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剑月
反之,内三合之神必由外三合之形表现出来,所以,‘内练精气神,外练手眼身’二者不可偏废其一。唯有内外兼修,方能达到武功之最高境界!诚然,武功是没有最高境界之言的,只是人的身体有极限,才有诸般限制。”
唐奇听罢,如梦如幻,心中空空荡荡,而又沉沉实实,顿时间将这么一些话记在脑中,虽然明白其中的道理,但毕竟不是一蹴而就的,唐奇将这些道理谨记在心,此刻道:“师父可还有武功教我?”
沈浪道:“我教你的都是练功法门,至于真正的招式,只能由你自己领悟,招式并不是武功的重要之处,一门武功,所炼者唯有将自身的境遇,自身的感情,当时的心境,还有环境天时地利,等等,结合起来,方能成就大武功!”
沈浪眼神深邃,抬头望天,突然一口酒下肚,又说出了这么一番道理:“虚则实之,实则虚之,虚实互用,刚柔相济。交手过招,不能实心眼。正所谓‘兵不厌诈’,‘虚虚实实’。
虚实的含义有两个。一是变招的虚实,即武功的每一招都可虚可实。如引手是虚招,可诱敌出击,如敌尚不及反应,这一招可变为实招,可劈、可拍、可抽、可抓。崩拳是实招,应当一拳制胜。倘若被敌遮拦,就应当即刻抽拳撤劲变为虚招。这就是‘彼能破,手则虚,彼不敌,手则实’。
二是相搏中的虚实。就是欲打其上,先向下取之;欲取其左,先向右引之;欲制其于绝地,先卖破绽以诱之。除此以外,还要善于观察对方的虚实。
彼手上击,下方必虚;左击,右方必虚,前击,后方必虚;脚踢,支撑腿必虚。避实就虚,乘虚而入。虚劲,是试探性的,故而劲力蓄而不发,柔韧有余。实劲,是要一举奏效的,故劲力充足刚劲。“虚实互用”,那么劲力的掌握便应是“刚柔相济”了。
拳无拳,意无意,无拳无意是真意。武术练到了化境,伴随而来的是举手投足均能收到绝佳效果。拳脚用不着摆好动手之架式,思想用不着做好应对之准备,对突然袭击可以本能的作出迅速的判断和反应。
意识与行动在刹那间似乎割断了联系,似乎全凭着本能应对,这便是无拳无意,是习武者追求的真意。然而,无意绝非真正的无意识,恰恰是意识敏捷的反应。
由意识到动作之间的指令传递快靠几乎使意识与动作同时发生,看起来好象没有经过大脑思考便行动一样,无拳也绝非真正的无拳法,而是不拘泥于拳法,相敌之情形而行之。无拳无意,是武术的最上乘境界。”
唐奇听罢,悠然神往,已经被这绝妙的武术修为惊叹了,他的眼神闪烁,不知道自己该到何时方能练就如此高明的武功,武功的化境当是极难练到,唐奇心中虽不知这一路究竟有多久,但他的心中坚定万分,誓要练成炉火纯青的武功,和魏忠贤大战一场。
此刻,已经晌午时分,阳光透过树叶将整个林子点缀得闪闪发光,缝隙之中无数道阳光透射进来,光明笼罩着整个山峦……
沈浪眼睛眯成了一条线,似乎从上山到现在,他的眼睛就没有睁开过一样,沈浪右手举着他的那只大酒壶,似乎这只酒壶已经跟随了他许多年,酒葫芦虽然不大,但好像葫芦里面的酒永远都喝不完。
沈浪喝了无数口酒,但从没见到他往葫芦里面装酒,就好像他心中的伤愁,心中的思念,对段燕燕的无尽思念……此刻,沈浪睁开双眼,眼前仿佛已然见到了他死去多年的妻子,段燕燕正瞧着他在笑……
第二百八十一章 阴阳五行太极拳(上)
许久,沈浪似乎从梦中醒来,道:“天下诸多武功,均有其存在之道。然天下武功,我最佩服的便是当年武当开山祖师的太极拳法,张宗师乘天地之变,遇六气之回还,绝云气,收阴阳二气,合五行,刚柔并济,无极而生太极。
此门太极拳法为数百年武林中的一大绝世奇功,若能练就此等武功,便能以柔克刚,以缓制慢。多年前,我曾进得武当山,和武当掌门谈武授意,我二人心性超然,一见如故,武当掌门便将太极拳法传授给我,这么些年,我虽窥探其中的些许奥妙,但太极拳法博大精深,我未能尽数领悟,现下便将这太极拳传授于你……”
唐奇听罢,心中惊喜,这太极拳是武林中难得一见的武学至宝,当年张三丰张宗师曾凭借着这套拳法打遍天下无敌手,若能习得此中的拳法精要,便能以柔克刚,再强大的敌人在面前也会不堪一击。
唐奇心道:“这太极拳法是武当山的独门绝技,近百年来虽不曾在江湖上显露,但太极拳法的威力着实惊人,能够窥探宇宙之道,道法自然,借力打力,实为武林中难得一见的武学奇功。我在欧阳前辈洞府中,曾习得太极心法,不知道这太极心法和张宗师的太极拳法有何相同之处?待会定要好好地领悟沈前辈的太极拳法。”
想罢,静静地望着沈浪,等着沈浪将这套惊世骇俗的太极拳娓娓道来……
但见沈浪右手轻抬,将葫芦中的美酒灌入口中,只听得咕嘟声不绝于耳,沈浪喝酒之后,用近乎寻常的语气缓缓道:“这门太极拳法乃武林中一门极其厉害的借力打力的武功,当年张三丰将这套拳法普度众生,传授当年武当七侠,这武当七侠行侠仗义,除暴安良,为天下百姓做了许多好事。要练就这门绝技,必先去除心中杂念,心无挂碍,澄澈空明,才能洞悉其中的真意。
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为一贯。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日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虚灵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府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
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立如秤准,活如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而。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阳不离阴,阴不离阳;阴阳相济,方为懂劲。
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
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串。气宜鼓荡,神宜内敛,无使有缺陷处,无使有凹凸处,无使有断续处。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行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退后,乃能得机得势。有不得机得势处,身便散乱,其病必于腰腿求之,上下前后左右皆然。
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有上即有下,有前则有后,有左则有右。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若将物掀起而加以挫之之力。斯其根自断,乃攘之速而无疑。虚实宜分清楚,一处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周身节节贯串,无令丝毫间断耳。
长拳者,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也。掤、履、挤、按、采、挒、肘、靠,此八卦也。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此五行也。掤、履、挤、按,即干、坤、坎、离、四正方也。采、挒、肘、靠,即巽、震、兑、艮、四斜角也。进退盼顾定,即金木水火土也,合之则为十三势也。
十三总势莫轻识,命意源头在腰隙;变转虚实须留意,气遍身躯不梢滞。静中触动动犹静,因敌变化是神奇;势势存心揆用意,得来不觉费工夫。
刻刻留意在腰间,腹内松静气腾然;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仔细留心向推求,屈伸开合听自由;入门引路须口授,功夫无息法自休。
若言体用何为准,意气君来骨肉臣;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歌兮歌兮百四十,字字真切义无疑;若不向此推求去,枉费工夫遗叹惜。
以心行气,务令沈著,乃能收敛入骨。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所谓顶头悬也。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所谓变转虚实也。发劲须沉着松净,专主一方。立身须中正安舒,支撑八面。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
似松非松,将展未展,劲断意不断。先在心,后在身;腹松净,气敛入骨,神舒体静,刻刻在心。切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牵动往来气贴背,而敛入脊骨。内固精神,外示安逸。
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气,在气则滞。有气者无力,养气者纯刚。气如车轮,腰似车轴。行气如九曲珠,无往不利。运劲如百炼钢,何坚不摧。
形如搏兔之鹘,神如捕鼠之猫。静如山岳,动若江河。蓄劲如开弓,发劲如放箭。曲中求直,蓄而后发。力由脊发,步随身换。收即是放,连而不断。往复须有折叠,进退须有转换。极柔软,然后极坚刚;能呼吸,然后能灵活。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曲蓄而有余。心为令,气为旗,腰为纛。先求开展,后求紧凑,乃可臻于缜密矣。
第二百八十二章 阴阳五行太极拳(中)
沈浪顿了顿,又补充道:“太极拳法当须习练者心灵澄澈,心无挂碍,合乎自然,不可以强求自身。练此拳法者,不仅可益寿延年,还能以柔克刚,斯拳法超凡入圣,欲臻至最高境界,唯有心到、手到、眼到、腿到、全身到,心法与拳法合二为一,阴阳相济,刚柔相并,五行和合,方能窥达忘我境界也。”
沈浪将这套太极拳法婉婉道来,不急不慢,让唐奇听得津津有味,聚精会神,唐奇心中暗暗谨记,眼神中显露出一种无穷的欲望,想要将这套拳法窥探到精要所在。半个时辰后,唐奇便将此套太极拳法尽数记住,一来是沈浪在这半个时辰中悉心指点,二来是唐奇记忆超凡,,便在一时间将拳法一一记住。
但听得唐奇道:“沈前辈,你的这套太极拳法博大精深,怪不得当年张宗师打遍天下无敌手,让江湖人人忌惮。这套拳法真是武林至宝,师父能够倾囊相授,实对我唐奇如再生父母一般。唐奇在此感激不尽,定报答您的大恩大德!”
沈浪摆摆手道:“你一会儿沈前辈,一会儿师父,断然是不将我这师父放在眼里了。”
唐奇赶忙道:“师父……弟子不敢!只是一时改不了口,还望师父原谅唐奇……”
沈浪眼神深邃,缓缓道:“师父不师父,一切都是浮云。你若真的认我这师父,就答应我一件事!”
唐奇问道:“师父请说,但叫我唐奇赴汤蹈火也再所不辞!”
沈浪道:“你只需时刻谨记,万万不能做有违江湖道义之事!你今后行侠仗义,施恩万里,便是对为师的莫大感恩!”
唐奇跪下,右手举天,朗声道:“,苍天在上,师父在上!弟子唐奇谨记,必然不做有违江湖道义的坏事,如若有违誓言,天打雷劈,落入万丈深渊!”沈浪眼神中露出淡淡的喜悦之色,一定是在为收了如此一个少年侠士而欣慰。
沈浪道:“快起来!男子汉大丈夫,膝下有黄金,不可轻易下跪。”
唐奇起身,道:“师父,这张宗师的太极拳法固然精妙,但弟子在欧阳前辈的洞府之中也见到了石壁上所刻的太极心法,不知道太极心法和太极拳法有何相异和相通之处?”
沈浪听到欧阳前辈四字,心中一凛,道:“你说的欧阳前辈莫不是当年用鲲鹏宝剑独霸武林的欧阳一人?”
唐奇应声道:“正是,欧阳前辈武功卓绝,弟子巧遇他的故居,学得了几项欧阳前辈的绝技!”
沈浪突然注意到唐奇身后的鲲鹏宝剑,眼神散发出无限光芒,开口道:“妙哉妙哉,你身上的这把宝剑断然便是那消失数百年的鲲鹏宝剑了!”
唐奇道:“不错,师父眼光独到,一眼就能瞧出这把宝剑便是鲲鹏宝剑。”
沈浪摇摇头道:“我刚才并未注意到你的宝剑,只将你的宝剑当做是一把寻常至极的宝剑,直到你提起欧阳前辈,我才注意到你身后的这把旷世奇剑,这把鲲鹏宝剑当年叱咤武林,让天下人闻风丧胆,想不到竟然到了你手中,那便是天意了,你定要好好利用这把宝剑,除暴安良,为民为国做些好事!”
唐奇点头道:“是!弟子谨遵师父教诲!”沈浪道:“你快将太极心法道来,我们来印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