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谍
林熠用锦云丝带把幻云真人捆缚得结结实实,走上前去搜出聚罡通元圣鼎,含笑道:“幻云师叔,晚辈多有冒犯了。”
幻云真人双目恨恨注视林熠,嘶声道:“林熠,你好!”
林熠的面颊微微抽动,除了幻云真人却没人能够看清楚。
他站起身,发现背后云怒尘的锐利目光,正牢牢罩定着自己的右手,转回头,他挥手将圣鼎抛向云怒尘,冷冷地一笑。
老峦问道:“这两个人也算是正道中有头有脸的人物,如何处置?”
云怒尘冷然回答道:“带回忘忧崖,老夫要慢慢地消遣调教。”
白痴都懂得,云怒尘所说的“消遣”与“调教”是什么意思,但在场的人彷佛早已习惯,皆未显露出任何的异色。
连城雪慢慢撑起来倚靠在岩壁上,胸口的断剑随着呼吸轻微地起伏,不时渗出血水,若断若续地说道:“林熠,你曾经也是仙盟弟子,对不对?”
林熠平静地颔首,回答道:“不错,这个秘密如今很多人都晓得,连师伯也不必再故意说出来,挑拨晚辈与云怒尘的关系。”
连城雪惨然一笑,道:“那好,你若还有一丝良知尚存,便给老夫补上一掌!”
林熠淡淡道:“如果我果真还念着仙盟旧情,就更不会亲手出掌杀你!”
连城雪道:“你认识小曹衡吧,他经常向老夫提起你的名字。可怜他若是知晓你今日的所作所为,这孩子又何当处之?”
这话宛如一根坚韧的绳索,把林熠的呼吸死死缠绕勒紧。
许久,秘道里听不见丝毫声音,林熠背对着青丘姥姥的身躯,在没有风的黑暗中轻轻颤动。
每个人都怀着不同的念头,静静地注视着他。
云怒尘的嘴角更有一抹讥诮,呵呵宏声笑道:“连兄,你存心是要激起林熠的杀机,好得解脱么?不妨告诉阁下另一件事,就在半日前,林熠刚刚亲手击毙了天都派的赤松子,他和仙盟早已恩断义绝,否则老夫又怎会让他来此?”
幻云真人早年与赤松子乃是刎颈之交,闻言竟情不自禁喷出一口血水,悲愤交集道:“畜生,昆吾剑派怎出了你和崔非人这般的畜生!”
不理周围所有人眼神里存着的森森敌意与警惕,林熠不做任何辩解,扬手收回锦云丝带,简单地道:“你们走吧。”
云怒尘的瞳孔急遽收缩,问道:“你要放走他们?”
“聚罡通元圣鼎你已到手。”林熠冷冷地回答道:“人是我抓的,我爱放就放!”
云怒尘嘿嘿一笑,竟然不反驳,意外地爽快道:“说得好,看在你替老夫夺回圣鼎的面上,今日何妨卖你一个人情!不过,这还要看老峦和姥姥的意思如何。”
老峦哼道:“山尊金口既开,又何须再问我的意思?”身形一晃,径自去了。
青丘姥姥深深看了眼林熠,传音入秘道:“云怒尘是在顺水推舟,放走这两人对他并无任何意义,这两人也不会由此而感激你,但从此天下正道,再无你的立锥之地!你是否明白?”
林熠的语气中并没有丝毫的波动,连一声道谢也没有,回答道:“我又不是笨蛋。”
青丘姥姥反唇相讥道:“你就是个不可救药的笨蛋!”光影闪遁,带着小青去远。
眨眼秘道中仅只剩下一个负伤的云怒尘和十余名血卫,还有倚靠一旁的连城雪和幻云真人,如果林熠突然出手掩袭云怒尘,会不会改变这个故事的结局?
然而他像是一点也没这个意思,缓步走过云怒尘身边,向着来时的路返还。
连城雪忽然愤声笑了起来,沙哑的笑音滚滚回荡在狭长的秘道中,迟滞了林熠的步履。
林熠转回头,见他浑身淤血,整条左臂连带肩膀的血肉经脉,已为金铃的血毒腐蚀吞噬,异常的狰狞可怖。
那柄断剑,随着笑声在他的胸口猛烈地颤动着,连城雪大声说道:“老夫是堂堂正正的人,何必去领一个畜生的情!”抬右手抓住剑刃,向内一送一绞,终于透心而过。
林熠不由自主地朝前冲出一步,却立刻站定。
经此一役,连城雪已形同废人,生不如死,这选择,也许他早已决定。
林熠的眸中透过一丝悲哀,不知是在为死去的人,还是在为自己?
幻云真人奋尽全力,厉吼掠空杀向林熠,却被云怒尘轻描淡写地拦截。
林熠一动不动,像是石人,有谁能完全猜到,此刻他内心深处究竟在想什么!
猛地,他冲上前去抬手抓住幻云真人的拂尘,道:“你再不知进退,这里只会又多一个死人。”
幻云真人血红的眼睛瞪视着他道:“死便死了,贫道正要亲眼瞧瞧你有没有种,连我也一起杀了!”话音未落,身子却被锦云丝带再次缚住。
林熠右手轻带,将他挟在肋下,冷冷道:“你想死,偏没那么容易!我说过的话,也不会改变主意。”弯腰抱起连城雪的遗体,也不理睬云怒尘等人,阔步御风返身而去。
云怒尘自始至终不发一言,只唇角的冷笑更深更浓,待到林熠的身影消隐,才挥手慢吞吞下令道:“我们走!”
出了秘道,血卫早已在合谷川内燃放起漫山大火,浓黑的烟柱翻翻滚滚涌向天际,遮蔽了云天青山。
青丘姥姥与老峦飘浮斑空,见云怒尘掠身上来,淡然道:“恭喜山尊夺回圣鼎。”
云怒尘扫视过她虚浮的面容,冷冷道:“老夫没有死在秘道里,让各位很失望吧?”
老峦插口道:“山尊这话是什么意思,怎么连我也一起算上了?”
云怒尘嘿嘿道:“咱们几个老家伙相处了这么多年,都明白谁也不是省油的灯。有些事情,还是不要挑得太明的好。”
青丘姥姥冷笑道:“你还在怀疑林熠的身分么?”
云怒尘徐徐道:“刚才在秘道里,机会很好,他居然没有出手,要么,是我的怀疑出错;要么,是他的城府已深到足以瞒过老夫的地步。”
老峦道:“你应该明白,我和姥姥是存心给你制造考察林熠的机会。我知道,要取得山尊的信任,很难。”
云怒尘冷哼道:“若是他果然亮出破日大光明弓射杀老夫,岂不更遂两位心愿?”
青丘姥姥不耐烦道:“无聊,懒得理你。”纵身直上穿越云层,出了合谷川,迎面,已看到林熠默默地独自负手伫立在山巅。
“你还是把他放了?”青丘姥姥停下身形,望向他问道。
“这不正是你们希望的么?”林熠面无表情地回答道:“我带人围攻合谷川,助纣为虐,夺鼎杀人,从今往后,世人皆知我林熠已堕落成一个十足的恶棍,越陷越深,永远再无法脱离组织。”
青丘姥姥久久凝视着他,忽然冷冷一笑道:“所以我才说你是个不可救药的笨蛋。”
第四章 西冥
花间一壶酒。午后的阳光分外炽烈,照耀在林熠的身上,龙园的花树丛中一片恬然静谧,他靠着一株树干,在看南山老翁耐心地提起水桶,给一株株花树浇灌。
浇完最后一排花树,南山老翁把桶放下,坐到溪边一方光滑的石板上,悠悠道:“”你好“,这就是从今天上午到现在,你对我说过仅有的两个字。”
林熠道:“很奇怪,每回我走进这片花树林,心便能突然安静下来,简直忘记了身外光阴的飞逝,也不想再挪移半步。”
“你还是有点犯迷糊啊,”南山老翁微笑道:“其实林依旧是这片林,溪仍然是这条溪,普通得你在任何地方都能够随意看到,只是往往你的心把它们忽略了。”
林熠淡淡一笑,回答道:“并非我在犯迷糊,而是那些俯首可拾的花溪旁,没有老伯的存在。静的,不是这片林与溪,而是老伯的心与身。”
南山老翁欣慰笑道:“好,好,我终于听到你能说出这句箴言。只要心平无波,管他身外洪水滔天,哪里不是清静之乡?”
林熠苦笑道:“可惜,我的心里惊涛骇浪,浊波遮日。”
南山老翁将双手浸入溪水,惬意轻松地洗了洗,低声吟道:“公子博学多才,岂不闻”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之语?水清水浊,莫不是每个人心头的感受而已。”
看林熠良久无语,他悄然叹息一声,起身道:“别光喝酒了,到老朽的草庐去尝尝今年的新茶吧。”
新茶果然很好,只淡淡地有一抹清香沁人心脾。
林熠浅尝即止,慨叹道:“也许,在这无涯山庄中,老伯是惟一不受龙头羁束的人,整日逍遥,令人艳羡。”
南山老翁摇头道:“你错了,错得厉害,老朽同样有束缚,同样有枷锁,只是你看不到罢了。其实,老夫可能是这里惟一见过龙头真身的人。”
林熠的呼吸几乎静止,只听南山老翁继续说道:“当年我与他在万里草海激战五日五夜,堪称得上惊天地,泣鬼神,百余年来的天下第一对决。而今想来,那时的情形兀自历历在目,历久弥新。”
“结果呢?”林熠低头啜了口粗茶,掩饰起心绪的紧张。
南山老翁彷佛没有觉察到,惆怅地笑道:“结果老朽便来了这个地方,替他看守龙园,终生不能再出无涯山庄半步。”
“原来是老伯输了,”林熠顺着南山老翁的思绪问道:“如果今日你与龙头再战一场,谁又会是赢家?”
南山老翁沉默了一会儿,放下茶碗回答道:“这问题缠绕老朽多年,可答案始终只有一个,那个输的人一定还是我。”
林熠骇然,他并非惊讶于南山老翁的答案,龙头高深莫测的修为,他早有领略,可是身为南帝的萧照痕,所用的语气居然是如此肯定而不容置疑,可见龙头在他心目中已然竖立起了不可战胜的高大形象。
需知,即使魔圣聂天复生,云洗尘亲至,又或道圣重现人间,也不可能让南山老翁这般心甘情愿地未战而先言“输”!
他没有紧接着去追问,龙头到底是谁,许多事情,火候不到是急不得的。
然而,南山老翁为何突然要告诉自己这些,他是否已从自己的内心嗅到了什么?
“直到现在,你还没有问我,为什么邀你相见。”
南山老翁似乎很快忘记了刚才说的故事,质朴沧桑的脸庞上透出一丝笑意,道:“你的剑呢?”
林熠笑了笑,站起身子道:“老伯又要考教晚辈的修为了。”
南山老翁双目紧盯着林熠的眼睛,说道:“何谓”修为“?先修心而后方有为,什么时候你的心能忘了自己的这身修为,就能真正窥视到无为之境。”
他的目光深深刺入林熠的灵台,时间在刹那中凝固。“扑通、扑通!”跃动最响的,是林熠胸口的心跳。
一阵又一阵灼热的盛夏微风拂过,把头顶的烈日轻轻推向西山。
“啪”地一声,有颗汗珠从林熠的下颌滴落进石桌上的茶碗里,跳开一串涟漪。
南山老翁左手的蒲扇在摇,呼啦呼啦掀起的风吹开炎炎热意。
挥扇,收手;挥扇,收手─也不知道是扇在催动风,还是风在拂动扇?抑或,在南山老翁的心中,它们两者本就是一体。
想到他修剪花树的忘我情景,想到老峦驾驭马车的随手一鞭,原来他们早已把“修为”不着痕迹地融入无意间的一举一动,而自己还苦苦“执着”于招式。
─“你执着于道,便让道驾驭了你;你执着于弓,便教弓控制了你。”那茶楼邂逅的老道,不正也这般地点化自己?
不经意里,一股莫名的感觉通透全身,他的口中发出清越澄澈的啸声,心宁仙剑在手中一闪即逝,像是把所有的力量全都宣泄了出来,然而斩落在他适才端坐的石墩之上,那方平滑的青石竟然纹丝不动,巍然如故。
南山老翁走到他的身前,弯下腰仔细打量石墩许久,忽然拿起碗,将里面剩余的茶水泼在石墩上。
水并未顺势渗入青石,却从四面八方收拢到石墩中央,汇成一道晶莹碧透的细线,徐徐地波动流淌。
又过了半盏茶的工夫,所有的茶水,才缓缓渗进了那道几乎无法用肉眼辨别的缝隙里,再从石下的泥土慢慢扩展,润湿一片。
猛有风吹过,“喀喇”!石墩终于断裂成两半,每一面的纹理丝毫不乱,浑然天成,彷佛没有禁受过半点外力的冲击。
南山老翁没有说话,手中蒲扇晃动的幅度不断地变大,频率或快或慢充满了节奏感,渐渐地,林熠的视线被吸引到了他的蒲扇上,恍惚间,眼前依稀有千万朵寒梅盛绽,待到想凝目观瞧时,才发现那不过是一抹影,一抹风从天际掠过。
可他偏偏能清晰地感应到周身有千雪卷涌,无论蒲扇扇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