好事成双。赵延寿的回信刚到了两天,契丹雄州(燕云十六州之一,临近定州、易州)刺史高牟翰也偷偷上表,表示自己想献雄州城南归大晋。晋廷上下是一片欢呼声。双方议定,由大晋派遣以杜威、李守贞为首,出动8万大军,到雄州接应赵延寿,回归祖国大家庭,随便占领雄州。
杜威、李守贞各领一路人马,兴致勃勃的赶到了雄州,他们以为这次就是随便活动一下,就等着石重贵的赏赐了。谁知道,到了雄州城下汇合之后,两人发现情况不对,这雄州城还在,可是大门打开,既不见赵延寿,又不见高牟翰。大军在外,偏偏碰到了这么奇怪的事情,这两人虽然互看对方不顺眼,可还是走在一块商量了一下,正在两人商量的时候,有探马来报,说是在雄州北面50里地外,发现一支5000人的军队,打着高字旗竟在向北前进。
杜威是吃打不吃记,他沉思了一下,居然准备派人追上去看看是不是高牟翰,随便问问高牟翰发生了什么事儿。
李守贞脑袋要的像个拨浪鼓似的,他忍不住劝道:“大帅,赶紧下令撤军吧,这地方邪行。恐怕契丹有埋伏,再不走,等会伏兵四起,后悔就来不及了。”他本来就对这接二连三的投诚事件感到怀疑,现在再一看雄州这样子,心里就打起了退堂鼓。
杜威主要觉得雄州四门大开,又发现了高牟翰的军队,这事儿挺奇怪。评心而论,他心里应该也是有点怀疑的,可是李守贞这么一说,杜威反而坚定了自己的看法:“没事儿,派人去看看,去年咱们四万人,不还打败了契丹的大军吗?今年咱们可有足足8万人呢。”说着他瞅了眼李守贞。
李守贞眼睛一耷拉,也就不再搭茬了。你是都招讨,老子是都部署,官比你低,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吧。没必要在这件事儿上和你较真。再者,杜威说得也不错,我们怎么说也有近十万人呢。
李守贞不吭声,杜威就派了永清军节度使梁汉璋,带兵8000人,找高牟翰聊聊。结果梁汉璋领命而去,是再也没有回来。他中了伏兵,从中午厮杀至傍晚十分,被射死在了高阳城下,全军覆没。
事实上,梁汉璋中伏兵的时候,如果杜威举兵北上援助,在高阳与契丹大军决战,还是有可能把梁汉璋给救回来的,甚至击退契丹的。可是杜威退兵了。从雄州城下,一路南逃到了大晋冀州的武强县。
雄州本是一个圈套,因为雄州地势平坦,最佳的埋伏地点只能是雄州(今河北河间)西北的高阳县。耶律德光欲射一虎,误中一獐,而且这一獐还咬的他肉痛。于是,他改变了进攻策略,开始两路夹击恒州(石家庄)。o
第6章 契丹灭晋(中)
和自己的干孙子打了三年的仗,耶律德光对大晋军队的战斗力,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从开元三年开始,他就调整了策略,不再进行大兵团的决战,而改成小规模的扰。原本以为,在他的不断的扰之下,晋兵应该是疲于奔命,战斗力下降才对。可是高阳伏击战,再次表明,晋兵的战斗力不容小视。他五万大军,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围攻梁汉璋的8000人,足足打了2个时辰,才把对方消灭。对此,他无奈的调整了自己的战略。
得知杜威帅大军南下到了武强县之后,耶律德光并没有追击,反而自己救济恒州、莫州、沧州等地兵马共计八万人,从高阳出发向西进攻恒州,另外,以萧翰为元帅从幽州等地,带领兵马十万人,接道代州,合围恒州。
恒州告急文书向雪片一样的送到了石重贵的手里,石重贵就接连下旨催促杜威率军援救,并再次扩大了杜威的兵力,由八万人,增加到了十五万人,整个北方,所有兵力都集中在了杜威手里。高行周、符彦卿、张彦泽,这些黄河以北的名将、节度使们,全部归杜威节制。
于是,杜威召集众将商议救援恒州之事,高行周最先说道:“大?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