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无边界
烈日当空,沙漠上的温度让一些战马无法忍受,长途的奔袭、冲锋、溃逃、围猎。已经消耗这些战马的体力,虽然轮班休息,但是疲倦还是袭上来。
“撤退,快走。再不闪就等死把。”图鲁撤退口号再次喊了出来。
蒙古兵有序的撤退,把马速放到适中。长途的撤退需要合理的利用马的体力。
一个小兵无力的举起手中的武器,把准星(古代中国人称谓叫望山。)定到最远。射击。
一根银针带着期望穿过层层的人马,定在图鲁的肩膀上。
图鲁感觉肩膀一痛,加上连日的劳累。身体一歪掉落马下。立刻被后来撤退的马匹踩死。可怜,一代勇士竟落的如斯下场。
蒙古士兵呆了,想不到自己的统帅竟然死在乱军中,自己的马蹄下。
这边的英雄开心,战争就是这样。充满了无限可能的可能。
那个小兵也呆了,想不到自己充满幻想的攻击居然打中。这个就是那种叫天意的东西。想到这里小兵脸上露出呆呆的傻笑。
快闪,四万多蒙古兵,加速离开了战场。至于图鲁的尸体永远的和沙漠容为一体。人潮散去,沙漠上除了多出近千具尸体外,还真看不出曾经发生过什么。人和大地比是这么的渺小。
回营,八十个身体极度疲劳的小兵,精神上充满荣耀。第一次不是将军,而是小兵击杀对方统帅。这个故事绝对能在草原上流传很久,很久。
六万蒙被困的古兵和五万辎重兵选择了投降。毕竟在科技面前他们是苍白的。只能期望这些敌人能仁慈点。
在草原的深处,一些蒙古包或者野地成为了蒙古人朝圣的地方。神迹不停的重播。天神小兵和昆仑神转世的消息深深烙印在蒙古人的脑袋里。
而当铁木真通过移动电台发送信号宣布下次出现地方的时候,必然出现万千的朝圣者,如果现在做民意调查会发现铁木真绝对是可以左右蒙古的神话式的传奇人物,虽然这里面包含有吹嘘和造假的成分。但是在这个只问结局不问过程的社会,过程被忽略。大家只能看到无限风光的铁木真披着神的斗篷在那里招摇过市。
岳飞看了眼下面的马匹和降卒,点头说:“把他们都收拢好,然后我们一起庆祝胜利。”
远处传来急促的马蹄声,赵云催马赶到了岳飞身前,行礼抱拳:“禀告,大将军,敌方统帅死无全尸。四万士兵向北溃逃。请问是否追击。另项羽、冉闵两位将军与八十小兵集体磕药,请传军医救治。”
前一个是好消息,让岳飞嘴上的笑容露的十分灿烂。后面一个消息就有那么点不够厚道,将领和小兵一起磕药,怎么不把军令放在心里,看样子棒子要打屁股了。
岳飞想到这里,眼睛不由的眯了起来问赵云:“知道出于什么原因他们在一起磕药吗?磕的什么药。”作为一个统帅必须问清楚事情的始末才能发表言论,否则就会做出影响终生名誉的判断。
赵云收起手中的枪,搓着双手(手上都是血粘粘的)说:“项羽、冉闵二位将军带领八十小兵追击敌人四万大军,后被敌人包围。在无奈的情况下服用了兴奋剂(DOPING)而后奋勇杀敌,直到末将出现前,他们成功的拖延了敌人的后退。可以因我方后续部队没有跟上终造成敌人成功的脱逃。交战中项羽身中七十二箭,这些箭头至今仍在其体内。”赵云说完就准备闪人,因为他知道留下来准没好事。看了眼呆滞的岳飞,赵云骑马跑的老远。
离老远终于听到岳飞的喊声:“哪个白痴死了没有。”
岳飞是愤怒的,开什么玩笑,你以为自己的士兵都是未来战士,带八十人就去追四万人。最后还喝了兴奋剂。真不知道这些大爷脑袋里是怎么想的,不过让人更难理解的是中了七十二箭,依然活蹦乱跳的项羽,这小子是吃什么长大的。
医疗兵很快把项羽带回营帐,另外因服食兴奋剂的冉闵和士兵也被隔离起来,现在还没有谁喝过这些兴奋剂,具体会有什么连锁反应这个需要长期的观察。
吕布拄着拐杖看项羽,嘴里还兴奋的说:“有没有刀,我给他取箭头。”说完还认真的左右张望,想找把刀子帮项羽的忙。
华佗不乐意了:“不要吵吵,再吵我把你的毛毛虫割掉。”说完为扬了扬手中的刀。
吕布愤怒了,从来还没有人威胁过自己。现在居然有人对自己扬刀子。想到这里愤怒的吕布就想上去攻击华佗。
华佗并没有躲避,而是迎上去,用手掌温柔的抚摩了吕布的大腿。
吕布立刻发出如杀猪一样的嚎叫,伤口传来的痛苦让铁汉的肌肉抽搐。
华佗压低声音,却能把声音正好送进吕布的耳朵:“你丫的不要给我叽歪,只要你能保证自己以后不受伤,你怎么都可以,但是如果你受了伤,小心,因为我心情不好的时候会不小心切掉你的一些小玩意。”说到这里华佗手上一用力,让吕布叫的更大声,接着说:“我吃定你了。”然后才用手拍了拍吕布的脸蛋。张扬的笑了起来。
吕布的脸都绿了,黯然的找个角落猫起来,随着风能听到吕布的哭声。哎,高傲的男人被华佗这个老头子吃的死死的,连翻身的机会都没有。悲哀。
“开刀。”多么威严的声音,华佗披着洁白的衣服,手中握着贼亮的尖刀。一步步走向项羽。
项羽忽然感觉自己向个裸露身体的女子,看着华佗半张开的眼睛不由的喊:“不要呀!”
华佗笑了笑说:“什么不要呀!放心我知道你是第一次。我会很温柔的。”
说完把手中的刀捅进项羽的身体,熟练的切开了肉,从里面拉出断在体内的箭头,血液流淌着。华佗熟练的洒把疗伤药,然后用纱布包扎好伤口。
项羽的血液并不多,如此的流淌早就昏了过去。这倒让华佗省点麻沸散。
乖乖,居然有这么多箭头,真不知道这个汉子怎么能坚持到现在。
当华佗从项羽身上取下最后一支箭,擦了擦身上的汗水。
医疗小组的另外三人好奇的问:“这个家伙能活过来吗?”
华佗摆了摆手说:“没关系,这个家伙不会死也不会残废。保证等他醒来的时候能生撕虎豹。”
岳飞在昌平身前,聆听昌平的训示。
“下一步你打算怎么做。”
岳飞说:“马匹够了,俘虏多了。我打算一边消化这些俘虏,一边按照上次的计划分兵攻打,达尔汗,布尔干,达欣其楞,布林,温都尔汗,切断这些向乌兰巴托输送的补给。”
昌平赞允的点头说:“你放开手脚的做把,我相信你。”
岳飞怀着满腔的热血起身告退,追随明主会让人心情开朗的。
计算机管家的声音在耳边响起:“你真放心把大权都交给岳飞吗?”
昌平乐呵呵的说:“为什么不放心,要知道他们是我可以依托的忠臣。”
计算机管家无语。
~第十九章 晨曦~
俘虏十一万,粮草无数,马匹成群。
这些战果摆在岳飞的面前。如何让利益最大化运转,这个还真让人难取舍。
诸葛亮如神仙一样移步走来,手中的羽扇在眉头上搭了个凉棚,看了眼外面连天的营帐摇头说:“这些浪费大米的家伙想过如何安置吗?”
岳飞也赞允的点头说:“的确伤脑筋,这些人除了吃我还真想不起来他们能做什么,再说他们的忠诚还有待考验,万一他们给我们一家伙那就得不偿失了。”
诸葛亮笑了笑说:“没有什么,攻城为下,攻心为上。从工厂拉几百台黑匣子给他们看,然后让他们种树去。这样既绿化了沙漠又改造他们。你看上次的八千不就改造的很成功吗!要让他们感觉我们是神,是可以驾御一起的神。”说完诸葛亮摇着扇子,得意的哼唱着民谣离开了顶楼。仔细听有那么点后现代流行的味道。
岳飞紧奏的眉头舒展开,立刻招来一群小兵去兵工厂拉黑匣子和树苗。
蒙古降兵终于长出口气,还好只是用马刀在地上刨坑种树。把心放到肚子里的蒙古兵立刻对黑匣子产生好奇。于是整个蒙古营地又出现第二次沸腾,他们看到传说的昆仑神。当然负责转播的小兵有时候也会放一点爱国教育片,争取在生理和心理上拉拢他们。
夜深了,基地内安静的让人悚然。黑压压的士兵仿佛鬼物一样的诡异。
岳飞看了眼下面的士兵和将领立刻发布了如下命令。
白起率领李牧、廉颇、吴起、商鞅领兵九千攻打温都尔汗。
韩信率领英布、李广、卫青、霍去病领兵九千攻打布尔干。
曹操率领关羽、张飞、孙坚、许褚领兵九千攻打达欣其楞。
杨林率领李元霸、罗成、裴元庆领兵九千攻打布林。
袁崇焕率领于禁、周瑜、郭子仪领兵三千外带最早的一千蒙古俘虏,攻打达尔汗。
同时五组人每组配笔记本电脑一台,随时通过卫星观察周围的敌军情报。每五十人配手机一部。相互联系不放过任何想进出乌兰巴托的敌人。
四万一千人开始了征程。周围侦骑四出,手机联系,天上的卫星早就把信息发送到指挥官的笔记本电脑里。新的屠杀又要开始了。
蒙古的胜利并没有改变盛唐什么,此时的盛唐开始屈辱史的书写。
天津,这座城市正在哭泣。
晨曦无风,太阳露出小脑袋。随着第一缕阳光的到来。倭寇的攻城炮也吐出火蛇。
原本这些重兵器是不想使用,因为运输困难。而当丹东的失败,再次提醒倭寇支那人的狡猾后,这些倭寇调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作为征战支那的最高统帅,海军司令清水郎平很不满意。一个多月居然没有取得压倒性胜利。只吞下一个高丽够吗?要不把东三省也吞下去。扶植出一个新的政权。
现在清水郎平是矛盾的,因为三线开战,现在三线都陷入了僵持。威海的海军与北洋水师纠缠,到现在还没有登陆。天津就好比花姑娘最后的一件衣服,只要把这件衣服扒了就能攻击这个国家的心脏,而就是这个地方如钉子一样的钉在那里。至于东三省,特别是丹东,居然一次坑杀了两万皇军。真是不可饶恕。
清水郎平终于下决心进行有选择的放弃,电令威海海军撤退,分兵增援天津与东北。争取一举把这两块地方消化掉。
在威海上僵持的倭寇海军终于撤退,驶向深深的大海中。
郑和看着远去的舰只并没有胜利的喜悦,而是感觉到担忧。这些舰队的方向怎么是内陆,难道…
郑和没有继续想下去,而是命邓士昌收拢完整舰船,准备尾随倭寇出海。
当然出海前郑和还是作了次战地动员。如果士气不高那就不战自溃。
“兄弟们,有人说我们在这里扛了一个月,现在敌人走了,我们就胜利了。我告诉你们不是。现在倭寇的船开向内海,他们去干什么,当然不是去度假。不管怎样,现在我们就两个选择,要么在这里坚守,要么追击倭寇。现在我让你们自己选。”
一个小兵站起来摇晃着说:“万一倭寇是引诱我们追击,而后偷袭威海城的那怎么办。”
对呀!万一是陷阱怎么办。这个想法在大家的脑海里萦绕。
郑和左右看了看后说:“我这次只会带精兵出海,目标是偷袭。所以我没打算回来。现在倭寇已经出发我们没有太多的思考时间。大家早做决断。”
邓士昌站起身说:“既然如此,我愿带兵出海。这里离不开大人。”说完坚决的看着郑和。
郑和点头拍着登士昌的肩膀,然后说:“那就快准备,时间不等人。”郑和的内心觉得并无不妥。因为现在自己要镇守,而追击的责任自然需要人去完成,至于刚才扬言自己出去追击只不过是个姿态。
邓士昌领命而去,三十艘战舰与一干英雄,在岸边的人民注视下追击倭寇。海面下还有三艘潜艇,在与倭寇交战的时候潜艇没少给北洋水师添麻烦,因为倭寇的潜艇数量大于盛唐。一直盛唐都处与劣势。在前次战争的指引下,盛唐渔民在海中步了很多的渔网,把潜艇的活动范围压缩了。并开辟出一条只有盛唐人知道的航道。这才和倭寇对垒到现在。
而今邓士昌舰队失去了后勤补给,与地理优势。如果在茫茫的大海里遭遇倭寇那将会是怎么个结果这个还真难受。
愿天佑我们的勇士。
天津将是下个战场。
~第二十章 高守备~
郑和等人早在台湾时,就已经意识到天津会成为倭寇的主攻方向,那时就上书朝廷,在天津卫内加固防御,并在?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