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子难为(番外皇帝难为至28章)
明湛将碗递还魏宁,大婚时的礼服繁复,宽袍广袖,明湛偷偷捻了魏宁掌心一记,魏宁仿若未觉,接过白纹玉盏搁至一旁。
凤景南道,“去吧,别耽搁了时辰。”
迎亲的仪仗浩浩荡荡,明湛骑马在队伍中间,前后左右都是侍卫随从,凤景南对小郡君的事始终心有余悸,死儿媳他倒是不担心,给儿子另娶就是。若是明湛但有差错,可是镇南王府无法承受的损失。
故此,凤景南给明湛安排了极为周全的保卫。
明湛听着有些走调的音乐,不禁问身边儿的范维,“内务府派的新人吧,调子不大对。”
范维轻声道,“内务府的乐师不懂武功,安排太多亲卫又有些打眼。王爷索性没用内务府的人,这是世子的亲卫队,他们哪里会吹打,现学了半个月,不大熟练。”
怪不得这样粗糙。明湛勾了勾唇角,想起自己身上的三层软甲,笑道,“就差顶个龟壳在脑袋上了。”
明湛只是随口一说,谁知乌鸦嘴,好的不灵坏的灵,阮家一行,却是让明湛丢了大脸。此事,甚至被记入史册,千万年的流传了下去。
阮家也是世家,虽不比镇南王府点据了皇城附近的一流地段,也离皇城不远。换句话说,阮离镇南王府挺近。
前面有吹吹打打的乐队仪仗,阮家人早得了信儿,知道姑爷快到了,急忙进去回禀。
今日阮家也极热闹,去镇南王府贺喜的是清一色的皇戚宗室,阮家则多是朝内重臣,阮侯爷出身翰林,如今又高居尚书之位,同年同科同僚,沾点儿边儿的都来了。当然,阮家再昌盛也是皇子外家,内阁几人不过是稍露面儿,备了份礼,尽到同僚之谊,打声招呼便走了。更多的人都留了下来,热热闹闹的说着话儿。
明湛位尊,诸人皆要向他行礼,上前将岳父扶住,谦道,“岳父不必多礼,诸位大人也请起。今天是我大喜的日子,太拘谨倒少了喜气。”
明湛这种派头儿,自然敢没有民间逗女婿那一套了。
阮家人引着他又去拜会了岳母阮夫人,这夫妻二人内心无比紧张与欣慰,只要过了今日,生米做成熟饭,也就无需担心了。
明湛还挺会说客气话儿,“您二老瞧着有些憔悴,可是为我们大婚的事儿劳累了?”
天可怜见,俺们是给吓的,昨儿一宿没睡好。阮夫人修行尚浅,一时间嘎巴嘎巴嘴竟不知该说啥,还是阮侯爷经年历练,面不改色,一脸慈爱,“三丫头是小女儿,难免多记挂她。她在家里受宠惯了,以后过日子若有什么不到的地方,还得请世子多包涵。”
明湛笑,“我听姐妹们说三姑娘贤德美貌,十分难得。您放心吧,我并不是难相处之人。”
阮侯爷心里渐渐有了些底气,笑容更加热络,对阮夫人道,“吉时快到了,你去瞧瞧三丫头可收拾好了。”
明湛和阮侯爷说了几句知心话,吉时将近,阮探花亲自将妹妹从闺房抱出来,一路要送到礼车之上。
方走到一半,忽然从一旁人群蹿出一位年青的蓝衣公子,阮探花抱着妹妹的胳膊一紧,后退两步,吼道,“抓刺客!”眼神凛冽,杀机一闪而过!很好,他以为此人不敢出现在阮家,不过为了万全,阮家也做了万全的准备。
不过阮家人未来得及动,明湛身边的人先动了,一个普通的侍卫打扮的中年人闪电般一击而中,明湛几乎没看清保镖的动作,那蓝衣年轻人已被按跪在地上,两臂垂软,连下巴也被卸了下来。
只是这人目露祈求,明湛看他衣饰不算差,便道,“让他说话,别是误会。”
侍卫先将手指捅到那年轻人嘴里搅活了一圈儿,觉得没啥危险东西,便给他接上下巴,明湛皱眉,“你横冲直撞的做什么?”
阮探花心里一紧,此人已落在明湛的手里,定是有备而来,他长眉微拧,附和道,“是啊,世子跟前儿,这样不稳重,没的吓人一跳。”
这人冷冷一笑,并不买阮探花的帐,抬头望着明湛,扬声道,“草民李麟,原镇国公朱衡幼子,刚自岭南获赦回帝都。今日冒犯世子不为别事,只是想对世子说一声,世子前有迎娶郡君主牌的美德,如今被人欺瞒,却是要稀里糊涂的做下夺人妻室的恶名吗?”
阮探花大怒,“你胡说什么!家妹得万岁赐婚,与你有何关系?你为何要坏我妹妹的声名?”一副不知情的为妹妹打报不平的兄长模样。
李麟并不为惧,他眼角眉梢化出一股狠戾,愤然问道,“你才几岁,又知道什么?不如请阮侯爷出来对质,问一问他,是不是在十五年前曾将你家三姑娘许配与我?当年我家获罪,我因年幼侥幸活了下来,却也远放岭南。如今得天大赦回到帝都,想迎娶娇妻正经过日子,方得知阮侯已将女儿高攀王府。素闻阮家是有礼的大家族,怎办出这样一女二嫁的丑事?纵然你家嫌我贫困,也该先与我写了退婚书……”
阮晨思的身体已经不可抑制的轻轻颤抖,阮探花紧紧抱着妹妹,周围人窃窃私语。明湛脸色淡淡地,“可有证据?”
李麟讥诮一笑,“我怀里有当年阮侯写给我父亲的亲笔书信,更有阮家三姑娘的庚帖。其他信物在抄家时都遗落了。”
有侍卫搜了书信出来,明湛并未接过,吩咐道,“请阮侯爷过来对质。”
几句话工夫,称呼便从“岳父”变成了“阮侯爷”,阮探花又是急又是热又是累,出了满脸的汗,阮晨思已经小声啜泣。明湛看一眼,“搬一把椅子来。”
可怜阮探花也不能把妹妹搁地上,只得抱着妹妹坐在椅中歇脚,都是有眼色的人,多搬了一把请明湛坐。
阮侯爷已听闻风声,急忙赶来。
()
明湛以为阮家会狡辩几句,实际上阮侯没那样蠢。他先是接了书信与庚帖,仔细阅过,脸色虽然苍白憔悴了些,仍求明湛放了李麟,扶起李麟叹道,“当年你家都去了岭南,十几年未有音讯,我以为……贤侄既然回来,怎不早给老夫个信儿呢?”
李麟讥诮道,“我倒是想进门给世伯请安,耐何宰相门前七品官,小侄无甚来历,自然是见不到世伯的。”
阮侯表现出强大的表演功力,很是感慨的流了几滴鳄鱼泪,拉着李麟的手道,“侥天之幸,贤侄回来了。这事都怪我,我一味心疼女儿,贤侄久未有音讯,我不忍女儿耽搁花信。三丫头得世子青眼,万岁赐婚,如今就要嫁予世子为妻。”
阮侯容貌不差,正经国字脸,三寸美髯,此时眼圈儿微红,满脸愧色,竟膝盖一软跪在李麟面前,“阴差阳错,至使贤侄问罪,我愧对贤侄,失了信义,如今给贤侄赔罪。”
李麟侧身避开,不受阮侯之礼,也并不去扶阮侯起身,冷声道,“看来侯爷是要退亲了。”
“君父君父,皇上即是君也是父,如今万岁赐婚,不说是老臣,便是世子也没有不遵之理。”阮侯泪流满面,着实让人不忍,“我愧对世侄在先,没有颜面求世侄宽谅。若是世侄以为我阮家嫌贫爱富,就看低了阮家的家风。如今万岁已经赐婚,世侄与三丫头有缘无份,若世侄愿意,我愿将嫡长孙女嫁予世侄为妻,以续两家之好。”
此话一出,饶是明湛也得赞一声阮侯皮厚手狠,当即立断。
甚至阮侯成功的扭转了臣僚对自己的一些看法儿,是啊,如果嫌贫爱富,怎会忍心将孙女下嫁?更有人觉阮侯礼义周全,不愧是诗书传家之人,低语赞了几声。
哪知李麟能闹到阮家来,也不是吃素的,转而看向明湛道,“世子可愿做下夺人妻室的恶行?”
“李公子不愿退亲?”明湛声音清冷。
“如果世子预知三姑娘有婚约在身,是否会结这门亲事?”
“自然不会。”明湛已对阮家百般厌烦,不过,对这个李麟也没什么好感就是,反问道,“我先前并不知你与三姑娘的婚约,你既然来了,定是有什么打算的,何不打开天窗说亮话?”
“早听说世子是个光明磊落的大丈夫,草民来只是想来讨一个公道……”
“你的公道不是在我这儿来讨的!”明湛勃然大怒,打断李麟的话,厉色质问,“你与阮家的婚姻是你们两家之事!你是刚从岭南回来吗?别跟我说废话!你既登不起阮家的门,今日又怎会在此出现!早不说晚不说,非要在本世子大婚时闹一场,你以为你是什么东西!我看,你不是与阮家有亲,你是与阮家有仇吧!”
阮侯不知何时已从地上起身,听明湛此言,深觉大有可为之处,忙上前低声劝道,“世子息怒。”
可惜阮侯毕竟不大了解明湛,明湛冷冷一笑,将矛头转向阮家,“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哪怕李家都死绝了,先前既有婚约,侯爷也该跟本世子提一声!”
起身离开。
一个个的想拿他做枪使,没这么便宜!
101、成交
凤景乾不便去参加明湛的婚礼,不过他早命内务府备了赏赐,着人打听了行礼的吉时,掐着点儿的派下内侍行赏,以示恩宠。
下午还特意去了麟趾宫跟阮贵妃说话儿,阮贵妃难得有此机会可光明正大的在皇上面前说自个儿娘家的事儿,围绕着阮晨思便展开了一系列的从阮侯爷到阮探花的夸赞。
当然,阮贵妃说话极具艺术水准,并且无涉朝堂政务,完全是从人品上赞美,譬如,“别人家女儿都是说‘女子无才便是德’,多有不识字的。父亲却是相反,常说家里虽得祖宗余庆,儿孙也不可懈怠懒惰,连妾身姐妹自幼便要同兄弟们一样晨起念书习字。”说着便笑了,“晨思那丫头小时候进宫还会跟问我,说是不是我考中进士,被皇上留在宫里做官,才不能回家的?”
“一晃眼,小丫头也长大了,亭亭玉立,知书识理的。”阮贵妃说起娘家总有千百种牵挂,“妾身也备了几件东西,想给孩子们做大婚礼,不知是否相宜?”
凤景乾笑,“一会儿让冯诚一道赏下去就是。”
“谢万岁。”
阮贵妃又说起儿子的功课,与魏太后比,阮贵妃就是个小才女,诗词曲赋都略通一二,跟凤景乾说的上话儿。
俩人正说到兴处,冯诚一脸哀色的进来,俯身,轻声禀道,“万岁,世子的婚礼出事了。”
阮贵妃心脏一紧,脸色煞白,几乎没厥过去,莫,莫非是妹妹出事了?
凤景乾脸一冷,“快说,到底怎么了?”
冯诚简单的学了一遍,阮贵妃这回是真的厥过去了。麟趾宫乱作一团,凤景乾没心思在这里多留,起身回了养心殿,一面问,“世子呢?”
()好看的txt电子书
“世子……”略停了一停,冯诚觑着万岁的脸色,才说道,“世子气坏了,人没接走,直接带着花轿回镇南王府了。”
冯诚补充一句,“北威侯递牌子请求陛见。”
凤景乾冷哼,“朕正有话问他。”来的倒快。
镇南王府正等着明湛把媳妇接回来拜堂呢,不承想花轿自个儿回来了,一打听,呵,人人倒吸凉气,没把媳妇接回来,自个儿倒折庙里去了。
当然,明湛让人传的话十分文雅,“若无世间爱念者,则无忧苦尘劳患;一切忧苦消灭尽,犹如莲华不著水。儿子已经悟了,此去山上为国祈福。父王母亲莫要记挂。”
凤景南阴沉着脸,依明湛的性子,怎么着也不会出家,别的不说,他受不了庙里的清苦。估计是觉着丢人,躲到庙里去了。
宾客们都识趣的告辞,新郎要出家,新娘没影儿,还结个屁的婚,再瞧镇南王的脸色,一刻钟之内全部起身告辞。
最后明艳夫妻留下,明艳劝慰着有些憔悴的卫王妃,冯绍明则自告奋勇的去庙里接明湛。
殊不知,明湛却在庙里遇上了一位大熟人。
杜如兰法师。
明湛并未将人认出,杜如兰如今模样还是那个模样,只是气质大变,那个多情软弱的贵公子如今已是沉静温和,瘦削端凝,很有几分高僧气像。
“世子请用茶。”方丈与明湛见过礼后,便退下了。不知因何,却留下杜如兰奉茶。
范维接过杜如兰捧着的茶,瞧了这和尚一眼,眼熟,再一想,不禁问道,“可是杜如兰,杜公子?”
“贫僧孝真。”杜如兰双手合什,念了声佛号。
范维顿觉手里的茶烫手,放在离明湛稍远的地方。他家世子把人家搞到庙里吃斋念佛,人家下点药啥的也不是不可能。
范维以明湛的安危计,宁可叫明湛干渴着,也不能喝杜如兰送来的茶啊。
明湛抬眼看过去,杜如兰一身僧衣布鞋,眉目和煦,早不是先前那个软弱多情的贵公子,可见庙里养人。明湛想了?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