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无边界
黄忠见这个千户如此不堪,连忙大声笑着说:“快去通报你们可汗,我等见过你们可汗后,这些粮食自然交给你们。”
千户从震惊中醒悟,连忙命手下小兵前去通报。自己则陪在黄忠身边用蒙古的热情招待远方的客人。
昌平在车内盘算,五座城市擦屁股还要几天,而这些食物够乌兰巴托军民食用月余。现在就是要铁木真配合,让整个故事完美的就向没有发生过。
不久,铁木真远远的迎过来。在昨晚昌平即将来到乌兰巴托的时候就通过手机与铁木真联系过。铁木真知道这次昌平代表的是盛唐。于是除了自己,还带来了蒙古皇族的一些王爷、大臣。
黄忠下马冲铁木真行礼说:“恭喜大汗。”见周围无人注意他还冲铁木真做了个国际手势。铁木真当然明白,于是扶着黄忠说:“老将军一路辛苦,蒙古的好酒早就给你老预备着呢。”接着冲车走去。
昌平见铁木真来到车前,连忙下车说:“盛唐使者陈昌平,叩见成吉思汗。”说完作势就要下拜。
铁木真的基因烙印中明白昌平是自己的主人,即使是演戏铁木真也不会让自己的主人拜自己,连忙上前搀扶着说:“无须多礼,我就是一个粗人,学不会你们的客套。总之有事你说话。我帮你摆平。”
现在铁木真的汗位还未坐稳,虽然他与铁木岩达成秘密协议。在名义上成为了蒙古的可汗。但是目前这些王爷还没有承认他的地位。人民也承认有这个可汗的存在,可人民没有武装,只有被这些王爷承认,铁木真的地位才能稳固。
昌平此行的目的就是帮助铁木真说服这些王爷。
一行人向乌兰巴托的皇宫内走去,原本乌兰巴托不会出现这样雄伟的皇宫。后来上几代可汗决定应该弄点形象工程,于是整个乌兰巴托也被修建的好似紫禁城一样的绚丽。
一车车的粮食被有序的拉进乌兰巴托,而后在王庭亲卫的把持下,分发给人民与士兵。这些都在铁木真的授意下进行的,自从铁木真与铁木岩达成协议。乌兰巴托内的六万王庭亲卫就成为铁木真的私人武装。现在昌平把粮草送到,铁木真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收买人心的好机会。一众王爷只能干瞪眼,要不是顾及六万王庭亲卫的破坏力,他们早就把铁木真五马分尸。
分宾主落座后,一个王爷终于不能忍耐自己内心的火焰,跳起来问昌平:“国使阁下,我听说你们的国家正在被侵略,请问你们这样一个国家还能和我们成为同盟国吗?”这个王爷说完,一众王爷发出哄堂大笑。
身边诸葛亮把这些话语翻译给昌平听,而后昌平示意诸葛亮稍稍的回几句,当然不要太过分了,万一把人说死了。这个影响双方的团结。诸葛亮点头示意自己明白。
“我华夏国事本不想多说,不过见诸位好奇,那就简单的说两句”诸葛亮说到这里,用羽扇扫了扫说:“前不久我们刚刚把倭寇驱逐出中原,并且取得了破敌七十万,损伤百万的成绩。这个自然与某些国家的八十小兵追四万勇士不能想提并论。”说完用扇子遮住嘴巴,让人看不透诸葛亮的表情。
~第九章 同盟国~
“你、你…”原本还开心的蒙古王爷,被诸葛亮这几句话噎的说不出话来,气的脸红脖子粗,伸出手颤抖的指着诸葛亮,愤怒的嘴巴张合就是无法发音,忽然这个王爷想到了什么,抽出腰刀冲铁木真喊:“可汗这个蛮子侮辱我蒙古勇士的尊严,我要和他决斗。”接着把刀鞘冲诸葛亮丢去。
这个是蒙古古代风俗,决斗时,挑战方把刀鞘丢出来,如果砸中对方,对方就要应允决斗。这个王爷是个低智商的莽夫,而苯人的方法就是我说不过你,我揍死你。于是才出现了殿前比武这一幕。
铁木真知道蒙古的这一风俗,加上他很不喜欢诸葛亮,见有人教训诸葛亮,来个我没看见。呆呆的冲羊腿发起了攻击。
刀壳即将砸到诸葛亮身上的时候,一旁飞出一根骨头,不巧把刀壳弹飞到项羽身上,项羽正在吃火锅,正在抱怨火锅不够沸腾,见来了这么个刀鞘,伸手抓住,双手用力把刀鞘掰开,丢进去当了柴火。
丢骨头的黄忠,摇头叹息说:“人老了,怎么眼神这么不清楚。”
愤怒的王爷把刀指向黄忠说:“好匹夫,出来战我。”按照蒙古的规矩,应该是最后接刀鞘的人出面决斗,而刀鞘被项羽拆了弄火锅。看项羽露的那一手就知道项羽不是好鸟。所以这个王爷自然把目标转向头发须白,行将就木的黄忠身上。欺负一个老人,总比欺负一个壮汉强。
黄忠翻了下眼皮嘀咕说:“怎么都以为我老人家好欺负是不是。”说完从桌下拿出一柄大弓,迅速的搭上箭冲蒙古王爷说:“我答应你的决斗,现在我喊一二三,然后就攻击。”说完开始喊起来。
决斗是这样的吗?这么近的距离。被人用弓指着。稍稍的这么一松手,自己就玩完了。
那位王爷有周围王爷额头上的汗水如瀑布一样下落,与南蛮人打交道,只要是动脑的,自己从来没占过便宜。原本以为自己够无耻的了,没想到对方更加无耻。那位王爷想说点什么,却发现自己的喉咙已经失声。
一、二、嘣的一声,弓箭离旋而去,随后还能听到黄忠带有歉意的声音:“不好意思,吃肉手上有油,一下滑了。”
王爷闭上了眼睛等待死亡,剧烈的疼痛从下体传来。王爷积聚在喉咙里的呐喊终于破喉而出:“痛呀!”难道蒙古第一太监诞生了。
当然不是,黄忠的箭钉在了地上。随着箭的冲击力,箭尾打在了王爷的小弟弟上,这个种攻击给王爷一个错觉,以为自己的重要部分被攻击,所以才会失态的喊出声来。
疼痛过后,王爷伸手摸了摸,发现除了有点红肿其他的依然安好,这时冲黄忠居然有了稍稍的感激。
昌平见闹剧已经结束,于是起身说:“我知道各位对我们突然的出现感到费解,首先我想说,蒙古是个伟大的民族,你们英勇、善战、好客、热情。但是多年来的安逸生活让你们麻木。看看你的刀有没有生绣,看看你们弓有没有松弛,看看你们的马是不是在马棚里吃饱了等死。男儿当以天下为家,我们来这里就是要告诉你们世界已经变了,想安逸那就只有在梦里,如果现实里你们还想安逸,那么你们只能做奴隶。”诸葛亮把这些话润色后翻译出来,昌平看着铁木真说:“而今你们的成吉思汗回来了,这是昆仑神对你们的眷顾,难道你们只想让这个英雄沉迷在酒色中吗?天下本是无主之物,谁的到兵法高明,谁的士气高昂谁就可以在纯洁的土地上拓土开疆。这些话我只说一次,你们是想被人征服,还是去征服别人,你们自己选择把。”
一直眯眼的铁木真睁开眼睛,看者一众王爷,起身说:“告诉我,我是谁,我是雄鹰,我要在我的天空中翱翔。我是猛虎,我要在我的领地内狩猎。我是大蒙古的成吉思汗,我要把蒙古从这个辉煌带到下个辉煌。支持我,我会给蒙古带来奴隶、带来土地、带来科技、带来你想到和你没想到的。当然还有勇士用血书写的大蒙古荣耀。”
很有感染力,很诱惑,至少把这些王爷说动心了。眼前的一切好比伸手就能抓住一样。而这个被昆仑神选种的人就在自己面前,那就跟他混把。
就这样蒙古的新可汗成吉思汗铁木真取得了全部王爷的支持,至于那些不支持的王爷早晚要去侍奉长生天的。
接着针对蒙古的改革开始了,首先就是原地户籍整理制度,以前的户籍虽然也很完善,但是已经不够满足现在事情发展的需要,更主要的是昌平想掩盖自己屠城的事实。而后就是建立对应的军工制度,新军训练与换装同步进行,在军政上的改革最大的突破就是思想品质教育。只有这样的教育才能培养一个士兵的忠诚。
军事整理好后,蒙古开始了商业改革,畜牧业无疑是蒙古的主打品牌,而畜牧深加工还没有展开,对此在昌平的授意下,铁木真对畜牧毛发,奶制品,肉类制品,粪便等等方面进行技术升级,当这些政策落实后,一个月的时间也已经过去。昌平悄悄的收拢五座城市的士兵,留下五座废墟一样的空城。
铁木真让各部落勇士回原部落,声称因为昆仑神的眷顾,一些人民被选为仆人,并时不时的显露神迹刺激人民的忠诚。让大家逐步的遗忘,而失去亲人的人收到特殊优待。在民间这些人被称为神仆的家人。有种被人羡慕的荣耀。
昌平把基地内的俘虏遣散,接着开始着手准备回归中原。至此蒙古正式成为盛唐的同盟国。他们将一起书写对外扩展的卷张。
~第十章 内乱~
就在昌平在对蒙古取得的胜利开心时,盛唐的国运却走到尽头。连番的噩梦开始了。
献帝的伤口被感染,而后恶化。等待他的命运是理所当然的死亡。就在献帝弥留之际,被胜利冲昏头脑的盛唐人,对献帝表示出崇高的哀悼。
别具用心的政客开始举起清洗内奸的大刀,对国内对自己不和谐的声音开始了屠戮。没有人会伸脖子等着被砍。因为政客的一个处理不当,地方大员纷纷宣告独立。瞬间神州分裂了。
墨帝无奈,只好亲自出面安抚大员,并把一些借清洗内奸的牌子搞自我主义的人关进小号。
如此的举措没有收拢到一丝人心,各地独立的声音反而闹的更高。
国之危难,墨帝只有把军权抓在手里,成为盛唐第一位手握军权的皇帝。因为这次的清洗只在政界,没有影响商界。所以神龙集团表明态度与盛唐共存亡。
各地虽有各自的嫡系部队,但是与正规军,乃至五营对比显得十分幼稚,独立也就是口头上喊喊,政策上做做,还没有发展到拉兵破城的地步。
这样也就够了,政令不能上通下达,一些大员截流财政,开始秘密培养自己的子弟兵。完全没有把眼前可能出现的危机放在眼中,也许在他们的脑海里,倭寇还是跳梁小丑。
墨帝无奈只好采用外紧内松的政策,用高压让沿海边境周围的城镇折服,而后加紧备战。根据情报倭寇正在运用外交手段,准备再次乱我华夏。
献帝在病床上遇到人生第一次政治危机,四省官员控告他滥用职权,在抗倭期间,居然荒唐到修建行宫。而后很多莫须有的罪名,脏水被泼大批献帝身上。而后串联七省的大员,要求弹劾献帝。
献帝是开心的,因为古代人终于意识到民权的重要,而今他们居然要召开议会进行全民公投。看来这六十来年的努力没有白费。但是他们选的时机不对,现在正是外忧内乱。自己是不是应该接受议会的传讯。
最后献帝把一切交给墨帝,而后被人抬上了议会。此时盛唐沸腾了。皇权最后的尊严被剥夺,以后到来的会是什么时代,民主还是共和。
面对议员的质讯,献帝承担一切的责任。修建新宫的军事目的没有被透露出来,明白目的的大员也选择沉默。在北平与天津卫之间需要一道屏障,这道屏障在那里现在还不是暴露的时候。
议员抓住这点错误开始对献帝进行程序弹劾,在弹劾中议员没有对旁听人民说出新宫的实际情况,而是一味的夸大新宫的奢侈。想用这个突破口来激起人民的愤慨。
此时盛唐的传媒开始活跃在政治舞台上,六大报纸对这次议会的内容,进行全方位的跟踪报道。质询的第三天,献帝终于愤怒了,愤怒的原因是有无耻的议员开始宣扬献帝是倭寇的奸细,并拥有很猥琐的恋童癖。这是一次从人格到人性以及信仰的侮辱。重病的献帝发挥了回光返照的潜力。开始与这些议员辩驳。
一个重病卧床的老人不可能说过这么多个小伙子,再说这个老人还要用饭后的时间思索盛唐的未来。而这些小伙子吃饱了就开始琢磨怎么通过踩这个老人达到自己的未来。就这样第一次正面交锋产生了。献帝不敌,吐血三升,而后在急救中死亡。死在议会的质讯台上。
如果献帝早死几天,也许能来个举国哀悼。现在死亡却没有得到应享的待遇。因为一顶国贼的帽子被牢牢的扣在献帝的头上。
民主并不是不好,而是要分场合,分时代。现在民主就成了双重标准的鞭子,是别有用心的大员抽打上司,驾御人民的法宝。
献帝的死亡恰巧说明了这件法宝的威力。他们把目标瞄向了另一个老头。墨帝,只要把他抽倒了,那么盛唐这锅粥就能分到自己的碗中,而后成为传家的法宝。其实这些人的骨头里还是专政的?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