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千年
晋王看了看太后,又看了看皇上,见他们都默认,也就只好实话实说了,咳嗽一声道:“孔大夫不仅医术了得,他的武功更是了得!”说完这些,就听下面的文武百官嗡嗡一片,都很吃惊。晋王又接着道:“他的武功,本王与皇上都曾见过,不能用厉害两字来形容,而要用惊世骇俗最为恰当!”
此言一出,整个宫殿上都乱套了,大臣们都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具是不敢相信似的。
圣宗皇帝见此景,一挥手,大殿上立时静下来,他们知道皇上有话说。皇上面无表情,不知道心里想些什么,淡然道:“晋王所言非虚,朕也是亲见孔大夫绝世武功,当时朕与晋王皇后以及太后都在一起,如果他要刺杀的话,我们四人没一个人能今天还活着,朕说这话,众爱卿或以为是长他人锐气,灭自己威风。但朕身为皇上,一些现实事情还是要尊重的。孔大夫的确不需要如此麻烦陷害分化我大辽内部关系。因为他如果实施暗杀的话,在座各位没有能活过今天。”
大殿内陡地静下来,王公大臣们听他们的皇上娓娓道来,被震得不知所措,心下万分惊骇:“世上真有此神功无敌的人?我大辽国亡矣!”
萧干见皇上和晋王都如是说,心都凉了一半,但如果就此缴械放弃,又怎甘心,忙跪下“咣咣”磕了几个响头,高呼道:“太后,皇上,你们莫非是被他吓住了,即使他真有此番本领,以我大辽千万兵勇,也将他碎尸万段。”
孔龙没想到自己在辽国三位最高权位人心里是这般看重,见自己希望借他们口要解释的已经达到,就对萧干说道:“嘿嘿,萧大人,你这是什么意思?难道你是认为我威胁你们太后和皇上晋王,逼迫他们说这番话的?你以为太后皇上晋王就这么容易被威胁?实话告诉你,皇上和晋王知道我的武功仅一点皮毛而已,而你们如此逼迫于我,是否是想让我刺杀你们大辽国的太后皇上晋王等人才心里欢喜?你如此做居心何在?”
萧干四人一听孔龙如此欲加之罪,面如死灰,这要是皇上太后晋王相信,自己四人焉有命在,都一齐“咣咣”猛磕头,涕泪交加道:“太后,晋王,皇上明查啊,我等具是忠心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怎敢有此念头,还请太后晋王皇上给老臣们做主,判他个诬蔑当朝大臣。”
太后又是为难,虽然知道四人没此胆量,但还是佩服孔龙的以退为进的一番锋利言辞,更何况他所言也不无道理,这几人本是前朝权贵,自己借住其他大臣才解了他们重权,后来见他们忠心耿耿为大辽,又下放了些权力给他们,自己病重,如果他们真起了夺权之心也不无可能的,但该怎么说呢?
“太后,晋王,皇上。”孔龙干脆也跪下,沉声道:“刚才萧大人等四人口口声声说是为国为民,草民却以为他们是在害国害民。如今他们却一心要致草民于死地,方解他们心头大患,他们在太后病危之际,并没有遍寻天下名医给太后诊治恶疾,却为了能多从大宋捞更多的贡品而私自调兵压境,从而可以掌握大部分军权,如果太后真的不治,他们就可以此为要挟,得到更多的好处和利益,或者想自己坐江山也难说。”孔龙虽然知道他们没这胆,但仍旧往大了去说,影响太后等人心神,打击萧干等人的自信心和侥幸心,让他们彻底丧失信心和勇气,最后逼迫无奈自己承认罪行。
他们四人果然快崩溃了,只一个劲地以头戗地尔,口里喃喃道:“太后,他是在诬蔑臣等,微臣们是为国为民啊,是为辽国万民啊太后!”
上卷三 回归千年前之外星捕快 第五十八章 宫廷政辩(三)
孔龙见他们还不肯就范,就三呼万岁后道:“太后,晋王,皇上,各位大人,你们听他们四人都在说调兵压境乃是为国为民,好象是我大宋先挑起事端一般。这里草民突然想起一个故事,叫做智子疑邻,说的是我国古代有个人丢了一把斧子,就暗自怀疑是邻居的儿子偷的。从此,他觉得邻居的儿子无论是走路的姿势、面部的表情,还是言谈举止都像偷斧子的。后来,他在山谷刨土时无意中找到了那把斧子。回家后又看到了邻居的儿子,这回他看人家的一举一动又不像偷斧子的人了。”
说完后,孔龙问道:“各位可知这故事的寓意何在?”
大臣们嗡嗡如苍蝇般,都不知道什么意思。萧太后奇道:“哦,孔大夫直说无妨。”
“谢太后,人都有一种以偏概全的心理倾向。对某人有好感,就觉得他的举止言行一切都好,即所谓的爱屋及乌;然而对他反感时,就会觉得他处处不顺眼。这与萧大人四人,或不少辽国人一样的心理,两国打了50年的战争,死伤不计其数,而死者都有家属,他们都对我大宋恨之入骨,恨不得杀之而后快。而萧大人四人因我大宋原准备的百万贡品却没有进贡那么多,仅三十万,加之对我大宋怀恨在心,故此悍然调重兵压境,首先挑起事端,却不承认,只说我国先违背盟约,挑起战端。”
孔龙滔滔不决地演讲着,语惊四座,每句话都撞击他们的心灵,而且都言之凿凿,听来都十分在理,因为这种心理他们也大都存在着。如今被孔龙一语点破,都恍然大悟。都不禁点头称是。
晋王赞叹道:“孔大夫所言甚是,真乃一语惊醒梦中人,本王经历了宋辽全部的战争,对宋几无好感,认为他们如虎狼之人,杀我辽人无数,害得我大辽几无男丁,人口急降,现在想来也才知,不仅我辽国如此,你们大宋国情况又何尝不是如此。看来我们真该好好反思一下了。”
萧太后见晋王都这么说了,心下很高兴,说实在的,孔龙救得她活命,就如同她再生父母般,心里上对孔龙非常亲近,况且他这人言谈举止都不俗,句句玉言,字字珠玑,妙语连篇,还能说出大道理,让人耳目一新。黯然道:“不错,哀家以前带兵于沙场之上,经年来,辽宋边关之战,我每诱宋军入腹地而歼。横尸遍野,满目疮痍。其中的残酷和血腥,从小身处皇城的你们又怎能体会,怎能知道?对我们而言是国仇家恨。孔大夫能这般分析透彻两国民众心理,真令人叫绝。”
就连皇上也赞同,因为他曾经跟萧太后参加了最后一次宋辽之战,也就是那次才签订澶渊之盟的,他对血流成河有深刻的认识。
孔龙还没完,没有给他们四人任何喘息的机会,接着道:“而萧大人,耶律大人等说为国为民,以草民之见,也未必是如此。一将功成万骨枯。哪一次战争不是要由大量士兵和百姓的死亡而宣告结束的?古今往来由于不爱惜百姓士兵的人落得身败名裂,遗臭万年的例子还少吗?纣王视百姓性命如草芥,最后自焚在鹿台;三国猛将张飞体罚虐待士兵而被士兵夜间割去头颅;辽国前朝景宗皇帝的前车之鉴,草民想诸位还没有忘记吧?”
大殿内立刻又开始嘈杂起来,孔龙说的句句属实,只是他们平时不去仔细想而已,如今突然一听,都感觉无法接受一般,但却事实就是如此,使得他们震惊不已,更佩服他的胆量,在太后,皇上,晋王面前居然也敢提当年严厉禁止谈论之事。一时间纷纷嚷嚷,好不热闹。
“所以说,要想国家发展发达下去,就要依民之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如果实行厉民之策,只会将大好江山社稷让手他人。唐朝帝王之术的经典著作《贞观政要》想必你们大都看过,在开篇就记载了唐王李世民一段话:‘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奉其身,犹割股以换腹,腹饱而身毙。’三国时期,刘备被曹操打得大败,但他不听众将的劝喻,冒着被曹操追上的危险,扶老携幼带着全城百姓出逃。甚至看着百姓落难的痛苦情景时,还惭愧的掉下眼泪。古今往来,纵观各类大英雄,大豪杰,著名的为官为君者无不是爱民或爱兵如子的。所以来说,我们处理国家大事,以及国与国之间的事情,首先就要在不失利益情况下,以情动人。而非是一定要动武力来达到目的。当然,武力不是万能的,有些时候没有武力是万万不能的。”
“萧大人,你们是不是以为你们领兵打仗都很厉害?”孔龙冷不丁地问萧干等四人道。
本来这四人自信心早已丧失,连反驳的勇气都快没有了,但听孔龙这么一问,突然像找到自尊一样,有些傲慢地说:“我等虽不能比之战国之廉颇蔺相如等,但也不是无能之辈,带兵打仗败少胜多。”
“嘿嘿,不错,我对你暗中调查的很仔细,你的确是这样。但你可知道,为什么萧太后能打大宋成功,而你虽然也打胜仗居多,却一直不能成功呢?”孔龙紧跟着问他道。
“这个。。。。。。乃我太后威严,计谋万千,你们宋国具怕之畏之。”他想不出好的理由,有些耍赖道。
孔龙笑道:“哈哈哈哈,如果只凭威严就能获胜成功,那么国家要这么多士兵干什么?我告诉你一个历史典故,汉高祖刘邦,带兵不如韩信;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不如张良;治国安邦又不如萧何。真本事没有一项比过别人,他之所以成功,正如韩信所说:‘我会带兵,但高祖会领将。’现在你明白了吧?”
几乎所有人都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孔龙才接着道:“因为萧太后眼光长远,会领到你们。她之所以要签澶渊之盟目的并非是一定要得到大量的财物赔偿。而是母仪天下,替天下百姓着想。不然这盟约就没有任何意义。而你等目光短浅,却为了贪图多一点的进贡而欲挑起战端,你们这也叫为国为民吗?害国害民倒还差不多。”
萧太后心底更加高兴,为什么?孔龙马屁拍得正点上,不是那种阿谀奉承,虚捧吹牛之言,是在对比之下而让他们自己得出来的结论。
耶律斜珍,萧干、室肪、耶律沙四人被说傻了,与其说傻,倒不如说是被说的口服心服了,一点脾气都没有,他们实在想不出什么言辞再来针对孔龙的进攻,垂头丧气地跪在大殿中央,沉默不语,他们看到太后,晋王和皇上以及其他大臣的表情,知道说什么都等于白搭,现在就如待宰羔羊,砧板之肉般。
萧太后曰:“你们可知罪否?孔大夫有没有诬蔑你们?给哀家一个答复!”
几人头如捣米一般,骇然道:“太后饶命!太后饶命!我等一时贪念,请太后饶命啊!”
大臣们和几人关系好者甚多,也都过来帮忙说情。
萧太后也不想责罚他们啊,这都是本朝的有功之臣,可要不责罚他们,如何给孔龙交代,又如何向大宋交代。
孔龙一看就心知肚明,知道得饶人处且饶人的道理,所以就道:“太后,晋王,皇上,草民有一不请之情,望你们能答应。”
三人都惊讶,心想:“你还想怎么样?难不成非让我杀了我国四名栋梁?”
孔龙看他们误会了,就忙解释道:“草民希望太后能饶他四人卤莽之罪。虽然事端由他们挑起,但毕竟还没有酿成大祸,至今还没有开战,如今他们又坦白罪行,承认错误,尚可教化,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既然没造成重大死伤后果,太后何不谅情定罪。”
“啊!”全朝文武百官皆目瞪口呆,谁也没有想到孔龙会这么说,一时之间都楞住了。
萧太后心下暗喜,道:“孔大夫所言非假?”
“千真万确!太后圣明,自然知道如何办。草民只希望两国相安无事,和睦相处,互通有无。”
“甚好!”辽国三个权威人士当场拍板,立刻拟旨派使者赶往大宋朝,赔礼道歉,立即撤兵不说,并重申盟约的肯定性。而四人帮也被降职查办,官位虽降,人却还活着,萧干四人自是感激涕零。
孔龙任务终于圆满顺利地完成。
上卷三 回归千年前之外星捕快 第五十九章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自大辽国从那日大殿上辩论后派庞大的使节团,还载着大量物品,浩浩荡荡近百人前往大宋京都东京汴梁,至今已有月余,眼看着就到了四月中旬。
冰雪消融,流水淙淙,大地回春,万物复苏,都展现出勃勃生机,到处充塞着生气,人都精神百倍。
孔龙还在等着辽国使节团的回归,虽然堂而皇之的理由是此次的任务要完全结束才回去,但各位都知道,他是舍不得前世爱人萧皇后,找个借口搪塞寇准而已。现在二人如胶似漆,难以割舍,分开哪怕一个时辰都恍若隔世。皇上虽夜里不在皇后的寝宫过夜,但白天还是要与皇后在一起的,因此萧皇后就也找个借口说要照顾萧太后,天天与孔龙泡在太后寝宫。?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