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真纪元
跏κ搴退黄鸷鞣俏?br /> 刘姓修士名寒山,是北辰宗七位长老中修为最低的一个,有金丹后期的境界。此时他阴狠的脸上也是一片呆滞,看着眼前貌不惊人的老者,口气颇大地称呼自己的师兄为小子,心里猜疑之余,更有一分凝重。
“前辈和我家宗主是旧识?”刘寒山在没搞清楚情况前,还是很谨慎的,远不像表面上看的那么莽撞不善辞错的样子。
曾夫子看着眼前欺软怕硬乱七八糟的众人,似乎失去了兴致,幽幽一叹,再懒得废话,随手一挥。刘寒山等众人宛如断了线的风筝一般,朝远处跌落。
随意的一挥袖,不见气流涌动,没有声势骇人的景像,不含一丝烟火味道,简单到极致。但刘寒山众人却不这么觉得,只觉眼前景色陡然快速旋转,心神晕眩之际,四周涌来无尽的压迫之力,众人手脚宛如被铁镣箍匝住一般不能动弹,憋闷的窒息感强烈地在胸口激荡。脑中似乎缺氧一般嗡嗡作响。
“滚吧!若想报仇尽管来龙渊凤池来寻我!”声音清淡却宛如炸雷般在众人心底响起。身子一轻,陡然被一股大力给甩抛了出去。
众人如滚葫芦一般跌落在十几丈外的地上。脸上一松,却是那难受的感觉随着这一摔消失的无影无踪。通体的顺畅让他们有了短暂的失神,继而脸色惊恐异常地看着十几丈外的清瘦老者。顾不得那么多,纷纷架起遁光消失在天际。
“龙渊凤池!他是儒家的高阶修士!!”远处空中,刘寒山从短暂的失神中醒来,继而想到什么失声惊呼……
……
张岩一直默然地在曾夫子背后看着一切,在看到曾夫子不用任何法宝,简单之极的一挥袖便干脆利落的驱走了众人。心中惊骇的同时,愈发对曾夫子的修为好奇了,隐隐觉得曾夫子必定是元婴期以上修士!
而同时也知道,北辰宗的刘寒山远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厉害,也许是他遇到曾夫子的缘故吧。
想到北辰宗,继而想到千羽宗的李少君,再加上依附于落霞宗的岳氏家族。不知不觉间自己竟然和北疆的三个大门派都结了不小的怨。张岩一时心思复杂起来。
而岳韵诗此时玉容上却是抑制不住的欢愉之色,赵海澄和付东流灰溜溜地被赶走了,自己也不用担忧于被抓回族内,自然高兴了。
曾夫子驱散众人,似乎像驱散一群苍蝇一般,浑然不以为意。看到张岩怔怔出神,笑道:“岩儿你可真是霉运连连啊,走到哪都有一大帮的敌人。啧,若不是我恰有事找你,今日可就不好收场了。”
张岩从思忖中回过神来,朝曾夫子感激道:“先生两次相救于岩儿,岩儿无以为报,只好把恩情牢牢记在心里,有朝一日必定报答夫子恩惠。”
曾夫子看着眼前冷毅沉稳的学生,轻声笑道:“岩儿,你还是好好地为自己打算吧,我别无所求,你好好地活着就是给我的最大礼物了。”
“对了先生,你找岩儿有何事?”张岩蓦地想到,刚才夫子可是说有事找自己。
第四十一章 魔功易神
已经是后半夜了,灿然的月光倾泻整个街道的银色,柔和静谧。
客栈中,廖头等人看到张岩和岳韵诗陪着一个清瘦老者回来,纷纷松了口气。廖头正欲上前解释,岳韵诗已经把他扯到一边交谈去了。而张岩陪着曾夫子不理会众人的复杂目光,上楼走进自己的房间。
房间内,曾夫子和张岩坐在圆拱桌前。
曾夫子略一沉吟,把关于冥魂狱的事情详尽告诉了张岩。原来北疆与中土交界的翡翠山前有一个名叫断魂的广袤无垠的荒漠之地,取荒漠行人必断魂于此之意。断魂荒漠中的一个方圆近千里的区域常年风暴肆虐,宛如神灵丢弃的废弃之地一般,毫无生机。此地每隔三百年便会从风暴中涌现一处巨大的洞口,一些奇形怪状的怪物源源不绝地从中出来,似乎有目的一般朝北而行。
而这些怪物嗜血成性,诡异凶狠,所到之处人畜尽被生生吞噬,村落城市无不被攻陷沦落为死寂无人满目疮痍的废墟。并且每次祸乱都要持续三年之久。不但世俗之人伤亡惨重,北疆修真界在抵抗杀戮这些怪物中也不断遭受重创,元气大伤。这也是北疆修真界排名总落后于中土东海等地的重要缘由。
因为每三百年都要发生一次持续三年之久的祸乱,北疆之地渐渐地摸清楚了怪物的底细。这些怪物宛如游魂,有形无质,又狂暴嗜血,诡异凶狠。因此北疆修士把荒漠中的风暴区域叫做冥魂狱,这些怪物因不同的体态和性情也各有名称。像冥魂兽、啖灵兵、阴煞鬼、惊噬鸟等等。
而今年恰是又一个三百年的开端,冥魂狱近段时间便要再次开启!这么一来,北疆局势将又一次全面戒备之中。张岩欲要往南而行,必然和这支浩浩荡荡的冥魂大军相遇。曾夫子前来也是劝告一无所知的张岩留在龙渊城中,避免发生不测。
张岩默默地听完一切,心中的震惊不言而喻。忍不住问道:“在翠山镇时,怎么没听说过有这等事情?”
曾夫子苦笑一声说道:“三百年一次的灾难,寻常普通人即使从祖辈听说,也当成故事来听了,谁会在意这些,更何况近千年发生的几次祸乱,都在龙渊城附近便给阻拦住了。再往北的偏僻之地,不知道此事也是正常。”
张岩默然片刻说道:“先生,我想去邙山秦氏覆灭之地看看。”
曾夫子心中暗叹,邙山就在荒漠的边缘地带,他来此本就怕张岩心执二叔二婶之事,妄送了自己的性命,不料自己劝勉无效,张岩依旧要前去。说不得再次相劝起来,但张岩本就执拗异常,始终沉默以对。
曾夫子无奈,一脸复杂味道地看着自己的学生,处言愈见其默,有自己的主见是好事,可一味死钻牛角尖可是祸事了。忍不住再次说道:“岩儿,仅仅三年你都等不得?况且秦氏已灭,去也白去啊。”
张岩看着曾夫子脸上焦灼之色愈多,心中愧疚,却面色坚决地说道:“先生不用再岩儿了,您关心疼爱岩儿,岩儿知道,可岩儿不得不去,请先生不要为岩儿担忧了。”
……
最终以曾夫子云淡风轻的脾性也被张岩气的狠狠地骂了一声:“小王八蛋!你有种!”便愤然离去。不过最终出于对张岩的疼爱,临走前丢了一枚玉简给张岩,说道:“儒家的功法我不能传你,这玉简是多年前我收集到的一门修习五行符阵法门,你收着说不定有用。你……最好活着给我回来!”
曾夫子怒气冲冲地离开了。只留张岩一人一脸苦笑地拿着一枚白色玉简,口中喃喃道:“您还是放心不下我……放心吧先生,我会活得好好的……”
……
夜晚,张岩从储物袋中取出了那枚有魔气波动的残破玉简,神情严肃,小心地把神识探入其内。过了半响才神色欢喜地拿开玉简,果然和魔功有关!此玉简竟然记述着一门名为易神术的功法,据玉简介绍,易神术就是通过改变一个人的气质来伪装成另一个截然不同的人。和寻常的换容缩骨术很大的区别便在于,易神术主要作用是改变一个人的气质,通过面部和身体的细微变化再加上易神术的法门,虽然面貌和以前惊人的相似,却绝不会被人察觉是同一人。
修行此术还必须有魔元才行,那面容猥琐,令人发指的吴霸天身上没有魔元,自然修习不得,大概误把它当做鸡肋一般的垃圾附赠给了张岩。这倒是张岩捡漏占了大便宜。
想到刚才相遇付东流,张岩心里陡然一寒,若是付东流把自己还活着的消息给放出去,那自己就又成了众矢之的,迎接自己的恐怕就是无休止的围堵截杀了。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说的就是如此。
张岩身怀万冢山佛魔结界的一切因缘,对于大陆的修士来说无异是能让人癫狂,兴起贪婪夺宝欲望的对象。此时易神术在手,能够让自己变成另一个人,他的欣喜可想而知了。
易神术只是一个很简单的法门,修行起来很快,完全没有境界的限制。但因为有魔元的存在,一切都变的不同了,即使是比张岩高处几个境界的修士,若不动用秘法也不一定能够认得出使用易神术后的张岩。
长长松了口气,张岩随手又拿出曾夫子所赠的记载着五行符阵之法的玉简。神识刚探入不久便退了出来,满脸失望之色。喃喃自语:“五行符阵之法还需要阵旗阵盘一类的辅助性法宝,对于现如今的我来说,可就修习不得了。”
把玉简丢进储物袋。黑夜中张岩双目精光一闪;盘膝跏趺坐,双手掐手印,默运无上佛经,进入修炼之中。现在他一般一天修炼无上佛经,一天修炼紫霄噬辰决,倒也相得益彰,不虞有危险发生。而法华金身的修炼却被他搁置了下来,一方面是为了冲击金丹期做打算,另一方面法华金身的修炼进入了一个极其缓慢的进境中,即使再努力也不见得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急不得,当徐徐图之。
丹田内浓郁到极致的金色佛元缓缓如流水般吞吐着赭黄色的益轩钟,益轩钟愈发变得通透有灵性一般,欢愉地在佛元中翻腾涌动。而紫色的魔元也快逾到转变液态的时候,通过不断地吸纳着玄焰魄珠喷吐而出的黑色精华之气,来壮大自己的凝厚程度。
般若琉璃经法华金身的修炼一直都处在无谓金刚境,日复一日以极其细小的进度缓缓变化着。一切都显得有条不紊朝更好的方向发展。但张岩知道,一旦佛魔两种力量液化,若不能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冲击金丹期的危险就宛如利剑,将时时刻刻悬在自己脖子上。所以他每次修炼的时候都在细细地体悟着无上佛经和紫霄噬辰决上面记载的每一句话,企图从中发现两者哪怕一丝的共性。但这个任务无异是艰难异常的,佛魔两种极端的力量,若有明显能被体察的共性,根本不用张岩自己去寻觅,莲宝和魔早就告诉他了。
张岩毫不气馁,依旧一遍又一遍地品味细思两种功法的确切含义和真正用意。共性没找到,反而对于无上佛经和紫霄噬辰决又有了许多以前没有的体悟和发现。这对于张岩的修行自然大有裨益。许多以前雾里看花终隔一层的东西,纷纷迎刃而解。修行速度也畅快无间起来。
……
第二日一早,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张岩便从打坐中醒了过来。略一洗漱走下楼去,却见廖头正在楼下等着自己。
“前辈,这是岳前辈让小的交给您的。”廖头双手拿着一封精致的淡蓝色信笺递给张岩。
张岩眸中奇怪之色一闪,接过信笺并不急着打开,而是朝廖头问道:“你的车队还向南出发么?”
廖头干瘪的脸上满是苦涩:“恐怕是走不了,小老刚从城中归来,已经知道了冥魂狱开启的消息。唉,货物耽搁三年损失虽重,但能保住小命才是最要紧得……”
张岩见廖头已经知道此事,倒也勉强不得,略一沉思打消了出去走走的念头,回头朝自己的房间走去。
“韵诗与道友相处月余,无论道友如何作想,但韵诗却很是欢愉。这些日子的淡然相处,默然而行,在韵诗心中甘冽如凝露,我想,在以后的日子里,它会成为韵诗不能忘却的缱绻美好”
“自昨晚打消了道友心中芥蒂,韵诗自觉欣慰异常,只要道友不误会于韵诗,韵诗就很高兴,韵诗是不是很傻?但不管如何,韵诗喜欢没了隔膜的你我在一起,那感觉像韵诗小时候,伸手去掬月光,月光洒满全身,心里充盈了饱饱的幸福感。”
“韵诗告诉自己,此情无关风月,不涉爱幕,唯心思萦绕之恬静安详。道友对此又有如何的感知和察觉,韵诗却不知道了,依韵诗所想……”
“本欲和道友结伴而行,无奈俗事缠身,韵诗不得不先行离开。不辞而别,只能以书信一封聊表歉意。心中惭愧,望道友谅解。”
“最后,韵诗有个小小的要求,这可是韵诗第一次求人呢”
“道友,若有缘再相遇,能否朝韵诗绚烂一笑?”
……
隽秀的字迹,浅蓝色的信笺,似有一缕香渺然氤氲。
张岩看完信笺所写,小心地折起信笺,轻轻地放进了益轩钟内。
有阳光溢进,浅留一隅的明媚。
张岩默然许久,沐浴阳光中的脸颊看不出一丝表情。
一纸信笺,载满了女儿心思,在谁家少年的心湖微漾?
谁又信,此情无关风月!
……
第四十二章 我且南行
张岩收拾了心思,离开客栈朝城中走去。他毕竟还是一个十八岁的少年,对于男女情事懵懵懂懂,即使微有察觉,也是一愣神间误以为的多想。但不知为何,自得知岳韵诗就这么悄无声息地离开,反而有一丝怅然。用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来?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