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千年





  晋王看了看太后,又看了看皇上,见他们都默认,也就只好实话实说了,咳嗽一声道:“孔大夫不仅医术了得,他的武功更是了得!”说完这些,就听下面的文武百官嗡嗡一片,都很吃惊。晋王又接着道:“他的武功,本王与皇上都曾见过,不能用厉害两字来形容,而要用惊世骇俗最为恰当!” 
  此言一出,整个宫殿上都乱套了,大臣们都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具是不敢相信似的。 
  圣宗皇帝见此景,一挥手,大殿上立时静下来,他们知道皇上有话说。皇上面无表情,不知道心里想些什么,淡然道:“晋王所言非虚,朕也是亲见孔大夫绝世武功,当时朕与晋王皇后以及太后都在一起,如果他要刺杀的话,我们四人没一个人能今天还活着,朕说这话,众爱卿或以为是长他人锐气,灭自己威风。但朕身为皇上,一些现实事情还是要尊重的。孔大夫的确不需要如此麻烦陷害分化我大辽内部关系。因为他如果实施暗杀的话,在座各位没有能活过今天。” 
  大殿内陡地静下来,王公大臣们听他们的皇上娓娓道来,被震得不知所措,心下万分惊骇:“世上真有此神功无敌的人?我大辽国亡矣!” 
  萧干见皇上和晋王都如是说,心都凉了一半,但如果就此缴械放弃,又怎甘心,忙跪下“咣咣”磕了几个响头,高呼道:“太后,皇上,你们莫非是被他吓住了,即使他真有此番本领,以我大辽千万兵勇,也将他碎尸万段。” 
  孔龙没想到自己在辽国三位最高权位人心里是这般看重,见自己希望借他们口要解释的已经达到,就对萧干说道:“嘿嘿,萧大人,你这是什么意思?难道你是认为我威胁你们太后和皇上晋王,逼迫他们说这番话的?你以为太后皇上晋王就这么容易被威胁?实话告诉你,皇上和晋王知道我的武功仅一点皮毛而已,而你们如此逼迫于我,是否是想让我刺杀你们大辽国的太后皇上晋王等人才心里欢喜?你如此做居心何在?” 
  萧干四人一听孔龙如此欲加之罪,面如死灰,这要是皇上太后晋王相信,自己四人焉有命在,都一齐“咣咣”猛磕头,涕泪交加道:“太后,晋王,皇上明查啊,我等具是忠心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怎敢有此念头,还请太后晋王皇上给老臣们做主,判他个诬蔑当朝大臣。” 
  太后又是为难,虽然知道四人没此胆量,但还是佩服孔龙的以退为进的一番锋利言辞,更何况他所言也不无道理,这几人本是前朝权贵,自己借住其他大臣才解了他们重权,后来见他们忠心耿耿为大辽,又下放了些权力给他们,自己病重,如果他们真起了夺权之心也不无可能的,但该怎么说呢? 
  “太后,晋王,皇上。”孔龙干脆也跪下,沉声道:“刚才萧大人等四人口口声声说是为国为民,草民却以为他们是在害国害民。如今他们却一心要致草民于死地,方解他们心头大患,他们在太后病危之际,并没有遍寻天下名医给太后诊治恶疾,却为了能多从大宋捞更多的贡品而私自调兵压境,从而可以掌握大部分军权,如果太后真的不治,他们就可以此为要挟,得到更多的好处和利益,或者想自己坐江山也难说。”孔龙虽然知道他们没这胆,但仍旧往大了去说,影响太后等人心神,打击萧干等人的自信心和侥幸心,让他们彻底丧失信心和勇气,最后逼迫无奈自己承认罪行。 
  他们四人果然快崩溃了,只一个劲地以头戗地尔,口里喃喃道:“太后,他是在诬蔑臣等,微臣们是为国为民啊,是为辽国万民啊太后!” 
 
 
 
  
上卷三 回归千年前之外星捕快 第五十八章 宫廷政辩(三)
 
  孔龙见他们还不肯就范,就三呼万岁后道:“太后,晋王,皇上,各位大人,你们听他们四人都在说调兵压境乃是为国为民,好象是我大宋先挑起事端一般。这里草民突然想起一个故事,叫做智子疑邻,说的是我国古代有个人丢了一把斧子,就暗自怀疑是邻居的儿子偷的。从此,他觉得邻居的儿子无论是走路的姿势、面部的表情,还是言谈举止都像偷斧子的。后来,他在山谷刨土时无意中找到了那把斧子。回家后又看到了邻居的儿子,这回他看人家的一举一动又不像偷斧子的人了。” 
  说完后,孔龙问道:“各位可知这故事的寓意何在?” 
  大臣们嗡嗡如苍蝇般,都不知道什么意思。萧太后奇道:“哦,孔大夫直说无妨。” 
  “谢太后,人都有一种以偏概全的心理倾向。对某人有好感,就觉得他的举止言行一切都好,即所谓的爱屋及乌;然而对他反感时,就会觉得他处处不顺眼。这与萧大人四人,或不少辽国人一样的心理,两国打了50年的战争,死伤不计其数,而死者都有家属,他们都对我大宋恨之入骨,恨不得杀之而后快。而萧大人四人因我大宋原准备的百万贡品却没有进贡那么多,仅三十万,加之对我大宋怀恨在心,故此悍然调重兵压境,首先挑起事端,却不承认,只说我国先违背盟约,挑起战端。” 
  孔龙滔滔不决地演讲着,语惊四座,每句话都撞击他们的心灵,而且都言之凿凿,听来都十分在理,因为这种心理他们也大都存在着。如今被孔龙一语点破,都恍然大悟。都不禁点头称是。 
  晋王赞叹道:“孔大夫所言甚是,真乃一语惊醒梦中人,本王经历了宋辽全部的战争,对宋几无好感,认为他们如虎狼之人,杀我辽人无数,害得我大辽几无男丁,人口急降,现在想来也才知,不仅我辽国如此,你们大宋国情况又何尝不是如此。看来我们真该好好反思一下了。” 
  萧太后见晋王都这么说了,心下很高兴,说实在的,孔龙救得她活命,就如同她再生父母般,心里上对孔龙非常亲近,况且他这人言谈举止都不俗,句句玉言,字字珠玑,妙语连篇,还能说出大道理,让人耳目一新。黯然道:“不错,哀家以前带兵于沙场之上,经年来,辽宋边关之战,我每诱宋军入腹地而歼。横尸遍野,满目疮痍。其中的残酷和血腥,从小身处皇城的你们又怎能体会,怎能知道?对我们而言是国仇家恨。孔大夫能这般分析透彻两国民众心理,真令人叫绝。” 
  就连皇上也赞同,因为他曾经跟萧太后参加了最后一次宋辽之战,也就是那次才签订澶渊之盟的,他对血流成河有深刻的认识。 
  孔龙还没完,没有给他们四人任何喘息的机会,接着道:“而萧大人,耶律大人等说为国为民,以草民之见,也未必是如此。一将功成万骨枯。哪一次战争不是要由大量士兵和百姓的死亡而宣告结束的?古今往来由于不爱惜百姓士兵的人落得身败名裂,遗臭万年的例子还少吗?纣王视百姓性命如草芥,最后自焚在鹿台;三国猛将张飞体罚虐待士兵而被士兵夜间割去头颅;辽国前朝景宗皇帝的前车之鉴,草民想诸位还没有忘记吧?” 
  大殿内立刻又开始嘈杂起来,孔龙说的句句属实,只是他们平时不去仔细想而已,如今突然一听,都感觉无法接受一般,但却事实就是如此,使得他们震惊不已,更佩服他的胆量,在太后,皇上,晋王面前居然也敢提当年严厉禁止谈论之事。一时间纷纷嚷嚷,好不热闹。 
  “所以说,要想国家发展发达下去,就要依民之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如果实行厉民之策,只会将大好江山社稷让手他人。唐朝帝王之术的经典著作《贞观政要》想必你们大都看过,在开篇就记载了唐王李世民一段话:‘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奉其身,犹割股以换腹,腹饱而身毙。’三国时期,刘备被曹操打得大败,但他不听众将的劝喻,冒着被曹操追上的危险,扶老携幼带着全城百姓出逃。甚至看着百姓落难的痛苦情景时,还惭愧的掉下眼泪。古今往来,纵观各类大英雄,大豪杰,著名的为官为君者无不是爱民或爱兵如子的。所以来说,我们处理国家大事,以及国与国之间的事情,首先就要在不失利益情况下,以情动人。而非是一定要动武力来达到目的。当然,武力不是万能的,有些时候没有武力是万万不能的。” 
  “萧大人,你们是不是以为你们领兵打仗都很厉害?”孔龙冷不丁地问萧干等四人道。 
  本来这四人自信心早已丧失,连反驳的勇气都快没有了,但听孔龙这么一问,突然像找到自尊一样,有些傲慢地说:“我等虽不能比之战国之廉颇蔺相如等,但也不是无能之辈,带兵打仗败少胜多。” 
  “嘿嘿,不错,我对你暗中调查的很仔细,你的确是这样。但你可知道,为什么萧太后能打大宋成功,而你虽然也打胜仗居多,却一直不能成功呢?”孔龙紧跟着问他道。 
  “这个。。。。。。乃我太后威严,计谋万千,你们宋国具怕之畏之。”他想不出好的理由,有些耍赖道。 
  孔龙笑道:“哈哈哈哈,如果只凭威严就能获胜成功,那么国家要这么多士兵干什么?我告诉你一个历史典故,汉高祖刘邦,带兵不如韩信;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不如张良;治国安邦又不如萧何。真本事没有一项比过别人,他之所以成功,正如韩信所说:‘我会带兵,但高祖会领将。’现在你明白了吧?” 
  几乎所有人都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孔龙才接着道:“因为萧太后眼光长远,会领到你们。她之所以要签澶渊之盟目的并非是一定要得到大量的财物赔偿。而是母仪天下,替天下百姓着想。不然这盟约就没有任何意义。而你等目光短浅,却为了贪图多一点的进贡而欲挑起战端,你们这也叫为国为民吗?害国害民倒还差不多。” 
  萧太后心底更加高兴,为什么?孔龙马屁拍得正点上,不是那种阿谀奉承,虚捧吹牛之言,是在对比之下而让他们自己得出来的结论。 
  耶律斜珍,萧干、室肪、耶律沙四人被说傻了,与其说傻,倒不如说是被说的口服心服了,一点脾气都没有,他们实在想不出什么言辞再来针对孔龙的进攻,垂头丧气地跪在大殿中央,沉默不语,他们看到太后,晋王和皇上以及其他大臣的表情,知道说什么都等于白搭,现在就如待宰羔羊,砧板之肉般。 
  萧太后曰:“你们可知罪否?孔大夫有没有诬蔑你们?给哀家一个答复!” 
  几人头如捣米一般,骇然道:“太后饶命!太后饶命!我等一时贪念,请太后饶命啊!” 
  大臣们和几人关系好者甚多,也都过来帮忙说情。 
  萧太后也不想责罚他们啊,这都是本朝的有功之臣,可要不责罚他们,如何给孔龙交代,又如何向大宋交代。 
  孔龙一看就心知肚明,知道得饶人处且饶人的道理,所以就道:“太后,晋王,皇上,草民有一不请之情,望你们能答应。” 
  三人都惊讶,心想:“你还想怎么样?难不成非让我杀了我国四名栋梁?” 
  孔龙看他们误会了,就忙解释道:“草民希望太后能饶他四人卤莽之罪。虽然事端由他们挑起,但毕竟还没有酿成大祸,至今还没有开战,如今他们又坦白罪行,承认错误,尚可教化,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既然没造成重大死伤后果,太后何不谅情定罪。” 
  “啊!”全朝文武百官皆目瞪口呆,谁也没有想到孔龙会这么说,一时之间都楞住了。 
  萧太后心下暗喜,道:“孔大夫所言非假?” 
  “千真万确!太后圣明,自然知道如何办。草民只希望两国相安无事,和睦相处,互通有无。” 
  “甚好!”辽国三个权威人士当场拍板,立刻拟旨派使者赶往大宋朝,赔礼道歉,立即撤兵不说,并重申盟约的肯定性。而四人帮也被降职查办,官位虽降,人却还活着,萧干四人自是感激涕零。 
  孔龙任务终于圆满顺利地完成。 
 
 
 
  
上卷三 回归千年前之外星捕快 第五十九章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自大辽国从那日大殿上辩论后派庞大的使节团,还载着大量物品,浩浩荡荡近百人前往大宋京都东京汴梁,至今已有月余,眼看着就到了四月中旬。 
  冰雪消融,流水淙淙,大地回春,万物复苏,都展现出勃勃生机,到处充塞着生气,人都精神百倍。 
  孔龙还在等着辽国使节团的回归,虽然堂而皇之的理由是此次的任务要完全结束才回去,但各位都知道,他是舍不得前世爱人萧皇后,找个借口搪塞寇准而已。现在二人如胶似漆,难以割舍,分开哪怕一个时辰都恍若隔世。皇上虽夜里不在皇后的寝宫过夜,但白天还是要与皇后在一起的,因此萧皇后就也找个借口说要照顾萧太后,天天与孔龙泡在太后寝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