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黄金时代
。屋子里点着檀香,一柱香烧完,点一刀纸,哭一遍。
到了第六天早上,要出殡了。不论亲戚远近,凡是是来吊唁过的人,都来了。这次迎客的不是那帮执事的了,而是老爸和我,院门外喊客到声此起彼落,每喊一声,吹喇叭的就吹一通,最后干脆一直不停的吹了起来。
客人到灵前都要磕头,我和老爸当然还要陪哭。这滋味……不说也罢。原想回老家办丧事也不会很麻烦,没想到规矩竟然这么多,真是见谁给谁磕头,见谁陪谁哭。我终于体会到共产党的好处了。
一直到中午,客人全部来齐。几个人走到奶奶灵前准备封棺,老爸和姑姑端着一碗水来到棺前,用准备好的棉球沾着水给奶奶净面,嘴里边念念有词:“买(二声,妈的意思),给你擦擦脸,让你去见上神了;给你擦擦鼻儿,让你闻星了;给你擦擦嘴,让你吃香了,给你擦擦耳道(耳朵的意思),让你听风了……”一声声的默念象有魔力般使在场的众人无不潸然泪下。
事毕,老爸回手招呼我和表姐过去见奶奶最后一面,文娟也跟了过来。棺材里,奶奶静静的躺着,原来蜡黄的脸已经上了粉,头发盘成过去妇女流行的样式,一身银白色寿衣。旁边还放着一根拐杖,据说是防备阴阳路上有狗拦道。
看罢,封棺的人喊了一句:“封棺!”老爸和姑姑当先跪倒在地,众人跟着跪下,哭声震天。封棺的四个人站在四个棺材角,手起锤落,将楔子型的木头颃进棺材上同形的凹处。众人只听到两响,棺材已经封好。好身手!
老爸和姑姑放声大哭起来:“买,你走好!你走好!”其场面之凄惨,使我再次潸然泪下。不自禁的跟着喊:“奶奶,你走好!”
“起棺!”十来个壮小伙子走上来,为首的一个在棺材头上重重的拍了一下,那上面有红纸包的二百块钱封礼。
这一拍就是信号。他背靠棺材,双手反背托住棺材头,众人在两旁将棺材抬起。一气搬到院子里的大杠上。
大杠是抬棺材用的,早已经准备好,放在砖头垒的垛子上。棺材放好后,众人又搬过来一幢用红纸糊的大罩子将棺材罩住,纸上面画的画非常漂亮,四周挂着红灯笼,迎风飘摆。前面是纸糊的童男童女开道,后面是纸扎的仙鹤、黄牛。老爸和姑姑站在最前头,其余亲戚好友跟在后面,抬棺材的人喝一声“起!”后,众人就抬起棺材向坟地走去。
一出院门,吹唢呐喇叭的开始吹得山响,这里的规矩老人去世是喜丧,所以要热闹。老爸和姑姑一路上边走边磕头,裤子早已泥泞不堪。
一路上,换了两拨抬棺材的,才到了坟地。据说姑姑请风水师算过,这块是福地,有什么什么样的道理。但我也没看出来什么道道,就是划出来的一块普通庄稼地。(愿望树:……)
棺材先放到坟地旁用砖头垒的垛子上,然后抬棺材的人喝了碗酒,在坟前又撒了些静水,才将棺材放入坟坑中。因为老妈没有来,所以大伯的两个儿媳妇过来用脚将四个砖垛子跺倒,抓起坟旁一把土,头也不回的走了。(据说也有名堂,不过忘记了0。0)
老爸接过大伯递过来的铁锨,挖了第一锨土,随后众人一起动手,将坟坑填上。又将准备好的墓碑立起。上书“陈妻王氏之墓”
至此,奶奶算是下葬了。主要的事情已经办完,剩下的是收尾工作。回到老宅,院里院外已经开始铺桌子了。大大小小总有三四十桌,菜样还非常丰富。看来老爸和姑姑这次真是让奶奶“衣锦还乡”了。
众人开始还有些低调,吃着喝着就热闹起来。一个个过来劝我爸:“这是喜丧,多喝一杯!”
也有不少人来劝我,更有盯上文娟的,把小妮子吓的跑来跑去。
“风哥哥,想想办法嘛,他们要我喝酒!”
“喝就喝吧,这事也不会有第二次了!”我第一次尝到借酒消愁的滋味。
凭心而论,这几天文娟表现的蛮好!本来我还担心她会惹什么乱子,搞得众人灰头土脸。现在看表现,值得嘉奖!我举起酒杯:“来,跟哥喝一杯!”
“讨厌!”文娟小声嘀咕一句,忽然端起酒杯:“干!喝就喝,谁怕你了!”
第一百四十九章 葬礼(下)
这顿饭直吃到晚上八九点,然后门外响起了一声清脆的锣声——是老爸和姑姑请来的当地戏班——五六个人组成的小团体。一个用三轮摩托和棍子支起的简易舞台搭在门外,下面则聚集着看热闹的众乡亲。一声锣响,算是开戏了。
领头的是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拿着麦克风,走到台中央,用着夹生的普通话说道:“这是中央电视台转播河南河南电视台,河南电视台转播开封电视台,开封电视台转播尉氏县电视台,尉氏现电视台转播陈家村电视台……”
一口气说的我蒙头转向:“的梨园春栏目!我是主持人侃宝。今晚,梨园春大队到新加坡演出了,我率领小队来到咱们父老乡亲中来,给你们献上一场精彩的晚会!”
好……好大的口气!
“下面请我们三位选手登台献艺!”话声未落,三个浓装重抹的女子走上前来,看身段,倒是挺象梨园春中来攻擂的大妈形象。
三位女士每人唱了一段经典戏曲。咱是外行,听不出什么门道,热闹倒是挺热闹,最后那个号称侃宝的男子走出来发奖:“请观众为选手评分,你们的掌声就是分数!”说完台下冷冷清清没一个人拍巴掌……
男子低着头数着:“一、二、三!一号选手获得三百分!”我晕!哪数的?看前台有几个五六岁的小子举着两只手。
“下面是二号选手!”
……
不知道是谁将红色激光灯(钥匙链上的饰物)打到男子的那处,并不停的晃上两晃。只见一特红的亮点在男子那处象只灵活的小兔子般跳个不停,惹的台下众人笑声不断,男子以为自己的主持风格颇得人缘,更得意的摇晃起脑袋来。
“现在我代表梨园春栏目组给三位选手颁奖。三等奖!”说着脱下脚上的一只鞋:“奖给你!”哗——台下众人已经开始起哄:“破鞋……”
二等奖是瓶矿泉水,一等奖是个玩具手机。逗得几个小子咯咯笑个不停。
“下面请欣赏经典小品《相亲》!”男子一脸得意的笑:“故事说的是一个傻子相对象的事!”
说完他鼻子一翘,嘴一歪。立时就变了一副傻不拉几的模样。佩服!如果带了录象机,准要带回去给老大观摩观摩。
“陈风吗?”忽然旁边有人叫我。回头观瞧却见几个和我年纪相仿的青年。一个脸膛黑黑的,一个浓眉大眼,还有一个肚子微微凸起。
“你们是?”我曾在奶奶葬礼上见到过他们,记得是来帮忙的。可姓名却没有记住。因为来帮忙的人很多,我是孝子又抽不开身。
“是你小子吧!”脸膛黑黑的走过来,拍拍我的肩膀:“是不是不记得我们这帮兄弟们了?想当年,我们可是一起偷西瓜、挖土鳖的呵!”
一句话将我的思绪拉回十五年前。我唯一的一次返乡。
“黑子,大眼,小胖!”我有些激动的锤了他们一拳!往日依稀的模样又浮现在眼前。
那时,我只有六岁,在上育红班(孕育又红又专的革命接班人的机构……相当于现在的学前班)。在老爸的哄骗下,暑假和他一起回了老家。记忆里,当时天很热,每日我穿着小裤衩在外面胡乱转悠,很快就和村子里的小伙伴们混熟了。清晨,我们在一个十几岁的孩子王带领下,到柳树林中挖土鳖(一种药材,对跌打骨伤疗效不错)。一两能卖三角钱,这在1986年还算是为数不少的“外块”。挖一个上午,大约能赚五六角,他们大都把钱交给了父母,而我则买一大堆瓜子糖果请大家的客。因此我的人缘混得还算蛮不错。
下午热的时候我们就躲在家里睡觉,或者结伴去小河中嬉水。随着夜幕的降临,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光也到了!我们成群结队的拿着手电筒和盛了盐水的小铁桶,一路顺着道边的杨树搜索过去,遇到知了的幼虫(即民间称的马猴、知了龟、耙蚱)就将其放入小铁桶中。一晚上最多时可逮满一小桶。用盐水浸渍一夜后,已将脏土泡掉,第二天早上在油锅中一炸。嘿!那味道,至今仍无限怀念……
而这三个人,就是当年和我玩的最投机的小伙伴。我们一起去偷过西瓜,摘过柿子,我还对着午字教他们念“牛”。那时候,可真快乐!
以喧闹的舞台为背景,我们四个人畅谈着儿时的点滴。
“还记得差点和你结娃娃亲的妞妞吗?”小胖,不,应该说胖哥一开口,就让我有点头大:“前年就嫁人了,现在小孩子也会说人话了!”
“是啊,变化太大了,开始我都不敢认你们!”我笑笑的说道:“都在哪里发财?”
黑子有些不好意思的咧咧嘴:“发什么财,地越来越少,人越来越多。农闲时我就跑外面打打短工。”
“这小子混政府部门里了!”大眼指着小胖:“净干缺德事!”
汗!
“上面定的任务我有什么办法!”小胖已经开口反击。而我则听的一头雾水。
“他在计生办!”黑子解释道:“每月都有罚款任务。完不成要受处罚的。”
“这不,这个月又定了三万。让我去哪找大肚子婆啊!”小胖一副愁眉苦脸状,看得我们大笑不止。农村中,超生现象还是比较严重的,尽管政府一再宣传优生优育的好处,可出于传统和实际,偷生二胎三胎的依然不在少数。因此,罚款似乎成了一种无奈又必要的惩罚措施,据说规定可以罚到三万,甚至拆房扒院!嘿嘿,其实要我弟弟的时候,我们家就被罚了三千,老爸还被降了一级工资,附带着又做了节育手术……晕,扯远了!
“还是城里人有出息,听说你在上大学?以后发达了可要多提携提携兄弟们!”谈话慢慢拉回了现实,三人口中张家长李家短的碎语渐渐多了起来。而我还陷在回忆和现实之间。只听得台上的“傻子”忽然色咪咪的唱道:“屁股中间一道沟……”台前文娟的两个大眼睛早已笑成了一条缝,哪有半点亲人去世的感觉?这小妮子……
刚回头,却又看到弟弟站在院门口张着大嘴傻笑,完了……
戏一直唱到后半夜。众乡邻逐渐散去,送过礼的人走时将带来的礼品又带走一半,这也是个规矩:我们不能将人家送来的福都折了,要还回去一半。
真累啊,那天晚上躺在床上,我只觉得浑身要虚脱了般。这几天有关中国传统的神魔鬼怪都跑了出来,在我脑海中盘旋不散。
“哥!”这两天小弟一脸迷茫的跟在众人身后,话也不敢多说,那模样如果不是现在这个环境我一定要笑的。
“什么事?”
“你说奶奶如果练练法轮宫是不是就死不了了?”
“去!呆子一个,人有不死的吗,那不成妖怪了!”话一出口,我赶忙给奶奶陪不是……
葬礼到此也就差不多结束了。第二天,帮忙办事的人来给我们结帐,礼单上写着某某送什么礼,多少钱。作饭的师傅将明细帐也交给我们,买什么什么菜,支出多少多少。算了算,还差一千多块钱。老爸执意要拿,姑姑却说什么不肯。最后姑父硬塞把钱塞给师傅,博得了一个“孝子”美名。
老家还有其他的规矩,象什么过七期。不过老爸执意让我带着小弟和文娟先回焦作,剩下的事由他们打理,我也实在有些有心无力的感觉。于是次日下午我告别老爸和姑姑姑父,带着二人奔向火车站。
走着走着我觉得有些不对劲:“怎么了,文娟?”我扭头看了看有些心不在焉的小美人。
“风哥哥,一个人就这么死了?”文娟没有直接回答我的话,我见她眼神有些飘渺。
“是啊!”我长吁一口气:“人生苦短啊!”
“那每个人一定有许多遗憾了?”
“那当然了!没看过金老人家的书吗?‘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
“是吗?”文娟眼神有些黯然:“可我好不甘心!”
“哪的话!你怎么了,文娟?”我伸手摸了摸文娟的额头:“大白天怎么说胡话!”
“哼!”文娟抬胳膊拨掉我的手掌:“我不会让自己后悔的!”
看来这丫头受刺激大了。我一把拉过文娟的小手,冰凉冰凉的。丫的让你减肥,哪天非减出毛病来不可:“别胡思乱想,走!”
“哥你都不拉我的手!”小弟在一旁直嚷嚷。巨汗!
“2167次列车进站了,各位旅客请拿好行李,准备登车!”喇叭里传来车站广播员略显沙哑的声音。
“妈的,怎么去焦作的?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