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游之格斗
~第一百五十五章~
期末考试前的几周可能是大多数大学生们唯一的学习时间。正是因为如此,考试也成了大多数大学生心中永远的痛。不过这一切对林风来说就显得相当轻松,他考试前也没有上什么通宵自习,但是依然通过了超过别人一倍的考试科目。虽然有一两门不重要的课程成绩也几乎到了不及格边缘——那几次考试吓出了林风一身冷汗——但是考虑到他的考试强度,能取得这样的结果已经足以体现他的水平。
寒假的新年中林风回家呆了几天,便又匆匆忙忙赶回学校。因为他的几项程序设计的课程都被搁置了整个学期——学校考虑到他的情况,特意批准了他延后处理这些设计性的功课。再加上个原本就极其费事的毕业设计,林风的后面几个月又忙了个不可开交。
好在华宇辰帮了林风不少忙,尤其是毕业设计,当年吃了大亏的华宇辰给林风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到第二年的四月底,林风就已经弄完了所有的设计课之后。不过他依然没能闲下来。
虽然大三下学期,学校的课程并不多,但是处理出国前的各种事情却占用了他大量时间。其中还包括三天一小宴,十天一大宴的吃各种人物请的“送行饭”。
原本按照林风的想法,就这样平平稳稳过了最后的几个月,然后便可以从从容容的出国。但是现实却不允许他平淡下去。
去年中友以B级联赛第一的身份成功晋级A级联赛,然后在A级联赛中,林风却没有出场参加比赛。如果不是当时的“腾飞公司问题”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恐怕这又是一场大风波。好在等记者们对“腾飞公司问题”的兴趣消退下去的时候,林风不参赛的新闻已经成了旧闻。媒体不愿意再去抄冷饭,最终对这个问题也只是不痛不痒的批评了中友两句,然后丢下一句“看他们今后的表现”了事。
在其后的一段时间里,格斗界一直很平静。于是到处挖新闻的记者们终于把林风即将出国求学的事情暴光了出来。于是一切都有了合理的解释。
媒体对林风的决定表示出极大的关心,而且网络上和社会上更是对此事的争议极大。网络上的讨论非常热烈。争论的重心一开始是林风应不应该参加比赛;然后又变成了林风应不应该出国留学;过了一段时间又变成了林风究竟是应该出国留学还是应该参加比赛。最后,争论焦点终于从林风身上脱离,变成了到底是学习重要还是游戏重要。
公众和媒体分成两拨展开了相当规模的大讨论。但是这种学术性问题永远也争不出结果,双方都无法说服对方,最终只能不了了之。
在关心格斗游戏的那一批媒体闹剧般的吵吵闹闹中,职业格斗A级联赛依然照常进行着。中友的张昆和左子游两个人还是有两把刷子的,打A级联赛的第一年就双双进入了季后赛,而且张昆最终还拿了个第八名。
这一年成为了中友崛起的开始。不过伴随着中友的崛起,原来中国职业格斗界的霸主——太元却迎来了自己的衰败。周安伟战绩一直起伏不定,明显已经不复当年之勇。王浩又远投大宇,一下子,太元失去了两个领军人物。领导层痛下决心,要重新从新手中发掘一个能抗旗的人物。而周安伟正好乘此机会,向上面说明了自己淡出游戏界的想法。
周安伟想法与太元上层的重塑新太元构想相符合。而且经过了两年的联赛战绩不佳之后,周安伟的商业价值大减,于是太元集团也没有对周安伟进行过多的挽留。他们仅仅要求周安伟至少再为太元效力一年——“奥运冠军”这个身份的“有效时间”也大约就是两年。不过他们可能不知道,周安伟已经在拿到奥运冠军的第二天就如约把金牌邮寄给了林风。
四月底格斗联赛还未结束,便已经到了WCG的报名时间。去年中国包揽WCG的冠亚军,而且还出了个与金向东打成平手的ALLKILLED,不可谓不风光。有这样的成绩,今年国内的观众对WCG当然充满了期待。
没有奥运会的比赛,各国强手纷纷将目光转移到WCG的比赛中。据欧洲和美国的一些体育媒体报道,去年没有参加比赛的一大批高手今年都准备参赛,而且他们发誓要打破亚洲在这个项目上的垄断地位。
与欧美的火暴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中国。在WCG报名开始之前三天,周安伟和王大海这对老冤家几乎同时宣布了放弃参加本届WCG的消息。他们连理由都选的一模一样:为了俱乐部的发展,现在需要培养新人。而林风则一直没有在公众面前露过面,在媒体的眼中,他这叫“保持着一贯的神秘色彩”。也就是说,去年代表中国出赛的四个人中间,就只有王浩和王宏宾报了名。
终于在离报名结束还有四、五天的时候,大家忍不住了。呼吁林、周、王出来参加比赛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周安伟和王大海很明确的表示,他们已经把自己的推荐名额让给了队内的其他选手,因此按照规则是不能参加比赛的。
但林风却没有他们那种推脱理由。他虽然是中友的注册队员,但是却没有参加A级联赛。按照规则,他依然算业余选手——架在周安伟和王大海身上的规则枷锁对林风并不适用。于是,所有的压力都转移到了林风头上。
周围同学的眼光、每天上门的记者、没完没了的电话……林风再一次尝到了当初ALLKILLED的身份刚暴露时的那种滋味。这时他正处于将开始考试的关键阶段,受到如此规模的骚扰,林风头痛不已。
忍了两天,林风终于受不了了。在一天晚上,他向每一个打电话到自己宿舍的人说:“可以,行!我明天就去报名。”
第二天一早,他果然一路小跑着到最近的WCG比赛报名点报名参赛。当林风出现在报名点的时候,那些认出他的工作人员和周围格斗爱好者发出一声震耳欲聋的欢呼。他们簇拥在林风身边,看着他完成了所有的报名工作。然后一路都围着他,一直把他送回学校。
对于林风的报名,无论是媒体还是公众都表现出了无与伦比的欣喜。人们一下看到了希望。在他们眼中,能够与金向东大战近两个小时,最后同时脱力掉线的林风比周安伟和王大海还要强。林风也得到了他想要的安宁。
既然报名,就一定要在比赛里打出最好的状态。这是林风的一贯原则。决定参赛之后,林风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到金士德,告诉他自己想参加从现在起中友的全部训练。并且他提出,希望能接手从现在起到WCG结束这段时间的中友教练职务。
林风的要求让金士德喜出望外。其实在林风离开之后,中友一直就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教练。现在中友的主教练只是挂个名字而已,训练队员的任务实际上一直是左子游和张昆来完成。林风的教练水平和游戏水平金士德早有耳闻。所以对他的要求,金士德二话没说,一口答应下来。
那一天正是四月二十一号,距离WCG中国区预选赛开始还有二十天。此时国内的职业联赛还没有打完,不过中友的所有队员都已经结束了自己的第一次中国职业格斗联赛之旅。
二十天之后,林风结束了中友的封闭式训练营。从张昆等人的表情上看,这二十天他们的收获恐怕比自己单独练半年还要强。有一个高手陪练,训练效果比自己单练要好的多。
五月十日,中国WCG预选赛正式开始。
事实上,这时候的比赛在格斗游戏界一般都被称做“中国WCG预选赛外围赛”。因为参加比赛的基本都是各地报名的业余选手。也因为同样的原因,它几乎受不到任何关注。第一天的比赛冷冷清清,不但记者没来几个,就连旁观的游戏爱好者也是聊聊无几。
五月十一日,上午八点十五分。
此时距离今天的WCG预选赛开始还有一个小时零十五分钟。但是带着头盔坐在电脑前的张国强却已经只能一边骂骂咧咧的抱怨格斗之家居然不给服务器扩容,一边不停的用虚拟的拳头敲打着眼前那个红色的登陆按钮。
“对不起,登陆用户已满,请稍后重试。”系统一遍又一遍的重复着同样的话。看着面前3078/3000的数字中左边的3078居然还在增长,张国强骂了最后一句:“操!”然后恨恨的离开格斗之家WCG中国区预选赛服务器。
还好还好,怎么说我也是X大学的学生。随时能见到真人的,那些家伙也就是能看看电脑里的假货罢了。张国强这样安慰自己。他不耐烦的点开那个下拉式的网络电视台转播目录,胡乱一拖选择器,看也不看就按了一下。然后,一个仅有外框的电子门在他面前出现。随手关掉选择器,张国强走了进去。
~第一百五十六章~
在格斗之家的中国区预选赛服务器里,早已经聚集了诸多的记者和观众。观众们在服务器到了3000的人数上限便后不能再进入,但是记者却有特殊的待遇。凭借格斗之家给网络公司发的网络记者证,他们可以在服务器人数到达上限之后继续进入。
在服务器里的观众们脸上洋溢的是兴奋与期待,他们分做几人一堆的小集团交谈着。能站在服务器里的记者们也一样兴奋,而且有些新手脸上更是很明显带上了拥有特权者才会出现的得意。
网络里此时并不是只有记者和游戏爱好者,还有不少身上带着绿点的人也在游戏室中走来走去。这些都是即将参加比赛的选手。他们没有准备比赛,却都在翘首期盼着。
能引起这么多人的关注,甚至让选手都放弃了准备比赛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林风!
不过这些人注定了是要等上一段时间的。因为此时林风正在他的“形式语言与自动机课”上努力辨认着讲课兴奋的唾沫横飞的年轻教授写在黑板上的天书——二十一世纪初涌现出来的那一批计算机研究人员中,有不少人字写的实在是太烂了……
九点五十,刚刚从教授嘴里听到“下课”两个字,林风已经飞奔出教室。以最快的速度回到寝室带上了他的格斗头盔。进入游戏室,他头上的时钟准准指着十点整的位置。不顾周围人似乎要把他熔化掉的炽热目光,林风挥手召来向导,跟着他走进了自己的赛前训练室。
从林风出现在服务器中,到他进入训练室的时间一共只有一两分钟,但是站在他出现地点的附近,能够一睹他真容的人依然集体欢呼起来,惹的其他人都拼命望这边挤将过来。可惜后来者却被层层“人墙”阻挡,挤了几下,发现挤不进去之后便只能无可奈何的叹一声气,放弃了。
等林风走进他的训练室,拥挤到一起的人群才慢慢散去。而那些或见到了他本人,或没见到他本人的游戏玩家也有些恋恋不舍的找到各自的训练室开始准备比赛。
预选赛里的高手实在是少之又少。各地报名参赛的一百多人在系统随机抽签分成四组之后再进行对战。战斗采取循环赛制,一共进行三十二场,结束之后选取名次在小组前四的选手进入下一轮。
林风打这个已经是老手,他进大学以来好象每年都参加了这项赛事。由于林风的名气,今年的赛委会安排比赛时竟然特意考虑了林风的课程,他们给林风安排的比赛完全避开了与他平时上课之间的时间冲突。因此,三十二场比赛林风场场参加,最后的战绩自然是三十二战三十二胜,小组第一。
每一场有林风参加的比赛观众人数都爆满,被公众指责的格斗之家第一次在承担“预选赛外围赛”的比赛时给服务器扩容,最后将服务器总容量扩大到两万人才勉强达到平衡。
这种比赛的水平其实并不怎么高。甚至有不少与林风战斗的业余选手在见到他的时候已经激动的全身发抖——如此状态,在后面的比赛中表现自然是惨不忍睹。比赛缺乏观赏性,但是一样有近两万人进入服务器旁观,这不能不说是林风的个人魅力所致。
一开始林风还全力以赴,但几场毫无意义的完胜之后,他便顺着那些玩家的意思与他们打起了教学赛。随意使出些新颖的招数、玩一玩花哨到极点的战术、偶尔开口指导下对方的缺点——林风在后来比赛中的表现简直就不像是在打正规比赛。而观众却似乎更喜欢看到这样的情景,能得到林风指导的选手们一样欣喜不已。他们虽然输掉了比赛,但是却一点也不懊恼。
打到第二轮预选赛的时候,林风惊奇的发现,自己的崇拜者似乎并不仅仅是业余玩家。几个在国内联赛排到了相当高名次的职业选手也表示能与林风交手是一种荣幸,后面的比赛里也没有原来林风打预选赛?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