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剑仙
林佩起听得直皱眉头,他本来以为天生与何晓雯只不过是情侣关系,却没想到两人竟已发展到了那一步,而且何晓雯现在又失踪了,作为一个男人,天生在没有得到何晓雯的确切消息,承担应当承担的责任前,确实不应接受另一个女孩。
就算林佩起有心偏袒女儿,此时也实在不好说甚麽,寻香谷的事他已经知道,天生并没做错甚麽,如果说天生有错,就错在他不该对林清有所承诺。
可是“知女莫如父”,林佩起太了解自己的女儿了,以林清的性格,既然认定了天生,此生便是非他不嫁,如果天生因为何晓雯而不能兑现对林清的承诺,必会引发一场悲剧,想了想,林佩起虽然心中有些不忍,却不得不说:“天生,寻香谷的事我已经知道了,你是为了救人才发现了清儿的女儿身,在这件事上,你没有错,可你如果不能兑现对清儿的承诺,那就是你的错了,我想知道的是,你会不会履行诺言。你可以实话实说,清儿已被我派去做事,并不在家中。”
天生心道:“当时林清用剑指着我,我能不答应吗?”可总不能这样回答林佩起,只好吞吞吐吐地道:“我想……先找到晓雯再说,她到现在还没有消息,我暂时还不想考虑其他的事。”
林佩起一瞪眼道:“胡说,如果你一生找不到何晓雯,难道我的女儿永远等着你?这算甚麽回答?”
陆永业道:“孙天生,是男人就该对自己说过的话负责,难道你要辜负小师妹麽?如果你胆敢如此,我陆永业第一个不会放过你!”
天生一时心乱如麻,要说自己对林清没有感情,那实是自欺欺人,可对何晓雯自己又何尝不是真心实意?难道自己注定要伤害她们中的一个吗?
其实他为人敦厚,从没想过要辜负任何一个女孩,坏就坏在他多少受了些刑天的影响,到处留情,才会遭遇到眼前困境,面对陆永业的责问,天生一时无话可说,只好低下头闷声不语。
陆永业为人一向谦和有礼,但他最疼爱的就是这个小师妹,见天生一语不发,大有要背弃林清的意思,不由大怒道:“孙天生,你还记不记得我在积翠崖上对你说过甚麽?你……”
话刚说到一半,却被林佩起打断道:“天生,老师知道你也有难处,这样吧,我给你半年的时间,在半年内如果还没有何晓雯的消息,你就要实现诺言,娶清儿为妻。”
陆永业急道:“老师,可如果……”
“如果找到了何晓雯……”林佩起苦笑道:“那就是清儿命苦了。”
“老师……”
林佩起挥手止住陆永业道:“天生,你能答应吗?”
天生一咬牙,心知以林佩起的脾气,能说出这样的话,已经算是最大的让步了,现在也顾不得想碧烟知道了此事后会做何反应,只好点头道:“老师,我答应。”
林佩起长叹一声,道:“天生,别怪老师自私,我是真的希望看到你能和清儿在一起,好了,这件事我们不要再提了,你随我来。”
陆永业知道林佩起要带天生去哪里,忙站起道:“老师,永业就先告辞了。”天生忙向陆永业告别,陆永业却看也不看他一眼,只冷哼一声算做回答。
天生跟随着林佩起走上二楼,林佩起打开了楼梯口处的那扇门,笑道:“天生,进来吧。”
这里原来是林佩起的书房。
书房的面积并不算大,除了一桌一椅外,再也没有别的家具,四壁都是高高的书架,上面堆满了无数书籍,天生浏览了一眼,不由大为吃惊。林佩起涉猎之广,实在出乎他的意料,子史经集,地理天文,历代兵法,诗词歌赋……各类书籍竟是无所不包。
天生不由肃然起敬,暗道:“原来老师除了剑术高强外,还有这麽大的学问。”
忽听林佩起哈哈笑道:“你不要被这些书吓坏了,老师我可没空看这麽多书,这些书十本有九本是用来充门面的,我是翻都没翻过啊。”说着从书架中抽出两本书,递给天生道:“当然这里的书也不是全都没用,你先看看这两本吧。”
天生低头看去,只见那两本书一本是《元气青灯精义》,一本是《禁制大全》,知道都是有关剑术的秘籍,忙道:“多谢老师。”
林佩起笑道:“你可不要小看这两本书,如果你不是我的内弟子,要有职业二品剑客的身份才有资格得到它们。这本《元气青灯精义》是讲功之书,你目前大概有‘小宇阶’的程度了吧,如果要更进一步,修至‘大宇阶’的程度,就要参透这本书才行。这本《禁制大全》讲述了布设一般禁制的方法,是讲法的书。禁制之术虽然只是小术,但却很实用,你以前一直在不停练功,没接触过这类禁制术,是该在这方面下些功夫了。”
用手指了指书房,林佩起道:“这一个月你就在这里学习元气青灯和禁制术,你可以随意练习,这个书房已被我下了禁制,看起来不大,其实却是无边广阔,你不用担心会毁损这里。”
天生道忙道:“是。”又问道:“老师,如果我学完了这两本,还能学习其它的书吗?”
林佩起一愣,心道:“好狂的小子,当年我也是花了近一年的时间才学完了这两本书,你竟然想一个月学完,还想看其它的书?”嘴里却道:“好小子,你先学着看吧,如果真能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学完这两本,老师这里的书随便你看,只是不能带走,明白吗?”
天生大喜道:“多谢老师。”
林佩起道:“好了,从此刻起,你就开始学习吧,如果有何疑问,可以随时问我。”
说完走出书房,将天生一个人留在了房内。
在J国与村上真树的那场苦战,使天生认识到以自己目前的实力,还远远不够应付将来要面对的挑战,这些日子来,实力虽有提升,却一直缺少系统的学习。现在有了这麽好的机会,天生干脆将一切烦恼抛开,暂时不去想那些令自己不快的事,埋头苦学起来。
C国的剑术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功”与“法”两大系统。
所谓的功,就是指“五行真气”、“真罡剑气”、“剑气”、“元神元婴”等。
功是剑客的基础,没有对功的修炼,一切都无从谈起。
而所谓的法,是指在功力到达了一定程度后,剑客们调动能量的一些法门,从广义上说,天生所学的斩天十八剑也是法的一种。
而禁制之术,就是法的代表。
天生之前修炼的都是功,对所谓的法大为好奇,因此首先翻开了那本《禁制大全》。
书上首先给出了禁制的定义,所谓的禁制之术,就是法的代表,合理运用体内及体外力量的方法的总称。
接下来是关于禁制之术的划分。
从该术所调动能量的来源分,禁制之术分为内外之禁,所谓的内禁是指利用自身力量按一定方法所下的禁制,比如“隐身之禁”、靠自身能量随时可布的“护身之禁”、“惑敌之禁”,等等等等。
外禁则是指剑客们利用一定方法,以自身的力量为媒介,引动天地间的力量为己用,比如“乙木大阵”,虽然名为阵法,广义上却是一种禁制术。
如果从发动人数上划分,禁制之术又可分为“独禁”与“群禁”,独禁是指一些简单的禁制术,凭一名剑客的力量就可发动,威力大小与发动者的能力成正比。而群禁是指必须联合众人力量才能发动的禁制,这一类的禁制发动起来往往要分很多步骤,必须有众人的配合,一个人的功力再强也不能独立发动,但一旦发动起来,也绝非某个人就能突破,威力相对较大。
如果以禁制之术的效力来划分,又可分为“死禁”与“活禁”,所谓的死禁,是指这类禁制要有发动者主持,发动者一旦远离或停止了对禁制的控制,这类禁制就会自行消失;活禁则是指一旦发动,发动者就可以不闻不问,禁制会在发动者设定的时间范围内保持威力。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往往威力较大,但因为需要发动者主持,使用起来不够方便,后者不需要发动者主持,使用起来比较方便,但威力有限,很容易被人破去。
天生粗粗看了下,光是对禁制的划分就有不下十种分法,再下面才是上百种禁制的发动方法,有高、低、中三类,供不同程度的修炼者学习,再后面才是各类破禁之法,洋洋洒洒,足有二十万言。
天生看得头痛,又见到好多中级的禁制就需要至少有元气青灯修为的人才能学习,因此干脆先放下这本《禁制大全》,先去学习那本《元气青灯精义》。
这本书开篇便写明:修习元气青灯者需经过一次质化,同时至少要将五行真气的其中一种练至化境,有了将真气转化为“真罡剑气”的能力才可以修习。另外该书还特别说明,如果有“五行合运”的能力,修炼此功时可事半功倍。
天生知道自己因为得到吕洞宾遗赠的“五行之精”,已有五行合运的能力,单就此点而论,只怕就连林佩起也不及自己。当下不由大喜,忙将书向后翻去。
看了几页书,天生才明白了甚麽是元气青灯。
原来天地间的能量除了五行之气与阴阳二气外,任何生命体都能够产生出一种能量,叫做“元气”。
这种元气每一个人都有,说白了就是“生命之气”、“生气”。
元气产生于人身的经脉中,元气强则经脉畅,元气弱则人身多病,元气无则人必亡。
普通人不能调节元气的产生,元气的强弱完全要看先天的身体状况,这也就是为甚麽有些人天生就身体强壮,可以去做运动员,而有些人为甚麽一生多病,离不开药物的原因了。
可是当一名剑术修炼者修炼到了一定的程度,就可以通过某种方法在某段时间内提升自己的元气产出量,使经脉扩张,从而使体内的真气含量增强。
每当元气产出量到了一定程度,修炼者的五脏会依次发出青光,也就是所谓的青灯,如果元气产出量较低,青灯则为一盏,较高的话青灯便为两盏,三盏,甚至是五盏。
五盏青灯,是进入大宇阶的标志,因为到了这个程度,修炼者体内的元气已经满溢,元气可自行透出皮肤,与金、木、水、火、土五星所发的五行之气呼应,吸取外界真气的速度将比通过天骨吸收快上十倍。而且修炼者的呼吸方式也将改变,改嘴鼻呼吸为全身的皮肤呼吸,摄取氧气的能力也得到质的提升,就是在水中,在外空间,也可以摄取到氧气。
所以练出五朵青灯又被称为“二次质化”,对一名剑客而言,练出五朵青灯意味着功力将增强十倍,活动空间将远及五星所在的整个太阳系。
天生看得大喜若狂,如果当日能练成元气青灯,自己也就不会在与村上真树的一战中因使用斩天十八剑而几乎力竭了,修炼元气青灯对自己来说简直太重要了。
想到练成此功后自己就可以连续使用那招“天光初现”十次以上而不至力竭,天生毫不犹豫,开始练习起此功来。
对于没有五行合运基础的修炼者而言,练习元气青灯前需要将自身所练的主修真气运入五脏,先将五脏锻炼成容气之所,而后才能进行下一步。而天生则不用,自从得到了“五行之精”后,他的五脏早就成了容气之所,因此可以完全跳过这一步。
按照书上写的方法,天生深吸一口气,先令全身主脉与成千上万条由毛细血管形成的细脉尽可能扩张,而后从五脏中同时发出五行真气,向万千条细脉冲去。
这些细脉,正是元气产生之所,按照书上的要求,应反复用真气冲击,使其尽可能扩张,从而产生出更多数量的元气,最终影响主脉,达到增加体内容气量的目的。
不知是否因为天生有五行合运之功的原因,这一步在天生做来颇为轻松,只不过用了四五个小时,便成功扩充了那些细脉,达到了书中所说的第一层境界。
到了这一步后,天生用内视之术察看体内,发现心脉中果然升起了一团青光,除了内藏天煞之力的第九经脉,其他八条经脉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扩张。
自己体内的真气本来已来是满满的,此刻奇经八脉的容气量增加,外界的五行真气又源源不断地冲进体内,天生能明显感到自己的功力增强了不少。
这种状态维持了约有一个小时的样子,心脉中的青光渐渐消去,体内大小经脉也恢复了原状,那些后来涌入的真气也被挤出了体外,天生的功力也恢复成了先前状态。
天生心道:“原来在练成五朵青灯前,元气的产生量只能维持一时,经脉扩张也只是暂时的,我一定要练出五朵青灯才行。”
天生在书房内日以继夜地苦练元气青灯,毫不知时光流逝,这一日从内视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