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战天下
看到风雨如此犹豫,李中慧反而保持着清醒的理智,向风雨做出了影响天下大局的进言,也为风雨何去何从,整理出了思路。
“第一策虽然万全,但是却有可能带来天下局势的太多变数,鉴于北方的呼兰和南方安宇、麦坚的蠢蠢欲动,其实在政治上非常危险。而且事实上,庞勋故意放出林家父子的使者,也就是为了让我军前去昌化或者退回锦州。
“第二策虽然获利颇多,但是过分激进,不仅在军事上面临着严重的危机,而且还可能让风雨军过早的卷入天下争霸的漩涡,也非长策。所以,我选择第三策!”沉思良久之后,风雨终于做出了决断。
在他的心里,已经隐隐约约感觉到庞勋不太可能把兵力浪费在昌化围困林家父子,林仁山的军队恐怕是凶多吉少了。
而攻打圣京也没有太大的把握,如果让庞勋夺取鄂州而南窜的话,对圣龙造成的危害远大于现在留一个圣京让庞勋作茧自缚。
“你就不怕你的晓兰妹妹因此而恨你一辈子?”
李中慧的笑容中带着一些嘲讽。
风雨的脸上也浮现出一丝苦笑。
不错,这次选择挥师援救萧剑秋,无疑是让林家父子置身于一个非常危险的境地,加上自己默许秋里夺取了伦玉关,又调防了锦州的守军,恐怕天下所有的人都会以为自己是在公报私仇吧!
“……晓兰只是一介女流,并不懂得战场征伐,然而晓兰相信风雨你的任何决定都是有道理的。虽然晓兰希望风侯你能够救援晓兰的夫君和公公,但是如果这是敌人的奸计,晓兰也绝不敢强求风侯,耽误了军国大事!”
晓兰的话突然在风雨的耳边响起。
在自己做出了不管她的夫君与公公的决定之后,她真的会像她自己所说的那样,认为自己的决定完全是出于对军国大事的判断,而不是存心拥兵自重、借刀杀人吗?而自己的内心深处,也真是完全没有半点顾虑到私怨的成分吗?
风雨用力的摇了摇头,仿佛要将这些烦恼全部在这摇头之下挥之而去。
扪心自问,虽然自己确实有并且也实施了吞并伦玉关和锦州的野心,但是此次救援鄂州的兵马,却的的确确是出于天下大局的通盘考虑。
北方的游牧民族和海上的强大国家,已经从南北两个方面逼过来了,辽阔的海洋不再是圣龙帝国天然的屏障,反而成了敌人来去自如的基地;群山险关,也由于游牧民族的崛起和帝国的自耗,而不再像以往那样牢靠。
神州故土,古老帝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内战必须尽快的结束,否则的后果就是玉石俱焚、引狼入室。
曾经和呼兰帝国交战过,又曾经和麦坚打过交道的风雨,比圣龙帝国所有的藩镇,更加清醒的认识到眼下的局势是何等的危险,因此,为了神州,他别无选择。
望着头顶苍茫的天空,风雨突然想起了一句名诗: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晓兰,你知我吗?
~第五章围点打援~
火焰在熊熊的燃烧!擂鼓在震天的敲打!
刀枪剑戟在激烈的撞击!战马在旷野中奔驰和嘶鸣!
战斗在如火如荼的惨烈展开!
庞勋的大军在夜间展开了奔袭,一夜之间出现在灞上的四周,将辅政王萧剑秋的十五万大军,团团的围困在距离圣京只有六十里的灞上。
由于灞上是一座小城,容纳不了萧剑秋的十五万大军,所以鄂州军相当一部分兵马都驻扎在城外。在面临突然而来的袭击,顿时损失惨重,只有一部分兵马退回了城中,其余的不是被俘就是逃散了。
虽然已经可以远眺圣京——这座凝聚着圣龙帝国千年辉煌的故都,然而眼前密密麻麻的敌人,随风招展的旌旗,却让人再也兴不起收复京城的豪情,取而代之的是如何摆脱困境的急切和忧虑自身安全的恐惧。
原本士气高昂、信心百倍的圣龙大军,在遭受袭击、付出惨重代价之后,开始出现了崩溃的迹象。
“辅政王,我军损伤过半,实在不宜再战,为今之计只有乘夜突围,或者还有一线生机,至少在众将士的力拼之下,可确保王爷的安全?”
傅中舒有些疲惫的话中透着深深的无奈。
突然间遭遇如此强大兵力的袭击,又没有坚城险地可以防御,完完全全就是一个必败之局。
“安全?以十五万将士的性命换取萧剑秋一人的安全吗?”
萧剑秋的话语中十分的激动,从来钟鼎玉食的他,自幼习文练武,待人宽厚,在历次危难之中也表现出了卓越不凡的才华,因此成为了众望所归的贤王,肩负着中兴圣龙皇室和圣龙帝国的重任,然而今天一败却让他感到了英雄末路的凄凉。
退?还能退到哪里去?
一向支持自己的令狐家族遭受了惨重损失,公孙家族则越来越态度暧昧,原本希望可以联合中央派来挽回局面,可是高战阵亡,卓不凡重伤,看如今的情形林仁山父子恐怕也凶多吉少,如果再连这支自己亲信的鄂州军也全军覆没的话,自己就算侥幸捡回了一条性命,此生恐怕也是在自己皇帝哥哥的任意羞辱中苟延残喘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萧剑秋突然想起了这首名诗,顿时豪情大发,向四周的将士大声说道:“大丈夫生则潇潇洒洒,死则轰轰烈烈!剑秋愿与诸将士同甘苦,共生死,岂能一人逃生?更何况,在南面有我圣龙第一勇将梅文俊太守的十万大军,东面上官明镜将军的三万奇兵也正从天阳谷而来,西面更是我圣龙第一名将定凉侯风雨和伦玉关林仁山太守近二十万大军,还有燕南天、公孙无用、令狐潮大人的数十万大军陈兵韩陵,这些将领皆是我圣龙的重臣宿将,这些兵马也都是我圣龙骁勇之士,只要我军得以坚守此城一日,则朝廷的大军必将对庞贼围而歼之,我军又哪来绝望之说?”
“我等愿誓死追随辅政王,剿灭庞贼,复我圣龙!”
看见周围的将士因为萧剑秋的话而群情激动,一边的卓静雯不失时机的喊道。
“追随辅政王,剿灭庞贼,复我圣龙!”
一时间,将士们不由自主的跟着喊了起来,声音由近及远,由少成多,很快响彻云霄,士气高昂,坚定了全军死战的决心。
萧剑秋和傅中舒也是互望一眼,暗中也对卓静雯如此见机行事,颇为赞赏。
事实上,经历了外祖父阵亡,父亲重伤,国都被破,答应和萧剑秋联姻,狠下心肠断绝了和尚兴的情感等事情之后,卓静雯也确实长大了、成熟了。
身为圣龙帝国前兵马大元帅高战的外孙女和镇北大将军卓不凡的女儿,卓静雯不得不承担起了家门世代忠君报国的责任,因此面对如此绝境,卓静雯也表现出了她性格中固有的坚强和镇静。
“命令全军加速行军,务必在一个时辰内赶到灞上!”
接到萧剑秋部陷入重围的消息之后,梅文俊立刻加速了行军,和风雨一样,他也立刻意识到庞勋部的主力已经西移,萧剑秋和自己的部队能否保全,直接关系到是否能够迅速剿灭庞勋,维系圣龙帝国的安定。
因此,无论从军事上,还是从政治上,梅文俊已经别无选择,必须全力以赴的救援萧剑秋。
梅文俊把骑兵担任前军,步兵担任殿军,战车担任中军,整个队伍的核心是一辆铁皮的、高高的巢车(注:自从风雨军依靠神龙战车屡败呼兰人之后,战车很快被各路藩镇所模仿,并且运用到了军队之中)。
所谓巢车,是一种较高的兵车,如同树上的鸟巢,巢车的车座是采用八轮车座,而且是以双竿作为支撑机制的,竿的高度则视城池的高度而定。
在双竿的顶上设置一个辘轳,以便将观测用的吊舱举起,因为举起吊舱需要很大的力道,所以和其他的观测车不同,是以生牛皮为材质,可以防御敌人的矢炮攻击。
巢车上有一个将尉高举一面黑色的大旗,战斗时,全军战士都将根据这面大旗来运作。车上还有两个负责观望的士兵,居高临下、远眺四方,以及时的把敌情报告给同车的将尉,因此,也就可以有效的避免在行军过程中被敌军突袭或者伏击,并且协调统一的指挥作战。
由于夜间下了一场大雨,道路十分泥泞难走,到处是淤泥和发黑的积水,队伍行进的速度大大的受到了影响,为此梅文俊的心中充满了焦虑,最后不得不把战车放在前面,骑兵居中,步兵殿后,从而加快速度。
就在距离灞上十五里处,前方的厮杀声和擂鼓声已经隐隐传来,横挡在梅文俊面前的是一处茂密的树林,树林两侧是几个高高的土岗。
这些土岗十分险要,纵横好几里,陡立如同鱼脊。岗上松林郁郁葱葱,群岗的西边,就是一大片丘陵,山势逐渐地升高,一直延伸到灞上一带。通往灞上的官道,就是从这些土岗中间一处比较狭窄的地方所传过去,官道旁边还有一条大河,河水波涛滚滚,向东奔流。
当梅文俊的队伍缓缓的从那片树林旁边经过的时候,突然官道两侧和树林中腾起了一片惊心动魄的喊杀声,随着喊杀声,从山岗上和树林中冲出了大约万余人马。
虽然这些人马个个衣衫褴褛,手中的兵器各式各样,有刀枪,有木棒,有斧头、锄刀、钉耙等农具,但是作战起来却十分骁勇,在官军猝不防及的情况下,凶狠的冲进了军队之中,狠狠的砍杀起来,引起了整支军队的混乱。
“不要慌,列阵迎敌!”
梅文俊沉声喝道,久经沙场的队伍在深孚众望的主帅的指挥下,迅速恢复了镇定,一批弓箭兵们用密集的箭雨稳住了阵脚,将校们则乘机重新把队伍排好,迅速列成战阵,准备伺机反攻。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在那片茂密的树林中突然响起了一阵锣声,只见正在对他们进行攻击的敌人纷纷主动撤下官道,向树林跑去,也不知道究竟是什么用意。
官军们楞了一会儿,马上发起了进攻,冲上去企图阻截他们。
有几队骑兵还冲到他们中间奔驰砍杀,放倒了一大片。但是大部分突袭者却很快的隐没在黑黝黝的树林深处,一些贪功急进、冲入树林的士兵,反而遭到了林中猛烈的反击,在尚未明白敌人在何方的情况下,白白的丢掉了性命。
本着“逢林莫入”的准则,梅文俊中止了追击。
事实上急着救援萧剑秋的他,原本也没有心情在这里恋战。
正在此时,却见一大队人马在官道两侧的那两个峻险的山岗上出现,一边高声叫骂着、呼喊着,一边把滚木和石头推了下来,阻塞了那个狭窄的通道。
“围点打援!”
梅文俊心中苦涩的呻吟道,他已经十分明白庞勋的战略意图了。那就是牵制住自己的援兵,从而赢得时间消灭辅政王的军队,最后再调集优势兵力反扑过来,对付自己这一边。除非自己现在撤退,否则就只有打开通道,杀向灞上了。
只是,庞勋真的有这么大的实力吗?
庞勋的部队毕竟主要都是一些百姓加入其中组成的,论起战斗力绝对不可能和朝廷的兵马同日而语,而且最近又传来贼军缺粮人相食的情报,即使如今占尽了战略、战术上的优势,梅文俊依然怀疑庞勋是否真的有能力既吃掉萧剑秋,又吞掉自己的兵马。
所以在他看来,战事应该还有缓转的余地,问题是,其他各路大军是否能够赶到,自己又是否能够及时增援萧剑秋?
顾不得想这么多问题,梅文俊和皇甫华在百余骑兵的蒙头大橹的保护下,匆匆来到前面那两个险峻的土岗下巡视了一番,观察了一下四周。
“我们撤吧!看来庞贼的兵力不弱,可不能白白丢失这些子弟兵啊!”
皇甫华有些畏惧的说道,作为皇甫世家的继承人,他终究也不是庸才,自然看出了对手的战略意图。
眼见庞勋能够团团包围住萧剑秋的十五万大军,如今又依然冒险抗拒自己的兵马,可见其主力明显已经集中在了这里,这让他从心里涌起了撤退自保的念头。
“休得胡言!”
梅文俊皱眉喝道:“我军怎么能够弃友军而不顾?要是传出去,皇甫家族还如何立足?义父如果知道你有这样的想法,恐怕又要生气了!”
“哼!”
皇甫华并不以为父亲会生气,毕竟这些兵马都是皇甫家的子弟兵,实在没道理在这里拼老本来救敌对的萧剑秋。
只是这里由梅文俊统军,他知道自己说了也没有用,因而表面不再作声了,暗地里却下定了决心日后一定要在父亲面前好好指责梅文俊一番。
梅文俊心中暗暗叹了一口气,他心里也没把握义父在这里会做出怎样的决断,但是他却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