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游之格斗
还故意向陈茹芸挤挤眼睛。
“你敢!”陈茹芸一拳砸在林风后背上。
悠闲的生活在孩子降临之后半年终于结束了。林风的那位美国师兄通知林风,他们的实验室打算进行进一步的全仿真系统改良,希望他能参加。
林风几乎没有犹豫便答应了他。今年林风已经是二十八岁。人生的创造阶段也就是到三十几岁结束。如果不趁还能创造的时候多做一点事情,林风很担心自己的才华就这样被岁月磨去了。
对林风的决定,陈茹芸是毫无保留的支持。她自己暂时辞去了工作在家带孩子。林风原本以为她会雇一个专业的保姆,不过母性的光辉实在是无法抵挡,陈茹芸说什么都对保姆不放心,最后还是决定自己动手。
林风那位美国师兄的计划最终是制作出一个可以让人二十四小时不需要离开的生态仓。林风所需要负责的只是生态仓中的全仿真系统。由于生态仓与普通全仿真系统的核心部分不太一样,而且美国那边的专利又没有放开,所以他们便找林风来改良这种全仿真系统的真实程度。
这是一项漫长而艰苦的工作。每个参加到工作之中的人在一进入团队便签了几份非常重要的保密文件,然后,他们看到了一个五年的长期规划。这个系统从开始搭建到现在已经用去了三年时间。后面的改良工作,汤姆准备用两年来完成。
林风的到来保证了改良之后全仿真系统的稳定性和先进性,不过在进度上,他们依然用足了两年。当生态仓完成的时候,林风的心头却没来由的感觉到一股沉重。
这几年,林风将自己在美国的几项专利和他发表的论文整理出来,陆续在国家级技术刊物上登出。他在中国全仿真学界泰山北斗的地位也就随着这些文章的发表确定了下来。
在林风三十岁生日的前几天,中国科学院正式授予他中国科学院的院士头衔。于是他便成为了中国科学院最年轻的院士。
中国这边的研究刚刚结束,特里那边的工作又再次开始,他这次同时邀请了林风和汤姆回去帮忙。于是林风又马不停蹄的飞到了美国,不过这一次他可没再犯上次的错误。在得知研究周期可能长达五年之后,他将陈茹芸和三岁的小女儿也一起带了过去。
此时在世界范围,全仿真学仿佛疯了一般的发展。首先是腾飞公司在几年时间里将江湖游戏推到了全世界,也将新全仿真系统的网络铺到了全世界。在这样的基础上,他们再次与微软以及阿特拉公司三家合作,共同推出了一款名为:随心所欲(AsYouWish)的操作系统。它瞬间便风靡全球,全面取代了微软原先与阿特拉公司推出的那款全仿真系统。
当林风到达美国时,全仿真系统学报的客户调查表明,AYW系统在全世界已经售出一百二十亿份,平均每个地球公民拥有一点五份AYW操作系统。
AYW已经彻底改变了全世界的生活习惯。此时再也没有办公室的白领阶层了。一切的办公室业务全部都可以在全仿真系统内办理。每天人们准时到全仿真系统中的办公室里上班,然后下班。而在离开全仿真系统的公司之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并不是立刻离开电脑,而是进入了全仿真系统中的娱乐部门或者游戏中。
由于全仿真操作系统开放了全仿真系统内部的程序端口,于是无数的全仿真软件开发商一夜间涌现出来。他们疯狂在全仿真系统内进行着如同盖楼房一样的工程。
色情仿真软件也夹杂在正统软件中蜂拥而至。各国政府对色情业他们的管制根本毫无效果,由于国际互联网络的开放,大多数色情业的服务者都将他们的基地放在了H国或者J国这种允许色情业合法开放的地区。最终,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全仿真系统中虚拟的国界也出现了。
~第二一六章(大结局)~
由于全仿真系统的广泛应用,在短短的两年中,世界上出现了几个非常重要的变化。
第一就是电信部门正式将原来的程控式交换机全部淘汰。也就是说,普通家用电话作为一种过时的科技正式宣布退出人类历史的舞台。
第二就是在林风推荐给特里的那为盈舞的主持下,新式全仿真系统和生态仓的结合实验获得了极大成功。生态仓开始取代原来电脑的位置,进入全世界的每一个家庭。
第三件就是由于电子实验和软件开发变的异常方便。在这两项硬件指标快速提高的作用下,通过图灵测试的人工智能软件终于便出现在公众面前。
或许是开发者自己也知道它并不能在公众的视线之中开发应用,所以这个复杂的机器人程序的开发者根本就没有透露任何有关的信息。他不但没有打算用这个软件来卖钱,甚至没有告诉任何人他开发了机器人程序。
由于全仿真网络的普及使得进入全仿真网络的人员的身份验证不再像十年前那样要求严格。因此开发这个机器人的创作团队(外界普遍如此认为)只是单纯的给他们的作品披上了人的外衣,放任它在虚拟的全仿真网络中自由活动。
当人们发现在全仿真网络中出现了机器人的时候,他们已经入侵到了全仿真世界这个虚拟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大公司里有他们的身影,娱乐场所有他们的身影,网络游戏里有他们的身影,就连在虚拟网络里兜售各种产品的推销员也有一部分是机器人。
于是,当人们发现他们的世界已经被虚拟人类入侵的了的时候,他们已经离不开那些虚拟人类了。这种情况引起了整个世界的一阵恐慌。不过很快人们又意识到,在网络世界的虚拟人类似乎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么可怕。
网络中的资源与现实中是不同的。现实中的资源有稀缺性,人们需要通过竞争才能获取它,而网络中的资源却是无穷的。人类完全可以与虚拟人分享网络这个大世界。况且,虽然机器人已经拥有了类似于人的智力,可是他们依然无法离开网络。在现实世界中,人类还没有获得生产可以像人类一样活动的机器人的技术。
事实上,这种想法也可以称做是一种自我安慰。如果不是发现驱逐所有的虚拟人可能引起现实世界中的金融崩溃的话,人类也很难接受和一堆数据共享世界的事实。
就这样,人与虚拟人相安无事的局面又持续了大约两年。在这两年里,人类的自动化有了长足的发展。大多数可以由电脑控制生产的工厂都将他们的生产交给了电脑控制,而那些解放出来的工人则大多数进入了虚拟世界,在那里创造虚拟世界中的价值。
在交给机器人负责的生产项目中就包括人类社会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发电厂。
在2032年九月里的一天,虚拟世界遭遇了后来被称为“末日事件”的恐怖袭击。这一次恐怖袭击并不是针对虚拟世界中的数据,而是针对虚拟世界中的人。在这次事件的后续调查结束之后,人类承认,这是整个人类种族向灭绝的悬崖边上走的最近的一次。
“末日事件”的始作俑者依然是几个年轻人,几个冲动而自负的年轻人。在经过仔细的研究之后,他们在腾飞公司和微软公司合作开发的全仿真系统软件里找到了一个漏洞。
他们发现,通过这个漏洞,可以让人的意识无法与电子信号中断交流。也就是说,他们可以通过电子手段,让人类的大脑信号无法传播到他们的身体。最简单的解释就是,他们可以让全仿真网络中的人无法返回现实。
这个发现让这几位年轻人看到了在现实世界中出人头地的希望。于是他们将一封电子邮件发到腾飞公司的客户服务部。
在电子邮件里,他们很含糊的说自己发现了全仿真系统中的漏洞,所以希望把自己开发的漏洞修补程序以十亿美金的价格卖给腾飞公司。可以希望腾飞公司能派出级别足够作出决定的人员与他们谈判。
由于不希望腾飞公司自己发现那个漏洞而进行修补,所以在后面的联系中,几个年轻人根本不肯向腾飞公司透露一点口风。而且他们一点也不肯讨价还价。
十亿美金不是一个小数字。虽然腾飞公司财大气粗,尽可以拿得出这笔钱,但要让他们在不知道因为什么的情况下在帐目上做出这么大一笔支出实在是不现实。
谈来谈去,对方也只肯说明是卖一个全仿真系统的BUG修复软件给他们,这让腾飞公司的谈判代表非常为难。全世界的电脑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了这么多年,从来也没有听说过那个公司曾经开发出没有绝对BUG的操作系统。一个软件有BUG是绝对正常的,如果修复每一个BUG都得花上十亿美金,微软恐怕已经破产好几百回了。
在经过几轮谈判之后,由于双方的底线严重冲突,最后终于不欢而散。几个年轻人找腾飞公司出售不果,又将目光投向了全仿真操作系统的另外一个拥有者微软。不过微软比腾飞更加过分,早已经习惯了系统BUG的他们对这个所谓“十亿美金修BUG”的谈判嗤之以鼻。
几个年轻人几次向微软发送短信要求联系都没有得到结果。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终于失望了。钱弄不到手,他们便决定给这两家小看他们的公司一个永生难忘的教训。
在进行这项工作的时候,年轻人们只是将它作为了一场恶作剧。他们还没有想到最后会闹到几乎让人类灭绝的程度。
几个年轻人在愤怒的驱使下,用半个月的时间在全仿真系统内编写了一个自繁殖程序和一个自动给全仿真系统内每个在线用户发信的软件。然后他们将启动BUG的木马植入那个自动繁殖程序中向全世界发布。
那个自动繁殖程序的感染方式是接触式的。也就是说,只要未被感染者与被感染者进行了任何方式的接触,立刻就会被感染。
当在虚拟银行里工作的皮特被感染的时候,他正准备下班。他按照平时的程序,调出系统菜单,放松身体,按下退出按钮,然后睁开眼睛。
平时一睁开眼睛,看到的都是生态仓里面黯淡的白色灯光。但是这一次他睁开眼睛的时候却发现自己依然在熟悉的虚拟银行办公室里。
皮特觉得有点奇怪,于是他又重新试了一次,结果仍然与第一次一模一样。皮特很怀疑这是不是自己早上打开的那封标题很诱惑,但是却没有任何内容的信造成的结果。
旁边的同事奇怪的看着已经在原地站了几分钟的皮特。
“喂,你怎么了?”同事问道(他被感染了)。
“我没办法下线了,不知道怎么搞的。”皮特一边抱怨一边笑了起来。他并没有把不能下线当一回事情,反正以前也出现过他在虚拟世界里连续玩了几天都没下线的情况。
下不了线的皮特记起来他今天还和老婆约好了一起去养老院看望父母,于是便发了一条信息给他的妻子,向她说明自己现在的情况。不过他不知道,他妻子只要看到这条短信,便会立刻遭遇与他一样的下场。
“喂,皮特。我也下不了线。”同事试了试之后也笑着对皮特说,“可能是系统出了什么毛病。估计过一会就好了。我给腾飞公司的客户服务部发了短信。不用担心,他们很快就把事情会处理好的。”
同样的事情在全仿真世界的每个角落上演着。知道自己没办法下线的人已经无法回到现实世界中,而那些可以下线的人又在不停的被感染着。当他们知道与他们接触的人可能无法下线的时候,已经失去了通知别人不要和他们接触的能力。因为只要接触到他们的通知,就会被感染。
网络中的媒体们几乎快要被逼疯了。这么大的消息,到底是应该向外传播,还是不向外传播?这明显是一个两难的命题。如果向外传播,等于是他们在帮助罪犯发布病毒;如果不向外传播,那病毒还是迟早会侵入到每一个人的系统中。
在计算机语言的逻辑中,这是一个无法破解的死循环。几乎所有的人都发现他们没有办法退出系统,而这些没办法退出系统的人却又不能让那些可以退出的人帮助他们。可以退出系统的人根本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人需要别人帮助他们退出系统。而等他们知道的时候,他们自己也已经成为需要别人帮助才能退出系统的人中的一分子了……
很快,全仿真世界陷入了一片恐慌。
普通的职工、游戏玩家、警察、程序员、甚至包括腾飞公司的那些客户服务部门的人员都没有办法退出这个系统。他们与外界的联系也被切断,凡是感染了这个程序的全仿真系统用户都在无法退出的同时失去了拨打外界用户无线电话的能力。
这样的情况是那几个编写程序的青年没有预料到的。他们原本?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