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人
老人也不推让,却笑吟吟地看着他,道:“公子,昨天还不觉得怎样,如今一看,才知道你是天生的贵人相啊!”仕进愕然地看着他,不解何意,老人却不再说了。原来仕进在荒谷中呆了这么多年,几乎是不见天日,整个人甚是白皙,昨天来到村子时已是黄昏,天色昏暗之下,老人也没注意到这些,现在才发现这一点,不禁更是坚定自己的信念。
仕进洗漱完毕,便犹豫着想问老人,话还没出口,就被老人拉去用膳了。桌上只有那父子俩,青年的妻子是个腼腆朴实的农家妇女,把饭菜端上来就一个人进了厨房,呆着不出来了。老人不住地劝仕进吃多点,青年也是满脸的憨笑,十分的热情。仕进只觉肚子快要撑破了,但脸上还得勉强挤出笑容,甚是辛苦。
好不容易吃完这顿饭,待那农妇收拾好碗筷后,仕进终于忍不住问道:“老爹,您知道如何才能到浙江的杭州呢?”问完,他定定地望着老人,满心期待着,却又生怕得到否定的答案。
老人楞了一下,苦思了一会,摇摇头道:“公子,不好意思,老汉这一辈子没去过什么地方,都是呆在这穷乡僻壤,委实是不知。”他马上转向青年,道:“二楞子,你知道吗?”
仕进初听老人说不知道,心顿时往下沉,这时却又看向青年,心里七上八下的。青年憨憨地笑了一下,道:“爹,我还不是和您一样,怎么会知道呢。不过,我听村里出去的人说过,在村子东面一百多里的地方,有个大大的城子,不知是不是公子打听的什么杭州?”
仕进摇摇头,大失所望,一脸的沮丧。老人安慰他道:“公子不要灰心,不如你到那大城市里去打听一下,说不定有人知道。不过路途遥远,公子一个人去怕是不安全。”
仕进稍稍振奋了一下精神,想道:“也只能如此了。”他对老人道:“老爹,看来我是要到那里走一趟了。您放心,我不会有事的。”他又道:“老爹,给您添了不少麻烦,我也该告辞了。”
老人忙道:“公子说那里话呀!这么快就走了吗,住多两天再走也不迟呀!”仕进摆手道:“打搅了老爹您一晚上,我已经十分过意不去,又怎么好意思再麻烦您呢?况且我离家这么久了,都不知家里如何,也该快点回去,好让他们安心。”
他嘴里说着这些,心里却黯然道:“现在又有谁会为我担忧呢?”老人看他去意已决,便道:“好吧,既然如此,老汉便不留公子了。只是路途坎坷,又甚是遥远,公子一人前行恐怕不好吧,要不我让二楞子送公子一程?”仕进连忙推辞,老人又劝说一通,最后看仕进甚是坚决,只好作罢。
这时青年拿了一个包袱出来,那包袱鼓囔囔的,装了不少东西。老人接了过来,塞到仕进怀里,道:“公子,乡下地方,没什么好东西可见人的。这里是一些干粮,还有一套衣服,好让公子路上换洗,还请公子不要嫌弃。”
仕进推让道:“老爹已经帮了我很多,我又怎能再要老爹的东西呢?”但老人坚持让他收下,仕进却不过,只好收下了。只见仕进接过包袱,推金山倒玉柱,伏身向老人拜下,口中道:“老爹的恩德无以为报,小子只能在这里叩谢了!”
老人受宠若惊,忙低身想扶起仕进,道:“公子快快请起,老汉那里受得起呢?”仕进却道:“所谓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一拜老爹无论如何都要受下。”他坚持把头叩完这才起来,老人却那里扶得起他,只好生受了。
时近午时,仕进终于走出了老人家的院门,老人父子俩跟在后面,却不想看到一大群人围在门外,三人都面面相觑,心想发生了什么事?他们不知道那些村民们看到老人把貌似乞丐的仕进带进家里,还招待着住了一晚,都是大为好奇,想来看看仕进是何方神圣。
待看到三人出来,都哄的一下闹开了,指着仕进议论纷纷。仕进顿时满脸通红,不知道该怎么办好。老人一边对众人道:“看什么,看什么,没见过贵人吗?真是孤陋寡闻。”神色甚是得意,一边对仕进道:“公子别见怪,乡下人不懂规矩!”仕进这时那里顾得上什么,只盼能快点离开。老人送仕进到村口,又寒暄了几句,终于目送他的身影离去,渐渐不见了。
仕进一到了没人的地方,便展开身法,飞快地向前奔去。如此过了一个时辰,远远可以看到高耸的城墙了。仕进放缓脚步,开始慢慢走着,象个普通人一样。
他这时已经知道,拥有轻功的人在老百姓眼里就象神仙一般,所以不能随便施展。快到城门了,仕进放眼看去,只见那城墙全部是用尺长见方的大青砖砌成,甚是雄伟壮观。但去近一看,上面已是班驳脱落,青黑的厚苔覆满了底下的砖,显然是饱经风霜雨露,让人不由心生沧桑之感。城门上方“三阳城”三个大字饱满有力,写的人颇有功底,不过年代久远,那字迹已是黯淡无光,充满了日落西山的愁绪。
守城的军士无精打采地立在门前,看到进城的百姓便软绵绵地挥挥手,放行了。仕进经过他们身边时,他们也不多加盘查,只瞥了一眼,就不耐烦地道:“走走走!”一伙人便自顾着自己说话了。
仕进隐约间听到几句,却是什么“这日子丫的也太无聊了!”、“本来以为当兵是个好差事,有油水捞,唉!”、“你也甭怨了,上头还不是一肚子气!听说是上面的首辅推行新法,才卡了我们的财路。真希望首辅那混蛋快点翘辫子!”、“也快了。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听说上面很多大人们准备联合起来对付他。”、“真的?快说说看,怎么回事?”。。。。。。他听到这些,心里有点怪怪的,却没有多想,走进了城里。
甫一进城,仕进感觉就象从一个荒无人迹的原野掉进了一个热火喧腾的世界,耳朵刚才还静悄悄的,才那么一下子,便轰的一下,各种各样的声音便疯涌而来,你推我拥的争得不可开交,却又不约而同地往耳里钻,分外突兀。
他呆了一下,心想:“我一辈子都没见过这样热闹的场面啊!”不由得兴奋起来,快步走着,一路兴致盎然地看着。沿途都有设摊叫卖的小贩,个个是使出浑身解数,扯开嗓子大喊,把自己的东西夸得是天上有地上无,脸上更是笑得象朵花,也不怕笑了一天脸会抽筋。不过他们都是经过千锤百炼,想来不用担忧这一点。
摊上什么东西都有,蔬菜鲜果,布匹古董,胭脂水粉,多得是让人目不暇接。街上铺着青砖,本来都是有棱有角的,这人来人往下,却是没有了傲气,都被磨得圆滑起来。
日头不小,街上是灰尘弥漫,夹着热乎乎的空气,还有汗臭,胭脂香味,水果甜香,各种各样的气味混在一起,甚是呛鼻。但行人们却毫无所觉,依然走得若无其事,还能和小贩们讨价还价,争个面红耳赤。
角落里躺着几个乞丐,衣服上破了不少洞,露出了里面黝黑的肌肤,不知多少天没有清洗了,厚厚的一层泥垢,衣服也是黑得发亮,想来是鼻涕口水都往上面擦所致。那地板是热气腾腾,他们却闭目酣睡,甚是享受,就好象现在躺的是皇帝的龙床一样。睡着睡着,嘴边是口水长流,淌了一地,不知梦里吃了什么好吃东西。
仕进觉得什么都新鲜,不时驻足观看,还拿起摊上的东西细细把玩,许久才放。他走着走着,忽然看到一个卖书画的摊子,心中一喜,走了过去。
他拿起一幅,打开看了起来。那小贩看他虽衣着朴实,但举手投足间甚是雍容,心想必是一个有钱的主,不由得满脸堆笑,连声道:“公子慢慢看,随便看!我这里卖的可都是货真价实的名画。啊,公子真识货了,您手中这一幅就是唐伯虎的《岁寒三友图》了!说起那唐伯虎了,可是赫赫有名,却是江南四大才子之首,琴棋书画是样样皆通!他的画,多少人是求都求不到呀,公子您有福了,我亲戚的朋友恰好是唐伯虎的邻居,这不,我才能弄到他的画。您可别不信,您去问问这街上的老少爷们,我王甲华是从不说假话,童叟无欺,铁价不二。嗯,对了,公子您能出多少价呢?我保证给您最低的价钱!”
他滔滔不绝地说了一大通,仕进听着有趣,就停着看他都能说些什么,况且仕进对外面的事情差不多是毫无所知,这时也就听得津津有味。待他说到最后,仕进才醒起自己身上是分文全无,不禁脸上一红,讪讪地放下画,赶紧落荒而逃。
小贩本来还满心欢喜,以为来了个大客,这下马上变了脸,朝着仕进远去的身影恨恨道:“呸!穷鬼一个!没钱瞎瞧什么,莫要摸脏了我的东西。”仍自愤愤不平,脏话一连串地吐了出来,端是丰富多采,变换莫测。但下一个顾客到来后,他又换了脸色,四喷着口水,介绍起这些所谓的唐伯虎的“名画”。
仕进自然不知自己被人骂得狗血淋头。他这时正苦恼着该找谁问路呢。很快,他就决定向老人问路,毕竟老人见多识广嘛。仕进的心怦怦直跳,他怕又一次失望。那面容消瘦,留着两缕长长白胡子的老人瞧了他一眼,道:“年轻人,你要到杭州去吗?路可不近哪!”言下之意,他是知道路的。
仕进大喜,忙恭敬道:“还请老丈指教。”老人捋了捋胡须,道:“要到杭州,须得经过安徽境内,还要过江苏一省。当然,还有别的路径,但这是最近的。嗯,我现在跟你也说不清楚,你顺着东南方向走,一路问人,如此这般,才能到得杭州。”
仕进知道了具体方向,心下已是定了,忙谢过老人,寻思起路上的种种事宜。其实问题只有一个,只要他能找到盘缠,什么都能迎刃而解。
仕进边走边想着,却委实找不出法子来。他根本不知道该如何谋生赚钱,又那能找到回家的路费呢?当年父亲教了他很多东西,惟独没有教如何谋生,父亲总说:“贾人牟利,非君子所为。”现在好了,浑身力气,却不知往哪里使唤。仕进正郁闷着,却听到前面一阵喧闹,不少人围着,不知道在看些什么。不禁挤了前去,想看个究竟。
*****************************************************************************
第十一章 夺牌之战
还未近得前去,却又是阵阵喝彩之声传来,仕进正想着为何,身子却被人冲撞开了。
只见无数人一听到这阵喧腾,便蜂拥而来,挤得不可开交,个个都要争着到前头,嘴里都嚷着:“快让开!快让开!已经开始了!”仕进心中困惑,好奇心不禁大炽,也跟着用力挤进去。
他的力气自然不是普通人所能阻挡的,不少人一下子就被挤到了一边,踉跄着想跌倒。那些人马上对他怒目而视,直欲扑上去殴打他一身。
仕进不用回头,却能感受到无数刺人的目光盯着他,顿时只觉背上凉飕飕的,再也不敢太用力了,只能慢吞吞的随着人群前移。人潮不住的涌来,街道虽然宽,这时也被堵得死死的,半天才能移动一点。
仕进只觉得热气不断袭来,浑身是汗,不由得后悔来凑这个热闹,却又想知道前面发生了什么,竟能吸引这么多人。
他身旁有人也不知道什么,只是见大伙儿一块冲来,就跟着来了,这时那人便问别人:“哎,大兄弟,前面究竟出了什么事呀,你们这么激动?”那人瞥了他一眼,眼色里满是狐疑,似是奇怪他连这个都不懂,但马上不屑地撇撇嘴道:“一看就知道你不是我们三阳人,居然连四年一度的夺牌之战都不晓得。不跟你说了,我还得赶着到前面去呢,再迟就找不到好位置了!”
问的人一听,恍然道:“哦,原来是夺牌之战呐!怪不得呢。看来我也得赶紧寻个前面的地儿,免得落下了那精彩的场面。”看样子他已经知道什么是夺牌之战,故才一听便已了然。但旁边的仕进听着,却更是云里雾里,不明所以。他不得不奋力前挤,好看个究竟。但他也不敢太过于用力,生怕再惹恼别人。
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仕进终于前进了不少的距离,但这时那街道却忽地豁然开朗,前面是一个大大的广场,四面八方都有人涌来,朝着中央过去。仕进这时可以轻松一点了,很快便挤到了前端。
他定睛一看,脚下画了一条白色的石灰线,离线约么三丈处是一座方台。所有观看的人都在白线之外,隔不了多远就有一个劲装打扮的青年维持秩序,不让看众靠近方台。那方台五丈见方,高约一丈,却是用坚固的木料建成,看上去便是用大铁锤狠砸,一时之间也难以砸坏。
只是那木板都有些旧了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