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无边界
周围的大臣们也回答:“还好,还好。”
按官职大小落座后,一个书记官那出一份最新的炎黄通报说:“吉林珲春一小镇人遭不明人袭击,全镇七十八口人,死于非命。另发现八具尸体非本镇人口,根据兵器可以确认为倭寇。目前这八具尸体占定为本案的嫌疑犯。”
“倭寇。”原本还欢娱的气氛立刻冷了下来。
书记官继续说:“威海海军舰长邓士昌,也带来关于倭寇战舰的奏折。正在殿外侯旨。”
“宣上来。快!”献帝的眼中充满热切,扩张需要理由,现在这个理由终于来了。
不久一个男子双手捧折,快步走进大殿。叩头行礼说:“臣邓士昌叩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献帝在王坐上挥了挥手说:“不要多礼,跪拜早在十年前就取消。”然后从座位上走下来问邓士昌:“在威海有倭寇出没。”
邓士昌把手上的折子呈上去,接着从怀里掏出血书呈递上去。
献帝展开血书不由的有点头昏,口中喃喃低语:怎么会。然后目露神光问邓士昌:“你在威海看到铁甲船。”
邓士昌点头说:“回禀陛下,倭寇在威海欺凌我天朝渔民,请陛下下旨为民锄害。”
“为什么你不用电报,你知道你这样做贻误多少战机吗?”献帝眼中充满了愤怒,胸口急速收缩。
“臣万死。”邓士昌惶恐的跪在地上,头贴地毯,等候献帝责罚。
献帝把奏折转交给书记官,书记官交有其他大臣传阅。献帝坐在龙椅上看着惶恐的邓士昌问:“给我你的理由。”
邓士昌抬头迎上献帝愤怒的目光凛然说:“回禀陛下,臣来死柬。如果陛下不为民所愿,臣当自决与这大殿之上。”
“死柬!”献帝玩味着这句话的分量,愤怒的目光逐步柔和,接着问:“你恨倭寇吗?”
“臣不恨倭寇,因为他们还不够资格。臣只想为天朝锄去一些害虫而已。”
“哈哈。”献帝爽朗的笑了几声,先前的不快都烟消云散,转首问:“众爱卿有何见解。”说完让一边的宫女给邓士昌加个了座位。
“臣有话说。”一个满头银发的老者站出来。他是左相尹全,地地道道的古代人。
献帝示意让接着说。
“海战我们需要战船和大规模火器,但是现在我们这些都不具备。所以臣建议议和。”
什么!议和。这个字眼进入邓士昌的耳朵里无疑是九天雷动。邓士昌不顾身份的跳起来大声斥责说:“我泱泱天朝,居然要和化外番邦议和。你不觉得可笑吗?是他们在屠杀我们的同胞,是我们的同胞在流血,一些家人从此天人永隔,一些妻子从此成为寡妇。让我们和他们议和,这不可能。”说到最后肢体挥动间充满火药味。
左右侍卫上前摁住邓士昌,尹全看着邓士昌大声斥责:“倭寇船坚炮利,而今已在威海撒野,如果我们现在触怒他们,他们的战舰将可能在天津卫登陆,接着攻打北平。那时候我们不是损失威海几个渔民,而是盛唐亡国,孰轻孰重万望陛下考虑。”
“可笑荒唐,想我华夏六万万热血儿女岂容宵小猖獗。请陛下下旨,臣戚继光愿提兵荡寇。”武将中闪出一人,说完后深深拜下。
邓士昌的脸被摁在地上,刚好能看到戚继光。见此君年龄不过三十,方脸阔鼻。邓士昌内心不由的称赞,好个热血汉子。
献帝挥了挥手,让侍卫退下问邓士昌:“士昌觉得应该如何迎战倭寇。”
邓士昌见献帝询问自己如何对敌立刻说:“臣觉应当海战。”
“哦,海战。”献帝皱眉问:“何解。”
“而今世界大同,天朝怎可偏居一瓯。所以臣建议陛下组建新海军,扫荡六合称雄宇内。方显我天朝之威仪,皇恩之浩荡。”邓士昌说完又深深拜下。
献帝思索后说:“倭寇,铁甲铁炮。而我朝尚无此等大船,就连火炮亦不如人。如此何以成海军。”
盛唐目前服役的战舰,应该能和明朝七下西洋的宝船比肩。要是说和现在倭寇的铁甲海军对战有那么点荒唐。虽然现在已经能炼制钢材,但是规模远远不能满足造船的需要,技术也不具备。哎~~献帝想到这里眉头深锁。
众臣听献帝言下之意是主战,于是又纷纷献策。
军机大臣蒙放站起来说:“臣以为应当在沿海修建炮台,制造新式战舰。并组建新的军机处总领海事,成立火器部研制新式火器。”
户部大臣林郎满面愁容的站起来说:“钢材,我们的钢材远远不能满足造船的需要。”
海军衙门风行烈问邓士昌:“士昌如现在我海军迎战倭寇可有胜算。”风行烈口中的海军,就是目前在天津码卫头停靠的威武水师,全部的木船,采用人工行进,具备的火炮最远射程不超过一里。
邓士昌坦言:“如将士齐心,臣可有三成胜算。如将士不畏死伤,臣有五成胜算。”
一旁的戚继光说:“兵者诡道,未开战何必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一切要等开战才见分晓。”
献帝思索后说:“诸钦家觉得应该如何。”
工部侍郎起身说:“倭寇战船采用钢铁制造,外用蒸汽为动力。而我方无太多精钢可用,臣建议:造小钢船,采用蒸汽机为动力。平时把这些小船装在大船上。战斗时把小船放出,各自为战。”
左丞唐林起身说:“在哪里造船,如果在天津卫或威海造船,难免会被日寇所袭。臣建议在海南与台湾两地兴建新船厂,组建新海军。”
众臣也各自发表各自的意见。一切成为定局。
历史出现惊人的巧合,命:郑和去台湾督造战舰,海南出产的战舰也在台湾集结。同时把未建造的舰队命名为北洋水师。郑和为总指挥,邓士昌为副总指挥。
戚继光统领海军陆站队,机动在沿海周围。随时准备反击敌人。
万虎出任火器部总监,负责开发新式武器。并督造巨型大炮,架设在沿海各炮台上。
六部同迁入紫禁城,居养心殿周围。并形成最高统战小组,随时留意最新战场形式。
献帝为避免劳民伤财,以上一应花消,均有国库支出。盛唐这个战争机器高速运转起来。
新元七十年四月中旬,献帝通令全国备战。史称:灭倭。
神州进入紧急战备状态。一些商人看出了风吹草动,于是大肆囤积战略物资和粮食,此时的贸易进展的如火如荼。
在这平静的背后隐藏一丝不安,不是来自敌人。而是来自国家内部。人民的未来如何,华夏是否还会屈辱一次,这些都是未知,期待我们用心去解答。
~第十七章 地主理想~
再转到主角身上。
连续多天的补品,把昌平的小肚子都补出来。
这几天昌平听下人说;那群未来人在地窖里闹翻了天。还用各种各样的词语问候昌平的全家。昌平立刻觉得这个也是财富,于是找了个懂文笔的家丁在省略称谓的情况下,对这些语言进行记录。想不到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在国骂中居然还分有很多派系,例如汉骂,川骂,林林总总的方言充满地方特色。
在这方面语言最为丰富的是一个自称干过推销的未来人。此君可以在不用侮辱性词汇的情况下数祖点宗,真想不到世界上问候人还有如此高明的词汇组合。真让同属国人的昌平大跌眼睛。
现在昌平要修养身体,没空理会此人,等身体好了再招呼他。
至于那个被锄头打到脑袋的特种兵,现在可安静,听话多了。
哎!能不听话吗?智商只有两三岁,还好有一个自称是未来医生,正在给特种兵进行缓慢的恢复治疗。
昌平的脖子上的伤口已好,被雪雪勒的地方淤血也消散,现在昌平的精神状态就是神清气爽,精力充沛。
昌平骑着马上工地看快要竣工的院子,一个家丁慌忙的跑过来通知老爷要见他,昌平让家丁先回去,说自己一会就到。
跑到工地把马栓在树上,昌平走了进去,一群泥瓦匠正在内部进行装修,看样子要不了几天一个新兴的行业就要开张了。
工头见到昌平,兴奋的招呼:“昌平少爷,你怎么来了。”
昌平打量着这个工头,脸上的皱纹里包裹着灰尘,看来工程进度加快和工人的勤劳是分不开的。
昌平四处打量了下问工头:“这里还要几天能好。”
工头想了想说:“如果整体完工要三天,至于以后如何装修,就要看少爷你的安排。”
昌平十分满意他的回答,于是勉励说:“好好干,今天每人赏你们半两银子。”
跟随昌平的家丁小声说:真抠门。
这不是扣门,这是有紧有松,给乞丐一两那叫阔气,是面子。给工人每人半两,是潜意识激励他们,干的好有奖励。干的更好还有更高的奖励。
工头欣喜若狂,嘴角已经快扩张到耳边。心道:还是有钱人家,出手就是银子。连忙弯腰行礼谢过昌平。
昌平回礼,然后叮咛了工头几句就离开这里,去见父亲的路上昌平在奇怪。为什么从自己受伤到现在,父亲一直没有来看自己,难道他对自己失望了吗?
昌平一边骑马一边假设未来,如果现在给雪雪一个孩子,那么将来这个孩子会给自己造成多大的危机。
远远一个女子忽然出现在昌平的马前,还好速度并不是很快。昌平连忙拉住缰绳,在那个女子把嘴巴张开,眼睛瞪圆,没昏倒前。说了声:“小姐,你没事把。”
那个女子俏皮的吐了吐舌头连呼:“吓死我了,吓死我了。”
说真话,如果搀假被雷劈。这个女子还真漂亮,至少比雪雪漂亮,一双灵秀的眼睛中充满纯真,整个身段和气质让人亲近,就向是邻家女孩在近距离内充满暇思,但昌平对她只有欣赏而没有情欲,要知道昌平现在精神很饱满,月余库存的精力就是对她没有情欲,不是因为刚才惊吓丧失那个能力,昌平很清楚现在自己有那个能力,就是没有那个心情。
也许是自己长大,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
想到这里昌平对受惊女子露出一个纯真的微笑,点了点头说:“再见。”
策马离开这条驿道。
那女孩痴了,虽然不能说昌平的样貌超过宋玉,但是也和宋玉在伯仲之间。试想一个如此出色的男子,还骑着一匹神骏非凡的马,有礼貌,有气质的和自己交谈,这个难道就是传说的白马王子。这一切的一切仿佛发生在梦里一样。
转眼见那个白马王子就要消失,她怎么能放过,立刻挥舞着手绢手:“我叫小玉,你叫什么?”
昌平策马收僵,转身下马。十分臭屁的说:“我叫陈昌平,有时间一起喝茶吗?”
女孩子要矜持,含笑不语。但白痴都能看出,她的眼睛里面有两个红红的心。
一个客栈,不大不小,除了人还是人。不知道应该形容这些喧嚣,还是形容这些生意好。小二殷勤的跑上跑下,工资是和生意挂钩的,不努力不行。
掌柜躺在摇椅上舒服的眯着眼抱着茶壶,偶尔喝上两口,嘴里还哼着不知名的段子,这个就是生活。
一扇打开的窗户传来一对男女的说话声。偶尔还夹杂着几丝欢笑。
“你的这个是什么呀!真丑。”
“不要看它丑,它可很厉害的。不信你摸摸。”
“不,难看死了。我才不要摸它呢?”
“来吗?就一下,你是第一次见它吗?”
“对呀!以前见过,不过没有你的这个这么大。~~~~~哎呀!怎么它这么粗鲁呀!”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好奇,想不想进去看看。其实不看大家也知道,就是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在床上,对在床上~~~穿戴整齐的斗蛐蛐!!!!!!!!!
多年不见的童贞此时呈现,人与人。陌生人与陌生人,都有一个十分相似的童年。关键是大家的童年在什么时候会重叠。此时两人的童年就是重叠的。
昌平看了眼太阳,站起来对小玉说:“我要走了,如果你喜欢,我把大将军送给你。”说着把蛐蛐罐推给了小玉。
小玉看着昌平撒娇的说:“我才不要呢?它这么丑。还咬我。”
昌平把蛐蛐收好后看着小玉说:“你住在那里,我想你了会去找你的。”
“不必了,等你想我的时候,我就会出现在你面前。”小玉跑了出去,留下一串似银铃的笑声。
人逢喜事精神爽,骑马快奔,昌平来到熟悉小园。停马左右看了看发现下人都不在。
陈德悠闲的睡在藤椅上看着夕阳。
昌平本不想打扰老人这一分钟的安宁,因为在夕阳中昌平看到父亲的头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