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千年
拥摹蹲菏酢返人阊喙毓偶创游刺糯⑷恰⒔馕黾负巍⑽⒒趾透怕事邸!薄?br /> 孔龙心底偷笑道:“在这个时代,你的算学能力已经很了不起,但我说的这几个却都是在十九世纪才由西方传入中国,你当然不会知道。”正了正色便道:“哦,呵呵,这个不打紧,通算术婆婆倒真的博学多识啊!还请出题。”
通算术得意地一笑,本就皱巴巴的脸皮更增添几多沟壑,不假思索地张口出了一道《孙子算经》上的问题:“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请问孔公子,笼中鸡兔各几何?”
孔龙心道:“看来我还是搞抬你了,这鸡兔同笼,乃为两个未知动物数量的问题,归结起来也就是极其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我用脚指头都能算出来。设鸡为x个,兔有y只,则x+y=35为一式,鸡又两条腿,兔有四条腿,则有2x+4y=94为二式,一式乘以二被二式减,y=12,x=23……”心算片刻,几乎也不假思索地回答道:“鸡有23只,兔有12只。”
通算术微微一惊,倒不是因为孔龙回答出了正确答案,而是他说出答案速度之快令她吃惊,思量稍许后又发问道:“今有鸡翁一值五,鸡母一值三,鸡雏三值钱一。凡百钱买鸡百只,问鸡翁、母、雏各几何?”问完后心道:“这次,老身倒要看看你是否还会算如此之快?”
孔龙偷偷直乐,这次又加入了一元,变成了三元方程,不是简单的一次方程组,只是这题比上题麻烦了许多,答案也不是一组,而是几组,当下取出手写笔在微电脑飞快地写出公式,点击解题后,答案立即给出三组答案:鸡翁:4、8、12;鸡母:18、11、4;鸡雏:78、81、84。前后不过十几秒钟。只见他笑答道:“此题答案不止一组,存在三种可能答案。若有4只鸡翁,则鸡母和鸡雏分别为18只和78只;若鸡翁有8只,则鸡目和鸡雏分别为11只和81只;若鸡翁为12只,那么鸡目和鸡雏为4只和84只,不知孔某是否答错?”
通算术见孔龙连解两大算学难题,不由急怒攻心,一张布满松树皮的老脸涨成了猪肝色。按规则,她最多还有一个问题,如果让孔龙如此轻易破解,自己岂非颜面无光,当下不敢立即出题,垂首沉吟起来。而除了孔龙依然悠哉外,双方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紧张程度比起比武较技犹过之而无不及。
上卷二 回归千年前之中原争雄 第三十章 箭宗学究PK高科技(三)
通算术思量许久,明白若想胜出已是困难,三问已然败二,不管自己问何难题,对方答不答得出来都已经稳操胜券,最后颓然道:“孔公子不用算筹,就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得出正确答案,令老身十分敬佩。当今天下能算出的人,或许有一些,但如你这般张口就说出答案的人,恐怕没有几个。本来你已经算得胜,但老身却还要考你最后一个算题,这道算题也是困惑老身四十余年,至今也未得出最准确的答案,未知孔公子可否愿意帮助老身解此难题?”
孔龙甚为赧然,羞愧道:“通算术婆婆太过谬赞了,小子只不过心算能力不错,而婆婆的问题正巧小子以前碰到过,也算不得什么。若婆婆不嫌弃小子鲁钝,不妨把那道难题说出来,三个臭皮匠尚能顶一个诸葛亮,我等一起讨论分析一番,虽不能肯定能得到最终结果,但收获是必定会有的。”
通算术眼睛一亮,变得炯炯有神,却也难掩兴奋之色,喜道:“确然如此,老身孤身一人穷一生之力也未曾有所进展,只恨古之算学家皆已作古,否则,定要找他们讨教。如此,老身就要说题了。”
只见通算术略顿了顿便又道:“孔公子既然对各种算学精通,想必熟读过今之世之经典算术算经,对歆率或割圆密率也当十分了解才是。”
孔龙竖起两耳,生怕遗漏一个字。乍闻“歆率或割圆密率”竟不知是何数学名词,忖道:“这可惨了!一千年前的数学名词与一千年或几百年后的称呼不一样,我对古代数学名称又没有钻研过,这歆率或割圆密率是何名称?难道是圆周率?”
正自揣摩之际,他又听通算术问道:“孔公子对此有何见解?”
“实不相瞒,通算术婆婆,却不知这个歆率或割圆密率是什么名称?在下只是想问问,它们是否尚有其它的称呼?可有圆周率一说?”孔龙只好硬着头皮试探地问道。
通算术倒没意料到孔龙居然会有此一问,当下沉吟道:“这个……待老身想想,嗯,好象在《隋书。律历志》中有一段:‘古之九数,圆周率三,圆径率一,其术疏舛。’只是这里的歆率或割圆密率三只是最初定下,后世很多算学名家都对其进行了更正,刘歆就曾造斛、斗、升、合、籥五器,铭文:律嘉量斛,方尺而圜其外,庣旁九厘五毫,冥(幂)百六十二寸,深尺,积千六百二十寸,容十斗。而其余四器算法同,从而得出歆率,也既是圆周率一尺四寸三分四厘七毫,圆径率一,则更正之圆周率也为一尺四寸三分四厘七毫,莫非此中圆周率就是孔公子所说之圆周率?”
孔龙一拍脑袋,也不顾其余五人侧目,大笑道:“哈,应该不会有错。圆周率本为圆之周长与圆之半径比值,上三或有余,下为整一,看来,歆率或割圆密率就是圆周率。只是一尺四寸三分四厘七毫是多少?咳,在下是问如果它们换算成阿拉伯数字为几何?”
“阿拉伯数字?却又是什么?”通算术惊奇地问道。
孔龙笑声顿停,讪讪道:“嘿嘿,这是小子家乡话,望通婆婆不介意则个。以您之前所说圆周率三,圆径率一,则商功得圆周率也是三,所以小子是想这一尺四寸三分四厘七毫是多少呢?换算后应该是比三要大的数才对。”
通算术略微一想,随即点头道:“不错,正该如此,孔公子是否有换算之法?”
孔龙虽知道一尺十寸,一寸十分,以此推之便可,却对北宋时期一尺是多少都不知道,无论如何都换算不出来的,不过他手中有微电脑,这里面有他所需要的一切,当下点头道:“让小子试试看。”
“嗯,吁……”还好不多久,孔龙就面带喜色地抬起头,对无忧谷看台里传出的哄闹丝毫没放在心上,更不去理会“武林七仙女”的三名泼辣美少妇的冷嘲热讽,缓缓道:“换算后之数值为3。1547,但是好象又不对?π应该是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的数值才对,这也是祖冲之确定的,难道尺的数值不对?要不就是刘歆算得不够确切。”
通算术已经跟不上孔龙的思维,而对小数点和π更不知所云何物,要知道这些数学知识在在几百年后才传到中国,通算术虽然苦读算经无数,知道祖冲之所得圆率 “以圆径一亿为丈,圆周盈数(即过剩的近似值)三丈一尺四寸一分五厘九毫二秒七忽,朒数(即不足的近似值)三丈一尺四寸一分五厘九毫二秒六忽,正数在盈朒二限之间。密率:圆径一百一十三,圆周三百五十五。约率,圆径七,周二十二”,但对从未听闻过的数学名词却无论如何也听不懂,心中不禁震惊于孔龙的算学知识的深奥渊博。
不过孔龙并没意识到自己说的数学名称相对于现在实在是太过于前沿了,接着又道:“π是一个符号,代表的就是圆周率,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现在已经精确到小数点后五亿左右,如果以一支一厘米宽的算筹代表小数点后每位数字,再将它们排成一条直线,恐怕快能贯穿地球了,但它也并非是最精确的数值,也许小数点后位数趋向于无穷大。”
通算术尚且如此懵懂,其他的人更是不知所云,只是见孔龙说得一板一眼,煞有其事,听起来似乎真的很高深一般,但耐着性子听下去的也就只有通算术一人而已,她虽不懂就里,但对凭着对算学的执著和痴迷,以及敏锐的洞察力,她却听得如痴如醉。而台上台下早就有人不乐意,佟百胜更是径直走到擂台旁,阴沉着黑脸,扯着嗓子叫道:“通算术,你这一阵已然输了,不用再与他纠缠下去。嘿,没想到孔少侠对算学竟也略知皮毛,倒叫我等看走眼了,你先别得意,后面还有五人呢,老夫却要看看,你在其它方面是否也会如此神气。”
“孔公子知道的算学才不是皮毛呢,老身听其一言,犹胜读书十年,茅塞顿开,……”通算术居然为孔龙而与自己东家申辩,令众人均吃惊非小。
“够了!”翁煌突然大喝一声,冷冷道:“佟师弟,将她请下擂台,让其他人继续。老夫倒真不信他能精通天文、地理、博物等五门学识,这次只不过碰巧罢了。”转而又严厉地对其余面带不满表情的五老叮咛道:“你等在出题时须谨慎斟酌再三,切不可如通算术那般大意,被那孔龙捡了个大便宜。哼!你等浸淫此间近六十年,皆不愿意被一个乳臭未干的年轻人轻易击败吧?否则,岂不是白活数十年?”
余下五老目送通算术恋恋不舍地被请下擂台,心中不是个滋味,她对算学的痴迷已经达到茶不思饭不想的地步,此间好不容易有人能解她心中之谜,却被无忧谷为了利益攸关之事无情地带走,由她联想到他们自身的处境,都不觉心酸凄凉。通天文颤巍巍地起身,朝孔龙作了一揖,诚恳地说道:“孔公子博学多才,算学惊人,在算学方面,鄙胞妹从未将天下任何人放在眼里,但今天看来她对你十分钦佩,按说,我们几个老家伙不该再与你为难,可今天这情形,我等皆身不由己,若得罪孔公子之处,还请见谅则个。”
孔龙对他们肃然起敬,还了一礼,道:“通前辈客气,在下并未将此放在心上,擂台上我们或许是对手,擂台下不定我们是朋友,您老擅长何门学识,尽管捡最难的考较在下便是,在下应付得来。”
通天文心存感激,扶着案几坐定,捋着花白的胡须,眯着眼想了又想,猛地睁开双眼,本来昏花浑浊的双瞳,此刻精芒闪烁,问道:“春秋战国伊始,一直有一个争论存在:天地到底是什么形状?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如何?天地各有多大?虽然涌现了许多讨论天地结构的学说,但始终不尽人意,比如汉代的盖天说、浑天说和宣夜说等天文学说,老朽想考考孔公子对此三种学说如何理解,并还想看看你对天地结构的看法。”
孔龙在通天文刚说完时便将盖天说、浑天说和宣夜说的资料从电脑中调了出来,听得他连问几个问题,就笑问道:“通前辈一口气问我这么多,请问是算一个问题,还是三个问题?”
通天文发现这个古今往来争论不休的难题似乎并未难住孔龙,不由得怔了怔道:“权且当它是三个问题,若孔公子回答的令老朽满意,这一场就算你胜出。”
孔龙欣然道:“好极!通前辈听在下仔细道来。先说盖天说,此学说是中国最古老的讨论天地结构的体系。早期的盖天说认为:天就像一个扣着的大锅覆盖着棋盘一样的大地。这样的天地形状很容易让人们产生疑问:圆形的天怎么能够与方形的大地合拢呢?随后,盖天家又主张:天像圆形的斗笠,地像扣着的盘子,两者都是中间高四周低的拱形。这种盖天说即能克服‘天圆地方’说的缺点,也能解释很多天象。盖天学说家认为,太阳在天盖上的周日运动一年中有七条道路,称为‘七衡’。最内一道叫‘内衡’,夏至日太阳就沿内衡走一圈;最外一圈叫‘外衡’,是冬至日太阳的路径;其它节气里,太阳沿中间的五道运行。这就是盖天家的‘七衡六间’。他们还主张,太阳只能照射16。7万里,超过这个距离就什么也看不见了。因此白天就是太阳走到距离我们16。7万里以内的范围,而晚上则在该范围之外。”
见通天文点了点头,他又接着往下说道:“张衡在《浑天仪注》一文中写道:‘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子中黄,孤居于内,天大地小。……天之包地如壳之裹黄’。天就像一个鸡蛋,大地像其中的蛋黄,天包着地如同蛋壳包着蛋黄一样。这是对浑天说的经典论述之一,也是比较最完整的浑天学说。浑天说还认为天球北高南低,绕通过南北天极的轴旋转。垂直于南北极轴把天球平分成南北两半的大圆就是天赤道。与赤道斜交成大约24度角的大圆是黄道,太阳在黄道上运行。过日心并与天赤道平行的圆是太阳的周日平行圈,它代表着太阳每日在天空中的运行轨迹。天球绕南北极轴旋转一周就是一日。夏至日,太阳处在黄道最北点,太阳的周日平行圈一大半在地上,一小半在地下,表示着太阳在地上的时间多,在地下的时间少,日出在东北?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