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逆天
马希范心里想得好啊,儿子是九千岁,老子,怎么说也得是万岁吧?所以,马希范支持儿子当九千岁。
马云向吃了苍蝇一样腻味,他推脱道:“太上王,儿臣何德何能,当此爵位啊。儿臣惭愧啊!”
马希范是上一届领导班子的核心,他也经常玩这种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活儿,每次自己想做什么事儿了,就透漏一下口风,然后让群臣出面上奏,自己在谦虚谨慎中接受。他眨巴眨巴眼睛,认真的看着儿子,他想分别出来自己儿子是真不乐意,还是假不乐意。看了半天,没看出来。如果他真能看出来马云的心事,自己也不会被马云给架空,在46岁那年,光荣的退休了!
他没看出来,他就怕马云真的不愿意当这个九千岁,他不当九千岁,自己万岁可就当不上了。于是,他赶紧给廖框图还有马希广等人使眼色。他能指挥的,也就是这些老臣和老兄弟了。
在马云最初上台的那段白色恐怖的日子里,廖框图还敢大摇大摆的出入马希范的王宫,居然一点事儿都没有。作为不倒翁,廖框图还是很有点水准的,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该看见,什么不该看见,他心里清楚的很。于是老眼昏花的他,愣是没有看见马希范殷切的眼神。
廖框图没看见,马希广可看见了,这家伙早就想弄个郡王当当了,可是老马家自从立国一来,就只有一个王爷,就是楚王,其他的王室弟子,只有一个干巴巴的王室头衔,压根就没有爵位。想当年,马云不是被成为五王爷吗?为什么不被人称呼为秦王、赵王?因为他没爵位!现在要是把自己侄子给推到九千岁上面去了,自己能不混个真正的千岁爷当当。
马希广赶紧跪下说道:“大王,恕老臣倚老卖老。老臣觉得,大王您的功业远远……”他说了一句,没好意思说下去,因为上任楚王还在呢,而且还就坐在自己面前,他含糊了一下:“您不当九千岁,那怎么能行呢,天下百姓都不会同意的!”
马希广声音还真洪亮,一下子,整个院子的人都听到了。这次连带着女眷们都跪下了,高声说道:“请大王进位为九千岁!”
马云想了想,说道:“诸位臣工,既然都这么劝说,寡人也毫不在拒绝,只不过,寡人何德何能,几乎和皇上比肩呢?寡人就自任八千岁吧。这九千岁的名号,给送给太上王,诸位臣工以为如何啊?”他老爹什么性格,马云已经比较了解了。老头子心动了,不让满意,今天这么好的气氛,说不定就破坏了,就不欢而散了。既然这样,就让马希范高兴高兴算了。九千岁这玩意儿……想当你当去吧。
众位大臣赶紧跪下山呼八千岁,呼完八千岁,再呼九千岁!当然也有少数几个喊错顺序的,都被有心人给记了下来。
第二天,马云正式诏高大楚,上太上王为九千岁,自己八千岁。大儿子马允文做了襄王,二儿子马允武做了秦王,三儿子马云昭做了越王。四叔马希萼是湘阴王,五叔马希广是望城王,九叔马希隐是唐王,七叔马希崇是违逆侯,二哥马光亮是悖逆侯,族弟马光猛是湘乡王。其他的宗师子弟,则封了侯、伯等爵位。
马云好不容易把这场闹剧给摆平了,自己长出一口气回承乐宫去了。
而承乐宫里的含烟院这会儿,还比较热闹。赵普的老婆巧娘带着自己女儿进宫,给王后娘娘问安来了。这问安,其实就是名义上的说话,这巧娘经常进攻陪着紫英,说说话,聊聊天。
“小姐,您现在还一点都不着急吗?”巧娘说道。:
“着急?着什么急啊?”紫英有些不明白的说道。
“我的大小姐,您难道不知道那……那马允武也封了王爷了吗?本来好好的,咱们大楚就文昭王、大王、襄王,老中青三个王爷,现在可好出来了一堆王爷了。”巧娘说道。
“呵呵,胡说八道,什么老中青三代王爷,大王那就道中年了,就是允文也才是个小孩子嘛。”
“娘娘,你不能不着急。你没看见明乐公主,天天扮可怜的样子,这……这女人扮可怜,最容易引起别人同情的。您……您难道一点都不着急吗?要是马允武当了王爷,那……那后悔可就晚了!”
“那……那你说怎么办啊?”
“你……你不会问问大王嘛。”巧娘说道。
“问我,要问寡人什么啊?”门外,马云信步走了进来。这承乐宫不大,利用的丫鬟侍女也不多,而且,马云这个人也算随和,经常这几个院子里串来串去,娘娘们也不太让丫鬟禀报,结果,马云悄不声的走到了门外。
巧娘一滞,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自己的话,,,大王不会都听到了吧?
紫英笑道:“夫君,你回来了。刚才巧娘,还是说,想问问您,能不能我们做个儿女亲家。”
“哦,好啊,呵呵,我看允文和你家的雁云挺般配的,我就做主了,我们两家就订了亲事吧,以后雁云就是襄王妃了。”马云乐呵呵的笑道。
第94章 箭在弦上
他匆匆的来,匆匆的去,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动一动嘴唇,却留下一段姻缘。午朝过后,马云抛开一堆堆的奏章,自己给自己放半天假。准备找大老婆紫英聊聊天。没想到,这巧娘竟然如此的不开窍,拉着紫英絮絮叨叨,说不完的话,他耸了耸肩,给紫英打了个招呼,走了出去。
巧娘瞟了眼马云远去的背影,说道:“小姐,刚才我说的话,大王,大王是不是听到了呀?”
“怕了吧。你呀,以后说话主意一点,不要咋咋呼呼的,听风就是雨。”紫英说道这里,有顿了一下,笑道:“放心,他没听到的。”
“你确定?”巧娘有点不放心。
“他的脚步很重,是从院子外面径直走过来的,一下子都没有停顿,就算听到了,也是因为你声音大,让他听去了一两句而已。赵夫人,这下子放心了吧?”
巧娘讪讪的笑了——
“臣妾,叩见大王。”明乐公主见马云走了进来,赶紧跪倒请安。马云一笑,伸手拉着了明乐公主:“都是老夫老妻了,还见什么礼啊。恩,允武呢?怎么还没有回来啊?”
“大王,这会儿才刚刚过午,允武还在思齐殿读书呢。”这思齐殿,就是马云过去的府邸,取“见贤思齐”的意思。
“哦,还没回来啊。没回来正好,这家伙不像允文,大咧咧的,到处乱跑。这允武太粘人了,让我每次想和你亲近亲近,都没有办法。”马云搂着明乐公主的柳腰说道。
明乐公主一愣,她笑道:“大王,你……”
马云轻轻的在明乐公主的俏脸上,亲了一下,笑道:“圣人不是说过吗:食色性也!”
“大王~~~”明乐公主娇羞的嗲道。
马云呵呵一笑,走到了寝宫里面,往罗帐下的龙凤床上一趟,摆了个乍一看是个“大”字,事实上却是一个“太”字的造型,懒懒的说道:“不知道怎么搞的,最近过午之后,总是精力不佳,老想睡一觉。”
明乐公主半蹲着身子,轻巧的扶着马云的小腿,将他的鞋子,轻轻的去除:“大王操劳国事,要多注意休息才对。”
“不对,我倒觉得是老天向让我中午也抓紧点时间,多造几个儿子出来!”马云笑道。
“呵呵。”明乐公主也笑了。
马云瞟了一眼明乐公主,柳眉微蹙,脸上虽然挂着笑容,却掩不住那淡淡的清愁:“慧文,你有什么心事吗?”
明乐公主一怔,站起身子,坐在了床边,伸出白玉般细嫩的小手,轻轻的马云的身上按摩着:“臣妾,臣妾过得挺好的,没有什么心事啊?”
马云伸手揽着明乐公主的柳腰,轻轻的握着她腰间束着的明黄色坠玉的丝绸要带:“你是不是因为允武被封了个秦王,所以,不高兴啊?”
“没……没有,甘霖雨露皆是大王所赐,臣妾哪敢埋怨大王啊。”
“呵呵,允文是襄王,允昭是越王,这两块地方都在大楚的范围之内,独独允武却封了一个秦王,三秦之地,我们大楚连个一寸土地也没有站着。你是不是担心以后允武受人欺负啊。”马云笑着说道。
“寡人是有意这么做的,莫说是什么三秦之地,就是整个中原,迟早有一天,寡人也要把它拿到手里!”
看马云自信的表情,明乐公主的脸忽然一白,她犹豫了半天,方才壮着胆子问道:“大王,您,下一步是不是要东征李唐了啊?”
马云转过头凝视着少*妇,白皙的脸庞上,满是浓浓的忧愁,他叹了口气,说道:“如果岳父是圣明的君主,寡人当率军入蜀。到时候,寡人在西,地跨荆楚两川,岳父在东,占有淮南江表。中原、大楚、大唐,犹如当年的魏、蜀、吴一样,天下三分,鼎足而立。可惜,岳父绝非守成之主啊。寡人若不取,一旦被他人所取,后患无穷啊!现今的事,犹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明乐公主沉默了许久,轻轻地一叹,她跪倒在床边说道:“大王,请大王东征之日,能够保全李氏一门啊。”
马云一笑:“这个自然了。我们毕竟是一家人嘛。”——
“老爷,老爷。”巧娘高高兴兴的对刚刚回家的赵普,说道:“告诉你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大王要和我们家联姻了。刚才大王说要把雁云嫁给允文,以后做襄王妃呢。”
“什么?”赵普微微一愣神,他摇了摇头,说道:“巧娘,你……你这是何苦呢?”
“什么叫‘我这是何苦呢’,我确实喜欢允文啊,让他做我们的女婿,又有什么不好呢?”桥娘不服气的说道。
赵普摇了摇头,不再言语。
巧娘有点不服气的说道:“你怎么了吗?这是好事啊。小姐是王后,允文又是嫡长子,这王世子是绝对逃不出他的手心的,咱们雁云一旦嫁过去,那以后肯定是楚王妃了,说不定还能皇后呢!”
赵普眼珠子转了转,说道:“这事儿,是谁提起的,是王后娘娘说得,还是大王主动的说的。”
“当然是大王说得了,我问了小姐,她从来都没有在大王面前提过这话。”
“哦。”赵普眼睛一下子变得深邃了起来。
“啪”,巧娘见赵普不说话,狠狠的拍了他一下,问道:“你说这是不是好事!”
“这……咱们赵家从今天起就算是正式站在王后娘娘、襄王爷这边了。”赵普苦笑着说道。
“什么叫从今天起,咱们不是一直都是站在这边的吗?”巧娘不满的说道。
“你可知道,大王可曾给秦王殿下,许下婚事没有?”赵普又问道,心里急急的转着念头,李骧的膝下只有一个儿子,范质倒是有女儿,不过这女儿都**岁了,这……徐仲雅、拓跋恒、王贇、石文德、何仲举年纪都不小了,十年之后,这些人身体不行,估计都要下台了,孙光宪、钟允章、王进一、萧益这些的子女都十多岁了,至于高舒文这些新近崛起的观察使们,威望太低了。军队的将领,曹芸的女儿太大了,马光猛是王室子弟,丁思瑾无儿无女,朱元膝下也是一个儿子,这林仁肇自己长的歪瓜裂枣的,女儿估计也不咋滴,大王这人还是很挑剔的,肯定不会同意,至于邵挺捐嘛,年纪也不小了,不符合着平衡的道理。剩下的那些人,在级别上,威望上,都不能和自己比。这……大王莫非真的是想把王位传给襄王吗?可为什么不直接下诏令呢?
巧娘一句话,让自己老公仔细的盘查了一下各方的老大,最终得出一个结论:楚王要娶一个合适的儿媳妇,还只能找自己。
“老爷,你说咱们要不要联合一些人,一块儿的保着襄王啊。我总觉得大王对允武有点另眼相看的意味。”巧娘出主意道。
“糊涂!这是玩火**!大王虽然不说,可他最嫉恨的就是结党了。咦……”赵普突然不说话了,莫非,大王是想让我来……烛光闪烁,赵普陷入了深思之中
第95章 内斗连连
乾佑元年初(即李唐保大六年),李唐在岭南损兵折将,先后投入十万大军,在英州全军覆没,只有雄州刺史卢绛逃之夭夭,此后,马云本着楚唐长期友好的考虑,释放了李唐南征军的招讨使边镐,监军查文徽,以及联络员冯延鲁同志,其余被俘的大小将佐,全部被留在了楚国,并分成几拨在各地开荒种地。
这唐军在宿州大败之后,又一场完败。震怒下的李景,立刻炒了冯延巳的鱿鱼,冯延巳、查文徽、冯延鲁一个不留全部被下了大牢。接着李景又调整了政局,周宗出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陈觉仍然担任枢密使,朝局粗安。
可是内斗依然激烈。两场大败,五鬼倒了四个人,仅仅留下枢密使陈觉。政治斗争,向来都是残酷的,没有一丝一毫的脉脉温情。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