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客
怪魔目瞪口呆,不知所措,柱子下的第三颗玄珠亮起,所有异物消失。
我练功过关了,境界也更深一层。只见塔内的墙上现出文字:“打败诃萨迦大魔,进入大释界。”
这次不知可以学得什么样的功法?我充满好奇,急奔进入“毗卢塔”。
毗卢塔墙上出现“大日神功第三重毗卢光云”、“大日定位功”、“大日迷踪步”三个新的功法。
第二面墙则加入了诃萨迦大魔的资料,看到这怪魔,我不禁笑了起来,我根本没打他,但最后他离去的神情,真是可爱极了!越想越是有趣,我笑到弯腰。
接着,我意外的发现了上次来时没有注意到的地方。
这第二面墙下有个很小的平台,我弯腰时,挂于脖颈上的“优密多罗”玉牌接触到台面,居然亮了起来,我可傻眼了,墙上出现了这样的文字:
优密多罗
释宝僧门合众品
持有人:郭慕风
授予者:宗巴
铸造者:多诃多铸池
功德数:
地球 卡拉都村93
地球 伽切寺
14942
真圈星 西村 112
真圈星 紫灵山 3892
真圈星 释灵界105
真圈星 双剑庄 4177
功德合计 23321
修炼数:
元神 真元 18258
金伽蓝舍利子 释法 4854
兜率舍利子 释法 1798
修炼合计 24910
我可看傻了,不单是功德可以量化,连修炼也可以量化!原来“优密多罗”是计算功德及功力用的啊,这和级戒真有异曲同工之妙了。
毗卢塔第三面墙,又增加五个大阵。
第四面墙则出现了两篇咒文:“定位咒”及“追魔咒”。
我花了一点时间,将两面墙上的东西全背熟了。
神识正要飘出佛磬时,那个似曾相识的怪梦又无端浮了出来,白茫茫的地方,五座玉台围成星状,星状中央有个光影。
奇怪了,这是什么地方,那五座台子为什么老是出现在我眼前?
我试着静下心来,回想起刚刚阿弥伽塔第三根柱子的修炼,可说是意犹未尽,继续持念兜率心经修炼,不知不觉中入定。
不知过了多久,我感到兜率舍利子越来越精纯,紫府内的蓝光也越来越强。
这一次醒来,刚好是夜半时分。
我眼睛一亮,仙灵玉府内光明一片,发现三面玉壁上那些刻意排列的玉石,竟然都是夜明珠,照得洞内五彩缤纷的,煞是好看,然而就在这一瞬间,我内心翻搅惊异,这些夜明珠的排列,有些问题。
这是一种阵法!
没错,如果不是晚上,我不会去注意,若不是背过毗卢塔第三面墙上的阵法,我不会去注意,这……这是释阵,是“千辐菩提大阵”!
我一时之间也愣住了。
左边墙,延至中间墙,至右边墙,正是完整的大阵啊,可是为何这个大阵没发生任何功能?
毗卢塔墙上显示着,“千辐菩提大阵”是防御大阵,按理说大阵若齐全,那入口处应该会出现菩提幻境,模拟出四周环境的模样来封住入口,就是大罗神仙,也无法进入这仙灵玉府了。
眼前这个大阵,为何没有启动?
……莫非是这个大阵不完整?
我仔细比对一颗颗夜明珠排列的位置,这种大阵动用了上千颗宝珠,可是非同小可,足足耗掉我一个晚上才比对完左面的墙壁!
我继续比对起中间的这面墙,在白天,那玉的颜色千奇百怪,不如晚上夜明珠的明亮,而中间墙壁的夜明珠,比起左面墙壁更是多又杂,还是得一颗颗的慢慢比对,如此很快,时间又近黄昏了。
我稍事休息,一颗心上上下下的,充满了好奇,打起精神继续工作着,接近午夜,我赫然发现了,在中间玉壁下方少了颗夜明珠!
这大阵不齐之处便在此!
没错了,正是此处。我内心开始挣扎起来,好奇心告诉我补齐看看,恐惧心又告诉我,这阵发动后不知有何后果。
我取出一颗夜明珠,蓄积功力!一咬牙,将它打入缺了的阵位。
“千辐菩提大阵”启动了!
只见千颗宝珠闪动,各色琉璃的光芒,借着玉壁源源不绝传来的灵气能量,一道道射向洞口处,汇成一大光网。
刹那间,瀑布水声听不见了,入口不见了,彩色光网慢慢流动,然后消失,幻成另一面玉壁,整个玉洞便如同是一个密室,看来这大阵是保护修炼者不受外界干扰吧。
突然间,耳边传来一阵沉重的“喀喀”声,那正中的玉墙居然在动,一块约二米宽、二米高的“门”,缓缓地向后退去,这……这其中还有机关!
那“门”退去了约五公尺,停了下来,现出一条不知何时建造的走道,我慢慢的走了进去。
这走道竟然也布满夜明珠,约五十公尺长,走到尽头是个石室。
这石室有半个篮球场大小,最醒目的是一座巨大人物的雕像,像是个兵马俑,是中国古代人模样,气质不凡,雕像前是一石桌。
石桌上有个木制的文书立夹,上头立了些玉简,头一片纪录的是中国文字,这隐世者莫非也是地球人?
看了玉简上的文字,我恍然大悟,却更加惊奇了。
这个人物可是汉朝人啊,这玉简的作者名为灌晏。
“余灌晏,字柬之,徐州人氏,官拜沛国相,黄巾起,受命剿贼于山东,不意阉臣为患,苛扣官饷,内外交迫,余败矣,悲愤交加,既耻与宦同朝,与寇为伍自是不取,乃弃官自负浪逐天涯。
“余误入古战场,乃周武伐纣,阐截二派道人之役,吾破阵法得法宝仙册经典无数,综览群书,闻道法精妙,修炼数年而脱胎换骨。
“综观群雄并起,汉室倾微,兵连祸结赤地千里,百姓何辜,嗟夫,权倾皇胄皆灰烬,夫复何论,余去矣。
“宇宙寰宇玄妙,于此瀑得天地奥秘玉脉,灵气异常,辟此洞,名之‘仙灵玉府’,修炼百年彻悟道法。
“汝必有缘之人,入此地其一也,全此阵其二也,识此文必是吾乡之人其三也,汝持正道除邪魔,则吾传汝法为德不孤,反之,以生灵为刍狗,则天必惩汝,慎行!”
我惊奇得嘴都合不起来,看着这玉简一遍又一遍,汉朝至今约两千年,这个缘也结得太神奇了。
那玉简后头又有两片玉简,第二片是说右边玉柜存放着《灌子》十卷及《灌子剑法》,左边玉柜是灌先生的游历心得及宝物丹药。
而第三片玉简又是一篇文章,竟是他入仙界后又重回玉府写的。
“余回玉府,奈何缘浅福薄,千年不遇一人,余即离仙界而去,吾道将殁乎……吾观仙法疏漏甚多,法未精妙,再着灌子续篇八卷,乃神仙大法,望汝自习。”
千年后又回来,那应该约是在宋朝时候吧,一个法力强到可以自编功法,甚至连仙法都可以改正的人,实在不敢想象。
这真是令人佩服,剿贼、弃官、练法、创言,虽然短短小文,却是十足打动我心,离开药王门后,我本来没有打算再入别的门派,如今,与灌先生千年缘分既结,我便有义务去发扬传承灌先生的道法。
我恭敬地跪下:“灌子师父在上,请原谅弟子是药王文素的徒弟,不能忘了师父的教诲,自此当尊称您为灌子师父,望您能谅解,弟子必定竭力学习,发扬灌子师父玄妙大法。”
我老老实实的对雕像行了三跪九叩拜师。
翻阅《灌子》一书,那十卷分别为《玉清元神第一》、《玉清出窍第二》、《元神重制第三》、《上清元神第四》、《上清出窍第五》、《太清元神第六》、《太清出窍第七》、《气化三清第八》、《静分第九》、《化神第十》。
这灌子大法与传统修炼法全然不同,玉清元神修成出窍后,改修上清法门,修炼出上清元神,上清元神出窍后,又修太清法门得到太清元神,最后一气化三清,三个元神修成一体。
按理说,这样修三个元神不是相当费时?可是,灌子师父却花不到千年光阴就修成仙道,若不是天纵英才,那这个大法可真是玄妙奥秘啊。
我有些跃跃欲试,便将原有的元神禁制起来,开始修炼第一卷的玉清元神。
我依其中记载,服下灌子师父所留的玉清丹。
一股正罡之气进入体内,紫府四周灵气慢慢的孕成圆胎盘状,顺时针而旋转,还真像是漩涡式的银河,旋臂的尾端是紫府的灵气元素,由旋臂带着卷入胎盘中心。
我以意念掌控着气流,依法诀指示,先周转全身五脉,再转紫府周围,后转胎盘四十九圈,最后进入胎盘中心。在法卷上称这个完整的循环为:一周天。
如此运转四十九周天,胎盘竟然开始自行周转,并吸收灵气!
怎么会有这种功法!这简直太神了!只要供应充足灵气,居然可以自行运转。
我不禁对灌子师父产生了无比的好奇,既然他有游历心得,心动不如马上行动,取来观看后发现,那些玉简的最后一片竟是个手札,我兴奋万分,不知该问什么,想起净琉璃给了我颗聚灵石,一直不知道如何使用,就问看看吧。
灌子师父的影像回答得很详细,原来聚灵石需要化入体内,才能修炼。
聚灵石有过滤、精炼、浓缩灵气能量的好处,更特别的,它有吸引灵气的功效,用大自然灵气来补充耗掉的真元,对敌时自然功力大增。
我拿出聚灵石,依法施行。
果然紫府内产生了一圈透明的五彩粒子,这表示以后我的灵气供应将更精纯而快速。
我知道我走上了一条没人走过的路!
修炼的方式集传统道家、灌子、释家三种心法,又有聚灵石纯炼灵气,想来以后不知会不会成了怪物?灌子师父已是够怪了,我可比他更离谱。
一想之下,不禁在手札上输入“道释双修”四字,手札竟真的出现了一篇《道释双修论》,我像是被雷击中一般,赶忙往下阅读,越读我心越惊。
难怪没有人道释双修,这可是一条不归路啊……我全身如堕入冰冷世界中,不禁发颤起来!
文章明白说明,元神必须修炼到出窍,才可以往下精进,可是在修炼出窍时,元神挣脱肉体的过程中,那原本修在元神上的舍利子却无法跟着挣脱,成为一方要往上提升,一方却拉住不放,最后元神与舍利子将玉石俱焚!
原来我已步至悬崖边缘而不自知!不能练到元神出窍,那不意味着,我的功力再高,也仅止于此?
我整个人呆若木鸡的坐着,愣了好久才回过神来,一直想要找人发泄。
我取出了佛磬,步入“阿弥伽”塔,一招“大日烈焰”打在墙上,又换“火焰神劈”。
多了舍利子,也不知是福是祸,我脑中还停留在刚刚那篇“道释双修论”,心中还是烦躁不安。
就这样,我也不知道自己在练什么,打了好久才发现,我头顶上有只火红的巨大神鹰,双翼喷着焚风,口吐火球,把那塔壁打得震动不已。
我竟然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打出了火焰刀第三招“火焚烈鹰”,这可是我原先所不能做到的啊!一下子,原本跌落谷底的心情好多了。
死过两次了,有什么了不起,我这只烈鹰威力还是很强大啊,无法精进也好,就算未来没办法进入仙界又如何,行医天下,也是不亦乐乎啊。
退出了佛磬,换上灌子师父留的紫授天鷡道袍,走出了密室,想想这奇遇,又得知道释不得双修,也不知该哭还是该笑,自叹了口气,飞出仙府,往玉庐山而去。
~第五章 阿闪拉~
玉庐山下的觉远学堂,可是热闹得很,那上课中的竹真子一看到是我,也不管子也先生同不同意,直嚷着:“下课,下课!”一边接着道:“唉呀师叔,你可来了,想死我了!”一伙人全出来迎接。
那阿大直叫着:“哇,师父,这是师父吗?怎么不太像啊?”他瞪大眼睛,连眨都不眨一下。
原来我的外貌有些不同,与他们交谈之下才知道,我入关已两年了。
大伙哇啦哇啦的闹哄哄的,一望去又多了些新鲜面孔,看来学堂成员已接近一百,我向竹真子笑道:“竹真子啊,这觉远学堂的生意是越做越大了啊。”
“叔叔,你可回来了,小同好想你啊。”稚声传入,小同的熟悉身影跑着来到。
我抱起小同,“哇,小同长大了,我也想你得很啊。”
小同在我脸颊磨蹭着:“叔叔,长了大须子,大竹,叔叔好可爱……”
大竹是谁啊?
“喔,竹真子叫大竹,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