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逆天
耍苡锌赡艹米畔衷谖锛鄣土牡笨冢鍪凼种械耐庋圩匀痪徒档土恕?墒牵焱挥型趺茨苄心兀岢隽礁霭旆ǎ皇羌哟蟾е莸鹊氐耐罂⒘Χ龋硗饩褪蔷俦舷拢佣崃肽系耐螅游河谩U庋环矫婵┩粒硪环矫嬉步饩隽斯谕凵涎锏奈侍狻?br /> 他说得天花乱坠,可是在周宗眼里看来,完全是亡国的言论。老头子一激动,差点没和冯延巳打起来,周宗那套,说白了就是休兵罢战,抚养百姓。具体的办法先是减税,然后允许百姓缴纳白银充作赋税,如果铜价还是上扬的话,那就再发行大钱。
上次冯延巳告了刁状,让李景觉得这大钱还是暂时不要发行的好。他虽然相信周宗,可是对周宗是不是受人蒙蔽,却也是想不明白,所以,李景很矛盾,出兵的话,他怕打不赢,别弄得想上次北伐那样,偷鸡不成蚀把米;发行大钱的,会不会让不法商人钻了空子呢?虽然由于历史的局限性,身处五代时期的他,还不明白这物质不灭定理,可有一点啊,这在铜钱少了这么多,肯定不会不翼而飞啊,追查了那么久,都没有下落,那一定是藏在什么地方了吧。这里面一定是有阴谋的,所以不到万不得已,他不敢发行大钱。
可是硬挺着也不是办法啊。思前想后,他决定还是见见这位楚国来的使者,赵普赵大人。
“微臣,拜见唐王殿下。”含元殿内,赵普行礼道。
“免礼,平身。朕这几日事情繁忙,累得先生在驿馆闲住着,心底里也是好生不安啊。先生在驿馆住的可习惯吗?”李景寒暄道。
“托殿下的福,下官吃的好,睡得好。”赵普笑道。
“汝主楚王殿下,安好?”李景道。
“我王身体甚好。”赵普回道。
“寡人听说,楚国现在局势破窘,可是真的?”
“是真的。”赵普毫不掩饰的说道。
赵普的坦诚让李景楞了一下,沉默了一会儿方才说道:“贵国眼下局势如何呀?”
“缺钱、缺粮。”
“楚王,准备如何打算啊?”
“我王准备借款。”
李景叹了口气,说道:“我大唐现在处境也颇为艰难啊,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赵普笑道:“唐王误会了,我王不是想向大唐借款,而是向岭南刘氏相借。”
李景一愣,狐疑的说道:“岭南刘氏?听闻贵国和岭南向来有仇,他们肯借吗?”
“呵呵,我大楚精兵数十万,他不肯,打到他肯为止。”赵普笑着说道,他态度之自然,语气之轻松,让人觉得这岭南就是大楚自己家的后院一样。
李景呆了一下,扫了眼站立在一旁的冯延巳、周宗,心里话:丫的,这楚国也太黑了吧。
他沉默了半晌,方才问道:“不知楚王何时借粮啊?”
“最早今年秋收,最晚明年初春。”
“为什么选择这个时间呢?”李景问道。
“秋收之时,岭南有粮。初春时节,大楚无粮。如是而已。”
李景沉默了,周宗忍不住说道:“赵大人,你不是说楚王殿下要休兵养民的吗?怎么今天又变成了向岭南借粮呢?”
赵普拱手道:“周大人与民休养的政策,不仅在下十分佩服,就是我王也是十分欣赏的。不过,对我大楚来说,时机尚嫌不够。我大楚横跨荆楚,而大唐地兼淮南江表。若我大楚守邓襄一线,贵国守淮河之南,中原虽有百万兵,已不能小视我江南。可是,如果中原举兵南下,而岭南挥师北进,相互夹击,总是孙武复生,恐怕也不能胜了。故此,我王方才借粮与岭南。”
“照你这么说,借粮只是借口了。楚国无非是想要吞并岭南嘛。”周宗怒道,他感觉自己被这小子给买了。
“不错,只有平定了岭南,没有了后顾之忧,我王才会休兵养民,以观天下。”赵普说道,“故此,周宗周大人的建议,虽好,却不适合当前的形势。昔日,武王姬发行仁义,而诸侯咸服;而春秋时,陈国行仁义,则惨遭灭国。无非是形势不同罢了。比如,阁下带着黄金,走山林小道,遇到劫匪,你能用仁义道德,来感化劫匪放过你吗?显然是不可能的。我王爱民如子,非是想打仗,而是以戈止戈罢了。”
赵普侃侃而谈。不过这话,说得太无耻,周宗气的是手脚发颤,嘴歪眼斜,而李景则是震惊这么不要脸的话,能被赵普脸不红,气不喘,面带笑容的说出来,至于冯延巳,他瞄了一眼李景,站出来,责怪道:“赵大人这话说错了吧。你可记得去年,唐楚之间可是有过协议的,是我们两国平分岭南,听阁下这话,却明显是想一个人独吞……哼哼……这恐怕说不过去吧。”
赵普敛容说道:“我王一言九鼎,岂能反悔。不过,我们讨伐岭南的时间,很可能就定在明年的初春时节。到时候,贵我两国一同出兵就是。这个没有一点问题,我们还是以贺江和郁江为界。”
现在才6月份,拖到明年初春,也就是明年的三月份,楚国或许没关系,我大唐能不能平稳的拖到那个时候呢?李景心里犯了嘀咕。
周宗看李景的样子,心里暗叫糟糕,这皇帝陛下,不会又动了心吧。他站出来,正要说话。那边赵普说道:“哦,唐王殿下,微臣此来金陵,我王专门请画师画了一幅合家欢,呈于唐王。”说着,他冲殿外挥了挥手,一个小黄门,捧着一卷画幅走了进来,双手呈给了黄浩。黄浩接过,在李景的示意下,在御桌上展开:画卷远处是碧波荡漾的一个小湖,湖上有九曲折桥,近处是一个典雅的水榭,上面画着三个人,明乐公主坐在椅子上,双手抱着一个孩童,楚王站在她的身后,双手自然的看在明乐公主的肩上,姿态温和,整个画卷一片暖洋洋的家中氛围。
李景沉思了一下,说道:“明乐公主,在楚国可好?”
“公主身为挂念陛下。”
李景叹了口气,说道:“寻常百姓人家,嫁女儿还有回门省亲一说。我儿若念朕,何不命她回来见朕呢?”
“楚国窘困,公主愿与我王共担之。”赵普道。
李景这个人典型的文人脾性,优柔寡断、儿女情长,周宗见李景竟然有了些思念女儿的样子,他噗通跪倒在地,说道:“陛下三思,前年,福建王氏内讧多年,民怨沸腾,我军出兵十数万,历时两年方才平定,这岭南刘氏,立国40多年,百姓咸服之,恐怕不易取。”周宗有点愤怒了,上次赵普凭着本破烂诗集,游说李景出兵北伐,现在他又想凭一幅画,来游说李景出兵岭南吗。
冯延巳在南征上,做了多少功课啊,当下“啪啪啪”,把双方的军力对比,财力对比,民心向背等等又阐述了一边。李景终于心动,问道:“赵先生,如果贵我两国联合南下,可有几成的把握啊?”
“十成。”
“哦,何以见得?”李景问道。
“微臣以为我们九胜,岭南有十败。我们占了这么多优势,岭南安得不败。”当下赵普就把这九胜十败给一一阐述了一遍,无非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意思。
李景听了以后信心大增,问道:“既然如何,我们何不立刻出兵呢?”
赵普摇了摇头,说道:“大楚无粮,总有精兵十万,也是寸步难行。”
绕来绕去,又回到原点了。李景看了眼赵普,这丫来,每次都没好事。不过这次,弄好了说不定还真能解决,大唐现在铜价的问题。于是,他张了张嘴,就准备在当一次冤大头。
那边周宗再次站了出来,说道:“陛下,现在淮南之兵因为北伐失败,军无战意,而江表之兵,因为刚刚征伐福建回来,又怎肯再次出兵,臣以为,应该暂缓到月,到月的时候,楚国也有了粮食,咱们的军队休整的也差不多了。天气也不炎热了,这不正好就是出兵的最佳时机吗?”
周宗这么一提醒,李景反应过来了,妈的,老子差点又当了冤大头。于是,他也说道:“既然这样,那就月联合出兵吧。赵大人以为如何呢?”
赵普有些后悔,刚才嘴快,说了句九月有粮,现在被周宗抓住把柄不放,他叹了口气,说道:“这个事情,下官要回禀我家大王,由大王圣裁才是,下官可没有这个权利。不过,这月出兵,调派兵马,估计八月就要完成,这大军出动,粮草先行,我军就是有粮,恐怕也不能持久,这……”
“这……到时候再说吧。”周宗说道。打仗的事情,周宗是能拖就拖。
那边冯延巳不乐意了,他要全身心的投入到新的战争中去,只有打仗,李景才会充分信任他。他赶紧说道:“陛下,赵大人说得也是有理。不过,楚国既然没有粮食,那么尽可以用州县来兑换粮食啊。只要贵国割让些地盘,这粮食自然也好商量。”
赵普本来有点灰心,听了这话,当时就连连点头,那边李景也同意了。只剩下周宗摇头叹息。这算什么事啊,这好比楚国接了李唐的钱,卖了块地,然后随便给了李唐一块,就算还款。看楚国这个样子,到时候会不会割让,那还两说呢?楚国是越来越强大,李唐却是越来越微弱。周宗瞟了眼赵普,楚王野心勃勃,万一单单一个岭南满足不了他呢?赵普、铜钱……莫非……周宗心里一动,冯延巳查李昭是没查出什么东西,可是,李昭在李唐的店铺很多,他又是有买有卖,商场上的朋友恐怕也不少,他会不会把东西给转移了呢……如果……他不敢想下去了……
第46章 蜜月
7月中旬,赵普回到了长沙,向楚王马云汇报了出使李唐的情况。随行而来的还有李唐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冯延巳的弟弟冯延鲁,冯延鲁官职不大,只是一个中书舍人,可却是南唐五鬼之中最常见到李景的人,对李景的影响很大。
冯延鲁来楚国,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想找楚王马云,商量南征的相关事宜。赵普去李唐,只是再三表示我大楚很穷,打仗没粮食,李景要用土地换粮食,赵普同意是同意了,可是具体换哪些地方,赵普一推三六五,说我做不了主。无奈之下,李景就派冯延鲁出使楚国和马云谈判。本来,对楚国比较熟悉的国际友人,有两个:一个是魏岑,可他被赵匡胤请到汴京做客去了,一时半会儿回不来;另一个是陈觉,这陈觉正在福建耀武扬威的安抚地方,没空。所以,只好派遣了新人——冯延鲁。
冯延鲁来的不是时候,这两天正好赶上楚王马云纳妃子,纳的就是江州(今九江)张家的二女儿张倩。整个长沙城热闹非凡,楚王马云新婚燕尔,也没有时间接待冯延鲁。可是军国大事,冯延鲁又等不及。搞得他天天不是去楚国的枢密院,就是去门下中书省,要不就去尚书台值班。
这么一来,不管是王贇、李骧,还是徐仲雅、范质、何仲举等人,都是烦不胜烦。于是,他们委托赵普继续全程的陪着冯延鲁。赵普热情似火,这冯延鲁是读书人,又是独在异乡为异客,也不好过于粗鲁。于是,这赵普就带着冯延鲁游湘江,爬岳麓山,日子如白驹过隙,转眼就到七月底了,冯延鲁急啊。临走前,他是拍胸脯保证,绝对完成任务,游说楚国割让地盘,来换取粮食。正因为冯延鲁信誓旦旦的保证,李唐朝廷上下已经全面开动了起来,以查文徽为监军、边镐为帅,调派军队,囤积军粮,准备九月份南下。
可这边,楚国一点动静都没有,据说,楚王马云还渡完蜜月才出来视事。不就是娶个小妾吗?还要蜜一个月,哎……
“赵大人,楚王殿下,什么时候方才能出来视事啊。你也知道,这个军国大事可是半点也耽搁不起啊。”冯延鲁着急道。
赵普面有难色,眺望了一眼,楚王宫方向,说道:“这个……新婚燕尔,冯大人要体谅体谅我王啊。这个,你放心,九月出兵,应该不成问题。”
冯延鲁瞟了赵普一眼,说道:“赵大人,您能不能去楚王宫看看,替下官禀报一二。这……这事情悬而未决,下官心里总是在半空之中悬着,是吃也吃不香,睡也睡不安稳啊?你看……”
赵普也叹了口气,说道:“这事儿,还是得等大王自己出来才好,下官贸然进宫,万一触怒了我王,那就哎……你老兄,想必也不愿意看着我被贬斥他乡吧。”
冯延鲁看赵普没有一点要去的意思,心中是忐忑不安,重重的叹了一句口气。
赵普瞅了冯延鲁一眼,说道:“说实话,这事情悬而未决,不仅对我大楚没有好处,对贵国也没有什么好处,对冯大人您,坏处那就更多了。哎……特别是冯大人您,又是陪同下官一起过来的,看你如此为难,下官也是于心不忍啊。”
冯延鲁眼皮子都懒得动,只是长叹一声,说道:“是啊。”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