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无边界
“那好,那就走把。”昌平转身向洞外走去。
~第二十五章 撤离前夕~
山东威海
三十万的倭寇海军与七十万的北洋水师激战月余,如果不是盛唐渔民、民团投入及时,北洋水师早已海葬。而现在双方比拼的是耐力,自信,忠诚,当然还有最关键的后勤补给,谁的补给及时谁将取得胜利。
一身烟尘的郑和站在舰首用望远镜看着对面的倭寇海军。
对面的倭寇也用望远镜打量着郑和。
一个多月了,早在十五天前,天津卫就遭到倭寇袭击。
在天津卫留备高颖的统筹下,津门大侠霍元甲的协调下死顶到现在。
高颖原为大隋朝的宰相,文韬武略,素有“文武大略,明达世务。习兵事,多计谋。”的赞誉,而今生在盛唐又扛起抗击倭寇的责任。
战报早已传往北平,一车车战略物资被运往战区,一批批士兵也向两地开拔。
盛唐的运输命脉也已经建立成型,短短的一个月一条横穿神州的铁路出现在神州的大地上。这条铁路一共发动民工七百万,采用钢材已经无法估算的民族战略大动脉,开始发挥自己应有的运输能力。
五营士兵前往阵地,为民族尊严进行热血的抗争。繁忙的铁路总是送去物资拉回伤员,或者骨灰。
养心殿,献帝头上的黑发已经绝迹,满头的银丝在诉说主人的愁苦。
“天津卫还能坚持多久,威海那?”
书记官说:“天津卫城中百姓已经撤离,高留备称城中粮食可以维持两月,但人员伤亡严重,城墙也破损不堪。恐怕坚持不了几天。至于威海,北洋水师也损伤过半各地兵勇连续补给应可与倭寇僵持。”
“战地动员如何?目前国库还有多少可以调动资金?”
“神龙集团一次捐赠粮食七千万吨,抚恤津贴四十亿黄金,其余各地也均有所捐赠,国库库银尚丰。”
另一侍卫进殿禀报:“外有匠人鲁班求见,有破敌良策。”
“速喧。”献帝疑惑的想鲁班有什么破敌良策。
不久一身工匠布衣的人走进大殿,行礼曰:“草民鲁班叩见陛下。”
献帝示意鲁班起身,询问:“你有破敌良策。”
鲁班反问:“陛下为万民可肯背骂名,被人指责昏庸?”
献帝邹眉回答说:“为保华夏基业,盛唐国本,朕万死不辞。”
鲁班笑着说:“那就好,那就好。我有一小友名曰郑国,愿为陛下在天津卫与北平之间修一行宫,请陛下下拨银两与民工。”
郑国,在北平与天津卫之间……,明白了。
献帝追问:“建此行宫需时几日,耗费多少民工沙石。”
鲁班看着献帝说:“民工百万,土石千万方,半月即可。”
“准奏。”献帝说完后又补充说:“各地兵勇把阵线前推,把倭寇牵制在天津卫一线。”
早晨的东北充满冷寂,在不远的高丽已是战火连天。
东瀛远征大将军,武藏小次郎已经把高丽从地图上抹去,高丽王流亡至盛唐丹东,昌平此时正在忙碌的转移人才,钱财。
班超很快就容入东北的生活,帮助各地的乡勇修建防御攻势。当然大家并不知道为什么要修建这些东西,而班超的借口是抵御山贼入侵。
祥云十八骑已经完成了统一东北绿林的目标,现在手下掌握三十万山贼。盘踞整个东三省,隐有独立成国的意思。
张骞知道按照目前的速度即使不被倭寇攻打,东三省也会发生内乱。因为青龙营的人不会放任关外此时独立。当然张骞也没有说出来,而是努力的让大家看清这个事实。
一切远比预期的快,就在东三省即将独立的前夕,倭寇从高丽杀来,三十万倭寇跨过鸭绿江,直逼沈阳。另外的十万倭寇还在高丽,进行资源最大的开采。
国之危难,东北汉子的热血沸腾起来,一碗碗的高粱酒燃烧了汉子的血液,亲人同胞的死亡激起了汉子们的血性。
三十万绿林强盗在祥云十八骑的带领下,为了男人的尊严向倭寇发起袭击,青龙营的五万士兵,十六万预备役也拿起武器。
从北平转接过来的物资被运往沈阳,因有绿林汉子的纠缠,没有让倭寇把战火扩散到辽宁以外。
丹东
昌平正在收拾东西,雪雪、莲花、天山雪花、还有大美女。以及那些未来人正在准备撤离,北京出于战略考虑,命令辽宁的老弱妇孺撤离,并摧毁一切补给。
昌平自动把自己划归撤离那一块,而一些血性的未来人不想撤退,例如:特种兵、杀手、正在治疗孩子生殖器的专家,等等的未来人。
特别是特种兵,八岁的智商每天兴奋的喊:“打鬼子,保家国。”
华夏四侠也要与神州共存亡。
于是大家在这个关键时刻和昌平僵持起来,一些倭寇已经扑到丹东,正打算把这些弄个光光。
昌平要不是给蒙古的邀请者留下好印象,早就抽枪把他们给嘣了。
此时陈德站出来,张口说:“今倭寇势大,列位何故逞一时之勇。留的青山哪怕没柴烧。”
特种兵反问:“老伯伯为什么你不撤退,退进关内?”
陈德看了眼院落,又看了看昌平张口说:“你们还是孩子,我是男人,还是个土埋到脖子的老男人,如果这次我不站起脊梁以后就没机会了。不管我们的结局如何你们必须走,把火种留下等机会成熟,再回来为我们报仇。”说到这里陈德看着天喊:“奶奶的萝卜头,爷爷草你姥姥。”
走,昌平对这里没有什么留恋,不管父亲生死如何,先把自己的命保上,一些拥有枪支的倭寇正在城外转悠,估计要不了明天就会打进来,现在不走,以后就来不及了。
陈德吩咐下人收拢家产,这些家产将随昌平撤离。而陈德则走进自己内心的花园,当陈德走进花园的地下室时就见一道人影正在诉说着什么?
~第二十六篇 轩辕一族~
“母亲孩儿即将离开这里,去蒙古做什么头人。我也不想离开这里,但是我没办法,我怕死,我还没有厌倦这花花世界。”
冰室内没有反应,陈德推门走进去,开口问:“平儿你什么时候知道你母亲在这里。”
昌平哭涕着说:“三个月前我就知道了,但是我一直不相信,我情愿相信这些是我自己的梦。”
陈德拍着昌平说:“以后你就是男人了,父亲不在你的身边以后要多保重。”
昌平看着陈德问:“我母亲是谁?为什么你一直没有告诉我?”
陈德仿佛是在回忆,看着棺材内的女子有梦呓的声音说:“你母亲她姓轩辕,单字一个梦。”
轩辕梦,昌平咀嚼着自己母亲的名字,而后问:“她是怎么死的。”说这句话的时候昌平的语气冷过这里的冰,此时的昌平已经不是人,而是一个即将爆发的禽兽。
陈德陷入了回忆。
我是一个山贼,还是一个通缉犯,原本我不应该拥有爱情,拥有幸福,这些直到遇到她后就开始改变。
当男人有了钱就会变坏,不管他的钱是怎么来的,干净不干净。陈德就是这样的人,当然那是他年轻的时候。
妓院永远是只要快感不要感情的男人有钱后的首选,作为男人的陈德当然也没能免俗。
记得那是个无风的下午,陈德怀揣才大捷的赈灾银两冲进了妓院,想把多日积攒的火气一次发泄出来。
一个名叫怜风的女子吸引陈德的眼睛,当然也更加刺激着陈德的欲望。男性的荷尔蒙分泌让陈德变成禽兽。
就是这个如迷一样的女子把自己的第一次交给了陈德,当然在第一次后她和陈德说了很多,也改变了陈德的性格与命运。
陈德觉得这是上天的恩赐,至少这次是自己转运的迹象。于是带着怜风回到阔别已久的老家。
接着一切就有如一双大手操控一般,陈德混成了地主,成为了成功人士,而怜风也为陈德诞下一子名曰昌平,在孩子满月的时候,怜风开始进入生命的倒记时,并在弥留的时候告诉了陈德一个大秘密。
“其实我不是妓女,而是为了接近你的才选择了这样的身份。”怜风说完剧烈的咳嗽起来,医生已经号脉并用宣判的语气说:“她是回光返照。”
陈德机械的点头说:“在我的心中你永远是最纯洁的。”
怜风的眼睛中充满了爱怜,对着陈德说:“我轩辕一族传自远古,当女子与外姓结亲后,诞子若为女,则无性命之忧,若为子则母立亡。我时日不多,以后孩子就拜托给你了。等孩子长大了告诉他,他的母亲叫:轩辕梦。”
陈德以为这是怜风病症作祟,没有当真。依然寻访名医为怜风救治。
药不救死,佛渡有缘。
怜风最后还是离陈德而去,这时陈德才相信怜风真名叫轩辕梦。
陈德说道这里看着昌平问:“你以后知道怎么做了。”
昌平点头说:“以后我是轩辕皇帝的嫡系子孙,华夏的命运将由我来掌握。”昌平说完后眼睛中的悲愤被欲望替代。
雾气渐起,上次出现的灵体再次出现。
“孩子为什么你还有如此的野心,难道不觉得田园的静逸才是人生最大的追求吗?”
昌平呆了,因为他不能接受现在这种情况。
陈德欣喜的说:“你来了,很快我就要来陪你。”
“其实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人生,孩子你何必把自己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呢?”这个灵体逐步的实化变成了和棺材内一样的女子。
“莫非你就是我的母亲?”昌平没头没脑的冒了句。
实化的型体点头说:“对孩子,其实我一直没有死。只不过活着的生命形式不同了而已。”
“那你是什么?外星人吗?”昌平用才熟悉的知识,惊奇的反问灵体。
“当然不是,我们这一族只是在很早的时候被人加强过基因。让我们在精神上有比你们超越的地方,可以用另一种生命形式存活下去。”
昌平联想到飞虎山的基地,释然了。忽然昌平奇怪的问:“那么我会不会也在孩子出生的时候死掉。”
灵体轩辕梦说:“当然不会,轩辕一族靠女子延续,真正的轩辕族人都是女子为头人。而男子不过是生育后代延续种族的工具。”轩辕梦说到这里看了眼脸色不自然的昌平父子连忙解释说:“当然你们不是轩辕族的男人,我没有说你们。”
昌平疑惑的问:“那现在轩辕族还存在吗?”
轩辕梦说:“早就不存在了,我想过平淡的生活。所以才选了小德德和他一起生活。”
当昌平听到小德德的称谓时,身上的寒毛都竖起来。连忙岔快话题问:“以后我是不是死后也可以保持这种形态?”昌平内心充满了期待与惶恐。他怕自己这样似鬼非鬼的存活在这个世界上。
轩辕梦摇头说:“男子不会这样,轩辕一族的女子也不能一直这个形态。几十年后自然会随风消散。”
昌平这才把心放在肚子里,看者正在谈情的父母,昌平退出静室。父亲需要自己的私人空间,也许以后这样的事情将不会再现。
沉静的夜空中带着阵阵冷风,就在丹东不远的盛唐边境内,两万倭寇正在整理装备。准备凌晨清理掉前面的小城。
而倭寇休息的村庄已经变成了鬼蜮,全部的男丁、老人被杀死。花姑娘被赶进寺庙里,准备在佛爷的面前大行人伦。
而这一起都现的这么的普通,当然一切的黑暗被掩盖在即将降临的罪恶上。寺庙内女人低声的抽涕好似最后人生的挽歌,当死神露出峥嵘的时候就是他们选择死亡的时候。
杀红眼的倭寇在夜里发出舒心的嚎叫,当他们的眼睛扫过寺院就好似看到那里的花姑娘。恐怖的笑声又吓走了树上的乌鸦。
屠杀就要开始了。
~第二十七章 狼行拂晓~
夜充满静寂,野兽露出自己的兽态。
惊恐的人在寺院内挣扎,一切仿佛已经成为定局。当然命运就是如此,总是让你接受他的安排。
一些人开始试图改变自己的命运。烛台被推倒好,寺院陷入火海。
年代久远的寺院总是这么脆弱,在风的带动下迅速蔓延,整个寺院焕发着青春与热情。把天给映红一半。
一些人在火海里丧失生命,当然他们也觉得冤枉,可是这点冤枉却无处申诉。
燃烧的村庄暴露倭寇的意图,既然不能偷袭,那就明目张胆的杀过去。
当原本能提供乐子的工具成为累赘时,杀了她们也许是最好的选择。
就这样这个小村里没有存活的生物。
两万倭寇向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