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逆天
髁娇椋饷匆焕矗敝芫驮僖裁挥惺盗臀颐钦崽煜铝恕V劣阢昃勖侵恍枰汕采倭康牟慷由乓幌拢昃┦俏敝艿亩汲牵诖蟊咕车那榭鱿拢敝芫圆桓仪嵋浊ǘ嫉摹V灰勖桥删由牛敝芫捅厝换嵯刖“旆ɡ幢U香昃┑陌踩c昃┚统闪宋敝艿陌ち恕!?br /> 这条意见,显然不太符合马云的胃口。大胜之下,马云恨不得立刻消灭了伪周。可是,朱元的这个策略实施起来,可是耗费时间的。王殷又不像郭崇这么冲动,丁思瑾狂攻申州,可是蔡州的王殷就是纹丝不动。由此可见,大军南下的结果,必然是一场艰苦的攻城战。攻城可是最耗时间的,也不知道关中的情形如何了。
第54章 商讨
见马云一脸的犹豫,朱元又说道:“陛下,除此之外臣还有一个办法:可分兵两路,一路配合丁大帅,南攻王殷,一路则出兵兖州,进攻京东一带(即今天山东省,在汴京的东部,被划为京东)。这么一来,至少可以夺取伪周军队较少的京东,从侧翼威胁河北。为将来一统天下打下基础。”
朱元的第二个策略,显然也是不符合马云的想法的。砀山一战,充分证明了楚军的强大战斗力,就像赵普说的那样,正好利用砀山大捷、伪周震动的机会,挥兵汴京,一举攻克汴京,将伪周彻底搞乱!从后梁开始传承到伪周,中原在短短四十多年里,已经经历了五个朝代,十一个君主,这还不算曾经割据凤翔的李茂贞,称雄幽州的刘氏父子。如果把郭威给干掉了,伪周恐怕立刻就会土崩瓦解,到那个时候,楚国统一天下的时机就会提前来到。
满怀着革命大无畏精神和乐观主义精神的马云,扫了眼朱元和赵普,沉思了片刻,说道:“诸位爱卿,都言之有理啊。朕是这么打算的,我亲自率领8万人马,进攻汴京,朱爱卿率领5万人由此东进兖州,经略京东地区,而倪爱卿则率领2万人马南下配合丁思瑾进攻王殷。”
在征求了赵普和朱元的意见之后,马云一锤定音的说道。他这个法子让朱元听起来直皱眉头。马云的这个法子看起来像是和稀泥一样,把两个人的三条意见全部综合在一起。可惜,综合的未必就是最好的。丁思瑾出唐州的人马并不多,就算加上倪可福的2万人,估计也仅仅7万军队,能打得过近十万人的王殷军吗?至于经略京东地区,5万人马倒是够了,可是,这有一个前提啊,这要确保徐州、海州的安全,同时要防止河北军南下。
朱元踌躇着,准备劝谏。马云一笑:“朕自都督岳州一来,征战无数,朱爱卿大可放心。其实,朕自然也知道汴京不好打,不过,汴京好不好打,我们都要试一试。这仗嘛,打到了这一步,已经不仅仅是战争的问题了,还有政治的问题。楚军兵临汴京城,对整个伪周的震慑力要远远大于砀山之战,对观望中的河东来说,就算是苏秦、张仪复生,这说服力也没有兵临汴京来的清楚明了。只要河东一出兵,那么伪周黄河以北的军队就会被牵制住,那个时候,除了关中,伪周是再也没有什么军队了。可是关中呢,就算蜀军不可靠,别忘了李爱卿还在均州,他总会想些法子来拖延白衣军的。打汴京朕觉得把握极大。刚才,朱爱卿也说了,攻占洛阳能将伪周一分为二,可是要是攻克汴京,那么伪周就有可能彻底的分崩离析了。”
年轻的皇帝脸上挂着喜悦而又自信的微笑,这指点江山的气概,让朱元也仍不住一阵敬佩,不过,朱元犹豫了一下还是坚持说道:“陛下既然已经打定主意,臣自当竭尽全力。可是,陛下率军进攻汴京,有几件事还是要注意一下的。”
“呵呵,朱爱卿但说无妨。”
“第一,砀山大捷,对伪周的打击是很大的,可是伪周带甲之士三四十万人,区区砀山一阵,对伪周来说,只可能让他们感觉到肉痛,还远远不到元气大伤的程度。汴京是伪周的国都所在,想必伪周也是极其重视的。陛下大军围攻汴京,臣以为伪周绝对不会轻易放弃的。这么一来,援军进汴京,那是必然的。如果抽调河北军队,那么,河北空虚,如果刘崇趁势南下或者东进,缺兵少将的河北,万一不敌,岂不是白白便宜了河东。更何况,这河东的背后还站着一个契丹人,如果河东实力强劲起来,岂不是给我们自己流下了后患。如果,援兵来至于关中,恐怕新建的灵州骑兵就会出潼关东进。而汴京一带一马平川,无险可守,是利于骑兵而不利于咱们的步兵。更可况,咱们虽然有对付骑兵的一些军械,可是,由于郭崇进军神速,咱们迫不得已也是快速行军,大批的军械滞留在淮南。对付骑兵来,咱们恐怕不占上风啊。至于王殷,由于蔡州事关重要,王殷是绝对不会轻易回援汴京的。”
“恩,朱爱卿言之有理啊。”马云笑道。事实上,朱元说的这些事情,马云心里也是有数的,马云其实并不担心什么刘崇占了河北,对马云来说,能够抓住这个机会,将三代明君给扼杀,或者削弱掉,就算丢了河北,也是一种胜利。如果能够趁着这次机会,将潼关以东的土地给平分掉,让伪周龟缩到关中去。就算郭荣再厉害,恐怕也没有什么用了。因为基础太薄弱了嘛。
“这第二嘛,恕臣直言。虽然现在形势是一片大好,可是,从咱们出兵的根本上来看,咱们原先的计划是围城打援,只是没有想到这个围城打援的效果居然这么好,打掉了郭崇的大军不说,伪周在东线的粮草囤积地宋州竟然也不战而降。咱们现在在这里讨论攻伐事宜,更大程度是是由于在宋州获得的这些粮草。反过来说,从战争的最开始,咱们的准备不足,咱们并没有打大决战的意图。更何况,咱们中线还在申州一带,迟迟没有什么进展,当然,他们没有进展,也是因为咱们在中线的主要目标是金州,而不是申州。陛下,现在为了配合北伐,您突然命令丁大帅想办法击溃王殷军,让佯攻的丁大帅,实打实的进攻。臣怕他没有什么准备啊!”
“第三,如果陛下进攻汴京,那毫无疑问是摆出了一副大决战的姿态来。十五万军队,看起来数量极大,可是真正训练有素的,也不过七八万人而已。更不要说,陛下还要分兵,自己直率8万军队攻城。就算是八万精兵,可攻打的地方却是粮草充裕,城墙高大,援军不断的边境,8万人能应付过来吗?”
第55章 强弩之末?
第55章强弩之末?
自入秋大病一场之后,郭威的身体就一直不太清爽,不是伤风感冒,就是头晕气喘。如果是平头老百姓,此时心中的想法无非就是退下来,安享晚年了。可惜,作为大周的皇帝,他却是只能勉力支撑。皇帝这个职业,自从产生之后,似乎就是终身制的,活到老干到老。自古帝王,只有被逼迫禅让的,甚少有自动退位的。就连唐顺宗,不也是在儿子和宦官的逼迫下才不得已退位的吗?
当然自己的义子郭荣不仅是自幼就跟在身边,而且向来恭顺孝敬,爷俩的感情很深,郭威倒不担心郭荣搞什么小动作。他怕的是自己手下的那群骄兵悍将啊。大周的天下是怎么得来的,靠的还不是当年邺城老兄弟们的竭力支持吗。
自己在一天,这些人自然恭恭敬敬的,可是万一自己尘归尘、土归土了。郭荣能不能驾驭他们呢?王峻、王殷……一个个名字在郭威的脑子里闪过,郭威不禁摇了摇头,别的人倒也罢了,这王峻、王殷恐怕绝不是那种甘为人下的。
可是,让郭威狠下心里,下黑手,下辣手,他又有点拿不定注意,毕竟这些人都是跟了自己好多年的好兄弟,好哥们。如果不是今天,自己当了皇帝,有了这层身份的限制,和这些人恐怕是要经常的喝酒谈天,打猎郊游。可惜,黄袍一披,很多事情就由不得自己了。
郭威使劲的摇了摇头,这些事还可以再放放,再看看,眼下最关键的,却是如何应付楚军了。两天前,砀山大败、宋州投降的噩耗就接踵而至,这对于老皇帝的打击也是极大的。这才几天功夫,那原本就因病而消瘦的身体,显得更加的单薄了许多。那沉寂的表情里,偶尔也会流露出点点的犹疑。皇帝毕竟老了,这内心的憔悴,恐怕比外在表现更要深上几分。那年轻时指点江山的英雄气概,似乎也顺着时间渐渐消退了。曾几何时,当李从珂的大军几度攻上太原城头,当石敬瑭屠刀几度举起的时候,郭威也没有一丝一毫的惧怕。那些时候,他的心里都有着明确的主意,有着坚定的立场。可现在,楚军大举入境,几乎要兵临城下的时候,朝廷内外也是吵闹声一片,是战是和,是死守还是后退,商议了许久,也商议不出来。
“砀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岗,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枯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御桌前,放着一首新诗,是大周的细作从宋州带过来的,在宋州已经开动了自己的宣传机器,在做全面的军事动员来。郭威嘴角流出一丝苦笑,马云?自己纵横中原的时候,他恐怕还在穿着开裆裤吧?可现在竟然气势汹汹的直逼了过来。可惜,自己身体实在是经受不起军旅的折腾,不然的话,还真想亲自率兵去和这个从未谋面的后辈较量一番。
“陛下,王枢密使求见。”在郭威神游四海,胡思乱想之际,一个心腹宦官在屋外低声禀报道。
“哦……”郭威清醒了过来,他勉强的定了定心神,说道:“请王兄进来吧。”
不大会儿功夫,一个六十多岁的老者,挺着大肚子,优哉游哉踱着方步走了进来,他见者郭威,只是微微一弓身子道:“陛下,身体可好些了吗?”
“来人啊,给王兄看座。”郭威微笑着说道:“敌军深入,天下震荡。王兄次来,想必是心中有良策了吧?”
“哈哈,实不瞒陛下。自臣出任枢密使一来,无不殚精竭虑,以保我大周的江山。这些天,朝廷上下议论纷纷,臣以为都是迂腐之言。臣请陛下将那些妄言迁都者尽皆处斩!”
看着王峻老当益壮、意气风华的样子,郭威不禁有些羡慕,他默然沉思了一会儿:“听王兄之言,想必是要死守汴京,以待援军了?”
“这个自然。”王峻瞪着两个大眼睛扫了郭威两眼,继续道:“陛下,现在楚军声威虽大,可臣以为,已经是强弩之末了!”
郭威瞥了王峻一样,那样子似乎是第一次见过王峻一样。郭威自己也是久经沙场,可以说是当年汉高祖刘知远麾下第一大将,现在年纪虽然大了,身体差了,可脑子还不糊涂啊。自楚军围攻萧县到现在的砀山大捷,相距时间还不到一个月,如何有“强弩之末”的说法呢?现在恐怕是楚军军心最盛的时候了。
王峻摇了头,说道:“陛下,您以为楚军的下一步行动的方向在什么地方啊?”
郭威笑了:“王兄,你又在考校我了。如果我是马云的话,有两个选择,第一,南下配合丁思瑾,攻取蔡州等地了,依少量部队,骚扰汴京;第二嘛,集中全力攻取汴京了。以现在的情况来看,楚国很有肯定要围攻汴京了。”
“呵呵,陛下高明。所以,臣才因为应当死守汴京也不后退。”
郭威脸上还是挂着微笑,他当然知道楚军要攻击汴京,如果他是马云,在如今这形势之下,也会忍不住要试一试汴京的情况。楚军攻击汴京,不但郭威自己看的出来,王峻看的出来,大周朝廷上下基本上都看出来了,不然,这几天怎么会议论纷纷,或者要战,或者要退呢?
“王爱卿,你有何破敌之策吗?”
“陛下,现在争夺的焦点,就在于汴京了。如果汴京失手,不管是咱们主动放弃的也好,还是楚军攻克的也好,咱们大周的实力必然会受到沉重的打击,到时候,不过河东的刘崇会不会趁机攻取河北,单单是河南蔡州的王殷恐怕也坚持不住了!如果河南、京东一带都被楚军给攻取了,大周就没有可就危险了。所以,汴京是必须要死守的!而且,臣以为,守汴京咱们是必胜无疑!”
看着郭威疑惑的样子,王峻再次笑道:“还是那句老话,楚军已经是强弩之末了!”
看着王峻卖关子的样子,郭威心中难免有些不爽,嘴上却求教道:“王兄,此话从何说起啊?”
第56章 专权
第56章专权
“陛下。单从砀山一战上看,楚军出动时间不满一月,应该是士气正盛的时候。说楚军是‘强弩之末’的话,似乎有点异想天开。其实不然,陛下,您也是久经沙场的名将了,您也知道‘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作战嘛,全凭着一股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