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无边界
诸葛亮目测了距离,感觉时间够了。连忙命人擂鼓。
昌平知道现在,诸葛亮开始动用秘密武器了,从昨天一直神秘到今天的秘密武器到底是什么那?昌平非常好奇。
听到鼓声的锋型阵立刻从中间分开,向两边移动,让出了个有百步的缺口。而后中间的士兵转身对面,按上了盾牌,这个锋型阵变成了两个一半的锋型阵。
六员红袍大将冲了出来。他们身后,还有角上绑刀,尾巴着火的牛群。
这个是火牛阵,诸葛亮原来是想用火牛阵去破天竺的象阵。利用畜生怕火的天性,来次畜生与畜生的对话。
昨天晚上诸葛亮让赵云去收集周围的牛了,昌平现在才明白。古代战争中一些土法子却是最有效的点子。如果让未来人来指挥,他们最后会来个坦克冲锋破象群。
六员红袍大将分成三组,张辽与典韦一组,马超、赵云一组。太史慈与孙坚一组,领着牛向不同的地方冲,作为转基因的战马发挥了超长的奔跑能力。而天竺的大象好似已经意识到危险,开始骚动。远处观战的老孔雀为了安全,立刻把御驾亲征的状态修改,回到新德里城内遥控指挥。
从高空能看到三条黑线带着滚动向前冲,而对方松散的象阵开始减慢速度,上面的射手开始射击火牛试图改变点什么。
三条黑线又并在了一起,六员大将脱掉了红袍开始转移。
愤怒的牛群丧失了冷静,前面不过是一群草食的大象。现在就是肉食的老虎他们也要冲过去。因为火烧屁股的急能让低智商忘却恐惧,能让草食动物变的疯狂。
火在奔跑中继续燃烧,燃烧的炽热让它们继续奔跑。原本诸葛亮有要求对他们的尾巴进行防火处理。这个当然不是出于对动物的保护主义。而是觉得如果周围的农户少了这些耕牛,必然会对当地的农业造成严重的打击,现在诸葛亮已经不见外的把这里当成唐的番地了。
接近了失去理智的火牛终于冲到了大象的身前,开始进行了无目的的践踏。大象天生就畏惧火焰,当然很多动物都天生这样。很快射手发现他们不能操控惊恐的大象。火牛依然疯狂的奔跑,用犄角上面的利刃对大象发起了伤害,一时战场陷入了噪音中。大象的,火牛的,天竺兵的,还有唐的。
唐军的半锋型在鼓点中又变成了锋型,当火牛与大象接触后。唐军的锋型阵已经完成,而后开始了冲锋。
六员猛将回到阵前,开始了二次冲锋。全军开拔,远远的看如一支离旋的箭,冲天竺的象兵射去。首次上战场的小兵呼喊了为自己壮胆。而老兵则闭上了嘴巴睁大了眼睛,全神贯注的看着前面的敌人,戒备着周围。战争是紧张的游戏,怕被敌人杀死,更怕被自己人误伤。
火牛阵已经打破了天竺的阵型,更打击了天竺的士气。溃逃的现象已经从前军传到了后军,连一些步卒都开始逃命,老孔雀在新德里的城墙上看着败局,无奈的摇头。
~第三十二章 猛将~
火牛过后,一片狼藉。
受伤的大象发出阵阵的嘶鸣。而那些吓破胆的天竺士兵开始茫然,原本还大好的形式为什么会忽然逆转了那?这个根本没有人解释。才刚把跳出喉咙的心放回肚子,杀声又传了过来。
噩梦刚刚开始,唐奔跑的弓弩兵来了次仰射,箭如雨落进了天竺兵群。这些才刚从死亡边缘爬过来的的士兵,立刻又和死神打了次KISS。呻吟声四起,机灵点的天竺兵开始组织反击。三十五万杀七万应该能有胜算的。
战争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现在双方的士气就已经不同。再说猛将的战斗力是不可估量的。
火牛已经冲过了长长的战阵,冲进了新德里城下的小河里。当然有的已经死在了途中,就是这些平时温顺耕牛,打败了训练有素的士兵和庞然的大象。
当然这些牛付出的东西不同,他们是在用命来改变生命。用对生的渴望,改变一切可以改变生命的东西。而象兵是为了守护国土而进行的杀戮。
现在一个冲锋后,这些象兵已经没有了士气,面对忽然冲上来的唐军,原本还在抵抗的天竺兵选择了放弃抵抗。投降才是硬道理。不过在大投降的浪花中有一些逆流。
在象兵中有一群武僧,是孔雀王在皇家寺院里养的供奉。他们孔武有力,英勇善战。是保护寺院和平的中坚力量。因为他们的身份他们被安排在阵营的最后一角,当然因为他们的人数也不多,就一千来头大象,所以在火牛阵中没有受到太大的损失。
现在就是他们发起了冲锋,嘴里喊着佛号,手中拿着武器,顶着光头,在武僧头头的带领下向唐军发起了冲锋。后面的天竺步卒见僧兵如此勇猛,立刻鼓起士气随僧兵冲锋。
这个是什么?乌龟翻身,昌平也想用咸鱼,或者王八之流的词汇来形容眼前的局势,不过思考后还是用了乌龟,因为对面和尚的光头真的很亮。
诸葛亮含笑不语,心道:让你们翻身,你以为那些猛将就是吃干饭的。
一直在前线冲杀的六员大将理所当然的冲了过去,用手中的兵刃砸开僧兵的冲锋。
张辽与典韦,马超和赵云。太史慈与孙坚,六人如三条血剑扎入了敌人群中,随后的还有一干猛将和唐朝士兵。
至于那些已经没有战意的天竺士兵成为了被屠杀的标本,请允许我用这个形容词。因为这个是没有生命没有灵魂的壳。现在这些没有战意的天竺士兵就是这样。
当然那些还在抵抗的僧兵则不同,他们是什么?他们是背水一战的野兽,为了完成守护国土的职责他们不得不战。
叫嚣的僧兵用手中的攻弩利用高度优势打击唐军,而唐军的脚步不得已而停止,步卒与象兵对抗典型是在开玩笑。因为不论从战斗力还是从弓弩有效射程,象兵都拥有天生的优势。
六将驰骋,冒箭雨冲到象兵身前。
杀,六个汉子表现出惊人的破坏力,其余将领又怎能落与人后,张飞、关羽发挥了兵器大力气大的优点,利用收割机原理,滚动的收割前面挡路的僧兵。
谁说大象好欺负,在御手的驾御下,大象卷起了鼻子,开始抽打冲过来的关羽,关羽的青龙偃月刀轮成个圈砍向大象的鼻子,忽然一到白光冲关羽冲来,关羽收刀回迎把射来得白光顶飞,用余光一瞄,原来是一柄标枪。
关羽知道一头大象上的兵员配置,没想到僧兵也沿用了这样的配置。看来天竺个军制还是公平的,至少没有给僧兵开小灶。
关羽又出一刀,这次砍的是大象上的人。
僧兵不是摆设,一柄枪,一把斧头向关羽攻来。青芒闪过,关羽利用速度优势把两个僧兵变成了尸体,如果加些后期处理,还能变成合格的标本。
张飞就没有这么多的花俏,冲一头大象冲过去,而后轮起丈八蛇矛枪冲大象头就是一下,天生神力的张飞,借助马的冲击,一矛把这只大象捅死了。张飞还觉得不过瘾,双臂一用力,把已经死亡的大象挑了起来,丢了老远。
天竺僧人惊讶了,他们想不到居然还有人能一招杀死一头大象。作为信佛的僧人对大象是有感情的,至少在他们眼中大象是种圣物,能给人带来好运的可爱生物。现在这样的人居然对如此生物下手。
这些僧人已经完全忘记了,大象之所以会上战场完全是自己驱使的。而他们被屠杀也是和自己有间接的关系。现在已经不是分对错的时候,后面跟来的小兵冲进了,然后用手中的刀开始对这些大象还有这些僧兵进行了屠戮。
刀人人可以拿,人人也会用。关键是每个人的熟练度不同,从而造成了每个人选择的结局不同。
成批士兵倒下,成批的大象死亡。一切的结局好像已经注定了新德里会战的结局,但是僧兵们决定为国家再做点什么,也许用他们的血液能唤醒一种叫国魂的东西。
杀红眼的猛将决定用武力给新德里留一个一个烙印。
三千余猛将盘马,来回冲锋。手重的兵器充满了天竺兵的血液,地上大象的尸体已经成为了地毯,而那些已经投降的天竺兵在僧兵的感动下开始燃烧。跃跃欲试,难道这些僧兵要用血液改变战局吗?
昌平在意识到问题后,立刻收拢兵力,铭金列阵,与僧兵对垒。
原本即将沸腾失去理智的天竺降兵开始安静,他们看着有点伤痕疲倦的僧兵,关注他们的下一步行动。对这些英雄表现出崇高的敬意。
昌平出阵,对天竺僧兵鞠躬说:“今战不论成败,吾尊各位义士。但国之交战本无对错,不论成败,你们都是英雄。”
败落的天竺僧兵开始聚集,为国家,为信仰,为尊严,一战。
~第三十三章 单挑~
昌平见对方还有三百多头大象,后面原本已经博起的步卒士气,又如下班的钟表指针滑了下去。
为生命我们应该观望,这个是目前天竺士兵的名言。当然我们就不要问他们的名言了,这些将领知道必须要用压倒性的胜利来把天竺刚刚鼓起的士气打压下去,否则自己就交代在这里了。
一个将领能对付多少头大象,现在天竺虽然还有三百头大象的僧兵,但是扣掉伤残的可用战力不超过一百。就是这完善的战斗力能抵挡几员将的摧残。
昌平决定玩次大的,用眼睛看了下赵云,然后小声问:“你一个能打二十头大象吗?”
赵云忽然意识到要发生什么,立刻连续的点头。如果和自己的猜测的一样,那么明天赵云这个名字将在天竺的天空下飘扬。
昌平又站出来说:“我尊敬你们天竺的勇士,是你们的热血让我尊敬。现在我给你们一个机会,只要你们二十头大象兵能打败我的手下,那么你们将成功的守护你们的土地,我不会从这里拿走一丝一毫,如果你们不能那么我要你们做我的奴隶,这是唐对天竺的国战。”
昌平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因为现在自己的收尾工作已经完成,成功的击溃了眼前的象兵,至于以后岳飞的表现已经和自己无关,现在昌平只要用最快的速度,最小的代价,消灭眼前的敌人就可以了。
不久天竺的僧兵终于议论出一个结果,他们自然是接受了昌平的建议,并且把二十头大象减成了十八头,六个一组,他们习惯了。
赵云紧了紧头盔,抽马而出,白马银枪,在日光的影射下发出圣洁的光芒。
对面的十八头大象缓慢的逼近,这十八头大象承载了天竺的希望,从装备到人员全部都是采用最强悍的搭配,天竺已经不能再输了,这些僧人明白这个道理。
昌平的而边传来抗议声,抗议昌平偏心。哪个猛将都想上去露一鼻子。至少不应该上来就安排赵云,最起码要开个讨论会。
昌平丢出一句,长板坡,然后很果断的选择沉默。在面对群殴的时候,没有人比赵云还合适了。毕竟这个哥哥是经历过七进七出的培训。
周围的将领也开始沉默,用各地的方言鼓励着赵云,不过味道怎么听都有那么点怪。
赵云擦了擦手心的汗,不紧张那是骗小孩和妹妹的,正常人都紧张。现在赵云就开始排除这种紧张,幻想前面不是十八头大象,是十八只毛驴。对就是那种速度不快的毛驴,迈着蹒跚的步子还想上战场杀人。毛驴背上坐的不是士兵,是五十四只乌龟,或者光头狒狒。有什么好怕的。逐步把自己催眠的赵云忘记了恐惧,催马向象兵冲去。
射击,十八支箭用不同的角度向赵云飞来,名将赵云跨下的马怎是凡品,在赵云的操控下横向移动,闪过射来的箭,而后四蹄发力,拉进了与大象的距离。
不要只有你们会射箭,赵云也会。从身后拿出强弓,摸出箭壶里的箭,连发旋珠,向敌人射去。
中了!四朵血花闪过,四只箭射进了大象的额头,把大象射的惊恐,而后回身就要逃,骑手的呵斥没有缓解大象的恐惧,反而让大象加快了逃跑的速度。
四头象上的僧兵无奈,只有跳下大象,各自用脚板向赵云冲来。
赵云非常想把对方的大象都射走,但是因为距离的拉近,弓箭已经错过了最佳射程。无奈,赵云只好拿出枪,向最近的大象刺去。
距离进并不是不能使用弓箭,相反再这个短途的距离内,弓箭的杀伤力成几何的方向递增。但是射手的危险也在成几何的系数递增。
“嗖”“嗖”“嗖”…
箭支如雨,不分先后的向赵云射来,这些僧兵射手已经决定放弃防守,用生命换取射杀赵云的机会。
赵云无奈,只有加速冲,冲的同时没忘记躲避弓箭,当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