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传奇
小燕又问玉罗刹:“大少爷,是吗?”
玉罗刹笑道:“你也真是,不懂就别乱出声。”
“有这样的叫法吗?”
本来店内一些武林人士在玉罗列和小燕进来时,已用疑惑的目光注视着她们,其中一位对玉罗刹说:“阁下尊介可有趣了!”
玉罗刹说:“小介不懂事,叫各位仁兄见笑了!”
“听阁下口音,不是四川人吧?”
“在下是广西庆远府人,因仰慕天府之国,特来游览。”
玉罗刹因小燕一口的桂北话,只好冒认桂北庆远府人,以免令人起疑。何况玉罗刹长久跟着师父柳小琴在桂北居住,也说得一口流利的桂北话。桂北、云南、贵州、四川,可以说是同一语系,也就是广东人所谓的“官话”,只不过大同小异而已。
当玉罗刹与人谈话时,小燕一双晶莹明亮的眼睛不时瞄着在座的一些武林人士,其实她是在暗暗打量着他们,审视他们是那一门派帮会的人物。只见一张桌上,坐着三个人,两位年近五十多岁的老者,身材矮小,目光有神,一双手瘦得像鸡爪似的,显然练的是鹰爪一派的武功。另一位身躯雄伟魁梧,一脸连鬓大胡子的中年大汉,似一座大铁塔般坐在一侧,看来二位矮小的老者加起来还没有他一个人高大粗壮,一柄沉重的鱼鳞大砍斧放在桌面。另一张桌面,也是坐着三个人,两男一女,女的一身道装,身佩一把细长的宝剑。那两位男的,一中年一少年,都是一色的青衣劲装,从他们身上的兵器看,显然不是同一门派的。那中年男子身材修长,举止文雅,相貌英俊,与玉罗刹谈话的正是此人。他微笑问:“阁下不是来参加会盟的么?”
玉罗刹故作愕然:“会盟!?什么会盟?”
中年人一笑:“那么说,阁下真是来四川游山玩水的了。”
小燕又插嘴了:“我家大少爷当然来游山玩水啦!你们不是么?”
玉罗刹喝道:“燕儿,我与人谈话,你不得插嘴。”
“大少爷,我问一下也不行吗?”
“嗨!看来我平日将你骄纵惯了!”
在坐的人听他们主仆这么一问一答,都忍俊不禁。那位女道姑含笑问小燕:“小哥,你们打算到什么地方玩?”
小燕又睁大了眼睛问玉罗刹:“大少爷,我们到什么地方玩去?乐山大佛,峨嵋山我们都去过了,还有什么地方呢?”
玉罗刹摇摇头:“你真是没见过世面,单单成都,就有杜甫草堂、武侯祠、望江楼、大慈寺、文殊院、青羊宫,够我们游览玩赏的了。”
“什么祠呵寺的,大少爷,我看半点也不好玩,不是泥雕菩萨,就是光头和尚,动不动就要我们捐什么香油钱。”
“嗨!不准你胡说。”
小燕伸了伸舌头:“大少爷,我不说啦!”但她又说了一句,“我看四川的山呀,就没有我们广西的山好玩。”
“胡说!峨嵋天下秀,你懂什么?”
“什么天下秀,要爬几天的山,爬得我脚都痛了,到了山顶,还冷得我直发抖。”
在座的武林人士一听,更是大笑起来。他们不但感到这小书僮有趣,更因他的无忌童言而打消了对他们主仆的疑心。
那位女道姑又笑问小燕:“小哥,广西的山真的好玩?”
“当然好玩啦!”小燕顿时转眼看着玉罗刹,问,“大少爷,你准我说话吗?”
玉罗刹暗暗好笑,这个精怪的丫头,演个天真无忌的书僮,真演得活龙活现,谁想得到她会杀人在瞬息之间?不由装出无可奈何的样子:“人家问你,你应该回答。”
“那我可以说话啦?”
“好,好,你说吧,可不准胡言乱语。”
小燕转向那位道姑说:“你问我广西的山吗?”
“是呀!小哥,要是广西的山真的那么好玩,我真想去走一走!”
“真的好玩又好看,我不骗你。单是桂林的山,就不像峨嵋、乐山要爬几天的,我们那里一天可以爬两三座山玩哩,像独秀峰、叠彩山,七星岩、伏波山下的还珠洞,可好玩了。其中还有好多好听的故事和神话哩!你要不要我说给你听?”
玉罗刹连忙轻咳两声,示意她别再胡扯下去。女道姑已知其意,一笑说:“小哥,多谢你了,以后有机缘,我再听你那有趣的故事,现在我们可要上路了。”
“哦!?你们要赶去哪里的?”
“青城山。”道姑又向玉罗刹说,“公子,你既然去成都游览,怎否去青城山玩玩?青城山景色也很美的。”
玉罗刹不由心里一动,这正是她和小燕来这间酒店的意图,便问:“莫非仙姑尊观就在青城山中?要是这样,在下却要去拜访了。”
青城山不但是道教的名山,也是道教的发祥地之一。相传东汉末年,道教的创始人张道陵,也就是民间传说的张天师,曾在青城山设坛传道,因而宫观甚多,足有七十多座,故此玉罗刹才动问。另外也想知道这些武林中人赶去青城山干什么。
道姑摇摇头:“贫道蔽观不在青城,只不过有事去青城山而已。”
小燕又插问了:“青城山很好玩吗?”
“小哥,你家大少爷既然知道峨嵋天下秀,难道不知道青城天下幽吗?单是令人赏心悦目的名胜风景有一百多处,那里洞壑幽深,古木参天,峰绿林翠,云霞缥缈,宫观亭阁处处,有的在险峻山峰之上,有的在悬岩峭壁之中,何止好玩,仿佛如临仙境哩!”
小燕一脸的痴迷状,对玉罗刹说:“大少爷,你不是说要去青城山玩玩吗?现在有伴,我们跟他们先去青城,再去成都玩好不好?”
那位中年英俊男子忽然说:“我劝你们目前还是别去青城山的好。”
小燕故作愕异:“为什么!?”
“小哥,青城山目前有风险,你们去了,万一出事,会丢脑袋的。”
“有风险?那你们去干吗?你们不害怕?”
中年人一笑:“我们不害怕。”
“你们不怕,我们也不怕。”
道姑这时说:“小哥,你们不是武林中人,不知道武林中的事,等过了十天八天,你们才去吧。”
小燕仍想再问,店小二已端着饭菜来了,玉罗刹说:“燕儿,别麻烦人家了,吃饭吧。”她又朝各位一揖说,“各位请!”中年人说:“阁下别客气了,请自便。”
小燕一边吃饭,一边问:“大少爷,什么叫武林的事?”
“噢!这是学武人的事!我们不懂的。”
“学武?大少爷,你不是学过武吗?怎么不懂的?”
玉罗刹故意表现出窘态:“你,你这个小饶舌的,看来老夫人太放纵你了!给我好好吃饭!”
中年人早已注意到玉罗刹的行囊中有一把剑,所以才问玉罗刹是不是参加会盟。后来听了他们主仆的谈话,知道他们不是武林中人。试想一个武林人士,哪有上峨嵋要几天时间?而且在山顶还会冷得发抖?现在听小燕这么一说,又动疑了,笑问:“阁下原来是学武的人,不知练的是哪一门派的武功?”
玉罗刹说:“仁兄,你别听小介的胡说八道,在下并没学过武。”
“阁下跟前不是有把剑吗?”
“仁兄见笑了,那是在下防身之用,在路上也好壮壮胆,我等一介书生,哪敢言武?”
小燕真的成了小饶舌,似乎让主人骄纵惯了,她说:“大少爷,你舞剑舞得顶好的呀,怎么说没学过武呢?”
“多嘴!”
道姑笑问:“小哥,你家大少爷怎样舞剑的?”
“我说不上来,总之很好看,什么‘白蛇吐舌’,什么‘丹凤朝阳’,什么‘雪花封顶’,名称多极了。”
在座的武林人士—听,不禁哑然失笑,这些都是江湖上卖艺人的花拳绣腿功夫,中看不中用,顶多起健身作用,上不得阵,交不了锋的。中年人笑问:“阁下的宝剑,能不能让在下看看?”
玉罗刹为难了。防身之兵器,怎么能给素不相识的人拿去看的?只要略有眼光的武林人一看,便不难看出了自己的门派来,那不露了相么?尽管玉罗刹为人机敏,也一时不知怎么答才好。小燕却说话了:“大少爷,给人家看看嘛!”说着,便从行囊中取出剑来,想将剑从剑鞘中拔出,谁知竟然拔不出来,说,“大少爷,怎么拔不出来的?别不是生了锈吧?是呵!大少爷,你出门以来,就没拔出来看过,怪不得生锈了。” 众人一听,又笑了。一个学武之人,哪有让自己的剑在剑鞘中生锈的道理?这显然不是什么武林中人,只是公子哥儿佩把剑显显威风而已。的确,明朝的一般书生,爱学唐代大诗人李白仗剑出游的作风,往往带着琴剑而出门远游,以显示自己文武双全,风雅倜傥不凡。
中年人笑道:“让我看看,是不是真伪生了锈?”
“大爷!你看吧。”小燕将剑递了过去。
中年人看了看剑鞘,用手一拔,真的拔不出来,又暗运劲力再拔,同样也拔不出来。他哪里知道,小燕已暗中悄悄做了手脚,暗运九阳真功,几乎将剑与鞘融在一块了,这中年人又怎能拔得出来?就是具有深厚内力的上乘高手,恐怕一时也难以拔出来。
中年人对玉罗刹说:“看来阁下这把剑锈蚀得厉害,再不能用了,应换过一把,不然,一旦宵小来临,可误事了。”
玉罗刹心里疑惑:怎么我的剑拔不出来的?莫非这丫头做了手脚?她看了小燕一眼,面红红地对中年人说:“仁兄说得对,看来在下得在成都换过-—把,不然,叫人笑话了。”
“大少爷,我们真的不跟他们去青城山玩么?”
“你没听说青城山有危险么?”
“这么多的人去,怕什么?总不会青城山出了妖怪吧?”
道姑说:“小哥说得不错,青城山可能会出现妖怪。”
小燕睁大了眼睛:“真的有妖怪?什么妖怪?很可怕么?”
“九幽小怪,可怕极了!”
小燕瞅了道姑半晌:“你们不怕?对了!你们是去青城山捉妖的吧?”
道姑笑了:“不错,我们正是去捉妖的。”
“你们怎么捉呢?设坛打醮,请天兵天将来捉?”
“对,对,正是这样。”
小燕兴趣来了,对玉罗刹说:“大少爷,我从来没见过妖怪,更没见过天兵天将,我们去看看好吗?”
玉罗刹心里好笑:你这个九幽小怪,人家正是要捉你,你还去看呢?便故意沉下脸说:“你是不是嫌命长了?妖怪,避还来不及避开,你还要去看?”
小燕嘟哝着,想说又不敢说出来。
道姑好心说:“小哥,这九幽小怪的确可怕得很,杀人如疯子,万一我们捉不了,你跟我们去,那不害了你和你家大少爷吗?”
“你们捉不了,不更危险?”
“小哥,没办法,我们捉不了,只好认命,谁叫我们没本事。”
小燕摇摇头:“道姑姑,你心地那么好,小怪不会害你的。”
道姑笑起来:“小哥,我多谢你的好意了。”
正说着,突然酒店门口来了—乘香软轿,由四条大汉抬着,软轿后面,还跟随着四位奇装异服,身佩利剑、赤着足的美丽少女。一直饮酒不出声的那两个矮小老者,其中一个突然说:“又是这个老毒物来了,我们避开,别让她身上的毒物沾上了。”说着,便丢下一锭银两,起身叫店小二会帐。
玉罗刹这时也用密音入耳之功付小燕说:“小兄弟,小心,这恐怕是苗疆九龙门的掌门人九龙婆婆桑姥姥来了,一般九龙门的人,没有这样的气派。”
小燕也用密音入耳之功说:“真的!?她来了更好,我们正好追问她为什么派人在松潘暗算姐姐和柳掌门的事。”
“小兄弟,这里恐怕不是追问的地方。”
“姐姐,我自有分寸。”
只见外面,果然从软轿里走出一位白发苍苍、面如童颜的老太婆来,她一身穿戴更是不伦不类,宫服不是宫服,道装不像道装,而手上脚上和颈脖上,却戴了不少金银饰物,走动起来,叮叮当当地乱响,手扶着一支雕刻着有九条盘龙的龙头拐杖,十分妖冶,配上那四位苗女,更显得招摇。她那双敏锐的目光,宛如冷电,只要给她扫上一眼,便会不由自主浑身起寒意。看得出来,她内功修行已达到了上乘的境地。正当她要走下软轿时,碰上那两位矮小老人和粗汉走出店门,老太婆—笑说:“怎么?罗浮二隐—樵,怎么见了老身就走的?”
原来这两位小老头和粗汉,竟然就是罗浮山双隐侠和樵侠。罗浮双隐一樵,在武林中也颇有名气,不过他们一向少到中原活动,想不到这次也来四川参加会盟。
一小老头笑说:“桑姥姥,我们三人,实在不敢接近你,只怕不知几时,你身上的毒物会莫名其妙地爬到我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