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淫贼到侠客
龅每墒蔷≈揖≡稹5侨缃癜膊愕拇缶鸵剑绞保灰挥胁畛兀慊岜桓镏啊R谴笈幕埃挡欢ɑ岜豢惩范悦亍?br /> 秦慕楚听了,终于听明白了他们所担忧的事。他沉吟了一会,对王宋二人说道:“你们带我去见张在晨,说不定我有办法帮他度过这一关。”
第二卷 似是故人来 第043章 安军易侍
商河县衙大堂。
堂下两边各站了一排捕快,均是默不作声。
张在晨则在堂上方寸之地踱来踱去。安伯胥的军队就要过来的消息,让他焦头烂耳,几天都没有睡好。
张在晨心里默想道:“三年的县令就要做到头了吗?唉,这安将军也真是的,为何偏偏要途经本地呢?那些富得流油的大县都无法满足他,本县如此贫脊,又拿什么来满足他呢?唉呀,文庆和宋平又到哪去了?最需要他们的时候,却不知道跑到哪喝酒去了。”
“大人!大人!”王庆文与宋平的声音同时从堂外传来。两个人的声音里透着些微的兴奋。话声才刚停,张在晨便见三个人走进了大堂。
张在晨见了,急道:“哎呀!都什么时候了,你们两个师爷还有闲情到外面去交朋识友么?”
别的知县都只有一个师爷,张在晨倒好,见两个好友来了,索性把他们二人都聘为师爷。三人的关系本就十分熟络,在堂上时,便以上下级相称,而在堂下,他们则还是以兄弟相称。王宋二人除了在堂上做好师爷的本份外,最喜欢的便是到酒楼去喝酒吟诗,以诗酒会友。
王文庆听了张在晨的微词,轻轻笑道:“回张大人的话,属下给大人介绍一位同乡。”
张在晨听了,也不答话,而是举手示意王文庆继续说下去。他目前哪有什么心思来会什么同乡呢?
王文庆望了宋平一眼,宋平接着道:“大人!属下到酒楼去,也是为了想办法啊,我们想不出,还有平民大众呢,这叫集思广益嘛!”
张在晨听了,才转过头来。说道:“哦?唉,你们就别添乱了。”
王文庆连忙把秦慕楚拉过来,对张在晨说道:“大人!这位便是我们的同乡。秦兄,来,见过张大人。”
秦慕楚上前一步,抱拳作揖道:“在下秦牧,乃江南杭州人氏,见过张大人。”
王文庆连忙说道:“大人,秦牧兄说他有办法应对那安伯胥。”
不单张在晨的眼睛一亮,就连两边的捕快们。亦是一齐抬起头来,望着秦慕楚。
秦慕楚见状。说道:“只要大人给在下一笔钱,不过问在下如何运用,全权让在下自由支使,在下有信心能将此事办好,且不会让安将军有发飙的机会。不知张大人能够拿出多少银两?”
一提到银两,不仅张在晨的脸色难看。就连王宋二人的脸色也顿时难看起来。张在晨望了王宋二人,咳嗽了一下。王宋二人听了,都苦着脸。王庆文说道:“秦兄,说句实话,我们只拿得出三百两银子。”
“三百两银子?”秦慕楚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可是一个县衙啊。
王宋二人都点了点头,张在晨亦无言。
宋平说道:“秦兄,商河本就是生活清苦,我们尽量少收商河百姓的杂税,但朝庭的赋税还是不能少。这样的话,府库便紧了许多。如果秦兄觉得不够的话。我们每人私下还有一些银两,也可以凑个一百八十的吧。”事实确如宋平所言,因此,商河的百姓都十分感激张在晨。
秦慕楚听了,想了想,然后说道:“那好吧,三百就三百吧。不过,还是要劳烦各位出力啊。”
张在晨听了,欣喜道:“只要能够过关,你尽管开口。”
这时正好是夏季中最炎热的期间,阳光毒辣。暑气逼人。
秦慕楚叫张在晨他们在商河南郊的一个村。找了一处十分宽敞,而且空气流通。又可以躲避阳光的大厅堂。
他叫人在厅内染了一些古色古香的纸,将它们都贴在墙上,墙上所有的字画,都特别选了古代的名作。当然了,一时找不到的字画,就由张在晨他们立即描摹出来。凭他们江南四大才子,描摹一些名画可谓是信手拈来。
厅堂的桌椅等家具也全用核桃仁油涂在外层,再拿去薰成乌木色。秦慕楚又收来人家用过的旧藤竹席片,先蒸一蒸后再拿去洗净,然后也染成乌木色,做成许多引枕靠垫,旁边还加上了蓝缎子的镶边,里面放满了清香的干花,整个靠垫十分轻柔舒服。
至于门帘窗帘,则一律用深绿色的虾须竹编成。
在村子的入口处,秦慕楚又叫人搭了一座天然席棚,接到上房,长约二里左右,上面铺满芦草编成的席子,用细小的松针覆盖着。在这约有二里长的天棚两旁,由山中购买到的小松柏数百株依序分列两旁,至于一些如茱莉花,夜来香等,反而将其置于离此较远的幽暗角落,让人只闻到花香而看不到花。
在厅堂后面及左右三面墙,排列了许多水桶,用粗大的竹子做成简易水枪放在桶内,从这三面墙不停地向内喷水,使屋顶与天棚间,都得到了水气的润泽。
秦慕楚还叫人做了几大桶西瓜汁,稍稍加了点冰糖薄荷水,并另外准备了一些美味的菜肴,力求清凉爽口。
等到一切事情都准备妥当之后,安伯胥地大军已经到了村口。
安伯胥顶着炎阳而至,因为怕太阳暴晒,他这时乃是坐着一顶轿子前来。轿子一进入村口,安伯胥便感觉到了一片荫凉。他忙叫人停轿,自己掀了轿帘走了出来。
安伯胥年约五十,长得高有七尺,身子壮实,脸孔有点阴郁,颌下有寸许黑须,却不失将军威严。
安伯胥的大军从京城出发,一路行来,各州县接待他们时都是张灯结彩,锣鼓喧天的。可是这次到了商河县,他下了轿,也没有见到多少人,只有在前面引路的几个捕快。沿着搭好的二里长棚,安伯胥一路行去,一路都是凉快无比。
事实上,以安伯胥的身份地位,什么热闹奢华的场合没有见过?那些张灯结彩,锣鼓喧天的做法,早已让他厌恶。因此甫一下轿,心里便大大不快,又岂能求他接下来能过得高兴呢?而商河县的做法,却大大出乎他的意料,清清净净的,有的只是郊外一些蝉鸣鸟叫。安伯胥听了,心下却大为快意。
天棚的尽头,张在晨等商河县的大小官员都肃立以待。
见到安伯胥安然行来,张在晨站前一步,以行官礼说道:“商河县令张在晨率部下拜见安将军!”其他人亦紧跟其后,异口同声地说到欢迎之辞。
安伯胥心里万分高兴,一摆手,说道:“免礼!”
张在晨连忙做了一个请的姿势,说道:“安将军讲进屋休息。”
安伯胥也不客气,抬脚便向厅堂行去。一进厅堂,他顿觉有一股幽静古穆之气扑面而来,加上还有铺垫,个个都松软清香。他的心神又是为之一爽。
张在晨忙叫人送上西瓜汁。前面州县的官员都是端上好的燕窝,银耳莲子等糖水给安伯胥解渴。可这些糖水安伯胥早就吃腻了。如今送上西瓜汁,却让他喝了全身冰冰凉,更是舒服。
到了进酒宴,那些菜肴也是以清凉爽口为主,虽不似前面各州县的大鱼大肉,珍馐百味,但却另有一番风味,或许换了别的场合这些菜肴有所欠缺,不过此时却最合安伯胥的胃口。
一阵休息下来,安伯胥对张在晨大加赞赏。要知道,他一路行来,张在晨还是第一个被他称赞的官员!
安伯胥高兴地对张在晨说道:“自从本座由京城中出发以来,每天早晚休息不得。今日到了你们这个好地方商河,虽然原定只停歇一会,但如今本座决定在此多住一个晚上,你们先派人到前站去,通知他们,就说本座明天再去!”说完,他还奖赏张在晨五十两的金子。
随后,安伯胥在给朝庭的奏折中,对张在晨大加赞赏。前面各州县的官员都是被他骂得一无是处,革职罢官的。张在晨却是唯一一个被他赞赏的县令。自然,这些事情张在晨他们并不知晓。
张在晨回去后,对秦慕楚感激不尽,还奖励十两金子给秦慕楚。但是秦慕楚并没有收,这些钱对于如今的他来说,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之前要县衙的三百两银子,可就不同了。当然,所有事情做完,实际上是超出了三百两银子。不过,秦慕楚也没有说给大家听。
安伯胥的大军过后,张在晨在王宋二人常呆的那间酒楼大宴秦慕楚。
第二卷 似是故人来 第044章 洪家姐弟
燕京,在春秋战国时为燕国都城,称蓟。唐时称为幽州。辽为陪都,称南京,又名燕京。其实,燕京也是旧称了,如今全国上下称之为京师。
纵观京师地形,依山面海、龙盘虎踞、形势雄伟。有人云“幽州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诚天府之国”。这一地理形势,极像一个半封闭的海湾。“湾”内潮白河、温榆河、永定河等数条大河自西北向东南蜿蜒而过,奠定了“前把九河,后拱万山”之形胜。按地理位置来说,南接大平原、西临黄土高原、北接内蒙高原,正处于三级地势阶梯交接处。又由于湾北有天险可守,南有水陆交通之便,故有人说它:“形胜甲天下,层山带海,有金汤之固……诚万古帝王之都”,又有“天府”、“神京”之称。“湾”内地形西北高东南低,湾内平原占三分之一,山地占三分之二。
这里的风景入画,丛林茂密、山涛云海、庙宇棋布、洞壑深邃,造就出富有江南情调的景色,故古人有“十里青山行画里,双飞白鸟似江南”之赞誉。
京师既是中原经济、文化、政治最发达的地方,也是龙蛇最为混杂的地方。三教九流,无所不包。
秦慕楚主仆一行三人悄然进入了京城。跟王文庆他们告别后,一路上也没有怎么耽搁了,顺风顺水地到达了。
张在晨他们也不知道秦慕楚的真实身份,还以为他就是江南同乡。他们对秦慕楚给予的帮助十分感激。他们说了许多感激的话,秦慕楚都一笑了之,而后便告辞离开了商河。
京城的繁华自然比江南更盛,但秦慕楚并无心思一一游览。他要先去找到洪桓的子女。按照郑岳山给的地址,秦慕楚三人坐着车转进了钟楼大街,顿时。叫卖地吆喝声,唧唧喳喳的私语声,还有叫嚣的狂骂声……不绝于耳。他们再转,便进了一个名叫烧酒的胡同。
胡同是京城的一大特色。胡同即小街巷,在江南称“弄”。“胡同”二字在元代写作“通”,明代以后被官方规范为“胡同”。一般认为“胡同”是蒙古语城镇的音译或是蒙古语“水井”的借词,因为凡有居民聚落处必有水源(井),京城区以水井为中心来分布居民区由来以久。北京胡同的名称包罗万象,五花八门,但都具有它的特点。多以衙署官方机构、宫坛寺庙、仓库作坊。桥梁、河道、集市贸易、商品器物、人物姓氏、景物民情等决定胡同、街巷的名称,其中许多沿用至今。
烧酒胡同的尽头。便是郑岳山所探知的洪桓家。马车行了不远,却再也无法行进,因为胡同过于窄狭。秦慕楚只好舍车步行前去。
朱漆大门,光鲜无尘。谢天上前去拿起黄铜地门环,笃笃笃地扣了几下。
不一会儿,大门吱呀着开了。一个年约十三四岁的少年探出头来。看样貌与洪桓有几分相似。他狐疑地看着秦慕楚三人,问道:“你们找谁?”
谢天问道:“这里是洪桓家吗?”
那少年听了,有点紧张地答道:“不是,你们找错了!”说着便要关门。
“你父亲差不多有一个月没有消息了吧?”秦慕楚突然说道。见那少年迟疑了一下,秦慕楚又说道:“我们就是给你送消息来的。你看这是什么?”他拿出一枚戒指来,那是洪桓原来手上戴着的,秦慕楚觉得见他子女时有用,便取了下来。
看来这步棋秦慕楚的确走对了。那少年见了戒指,惊呼道:“父亲的戒指!你们,你们是谁?我父亲的戒指怎么会在你手里?”看他样子。有点急切,又有点害怕。
“那,我们可以进去说话吗?”秦慕楚问道。
洪桓的儿子犹豫了一下,才把门打开,说道:“你们请进吧。”
进了大门,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院落。左右都有厢房,是京城极其普通的四合院。院里种着一些花草,看上去修得整整齐齐的,显见主人十分用心地照顾它们。
这时,正屋里传来一个女子的声音:“小弟!是谁来了?”声音甚是清脆,应是洪桓的女儿。
洪桓的儿子应道:“哦!姐姐。是给父亲传信的。父亲有消息了!”
“真的?!”只见一个白色人影从里屋冲了出来。她很快就站在了秦慕楚主仆?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