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然封神
「当真?」纣王听得此话大喜,传旨赦免姬昌。
姬昌囚於羑里早算出天子赦免,便吩咐随从收拾行李,行李未收罢,钦差已到门外宣旨,姬昌叩头谢恩离开羑里,路上父老成群跪送。
到了朝歌,姬昌奉旨上殿,纣王慰勉他一番,加封他为贤良忠孝百公之长,可代天子征伐,夸官三日再派文官二员、武将二名送他荣归。
姬昌谢恩出了殿就受到百官邀请,祝贺他脱了七年囚禁,宴罢,姬昌上马进城夸官,百姓扶老携幼前来观看。
文王夸官二天,到未末时分正巧遇见黄飞虎操练军对回来,忙下马恭立一旁,黄飞虎见到是他也下了神牛,二人见完礼,黄飞虎将他邀入府中用膳。
酒足饭饱后,二人走向书房,黄飞虎更让左右侍从退下。
一进入,姬昌就见到曾见过一面的他,「他是?」
「他是一位有德之士名为姜尚,你别看他年轻,其实他早近八十岁。」
「姜尚?」姬昌走向他,而姜尚也站起身,「又见面了。」
姬昌愣愣点头,黄飞虎拉着他在姜尚身前坐下,「坐着说吧!」
姜尚点头回座,「文王该知时间差不多了。」
「你指妲己吧?夸官三日才过二日,是该差不多了。」
「什么差不多?」黄飞虎不明究理。
「天子宠信邪佞不听忠言,朝中朝令夕改,贤王多待一天就更危险。」
「於是贤王该早早飞出牢笼逃回故土。」黄飞虎听懂了,也催促起姬昌。
姬昌连连称是,不过,「虽是想走,五关又如何过得了?」
「我有铜符可助你出关。」黄飞虎话一完,起身就去张罗铜符。
直到他一走,姜尚望着姬昌,「贤王这一去危险重重。」
「却是绝非必死。」姬昌明白,「有劳先生相助。」
「自己珍重。」姜尚牵完线,也该告辞离去,待黄飞虎取来铜符,书房里仅剩姬昌一人,早知姜尚行事诡谲,常人难解其理,也就只管负责送姬昌出关,待姬昌打扮成夜不收后,一到二更时分,黄飞虎派副将龙环、吴谦开了西门,送姬昌出城。
馆驿驿丞见文王一夜未归报知费仲,费仲急忙找来了尤浑商量,等商量好了,二人就往摘星楼见纣王。
「陛下,姬昌有负洪恩,夸官二日暗自逃走,恐他回故土猖獗,臣荐他在前深怕得罪。」费仲首先忏悔。
纣王大怒,「是二卿说他忠义,朕方赦他。今日坏事是二卿之罪!」
尤浑一见纣王真怒,屈膝一跪,「自古人心难测,阳奉阴违,正所谓「海枯终见底,人死不知心。」姬昌定走不远,陛下可派殷破败、雷开点三千飞骑赶追,以正国法。」
「只好如此。」纣王挥退二人,叫来二名将军,殷破败与雷开得旨,到午门调齐兵士后,速去追赶。
第二十五回
通往五关的大道上,数千名军士策马狂奔。
文王姬昌一夜疾行,才刚过了渑池关往临潼关前进,姜尚眼看二方越来越近,向着身后哪吒一笑,「该你上场。」
「我等很久了。」哪吒足蹬风火轮正待飞去,一条艳丽彩缎横空卷来。
姜尚一把推开哪吒,掌心向着彩缎,「燄火——」
漫天火光转眼吞噬彩缎,不一时彩缎化灰飘逝,妲己则悠悠现身,「姬昌今日是走不了的。」
「你说走不了便走不了吗?」哪吒一脸不信。
姜尚回头看他一眼,「还不下去。」
底下姬昌已快被追上,哪吒低头一瞧,风火轮狂转向下,妲己不为所动,在她身后另一人已经拦上了哪吒。
「你已经没人啰!」妲己娇笑招手,另一条彩缎盘於肩上。
「我真没人了吗?」姜尚邪恶耸肩轻笑。
妲己不安看他一眼,彩缎飘舞不停像是伺机而动。
「你赢不过我的,妲己。」姜尚猛旋身化出一道强风,「春木——」
盘旋枝干扭动奔进,如春天时树木重获新生,根部腾於空中,加上姜尚以风集来的水气未散,一时间枝干茁壮成长之快令人瞠目。
高三丈之树,枝叶繁杂舞动袭向妲己身躯攀附延伸,一时反应不过,妲己四肢被锁腾身於空。
「放开我!」妲己动弹不得,渐渐化出原形。
缠绕妲己的藤蔓一点一滴缩紧,慢慢卷成了一个树团,听着开始微弱的话声,姜尚可不以为她容易打倒,再将火星四散於春木之外,他一转身向着姬昌掠去。
「你逃不掉了。」雷开策马越来越靠近他。
殷破败不想功劳被抢,手上长鞭一扬向着姬昌甩去。
「流水——」姜尚来得即时,手握上长鞭末端,一帘水幕往前拍击。
无法知道荒野中哪来的大水,一时间军心溃散,兵马被阻,姬昌心慌略停下马势,姜尚忙丢过一句,「继续往前——」
被他一催,姬昌再扬马鞭,往着近在咫尺的临潼关奔去,远看着姬昌入了临潼关,姜尚猛回首,空中的树团中爆出一只妖狐。
柔软雪白的银毛之中,印着一双憎恨的眼眸,「姜尚——」
牠呼喊着意图由空中冲下,一旁爆开的树枝却被早佈下的火星一燃焚起,热辣的气温夹着散开的火星,牠的千年道行化成一尾狐与火星搏斗。
喜媚一见牠的惨况,忙避开哪吒追击往上一跃。
「别跑——」哪吒说着好玩,其实看在伯邑考份上,他亦不想为难她。
在哪吒放水下,喜媚来到了妲己前方,张口一吸一吹,强风吹离了残破枝干,火星更闪了几闪慢慢消灭,没了火的逼迫,牠收回长尾,四肢往前一扑形影快速冲下,姜尚为了被水所困的千人性命,只好收回水势回到空中。
当四人各自捉对战於空中,雷开与殷破败趁机赶着军队向临潼关前进,可惜的是,就在被水所阻的一小段时间里,姬昌早已出了临潼关向潼关跑去。
「快追——」雷开再次催促。
殷破败亦同样下令,浩浩荡荡几千名军士,速度却怎样也快不起来。
「二千人留下,一千人化二队跟上来。」殷破败往后一喊,三千名兵士中较为落后的二千名就在临潼关前停步,较为前方的一千人则以五百之数各跟上一名将军。
如此速度加快不少,二人率军再往前赶,姬昌的形影又渐渐回到前方。
======
终南山玉虚洞中,云中子正准备出门採药,忽觉心血来潮,一算才知姬昌正亡命狂奔於二关之中,「金霞替我找雷震子来。」
一旁金霞童子听见命令,赶紧出外找人,不一会雷震子来到。
「你父亲有难,你可以去救他。」
「我父亲?是谁?」
「你父亲是西伯侯姬昌,现正在潼关与临潼关之间,你到虎儿崖寻一件兵器来,我传授你武功好让你去救他。」
雷震子拜身离开来到虎儿崖下,左翻右寻就是找不到兵器,才想回洞却见崖上绿叶间衬着二枚红杏,异香扑鼻勾人胃口。
雷震子不顾险峻爬上崖壁,攀着葛藤摘下红杏,吃了一颗觉得味美,本想将另一颗送给师父,却忍不住那股香气吸引又将红杏吃下。
吃完红杏,雷震子又找起兵器,忽然左胁一声响长出一根翅膀,待他想拔时,右胁又一声响冒出一翅,颓丧看着双翅,雷震子再看着什么都没有的虎儿崖,只好转身回到洞中。
殊不知就在他一路行走间,身高骤长至二丈,面如青靛、发似硃砂、眼暴齿突,相貌为之大改,待他回到玉虚洞前,云中子一愣拍手惊道:「奇哉——」
直到师父开口,雷震子方发现自己的变化,云中子一细问才知因果。
「师父,我没找到兵器。」雷震子对兵器反倒大过对容貌的执着。
「无妨。」云中子带他入了洞,到桃园中拣取一条黄金棍传授雷震子。
才过一下子,雷震子就已经领悟,云中子在他左翅写下一个「风」字,右翅写下一个「雷」字,传授咒语后,雷震子举拍双翅竟能飞於空中。
「你速到临潼关与潼关之间,送你父出五关后不许同去西岐,也不许伤害追兵,成功后速回这来,以后自有你们相聚之时。」
雷震子向来以师命为尊,叩头后振翅离去,才短短一刻间,他人已经来到二关之中的山岗上,当人落了地,他才想起不知父王面貌,才后悔没问师父时,却见一名老人骑匹白马飞奔而来。
「山下可是西伯侯姬老爷?」雷震子放声大喊。
姬昌闻声抬头却不见人,原来雷震子变成蓝脸,身上更穿蓝色衣裳一时与山色融合,姬昌年老眼花看不见他,还以为是鬼神捉弄,赶紧打马就跑。
雷震子只好又喊,「眼前可是姬千岁?」
这一次姬昌总算看见了他,却被他外貌一吓,心惊胆颤的将马赶上山,「壮士怎知我是姬昌?」
雷震子慌忙跪下,「父王,孩儿来迟使您受惊了。」
「我并未见过你,壮士又何以用父子相称?」
「父王,孩儿是您在燕山所收的雷震子。」
「雷震子?」姬昌一惊,「你不是才七岁怎成这模样?你到这来做什么?」
「孩儿奉师父之命,来送父王出五关。」
姬昌连忙下了马,扶起雷震子,「你可不能伤害天子兵将。」
「孩儿知道,只吓他们就是。」
二人正说着,追兵已经赶到,雷震子将姬昌送到一旁树后,才拍着双翅飞上半空,振翅之中雷声响然,所有兵士怯怯上望。
「不要来。」雷震子一喊,雷声大响人跟着落在地上。
士兵瞧他一脸凶恶,忙报知殷破败与雷开,「有一恶神挡路。」
二人壮胆上前,「来者何人,敢挡去路?」
「我乃西伯侯第一百子雷震子,我父王是仁人君子无端被囚於羑里七年,天子既放他回国,你们又怎来追袭?反覆无常非是天子该为,你们好好回去,我且不伤你们性命。」
殷破败大笑,「丑人竟敢口出狂言?」
雷震子才想反嘴,就见他拍马舞刀杀来,「你想与我斗也行,但我父王与师父之命不能违,但露一手给你瞧瞧。」
说罢雷声再响,雷震子已飞到半空,头上脚下飞向一个山嘴旁,一棍打下就将山嘴打塌一半。二将见他如此神勇又有双翅,知道不是敌手乾脆退回,直到千名兵士全数远去,雷震子才飞回姬昌身边。
「殷破败与雷开已被孩儿劝回,孩儿送父王出五关。」
「不需如此,我有铜符自能出关。」
「逢关验符担误回程,若追兵再来,父王怎办?不若我背上父王,转眼就可出五关。」
「这马怎办?」姬昌不忍,雷震子苦笑,「顾不得马了。」
「马已随我七年,我怎舍得?」
「先顾大事吧!」雷震子好意再劝,姬昌只好洒泪拍马送牠远去。
雷震子揹起姬昌,才一刻间就飞出五关到达了金鸡岭上。
「今日又见故土,全靠孩儿所助。」姬昌笑拍他的肩,雷震子不舍的笑着,「父王保重,孩儿告辞。」
「为什么要中途抛下我?」
「师父命我只能送父王出五关,待孩子道术学成再拜尊严。」雷震子跪地一拜,再起身振翅飞回终南山。
被留於金鸡岭上,姬昌年老力衰又失去马匹,蹒跚而行到了夜晚才找到旅店,次日一早启程时,才发现银钱全在马匹上,於是无钱付帐。
小二气急败坏嚷着要拉他去见官,店主被小二吵醒出来一看,眼前老人虽年迈,相貌却不凡,店主再仔细一问,方知他就是西伯侯姬昌。
姬昌恳请店主让他回国,到了西岐时店钱、饭钱会派人加倍送还,店主急忙跪下叩首,唤了酒席与姬昌一桌同饮。
用完早膳后,店主牵出家中唯一驴子给姬昌当座骑,拜别店主后,姬昌一路往西岐回归,其实金鸡岭离西岐已然不远,就由客店往前不到七十里路,就是西岐城门。
此时城门外已经站满西岐的文武官员与九十八名儿子,原来姬昌之母太妊早已算出他的回归,姬昌骑着毛驴来到,一声炮响,散宜生率文官跪於道路右方,南宫适率武官跪於左方,次子姬发来到驴前跪叩大安。
热泪潸然而下,姬昌下了毛驴远看西岐城,「孤今日不胜淒惨,七年身陷羑里还以为无出头之日,想不到竟重见天日与你们相会,本该喜时却又悲从中来。」
「当年夏桀囚商汤於夏台,最后商汤夺得天下,大王今日归国,怎知此时的羑里非是当年的夏台?」散宜生迎上前。
南宫适亦道:「今天子不修正道,主公何不乾脆夺取五关?」
姬昌听得二人谏言却怒,「天子特赦回国,当尽臣节以报国,岂可说?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