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千年
“从自然资源看,中东是‘世界石油宝库’,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中东石油的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70%,是世界能源的供给中心,也是西方国家的主要能源供应地。中东地区作为全球油气资源最集中的地方,2007年石油产量占全球40。4%。截止到2007年底,石油剩余探明储量占全球的69。4%,天然气储量占48。4%。这说明了什么?中东是块肥肉,就如百年前的孱弱中国一样。”
“纵览当今世界,唯有中东和非洲市场是一个充满商机、前景良好的热点市场。中东主要包括阿联酋、科威特、沙特、伊拉克、伊朗、也门、阿曼、巴林、卡塔尔、叙利亚、黎巴嫩、苏丹等海湾国家,每年的贸易总额达3000亿美元之多。中东包括22个阿拉伯国家和5个非阿拉伯国家,其中除以色列、塞浦路斯外都是伊斯兰国家。看到这个红色弯月形状地带没有?这就是被美国称之为中东恐怖主义的新月地带(Crescentzone),后来被美国又定义为伊斯兰法西斯区域。”
“再来说说美国,‘9。11’事件后,美国政府的中东政策地位凸显,上升为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重点,因为美国确定‘恐怖主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和无赖国家’是对其核心利益的主要威胁,对象国大都在中东。”
“几年前,美国的‘打伊倒萨’,在中东地区和伊斯兰世界的舆论中,既被认为是为攫取油气战略资源的利益之战,也被视为具有鲜明色彩的文明(宗教)之战。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就曾公开把美国打伊称为‘向伊斯兰世界开战’。因此,美虽会赢得战争,却不能实现地区和平,因为一场缺乏联合国授权的战争,必然会被阿拉伯、伊斯兰社会视作非法的不义战争,它将招致的各种抵抗,将会非常广泛和激烈,而且绵绵不绝无穷期。现在大家想必都知道他当初的判断是多么的精确!美国在伊拉克还没有结束,现在又公然向伊朗发动战争。从当前世界石油能源的紧缺来看,现在美国的战略意图和目的一定是伊朗那储量丰富的油气等战略资源。”
“实际上,‘打伊倒萨’只是美国为确立世界霸权重新整合中东的第一步。美副国务卿曾在以色列声称:‘打伊战争后,美还必须处理来自叙利亚、伊朗和朝鲜的威胁。’”
“而阿拉伯国家方面的舆论现已普遍认为,在打伊得手后,美国在伊和海湾的军事存在将大大超过20世纪90年代的海湾驻军规模,且呈长期化趋势,美动辄用武的政策对象无疑是中东国家,它们所遭受的直接压力已骤然增大。”
“好,我们最后来说说伊朗。在阿拉伯世界,虽然伊朗现在的人气很旺,但埃及、约旦、沙特等国仍对其保持着很强的戒心。双方关系相对冷淡,甚至时常发生政治争端。主要原因有五个:一是逊尼派与什叶派的教派矛盾。1979年,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后,致力于革命输出。为防范伊朗,沙特与一些阿拉伯国家甚至成立了一支名为‘半岛之盾’的部队。现在,很多阿拉伯国家仍然怕本国的什叶派穆斯林在伊朗的支持下要求重新分配政治权力。二是地区领导权问题。伊朗、埃及和沙特都认为自己应掌握地区领导权,因此在地区利益上有许多交叉和冲突之处。三是对美以立场不同。埃及、沙特和约旦等国是美国的地区盟国,与以色列关系相对较好。而伊朗则是美以的死对头,这也是伊朗对一些阿拉伯国家不太信任的原因。四是领土争端。伊朗与阿联酋在‘波斯湾三岛’的归属权问题上存在争端。海湾合作委员会每次召开领导人会议,都会指责伊朗在领土问题上没诚意。五是美国的离间和阻挠。美国副总统每访问埃及、沙特和科威特三国,都要求阿拉伯国家反对伊朗的核立场。更有甚者,《纽约时报》以《伊朗,伟大的统一者?阿拉伯世界保持警惕》一文告诉世人,阿拉伯国家对伊朗的戒心很重。此外,美国国会制裁伊朗的《达马托法》也严重制约了伊朗与阿拉伯国家的经济合作。”
“以上原因都直接或间接地导致阿拉伯世界与伊朗的近而不亲,目前,在美国主导中东的情况下,一些阿拉伯国家不愿过多介入伊朗问题。但这并不表明,阿拉伯世界在伊朗核问题上无所作为。首先,阿拉伯国家在伊朗问题上是最坚决的反战派。伊拉克战争已经重创了中东政治格局,如今的中东国家再也经不起另一场大战的‘折腾’,如果美国执意对伊朗动武,阿拉伯国家将坚决反战。其次,阿拉伯民众对美国实施伊朗政策构成越来越严重的制约。如果美国对伊朗压迫过甚,肯定会引起中东地区民众的大范围反弹,届时将扰乱美国的中东政策,同时动摇美国在中东地区建立的‘管理体系’。第三,伊朗的地区盟友令美国有所顾忌。叙利亚、真主党、哈马斯、杰哈德、萨德尔武装,如果美国对伊朗动武,必须投入很大精力防备这些势力在背后捅一刀。”
“现在,美国为了油气,不顾中东国家的强烈抗议,悍然发动入侵伊朗战争,已经使得很多中东国家警觉和警惕,他们政府虽然没有明令援助伊朗,但也没有禁止自愿者进入伊朗暗中抵抗。世界上有不少国家都暗中派出了非正规自愿军援助伊朗。”
“为什么总参会说这些呢?难道我们国家也要暗中派遣非正规自愿军?从以前主席给我分析的来看,十有八九我们国家也要悄然出兵,以美国的精明,又怎么会不知道的呢,难免会引起第四次世界大战(前三次为一战,二战,冷战)啊!唉!世界真的要乱喽!”孔龙心底不禁忧叹。
下卷三 回归千年后之乱世风云 第四十一章 伊战透析(二)
正自孔龙胡思乱想之际,总参已经迈着坚实的步伐走了下来。
待总参落座后,解放军陆军总司令站了起来,也是“啪”地一个标准军礼,转身迈着正步跨到地图前,转身看了看主席一眼。主席示意他可以开始。
总司声音洪亮如钟鸣,整个会议室都在回响他的回声:“刚才总参谋长让我们清楚了中东伊朗及美国的状况,脑子里有了清晰的路线,现在我就美国对伊朗进行的空袭和陆地进攻和伊朗军事状况及对策等进行简析。”
“从伊朗的政治经济目标分布和地理条件看,美军对伊朗的作战,可能从四个方向展开。而从美国目前陆地攻击态势来看,似要从四条路线方向中的两条进攻,因为伊朗地理的特点,在于四周山脉环绕,国家核心区域地理位置较为封闭。其西南部的扎格罗斯山脉,绵延上千千米,一般海拔2000米以上,多深切河谷、山间盆地和盐湖,地形较为复杂。扎格罗斯山脉与其它山脉一起,对德黑兰、伊斯法罕等伊朗核心区域形成了半包围架构,对防御者而言,这一核心区的地理条件是相当优越的。但是,在扎格罗斯等山脉之外,自西北开始,是阿塞拜疆人聚居的东、西阿塞拜疆省,库尔德斯坦、胡齐斯坦等地区,而伊朗东部与阿富汗交界的地区,地形相当平坦,并无什么天然屏障。”
“第一条:胡齐斯坦方向。对美国而言,这是最可能、最方便、诱惑力最强的进攻方向。胡齐斯坦地区集中了伊朗绝大部分石油储量和产能,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对美国而言,攻击这一地域的有利条件,是该地区地形平坦,与伊拉克南部有近200千米国境线,便于展开和使用重型的机械化部队。而且,该地区距离巴土拉和科威特距离很近,自科威特境内的美军基地出发,至胡齐斯坦省府的距离不过百余千米,其间有良好的道路交通设施,这也有利于降低后勤支援的负担。两伊战争期间,这里就是双方最主要的战场。”
“虽然伊朗会较为重视这一带的防御,但由于胡齐斯坦与伊朗核心地域之间被山脉割裂,美军又很可能完全掌握制空权,对于伊朗而言,在这一带作战后勤支援较为困难。因此,这一方向可能不会占用美军太多部队,1个重型师(较大的可能是一个机械化步兵师)再加强一些辅助部队,应当可以完成初步的攻击和占领任务。”
“第二条:德黑兰方向,也就是伊朗首都方向。自伊拉克北部出发,进入库尔德斯坦省,再经过400千米已有道路,即可进入德黑兰省。攻击德黑兰具有很大的战略价值,特别是政治意义。就战略目标而言,美国不需要长期占领德黑兰,只需要夺取德黑兰,促成伊朗内部政治变化,便可以撤军,这样也可以避免再背上一个巴格达那样的包袱。这一路线的另一好处在于,发起进攻的后勤基地可以建于伊拉克北部的库尔德人地区,相对比较稳定,如果能够利用库尔德人的分离主义情绪,在库尔德斯坦省建立亲美政权,则美军的进攻路线长度可望缩短至400~500千米,这还是可以接受的。”
“这条路线的不利有两点,其一在于沿线地形相对比较复杂,进攻速度会受到很大影响;其二在于伊朗军队的抵抗应当会比较激烈。因此,这条路线难度较大,美军需要有相当充分的准备,才可能从这个方向发动进攻。”
“第三条:霍尔木兹方向。美国已经通过海空打击,压制伊朗沿海反舰能力,维持波斯湾和霍尔木兹海峡的通航能力。但是,要维持霍尔木兹海峡的通航,仅仅依靠海空打击是不够的。这一带地形较为复杂,伊朗又进行了多年的基础设施建设,高机动性的岸舰导弹是很难被单纯的空中打击压制的。此外,这一带也多有伊朗重要的海空军基地和文化中心城市,因此,美国可能利用这一带沿海地区海岸线平直、岸滩条件好的特点,以海军陆战队为主要力量,加强支援部队,对这一地域进行两栖攻击,占领这一带若干要点,以达成对海岸线及浅近纵深的控制。”
“如果以攻击布什尔、阿巴斯港、格什姆岛、大小通布岛等要点计算,在美军海空力量支援下,一个海军陆战队远征队(主体应为1个陆战队师,除正常的加强部队外,还可能加强部分特种部队)应当可以完成这一任务。美军在此方向发动攻击的可能性应当仅次于攻击胡齐斯坦方向。”
“最后一条就是马什哈德方向。马什哈德是伊朗第三大城市,是伊斯兰教圣地和中亚文化、贸易中心,其所在的呼罗珊省与阿富汗接壤,其间地形平坦,且有基本的道路交通设施,自阿富汗境内公路干线末端出发,至马什哈德的道路距离不足150千米。”
“如果美军自此方向发起攻击,则所用兵力可能以轻型步兵为主,辅以少量的重型装备(数量应当视空运能力和准备时间而定),一个经过加强的轻型步兵旅应该能够满足需求。美军自此方向发动攻击的可能性与第三方向可能性相同。”
总司停顿了下,目光扫过所有人的脸,吐了口气道:“综合以上计算,2个陆军的重型师和1个轻型师,以及1个海军陆战师,加强辅助部队,在海空军的支援下,是足以完成一次对伊朗较大规模的地面进攻的。但是,如果美军真的这么做,那么美军全军13个正规师,将约有9个集中于中东地区,如果再考虑到海空力量在中东的集结,美军在东亚等地的遏制能力将大为下降。对于具有全球利益的美国而言,是否值得进行这种冒险,是需要决策层斟酌的,这一点美国不会不顾虑,它不会拆东墙补西墙,现在动荡不安的世界,什么事情都可能会发生,白宫自然更加清楚世界局势,但为什么这种情况下,还会动用如此多的海陆空部队进行地面进攻呢?”
孔龙已经被他的高谈阔论镇住,这么多军事战略思想莫说他不懂,就连其余几个海陆空的上将们也是叹服惊讶,莫不被他精辟的分析所震撼,这得了解多少信息情报,更别提要光要将中东及伊朗地形境内概况烂熟于胸所耗费的精力和时间,当然光知道大量情报和地形境况还不行,你得有本事将他们有机结合,融合起来,这样讲起来才头头是道,让人信服,而非纸上谈兵。
“但是,事情并非美国人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伊朗不是南联盟、阿富汗和伊拉克,复杂的地貌、先进的武器装备和誓死如归的牺牲精神,都将很好地考验美国大兵。伊朗有三大杀手锏也在于三者。”
“其一就是伊朗的中远程导弹。用伊朗前外长哈拉齐的话说,伊朗的军事战略日益依赖精密的远程导弹,如‘流星—3’和‘法塔赫—110’导弹,两者都可以击中以色列首都特拉维夫的目标。‘流星—3’导弹的射程可以达到1300公里,弹头重1600磅,有消息称,升级后的‘流星—3’射程可以达到2000公里,能够打到欧洲中部。这些导弹固然打不到美国本土,但?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