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无边界
赵云无奈,只有加速冲,冲的同时没忘记躲避弓箭,当然也没忘记用枪尖在身旁的大象上划出一道纪念。
受伤的大象立刻惊恐了,发疯的奔跑试图发泄身上的痛苦。这样的奔跑自然是无序的,无奈的天竺兵只好再次跳下大象,从地面攻击赵云。
赵云依然向前冲,马蹄敲击地面的声音形成节奏。好似战场内被压抑的天竺兵的心跳。在阳光下银光闪闪的赵云舞动着手里的枪,向落在地面的天竺兵杀去。
斧头兵硬抗了赵云一枪,巨大的冲击力让他在地面上翻滚,两旁的天竺兵见有机会连忙扑上去,妄想用这点机会在马匹快速奔跑的时候,把赵云打下马。
电光火石,雷霆一闪。
赵云的枪从刁钻的角度小幅度的跳跃,而后恰巧的插进了一个天竺枪兵的脖子,另一手忽然多出一把青虹宝剑,卷走了两颗天竺僧兵的光头。
赵云终于闯出天竺象兵的第一次阵型,一共赶走了五头大象,杀了两个士兵击退一个。
原本沉寂的场面发出阵阵的吸气声,想不到这个小白脸居然如此强悍。
夕阳下,微风轻吹。一身白袍的赵云白袍上有点红褐色。敌人的血液开始在衣服上凝固,带着周围的风沙,湿答答的,让赵云忽然很不舒服。
对面的天竺还有十三头大象,收拢后,在前面十二个士兵的带领下开始向赵云缓慢的逼进。
原本还有一个斧头兵硬抗了赵云一次正面攻击,原本天竺兵见他身上并没有什么伤,周围的人也觉得他应该没有什么问题,结果大家过去一看,这个家伙的嘴巴正在向外喷血。
这一次冲撞已经把他的内脏弄破了。离死不远了。
赵云明白敌人的意图,他们想用前面的步兵做掩护,只要与自己纠缠,让自己不能发挥速度优势。那么后面的象兵就有机会把自己杀了,这个算盘打的好天真。
赵云拍马上前,要让他们记住,他们的对手叫赵云。
~第三十四章 赵云~
二次冲锋,天竺打算就是以慢打快,只要把对手拖住,那么这个对手自然就会死亡。作为象骑兵,他们的移动速度是缓慢的,不过如果这里不是平原,而是丘陵或者山地,那么马匹的奔跑移动能力没有大象方便,可惜这里是平原,是马匹占有优势的地方,他们唯一还有优势就是高度,而这个高度太难发挥了,因为赵云的速度太快。
为了对付快速的赵云,也为了最大的发挥自己的优势。聪明的天竺僧兵做了三道减速闸,第一道是地走兵,而后是七头大象,后面还有六头大象形成的第三道。杀了这个小白脸,我们的国家就彻底安全了。
冲,赵云如风一样与前面的十余个天竺僧兵立刻围上赵云,妄想把他拖在这里。后面的七个象兵也发出了七支冷箭。
赵云双手握枪,把枪头抖出七个枪花点掉射来得七箭,而后一拉马缰,好马通灵,赵云跨下马打了个旋子,把周围的天竺僧兵逼退一步,赵云收拢长枪,开始穿冰糖葫芦。
十二个天竺僧兵在赵云的枪下如蹒跚的娃娃,很快就被扎了对透明窟窿,然后永远的睡在了梦中。
象上的僧兵又发来七箭,按照后面六头象兵的移动速度,很快他们将可以对赵云进行有效距离的打击。
赵云催马,躲避射来得弓箭,而后如法炮制,翻弓又是四箭把四头大象射走。
正在场外观看的天竺人忽然很奇怪的想,现在场内正在表演屠杀,而扮演狼的是唐人,至于那些羊自然是天竺僧兵了。
赵云并没有向上次那样射完就冲锋,而是利用马速的优势,开始游击,赵云有两壶箭,每壶三十只,够做很多的事情。
天竺僧兵在赵云游击的方式下正在消耗,战局已经开始改变,原本是他们包围赵云。现在怎么看都有点向赵云包围他们,真是好奇怪。
其实这个道理昌平很早的时候就明白,有时候数量不能替代质量。当然有时候质量也能弥补数量。
赵云看到场地上还有两头大象,僧兵还有五个人的时候。决定先休息,现在的休息是为了以后的表演。
对面的僧兵也很疲惫,在与赵云对抗中,他们完全被动。面对全无章法的进攻,他们疲倦,他们心跳很快。他们被死亡的阴影笼罩,但是他们更渴望得到胜利。看着赵云开始休息,这些僧兵喘了口气,相互看了看,然后一起向赵云扑去。
现在赵云离他们有两箭地远,虽然赵云是猛将,但是猛将毕竟不是铁打的。赵云正在思索,思索自己是不是应该把怀里的白色粉末喝下去,如果喝下去这场所谓的比赛将没有悬念,当然所谓的公平也将不存在。但是不喝就可能要失败,现在赵云自己的体力还可以,但是马的体力已经不能坚持了。
最后赵云还是放弃了这个诱人的想法,在马上看着对方,而后弯弓射出四箭,目标不是大象,而是地面上的僧兵,僧兵在呼哨中躲避,可惜他们的躲避能力没有强过赵云的射术。地面上的垃圾很快被清理干净,对面大象上的射手也开始对赵云进行了射击。
可惜他们的技术太差,不是没有准头,就是被赵云躲开。距离拉进后,赵云看马也恢复了点体力。立刻冲上去,准备单条最后的两头大象。
满肚火气的枪手抛出两支标枪,一射赵云,一射他的马。
赵云伸手抓过标枪丢在地上,忽然一道阴影笼罩在赵云上空。
早就准备好的天竺斧头僧兵,从大象上跳了下来,挥舞着手里的斧头砍向赵云的脑袋。
赵云推枪平挑,先把对方的斧头挑开,而后顺势插进了对方的胸膛,现在应该是有两个。一道冷光从地面攻向赵云的胸膛。原来那个斧头兵早就下到了地上,打算偷袭。
赵云落枪,利用枪上人体的重量砸到了地面上偷袭的人,而后用力把枪向前一推,来了个一枪两人。
大象的身体是巨大的,短途的冲击力也是恐怖的。两头大象向赵云撞去,赵云连忙催马,在两头大象撞到自己前,从两头大象的间隙中闪了过去。
顺手把插进两个斧头兵身上的枪抽出,血红的颜料向喷泉一样绚丽。赵云只有这样的催眠才不会让自己恶心。
两个枪兵见赵云从自己的身边闪过,连忙抽枪扎向赵云。现在这个距离正是绝好的机会。
一般用枪的将军和用枪的士兵的区别很多,当然对时机的把握就是其中之一。两柄枪不分先后的扎向赵云,赵云伸手抓住一柄枪头,而后向上一顶。挡下另一柄的攻击。接着一用力,把大象上的枪兵拉了下来。
顺带把手中的枪扎进了下落的光头上。红白四溅,一颗大好的头颅报销了。
另一个枪兵想刺赵云,可惜赵云早就跑远了。
上次吕布单条一头象兵的时候依靠的是勇猛的武力,而今天赵云单条十八头大象,依靠的是速度,是技巧,并不是说十八个吕布还不能打一个赵云。而是两人的战斗方式不同。
赵云再次拨转马头,现在这匹马在颤抖,他的体力已经不能应付再次的冲锋,对方还有两头象三个兵。赵云决定下马和他们较量。
连续三只箭飞向两头大象,还有一支是射大象上的长枪兵。
吃痛的大象立刻跳跃,想把痛苦减轻,那个枪兵无奈的做自由落体运动,他的生命已经离开了他的肉体。
两个弓箭手立刻跳下来,带上弓箭和赵云决战。
现在是二打一,赵云抽出箭壶里的箭和对方开始狙击游戏。
周围的天竺俘虏开始沉默,他们在等待,等待自己命运的宣判。而老孔雀在城头上连回跑动,为前面的局势担忧,在大家把注意力都放在赵云与两个射手的决战时,新德里城内的河流泛起了奇怪的水纹。
~第三十五章 城内~
新德里是座古城,传统的天竺建造风格,因为佛教的崛起,新德里城内又多出很多佛堂,出于对城市的规划,以及为了配合首都的形象,老孔雀在今年对城市进行了升级改造。
在原本城市的基础上加了个新城,而以前的老城没有被拆除,而是以内城的形式保留了下来,至于外城那修的是个漂亮,高大,结实。
其实不修漂亮了也没办法,谁都知道为什么孔雀王要花这么多心血来侍弄这个新城墙,其实老孔雀也无奈。仇人多了,怎么能不加强防卫。万一被人来个突然袭击,那些低矮的老城墙能抵挡吗?
这个答案没有人愿意回答,因为如果真有敌人兵临城下,那时候谁也说不清楚应该依仗城墙,还是依仗其他的什么。毕竟开始是唐的商人亵渎了佛像,而后孔雀王才兵出西藏。至于兵出西藏后的所作所为,完全是笔糊涂账,这些恐怕当事人对峙都说不清楚。
因为财富不能衡量生命,生命也不等于财富。
当城外的战斗开始后,这些天竺居民就开始等待,等待一个结果,一个是否依靠城墙的结果。现在结果快出了,老孔雀以及全部新德里人民都在等待,等待这个他们很想知道的结果。
新德里内有条名叫:河菩提萨埵,如果用汉语直译,就是觉有情。当然我们可以简称菩萨河。至于这条河为什么会有这么个奇怪的名字,还有一个寿命不满百年的传说。
相传在释加摩尼没有成佛前,一次无意间在这里遇到了一个有慧根的孩子,释加摩尼将其收为座下弟子。后来这个孩子功德圆满,成为后世有名的文殊菩萨。那条河被人称为“菩萨河。”
至于大成的文殊菩萨,现在抖了起来。身紫金色,形如童子,五髻冠其项,左手持青莲华,右手执宝剑,常骑狮子出入,既青年,又威猛,却是无量诸佛母,一切菩萨师。因其出生时,家族中出现十种瑞相,因名妙吉祥。又文殊菩萨,古佛再来,了了见佛性,因名妙德。圣无动尊大威怒王秘密陀罗尼经言:“妙吉祥菩萨,是三世觉母,故名文殊师利。”
文殊菩萨又称法王子,为智慧之象征,右手持金刚宝剑,能斩群魔,断一切烦恼,左手持青莲花,花上有金刚般若经卷宝,象征所具无上智慧。
所以这条菩萨河里的水,被新德里城内的居民拿来饮用。喝了这河水还能让人聪明。
菩萨河里的水,冒起了泡泡,从城外通过河流混进来的基因士兵终于浮了出来。
后院起火,这个时候老孔雀看到从菩萨河上爬出来的唐军就知道了,这下乐子大了。
老孔雀一直都是一个注意锻炼与保养的君主,现在老孔雀就发扬了奥林匹斯精神,虽然现在老孔雀可能还不明白奥林匹斯是什么,但是他已经用行动表现出对奥林匹斯的领悟。用超过马匹的速度,用百米冲刺的激情冲进了内城。而后消耗大规模的肺活量喊:“关门。”就这样老孔雀把一众大臣晾在了外面,自己在城门后面喘粗气。
新德里新城的大门早就关闭,至于守城的士兵不是精锐。因为好钢都用在刀刃上,只有那些精锐中的精锐则用来守后宫。在皇帝隐私神圣不可侵犯的时代,这些精锐用来看守后宫是最佳的选择,至于那些出去打仗的已经早就准备好抚恤,用来安抚那些士兵的家人。就差没说:冲把!杀把!你们死了你们的家人我照顾。
其实这些政策说明了老孔雀是个英明的君主,至少现在已经把这些士兵的后事都考虑到,就差没提前把棺材给他们预备上了。
至于这些被抛弃的士兵表现出足够的威武,他们按照各自的阵营接成方阵向三万基因士兵冲去。总指挥岳飞开始佩服这些天竺士兵的骨气,命令上岸的士兵结阵。至于随行的大将,吕布早就跃跃欲试。
城外的人没有理会城内的喧嚣,至于收到信号的昌平,早早的把一万士兵安插过去,在天竺兵的外围形成一个缓冲隔离带,当然这一万人不是纯粹的近战士兵,其中有八千的弓箭兵。至少这八千人能在一呼吸间射出两轮箭。
赵云与那两个天竺僧兵之间的弓箭对话仍在继续,其实按照赵云的实力捏把死两人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昌平给赵云的信号是拖延时间,虽然不知道昌平的真正目的。作为下级对上级的惯性,赵云在命令镶入绝对服从的信息下,赵云和这两个天竺兵过起了家家。
在新德里新城内,旧城之间已经变成了鬼蜮。捍卫最后的尊严,天竺兵开始了亡命的冲锋,明知道是死,但是在高额的福利面前,这些士兵已经忘记了对死亡的恐惧,为了捍卫那点土地付出滚烫的血液。
老孔雀在内城安全的地方为这些士兵喝彩,战争是训练的浓缩,而士气是精神教育的浓缩。作为最鼓舞士气的最高手段,御驾亲征是最有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