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无边界
天竺水兵大部分都已经上岸,在这里没有什么可以威胁到天竺人的安全。因为交趾人一直表现的软弱,所以天竺人自然可以把自己的人身安全放在不考虑的范围内。
远远的接近天竺的舰队,吴三桂命令大家悄悄的把武器收拢好。
天竺水军也过来帮忙,译本他们都会在搬动箱子的时候幻想箱子里面装的什么?有的人还会在好奇心的作用下打开箱子,当然因为这些物品已经登记在册,所以还没有人会下手偷拿。
吴三桂见时机成熟了,立刻出刀砍了前面天竺兵的脖子。
天竺水军在呆了一呆后,立刻吆喝着冲了过来。他们并没有想过投降,在他们的思维中已经把这些士兵当成因为贪婪而叛变的叛军,在对付自己人的内讧中,任何国家的人都很有一套。
混乱的局面已经无法控制,全部的天竺海军冲了过来。舞动着手中的刀,或者张着嘴巴喊着侮辱性的词汇。
士兵也有信仰,至少有些士兵还会在信仰上做文章。你看这不有两个天竺水军正在喊佛号试图挽救点什么,可惜结果是徒劳的。
吴三桂带头冲了起来,不过与周围的士兵不同的是,士兵们是向前冲,而吴三桂是向后冲。当然吴三桂的理由也很充分,我要到后面指挥战斗,听听这话说的多有学问。
随后满身交趾人民打扮的唐军又冲了过来,这次和上次不同的是,这些人手中的兵器又换上了趁手的家伙。心道:反正他们都是死人了,自己也没有必要掩盖什么。就是这种心理让唐军的战斗力得到成倍的攀升。
逐渐感觉气氛不对的天竺兵终于意识到问题的所在,这些人绝对有问题。意识到问题后,这些天竺海军想撤退,却发现自己已经陷入了重围。离开大海的海军还有多少的能耐,这个我想大家都知道,于是屠杀的节奏站在了唐的身边。
吴三桂远远的看着被挤压在中间的天竺人,感慨:到底是野蛮人,光用身体不用大脑。难怪要被人欺负。现在应该把他们全干掉。
其实就是吴三桂不下屠杀令,这些唐军也没想放过这些天竺海军。既然已经运来了很多财宝,不把他们杀光了这个秘密早晚都会泄露。所以现在要做的就是屠杀,把知道这些秘密的人全杀掉。至于财宝将有唐军替邻居保管。
总算进入了收尾,一些人的尸体堆在一起,吴三桂直接登上了船。按照以前的约定。对外放了信号。现在按照剧本将会有很多的交趾士兵来收复仰光,而吴三桂要做的就是出海,拉兵。消失。
~第五十八章 混战~
在吴三桂消失后,成群的交趾兵非常突然的出现在仰光。作为一次统一的军事行动。在平达格力的默许下,这些士兵得到了一个允诺,那就是一旦他们打下仰光,杀光全部的天竺人。那么那里的财富将有他们来分配,当然军事的保密性他们必须遵守。
天竺兵已经意识到要发生什么,人在江湖飘,早晚会挨刀。不能等死。一直软弱的交趾人能有多大的攻击力,天竺人用最后的热情投入了这场厮杀。
结果还是让天竺人不能接受,他们想不明白为什么这些交趾士兵现在拥有这么恐怖的破坏力。也许是他们忽略了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道理。
成群的交趾士兵终于如愿以偿的冲进了仰光,而后进行了光复运动。至于那些天竺士兵,已经用身体把交趾士兵的刀磨的雪亮。
在海上消失的吴三桂开始了战略方向的运做,拉上士兵直接向吉隆坡冲去。原本的剧本是攻击克拉地峡,解放那里的百万奴隶。但是因为战略的需要,吴三桂开始利用外交的方式让交趾、爪洼在吉隆坡开始谈判,当然吴三桂已经把自己挂了起来,只打算在必要的时候冒一鼻子,然后立刻闪。毕竟现在还不能和爪洼撕破脸皮。
吉隆坡的谈判充满了血腥,威胁,漫骂,每天都在这里循环上演。因为双方的目的不同,所以双方在释放本身能量的同时又刻意忍让着。交趾的目的是拖延时间,然后配合吴三桂的攻击。而爪洼的目的是和平解决这次战争,同时把利益最大化。虽然现在爪洼是防守状态,但是请记住现在爪洼还是占领者,他们拥有交趾的土地。目前所发生的战争还都是在交趾的国土上。
对于出面调节的吴三桂还没有到拉登?;拉赫曼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慎重,直接从吉隆坡上消失。再没有确认安全的时候,他不会出现在这个可能存在危险的地方。
平达格力见拉登?;拉赫曼已经消失,到盘子里的鸭子就这样飞了,懊恼无比。在懊恼的同时也开始担心起自己的安全。应该出现的吴三桂他为什么还没有到那?
忐忑的平达格力尾随拉登?;拉赫曼一起消失在大家的视线中。吉隆坡只留下一些所谓的外交家,继续用泼妇的口才继续问候对方。
姗姗来迟的吴三桂充满了无辜,呆呆的看着满是狼籍、乌烟瘴气的局面。无奈的叹息!
吴三桂是骑马来的,一路上还有锄强扶弱。
对于吴三桂的到来,谈判的双方开始了冷处理,原本叫嚣混乱的局面有所收敛。
吴三桂很自然的对周围的人送出和平的信号,而在公海上停靠的天竺舰队正在磨刀,原本满船的唐军如空气一样消失了。取代的是充满杀气的交趾士兵。
已经消失的两国国王没有再出现过,不过在爪洼不太严密的封锁中,有一万多交趾士兵溜到了克拉地峡,他们的目的就是营救那里的民工,并且在适当的时候实施武装暴动。
在交趾人的大脑里原本是不会有这样的作战计划的,但是在与唐的对流中。也写原本不应该出现的思想也开始觉醒。现在一些交趾人已经把计谋当成是一种生活艺术的延伸。是语言艺术上的一种拓展。
拉登?;拉赫曼还没有意识到危险,远远的通过电话联系吴三桂,让吴三桂协调下他们之间的矛盾。吴三桂自然是满口应许,当然在应许的同时也有邀请拉登?;拉赫曼过来,一切吃个包子喝杯茶。拉登?;拉赫曼自然不会再回到那个是非之地。好不容易跑出来的,说什么都不回去。
吴三桂为了钓拉登?;拉赫曼这条大鱼,立刻把平达格力拉出来当渔饵。可惜平达格力说什么也不回去了。用平达格力的话说:“回去,开玩笑。我在这里当我的皇帝不好吗?还要回去谈判,难道我养的这么外交家都是白吃饭的吗?”至于老对手拉登?;拉赫曼,平达格力觉得现在自己已经和吴三桂联合,必要的时候可以出兵吞掉马六甲,一个爪洼才多大。抽了他们四分之一的土地后,他们还有如何的作为。
现在吴三桂不知道自己正在点火药桶,不过对于爪洼这个火药桶早晚都要爆的。趁现在全国齐心,也许是统一亚洲的最佳时机。
吴三桂在发布总攻击命令前忐忑了,他忽然感觉自己处在一个艰难的选择,现在自己的脚好比是一只踏进了千古妄臣祠,一只踏进了轩辕陵。一个处理不好就万劫不复。
思索间吴三桂无意识的拨打了诸葛亮的电话,电话通了。诸葛亮的声音远远的传来:“正在开会,有话就说,没有再见。”
吴三桂强打精神说:“如果爪洼对我们宣战,我们有能力抗下吗?”
诸葛亮知道吴三桂的意思,故意绕弯子说:“如果我们师出有名,那怎么打我们都有胜算。如果师出无名,那怎么打都不会有好结果。”
吴三桂感觉原本昏暗的天地豁然开朗。一切好比初始后的亮丽。挂上电话后,吴三桂立刻进行了战略调整,把已经跟来的唐军化整为零,消失在敌战区,而后自己开始宣布谈判破裂。并不会在掺搅一切关于爪洼与交趾的冲突。
安排好这一切后,吴三桂在拉登?;拉赫曼与平达格力的盛情挽留下,依然骑马离开了吉隆坡。接下来的好戏终于上演了。
首先是两国的外交家发生了身体上的碰撞,而后还出现了厮打,等等的特殊情况在非常规的发展。接着就是交趾国王平达格力出面宣布宣战,停靠在海面上的舰队立刻快速的冲进了吉隆坡。潜伏在克拉地峡的交趾士兵也用奇兵的面貌出现。带领那百万民工对爪洼守军发起了进攻。
一切都在瞬间完成,让拉登?;拉赫曼呆呆的,不知道应该如何去做。
~第五十九章 最强的外交家~
马六甲的战略地位是人都明白,现在交趾居然已经跑到这里撒野,想和平解决看来已经不可能了。
至于唐的态度究竟会如何,现在还无从琢磨。就在此时,天竺方面的信息终于得到了确认。在孔雀王的带领下,全部的天竺人选择了投降。并且成为唐的一个加盟国。相对应的改革措施正在完善,昌平已经回军华夏。
拉登?;拉赫曼开始盘算究竟应该如何,如果现在对交趾用兵,必然会延缓一些地方的发展,但是现在不用兵,马六甲海峡的战略地位必然会遭到威胁。怎么也不能容忍敌人到自己的家门口撒野。
爪洼所谓的国会终于运做了起来,在淡漠拉登?;拉赫曼所犯的错误后,把一切矛头指向了交趾。当然还给自己挂上了顶圣战的帽子。
一切都是按照不可预计的后果发展,按照常规的思维逻辑。宣战已经是必然的事情。
拉登?;拉赫曼在衡量发展与战争的利益,此时另一条信息影响到拉登?;拉赫曼的决定。
停靠在扶桑东京的舰队消失了,在成为唐朝的一个村后,扶桑一直都是本分的。很少有什么出格的事情。当高丽成为最大的奴隶交易市场后,扶桑又变成了众多奴隶士兵的训练营。在航海时代,扶桑的地理条件限制他们必须发展海军。所以这些奴隶都变成了海军。现在这些海军已经消失了,他们会在那里出现。
拉登?;拉赫曼想到这里内心开始了惶恐,立刻命令周围的情报网加大辐射半径。争取搞清楚扶桑海军的位置。
拉登?;拉赫曼手中捏着国会提交上来的文件,思考后终于下决心。在文件上签署了攻击命令。
昌平得知吴三桂的动向后,立刻把自己在天竺取得到胜利发送到新疆,让在和田谈判的使者加大力度,争取在爪洼宣战前把巴比伦与卡里亚拉过来,同时还要处理好莫卧儿、钦察、蒙古的关系。
在和田的六方会谈中唐朝的使者绝对是可以用牛比形容。天朝上邦,不怒自威。在连番的捷报下,使者的额头都快冲天了。周围的人并没有觉得这个家伙做的有什么不对。作为一个强国的代表,他们有理由也有资本傲慢。
当然这里所说的傲慢并不是完全的失礼,而是彰显了次大国的威仪。在实力说话的年代拳头就是硬道理。对于巴比伦与卡里亚的投降,现在还差最后一步就是利益划分。
在前期的谈判中,巴比伦与卡里亚为了七十万士兵的生命非常配合的妥协应允,成为唐的一个附属国。当然要求人民享受唐民的生活待遇。同时要求保留选举与被选举的权利。
在答应完巴比伦与卡里亚的要求后,唐朝使者开始在桌子上抛开巴比伦与卡里亚两国,与莫卧儿、钦察、蒙古一起商讨起来起利益的划分。
在莫卧儿、钦察的眼中自己出力很大,要不是自己弄战略防御要塞,唐能取得这么大的胜利吗?所以要点报酬是理所当然的。
蒙古没有想太多,一心的以唐马首是瞻,他们领教过唐的手段。
参与谈判的唐朝使者绝对是位人才,思考利益划分后,立刻抛出了连番的诱饵。首先许诺如果对外扩张,那么莫卧儿、钦察、蒙古将是轴心国的一员,与唐人享受同等的物质享受基础。并且可以得到去唐深造的机会。同时还愿意提供对应的文化、法律、农业、畜牧等等方面的知识传授。
这些已经把莫卧儿、钦察两国给乐坏了,国福民强自然可以对外扩张,扩张后土地、人民、自豪感哪个不是非常简单就能拥有的。
其实就是唐不给他们一分钱的好处,莫卧儿、钦察两国也不会说什么。要知道不是哪个国家都能做到两万大破七十万的。而且还把敌人打的全不士气,这个也太难想象了把。神秘而又可怕的东方人。
一切利益划分好后,唐朝使者开始了对巴比伦与卡里亚进行了整编。因为两个国家的宗教不同,所以使者也有尊重他们的信仰。作为谈判的最重要一环,就是释放被困在和田的七十万士兵,巴比伦与卡里亚两国的未来人见无力回天,也就在摇头叹息中选择了沉默。
第一批十万人的降兵终于踏上了故土,此时整个阿拉伯半岛沸腾了。那些守望者们欢呼了起来。相互奔走传诵:唐没有骗?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