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战天下
如果不是白起防守的滴水不漏,如果不是洛信的骁勇善战,如果不是秋里的骑兵突击,如果不是全军上下的英勇无畏,整个战局实在不知会如何发展。
而如果不是呼兰的魔法兵团正在西征,如果不是哥舒行文迫于国内的局势一开始有意保留实力,如果不是秋里及时的突击使呼兰人根本没有机会发动威震天下的狂战士攻击,也许整个历史都会改写。
连战连捷的轻敌,加上没有充分估计敌我实力,心存全歼敌军的侥幸,使风雨差点成了历史上的一个笑话。不过幸好命运女神在此时依然如此眷顾风雨,在关键时刻给了风雨改正错误的机会。意识到自己失误的风雨,急忙连夜同哥舒行文谈判。
救回大王子、得以调遣精兵偷偷通过伦玉关、大军也可以安全离去避免了被前后夹击的危险,可以说哥舒行文前来攻打伦玉关的目的几乎全部达到了,而代价只是建立了一个日后可以利用也可以废弃的同盟,以及三万匹战马、十万金币的过路费,不由得哥舒行文不同意。
至于风雨也得到了他想要的,大批的战马使他得以迅速大规模组建这时代最强大的兵种──骑兵;帮助大王子则即可以使自己北方多了一个盟友,又有效的削弱了呼兰的实力,使自己可以放手南下。
而对于全军将士而言,这一仗使他们与统帅更加靠近了。他们佩服的不是长于推理、巧于安排的指挥才能;而是指挥官那种坚决战斗、毫不气馁的英雄精神,和身先士卒、同生共死的亲人形象。
圣龙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文明的民族,早在其他民族还以蛮力战斗的时候,圣龙民族就已经提出了完整的战略战术思想;当他建立了一整套数十万大军连续作战的战略机制时,在遥远的西大陆最为强大的帝国所进行的大战还仅仅是几万人的军团。
可惜当这个强大的民族发展到极其辉煌的时候,他发觉放眼天下已知的土地上,竟然已经没有值得一战的对手了。于是他开始了内政,用繁文缛节束缚了民众的思想,用闭关锁国、夜郎自大阻碍了交流和进步。
但是这个民族骨子里是尚武的,是蔑视强权的。
在不久的将来,风雨和他同时代的杰出人物将逐步意识到,一旦这个民族沉睡以久的尚武精神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自尊心,以及那种威武不屈、富贵不淫、贫贱不移的民族气节相结合起来的话,这个沉睡的民族必将重新发挥强大的威力,重整军威,富国强民,震动整个天下。
犯我天威者,虽远必诛!
这句古老的谚语,将随着新一代圣龙人的崛起而再次放射光芒!
~第七章 帝都风云~
「燕家铁骑公孙客,令狐水师皇甫险。」这两句话就是对四大家族实力的描绘。
燕南天性情暴烈,素有圣龙第一勇将之称,目前执掌着全圣龙最精锐的骑兵,虎居幽燕。
公孙无用辈分最高,平日里结庐而居,不事奢华,只有少数几个亲信才得以接近,可以说是四大家族中最为神秘的人物。他门下食客众多,奇人异士层出不穷,在齐鲁的势力根生蒂固,而且一直以来鼎力支持着五行术的研究。
令狐潮则割据江南,老谋深算,城府颇深,门生故旧遍布朝野上下。麾下水师肩负着圣龙海域的安宁,家中之富更是为圣龙之冠。
皇甫嵩盘踞巴蜀,占有地形之利,借盐铁而富足。此人一直没有什么令人瞩目的言行,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原本在四大势力中处于弱势的皇甫家族,近十年来由于他的义子梅文俊异军突起而势力大增。此人武功超绝,用兵如神,且深得军中民间拥戴,和傅仲舒并称为文武双杰。
风雨看着魏廖整理出来的关于四大家族的报告,飞快的盘算着日后何去何从。
智取伦玉关,逼退哥舒行文,一连串的事情使得「鬼狐风雨」的声名传遍神州。
四大家族的说客近日来络绎不绝的来到了伦玉关,企图拉拢这个近日来风起云涌的实力派人物;另一方面鉴于目前各大势力将在圣京汇集,重新划分势力范围的形势,也逼得风雨必须迅速做出决断。
「主公,如今四大家族都已经统率重兵聚集在圣京,其中燕南天和皇甫嵩支援大皇子,令狐潮和公孙无用支持三皇子。眼下为了谁继承大统的事情正僵持不下。」魏廖缓缓的说道。
「大皇子?三皇子?那么还有一个二皇子喽?」
「那个二皇子生来文弱,平日里整天舞文弄墨,不管朝政,所以没有谁来支持。大皇子萧子秋是皇甫嵩的女婿,又曾拜燕南天为师,加上身为嫡子,在朝中呼声很高,不过他在这次国难之时,只身跑到了他的岳父那里,根本不管中原的死活,却也引起了不少非议;三皇子萧剑秋在危难之际,奉先皇遗嘱,坐镇鄂州,统筹全局,赢得了军队的尊敬,同时他母亲是令狐潮的妹妹,公孙无用的外孙女,自然得到两大世家的鼎力相助。」
三皇子?风雨不由想到了楚天辞。这家伙前两天便风尘仆仆的来到了伦玉关,为萧剑秋来做说客。
镇北侯、西路节度使、伦玉关都元帅,辖凉、夏诸州,允许开府建制,自行任命三品以下官吏。
这个价码不低,而且能够让素有声名的傅仲舒和圣龙最有名望的书香门第楚家跟随左右,不得让风雨对这个享有贤王美誉的三皇子十分好奇。
看来自己还是应该和楚天辞好好谈一谈。
这几天,风雨为了平衡与各势力之间的关系,所以各方的说客都由魏廖出面,以礼相待,而自己却不出面,以免提前表明立场。
不过其他人也就罢了,楚家对自己毕竟有过大恩,在上圣京之前不见上一见的话,到时候也不好交待。更何况,自己也想听一听这位好朋友的想法。
「你错了,楚某此次前来绝非是为了一家一党之私利,而是为了天下苍生和我圣龙的千秋基业。」
只见对面的楚天辞不改当年书生的耿直本色,正经八百的向风雨表明自己的立场。
他见风雨不置可否,急忙继续说道:「风雨兄击退呼兰,功在国家社稷。可以说是一代英雄,如今怎能置天下存亡于不顾呢?如今北方的呼兰和海外新兴的麦坚这两大强国南北呼应,虎视眈眈;而安宇更是屡屡犯我海疆,扰我子民,为今之计必须要有圣君贤王整治天下,方能保我圣龙根基。
大皇子在国家危难之际,临阵脱逃,根本不顾国家危难;而三皇子则礼贤下士,更在危难时刻,接受了先皇予以监国的委任,力挽狂澜于即倒,统率全国军民与呼兰抗争,谁高谁下,以风雨兄之聪明,不言而喻。为了天下社稷,还请风雨兄明断!」
风雨心中快速运转,老实说对于谁作皇帝,他可没有楚天辞那么执着。
在这个重视门第胜于一切的时代,光看三皇子能够如此当机立断对风雨这个寒门子弟做出如此厚重的封赏,就可以知道萧剑秋当然比那个萧子秋厉害。
而且支持大皇子的燕南天和皇甫嵩出于他们的地理位置,对于控制中原的欲望更强于令狐世家和公孙世家;相对而言处于东南方的令狐世家和公孙世家即使想要和风雨抢地盘,也得考虑到燕南天和皇甫嵩。
出于远交近攻的考虑,和三皇子结盟无疑有利。
可是另一方面对于像风雨这样依靠实力立足的人来说,皇帝越无能越有利于他浑水摸鱼,他可没有什么忠君报国之心。
更何况大皇子无论怎样都是国之嫡子,在政治上拥有绝对的有利面,如以卓静雯外公高战为首的中央派,就比较赞成长子即位。同时与他结盟,还可以避免遭受燕南天和皇甫世家从东北和西南的两面夹攻。
虽然思虑重重,不过表面上却丝毫不露。风雨哈哈笑着说道:「楚兄言之有理,放心吧,明日我就整军南下圣京,希望能够为天下安宁尽我一己绵薄之力。」
作了如此圆滑的表态后,风雨急忙转移话题,拉着楚天辞观看歌舞。
伦玉关中有许多被呼兰人抢来的女子,不乏美艳动人者,虽然大部分已被安置,不过还有不少无家可归。
在魏廖的安排下,加以训练,准备日后作为情报人员,打入各大都市。如今用来招待各大势力的说客,倒也物尽其用,收效不错。──虽然欧静十分反对。
很快两人就被台前佳人的表演而心神俱醉。
只见门外娓娓出现一个亮丽的女子,身披薄纱,抱着一款焦琴,走了进来。
她微微一笑,双手立刻拨挑起来,一串铮铮的琴音,从她纤纤十指间,流泻出来,众人的心绪,不由被牵引到飘渺的远方。
听了前奏,楚天辞知道,该女子弹的,正是当年神州白石道人的名作暗香浮动!
前奏过后,少女启齿唱道:
「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独。
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满山总粗俗。
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
自然富贵出天姿,不待金盘荐华屋。
朱唇得酒晕生脸,翠袖卷纱红映肉。
林深雾暗晓光迟,日暖风轻春睡足。
雨中有泪亦凄怆,月下无人更清淑。
先生食饱无一事,散步逍遥自扪腹。
不问人家与僧舍,拄杖敲门看修竹。
忽逢绝艳照衰朽,叹息无言揩病目。
陋邦何处得此花,无乃好事移西蜀。
寸根千里不易到,衔子飞来定鸿鹄。
……」
听到此处楚天辞不由和唱道:
「天涯流落俱可念,为饮一樽歌此曲。
明朝酒醒还独来,雪落纷纷哪忍触。」
楚天辞出身书香门第,平日被父亲管教甚严,哪里见过这些风月场景,一时间心跳加速,也不知如何再游说风雨了。
见那女子如此美貌幽雅,已是心动不已;听那女子的清唱,分明带有一种好花葬无处,孤苦谁人怜的那种凄凉,十分符合她现今的身份。如此才情,更是让楚天辞生出怜惜之意,当下不由自主的和唱。
那女子也没有任何不满,反而两目相交,心意相通,颇有一种相识恨晚的感觉。
风雨又何尝不是如此,虽然不像楚天辞那样出生世家,但是从小就喜欢舞文弄墨的风雨对于这种颇有才情,长得又如此动人的美女,也自然而然得引发了文人的怜香惜玉的风流。
当此曲弹毕,一时间,三人都沉醉其中,大厅一片寂静。
倒是风雨首先清醒过来,说道:「楚兄如果喜欢这朵花,何不拿去?」
「这、这如何敢当?」楚天辞惊喜的说道,虽然言语间还有推辞,但看其神色,早已急不可待了。
风雨其实也是暗暗心痛,颇有些舍不得。
不过伦玉关有欧静坐镇,还由那个正义心过剩的卓大小姐在,风雨也不敢过分放肆。而且他本来就是个爱美人更爱江山的枭雄性格,对于女色并不是十分看重,否则也不会自家的绝色,到现在才发觉。所以倒也没有太放在心上,不一会脑筋又转到前段时间被搁置的办青楼、建情报网的事情上了。
──后世称他为无耻的阴谋家倒也不冤枉。
(注:这首词乃是宋代苏东坡的《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在此被这个女子唱出,是自怜自艾,将自己比喻为这满山的海棠,因为得不到珍惜和相识的人,而把自己当作了野草。孤苦飘零,只等花谢。在楚天辞、风雨这样喜欢舞文弄墨的听来,自然会引发文人的共性──一是怜香惜玉;二是顾影自怜──文人常常认为自己才比天高却报国无门。)
圣王历七五三年七月,在经过了伦玉关大战考验的风雨军团,开始整师南下,进军圣京。
青龙兵团由白起统领,和欧静一起负责伦玉关的防守和整治。
由于洛信重伤未愈,所以由百里锡代掌赤狮兵团,负责重建整顿,同时协助青龙兵团,收编临近城池。
重组后的近卫队、秋风兵团和白虎兵团号称十七万大军,跟随着风雨浩浩荡荡的向圣京开拔去。同行的又准备组建情报网的魏廖、准备投资的高凤阳、卓大将军的千金卓静雯以及大批想跟着捞油水的商队。
天下权力斗争的重头戏也将在那个千古名都上演。
我回来了!风雨看着圣京──这个千古名都,心里一阵激动。
圣龙历七五三年的圣京饱经战火的洗礼,遭受数月围城之厄的名城,尚未来得及庆幸敌人的退去,旋又因为四大家族陈兵墙下、箭拔弩张而惶惶不安。
对于风雨的到来,百姓们一方面想一睹这位传奇将军的风采,另一方面则忧心这支军队的出现将进一步加剧当前一触即发的局面,相形之下,气氛显得有些奇怪,和风雨沿途行进时受到的热烈拥护和争相参军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