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无边界
降倒比较稳妥。
墨帝继续翻看资料,终于扫到了蒙古的信息,蒙古使者:张仪、苏武已在北平恭候多日。
墨帝摸了摸额头开始思索现在蒙古的态度,如果蒙古是站在对立面的,那就没有必要派使者。而今既然使者已经到了,那就去见见。听听他们的说法,也许能改变点什么。就是墨帝的这个决定,挽救了一次浩劫。
之前吴三桂在山海关发来电报,称在关前发现三万来自蒙古的奸细,领头的叫昌公,身上居然还携带国宝和氏壁,吴三桂电讯是否攻击。
因为墨帝要接见蒙古的使者,所以就让吴三桂先监视。如果需要可以让吴三桂先行动手,不必请示。
就是这条命令让昌平能把春秋大梦做长几天。
养心殿
六部大臣出席了这次会面,当然为了扬我国威。许久没用的皇家仪仗也被摆了出来。
张仪、苏武经过三道搜身程序后,才得以进入大殿。
诸葛亮通过电话已经把现在外面的情况说了个通透,对于此行的目的已经变更。从开始的中性,向现在的平和过度。也就是说:开始的外交政策是若即若离,现在的外交政策是努力拉拢,不惜倒贴。
张仪无奈的摇头,想不到自己居然会演这么一角。收拾心情,而后冲墨帝鞠躬说:“我代表昌平公子向您老问好。”因为张仪和苏武还没看到昌平的变化,在他们的心目中,昌平还是一个公子,货真价实的。
墨帝好奇了,这里提的昌平和山海关外的昌公是什么关系?二者又与蒙古是何关系。
苏武见墨帝疑惑,连忙上前解释说:“昌平既是昌公,在这里昌平能能够代表蒙古。”说完苏武又小声的补了句:在蒙古昌平有能代表盛唐,这家伙整个一皮包!当然这句没人听到。
墨帝明白后连忙问:“那么你们公子为何在山海关出现。”
“当然是驰援华夏,今盛唐内乱,外有强敌。东瀛、天竺、交趾、莫卧儿、巴比伦、卡里亚、钦察、爪洼虎视眈眈,内有朝重臣做春秋大梦,庙上高番,内乱不断,我主昌平才率兵亲至,拨乱反正。”张仪说完还看了眼众臣。
“大胆”“无理”“放肆”“混蛋”一众大臣对狂妄的张仪发出简短的问候。
左相尹全摇摆着自己的身体指着张仪的鼻子说:“我天朝内政,怎堪而等蛮夷左右。回告你主,我天朝上邦不屑与他计较。”
张仪无所谓的说:“我们都是汉人。”接着冲尹全挤了挤眼睛。
尹全更来劲了:“既然汝等都是我天朝子民,怎可如此大逆不道,为民者不思忠君爱国。为为臣者不想匡扶社稷。如此不君不臣,妄听圣贤教诲。”
张仪见尹全越来越起劲,连忙转身,给尹全个屁股。外交中无视也是一种手段。
墨帝思索这个昌平到底还知道什么?如果他真知道的很多,能力也够强,把他来过来顶缸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如果他真能改变盛唐国脉,那么自己把帝位交出也不是一件坏事。
这个并不是墨帝单纯,当然也不是昌平的姿态高。而后墨帝开始对昌平好奇,进行极端的假设。
~第二十二章 谈判~
古代人等于土包子,这个是张仪现在的思维,而作为基因复制人的张仪,理所当然的有强烈的优越感,掌握这个时代最先进的科技,怎么能不开心。在开心之余偶尔也会用怜悯的心看看这些古代人,没办法,不能怪他们命不好,是自己命太好。
一脸得色的张仪从口袋里拿出手机炫耀说:“汝等可知此物为何。”说完还把手机向众大臣那里推了推。大有一副施舍的架势。
张仪的出发点是好的,就是想用一些物品造势,给昌平打下牢固的基础。
一众古代大臣鄙视说:“就拿一破手机还出来显摆,真丢脸。”说完还用白眼珠看了下张仪。
这一下把张仪的优越感给打碎了。张仪弄不明白为什么这些古代人会认识手机。难道他们不是古代人??
墨帝的声音传来,消除张仪的疑惑,当然也遮掩了张仪的尴尬,墨帝说:“我们这里有专门的科学堂,为各位大臣讲解未来的科技。另外还有一些未来的名词,例如:卫星、火箭、笔记本、基因复制等等的东西,他们都不陌生。”
听墨帝说完,张仪窘迫的无地自容,自己还想耍耍猴,没想到把自己耍了。
苏武连忙帮张仪开脱说:“其实张仪是想通过这种方式让陛下与昌公联系,一起磋商盛唐的未来,既然盛唐已经有如此的科技,那么我们就不班门弄斧了。”苏武的话软中带硬,表面是恭维,其实骨头里还是不相信盛唐有手机,不过还真让他蒙对了,盛唐的确没有手机。
墨帝让侍卫把张仪的手机拿上来,而后拨通了昌平的手机。
昌平才作为一个娇生惯养的地主家少东。连日的风餐露宿,快马急行,早已经是疲惫不堪。这个时候昌平正在梦里寻找那叫幸福的东西。
昌平的手机被诸葛亮保管,作为一个全才参谋,战略谋略家诸葛亮有处理好一切事物的能力。
通话状态,双方同时喊了声‘喂’。
诸葛亮知道这是张仪的手机,而墨帝觉得对方应该是昌平。
诸葛亮听出声音不对,连忙自介绍说:“诸葛孔明,请问阁下是?”
墨帝也没有客套,直接说:“盛唐墨帝,听说你们驰援华夏已经到了山海关,我代表盛唐人民对你们的到来表示崇高的敬意。”
诸葛亮知道现在的时间很宝贵,于是简单的把目前自己了解的情况说了一便。在诸葛亮的坦诚下,墨帝也把鸭绿江边发生的事情告诉了诸葛亮,而后二人感觉倭寇就要动手了。
墨帝对昌平等人伸出了橄榄支,让诸葛亮协同昌平一起来一次北平。不过最好把人数控制在五人以内。
诸葛亮点头应允,并承诺立刻动身。就这样一个新的联盟的雏形呈现了。至于战斗力还需要时间的见证。
鸭绿江水开始浑浊,上面还有一些尸体。昨晚倭寇以士兵失踪为由,要求搜查戚继光大营。
戚继光在口头上问候了倭寇的姥姥,而后领兵和倭寇在鸭绿江上展开了血战。
因为倭寇隐藏实力,没有投入火器。所以这次盛唐占有一定的优势。加上戚继光最近训练的新刀兵,在与倭寇白刃的时候着实的砍了倭寇一把。
嗅觉敏锐的陈德感觉要发生什么,开始收拢人员,挖掘战壕。打算一旦发生意外和倭寇打坚守阵地战。
在与倭寇的交锋中陈德整理出一套野路子,就是这样的野路子,在与倭寇纠缠中居然屡屡奏效。让已经习惯压制的倭寇开始从新考虑阵地争夺战的分量。
鸭绿江水开始清澈,双方的尸体也被各自打捞回去。东瀛的使者就此次事件在亚洲诸国发表公开声明,谴责支那野蛮,并提出赔偿要求:白银是十万万,割让东三省。
墨帝对这些早有准备,立刻在东北组织三十万人的野战部队,而后又在边疆周围布置了对应的防御。
此时墨帝总是努力的营造出惊慌失措的样子,好麻痹倭寇,让他们看不到一些桌面以下的事情。
昌平和墨帝在私下达成了协议,昌平将以盛唐代理人的身份加入五国联盟。盛唐有条件的配合昌平,当然昌平为此将支付一整套的作战指挥系统。
昌平另外与墨帝约定,如果昌平能攻占东瀛,那么以后盛唐龙椅上的人将是陈昌平。
墨帝对昌平赞誉了句:英雄年少。接着又补了句:年少轻狂。不过还是很乐意的和昌平定下这个约定,只要能灭东瀛,老朽理当让贤。
盛唐终于在昌平的拉拢下进入了五国联盟,当爪洼国王拉登&;;#8226;拉赫曼,知道三国联盟变成五国后,立刻对这样的结局表示欣慰。
因为昌平提供给莫卧儿、钦察技术人力援助,拉登&;;#8226;拉赫曼理所当然的向昌平提出资源补给的要求。昌平无奈只要拨给了拉登&;;#8226;拉赫曼十几部手机。
而此时的蒙古草原上,新一轮的竞赛已经开始。一些蒙古人对基地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昌平把蒙古未来人
归还成吉思汗后,成吉思汗选择把他们都灭口,现在的蒙古没有蒙古未来人,但是还有一百来口盛唐未来人。
当他们知道要出兵奇袭高丽后,就开始收拢蒙古勇士,开始从装备到战术上的武装。这些未来人的权限不够,无法获得基因复制人的铠甲,那就只好自己动手利用基地内的现有资源,开始打造日后威震世界的梦幻铁骑。他们的陪练正是看守基地的一万基因战士。
华夏四侠现在安静的多,带带孩子。研究研究穿梭机,当他们找到问题的关键后,开始自暴自弃,因为穿梭机没问题,是空间烙印全坏了,也就是说按照现在的技术根本不可能回到未来。
当四人把目标转向计算机管家时,一个更大胆的计划开始实施,就是这样的计划改变了世界,当然也改变了人类的未来。
远远的我们还能听到计算机管家的吼叫:“没开玩笑,造那玩意就没意思了。”
~第二十三章 序幕血章~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就是原子弹!!
原来华夏四侠想利用原子弹大爆破能力,摧毁时空间隙,利用间隙开启的刹那利用穿梭机回到未来。
可惜计算机管家不吃这一套,开玩笑制造那玩意,那这个世界就完全完了。
路人甲小声的嘀咕:“又是很难,谁都知道制造流程。只要给我材料我也能制造出来。”接着开始鄙视计算机管家。
计算机管家可是自以为世界上最聪明的生命体,既然有人把制造原子弹这么高超的东西说的一纹不值,这典型是对智慧的侮辱。
于是计算机管家不屑的说:“真有这么简单,你要什么资源你说,我给满足你,要是你造不出原子弹,我可是要把你们XXOO的。”一个计算机生命体怎么把人XXOO这个很值得玩味,当然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华夏四侠开始制造原子弹。天知道最后会是什么结果。
昌平还不知道华夏四侠的计划,现在昌平忙的快休克了。
三万人经过山海关,潜伏在丹东,为了不打草惊蛇,昌平没有和陈德联系。昌平在等待大战。一个让亚洲疯狂的战争。另外一万的基因士兵去执行了另一个任务,一个我不告诉你你不知道的任务。
倭寇终于没有忍耐,十万士兵半数火器从鸭绿江边杀来,他们的目标很单纯就是为了把世界的眼光吸引到这里。
在盛唐的配合下,戚继光与倭寇打的火热,东三省的汉子也配合的投入战斗。一切如剧本上的剧情,按照步奏上演。
现在是另外七国登场的时候,天竺孔雀王,命四十万士兵连同大象兵出西藏,先把国土圈了然后再谈什么赔偿。
交趾国王平达格力(Pindalo)兵出二十万,入主云南,拉上了大大的隔离带,宣告这片土地已归交趾。
莫卧儿吞掉克什米尔原地踏步不思进取,让人鄙夷。
钦察汗国吞掉,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也开始钻钻研起内政来。真是个没有远见的家伙。
巴比伦与卡里亚两国合兵七十万,其中战车四十万。直扑新疆,趁他病要他命。
爪洼的舰队也开往盛唐,开始与当地的海军玩起了过家家。
因为盛唐早有准备,所以应对的并不是很仓促。西藏进行战略防御,偶然利用机会来个反冲锋,打打阵地战。云南采用温暾防守,一味的不抵抗。让交趾国王平达格力的自信达到空前。东北则不同,努力的把倭寇高丽的主力钓出来。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戚继光还把防线压缩,故意制造了几次败仗。
在鸭绿江不远处有个地方叫六道沟,就是这里盛唐与东瀛展开了第一次阵地战。
戚继光并不怕倭寇的火器,虽然倭寇装备有一半是火器,但是戚继光还是利用新刀手与倭寇不向上下。
六道沟的早晨充满静寂,一切能跑的生物早就跑了。因为一些喷火的家伙在这里喷了三天。这里所说的喷火的家伙就是倭寇的火炮。
经过上次的失败,倭寇这些学了一招,集优打缺,利用优势的火器,攻打戚继光的弱点。现在戚继光就是缺少远程攻击武器。
戚继光在这里顶了三天,死伤虽然不重,但是这样的局势让人呕火。总被这样压着长时间也不是办法。
戚继光打算晚上来点娱乐运动,例如袭营。周围的将领也表示赞同。于是两千死士在午夜饶过障碍,倭寇的讯营抱着火器巡逻。一些汉子拿出弩瞄准了巡营兵。
月亮被乌云遮?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