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战天下
作为教会的崇信者,产生了神官。神官忠诚的侍奉大神,看守教堂,犹如东方的僧侣或者道士。他们学习的是神圣系魔法,尤其见长的是治疗术。
而魔法师同样是与神缔结条约的施法者,不过和神官不同,他们所受到的教廷的条约束缚相对较少,所用的魔法也以攻击性为主。
一般贵族从武的话,如果不选择骑士,那就选择魔法师。再加上魔法师威力很大,培养起来又很难,所以地位比较崇高。
但是也有例外,有一批极端的魔法师为寻求更强大的力量,而选择了黑暗魔法系或者亡灵魔法系,则为人所唾弃和惧怕,只好孤独一身,生活在阴暗的角落里。
另一方面,关于国王由来一说,其普遍原则是神授与民选的结合促成,两者缺一不可。他们认为国王是具有神性的,所以才能在世间行使他的权利,因而能够战无不胜,这种神性是整个王室家族共有的,所以此家族中成员都有成为国王的资格。
但这一神性一定要经过人民民选才能证明其神性,总的看来当时的国王均如此产生,克洛威就是在公民大会中被选出,而其祖先就是半人半神的墨洛克。
后来加洛林王朝取代克洛威王朝,为了证明其合法,所以和教皇结交,由教皇授予这一职位成为合法国王;同时教皇也从中得到好处,形成了以后的教皇国。
国王麾下的主要军事力量,就是骑士。
骑士的培养已经必须从出生开始,是一个十分漫长的历程:出生时便由父亲监督实行洗礼,从小由乳母养到七岁,不可和家人同住。七岁后,真正走上骑士的道路,离开住处到一个高于自己家庭地位的贵族家族,开始学习成为骑士的必备知识,如养猎鹰、各种宗教知识和礼仪。十四岁起担任贵族的贴身随从,为礼仪性质,可从中学到很多经验知识,直到二十一岁长大成人。
二十一岁时,必须经过一种特殊的仪式,才能脱离领主家庭成为自主独立的骑士。仪式很隆重,这种授封礼被认为是过去成年礼的延续或变形:在第一天中要进行沐浴和祈祷两个仪式,为的是净化肉体和灵魂。第二天正式授封:接受战马,并举行象征性的比赛,成为骑士的外在标志。
此外骑士的爱情观也有其独特之处,可说是独树一帜。当时的婚姻以财产为基础,骑士们追求爱情,但物件都是贵妇人,且不以结婚为目的,这种观念成为后期宣扬的主题,吟游诗人用诗歌在各地歌唱,对以后的西大陆产生了很大影响。而且这种爱情观在当时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
最初教会和骑士阶层双方是对立的,因为骑士代表摧毁的一方,而基督教代表被摧毁的帝国;骑士十分尚武,以掠夺为特征,且掠夺目标常常直指教堂。双方在理论、实际上都冲突,基督教崇尚和平,骑士则以战争为乐。
导致两者的结合主要是有以下两个因素:第一,源于教会的世俗化。因为得到了大量土地,使得教会成为西大陆最大的封建主,当时的一个小教会都可以拥有为数一千多个的庄园。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利益,教会开始涉足世俗事物,从对国王的依附到对国王的支配,也使骑士保护的物件发生了转移,骑士作为基督徒,不能侵犯教会,教会从与骑士对立的机构变为被骑士保护的机构。
第二点,则是骑士本身也发生了变化。因为进入教会是当时贵族后代获得社会地位的方法,所以骑士们从小就接受宗教教育,遵从上帝的教导来选择合适的行为,从小培养对上帝的信仰;另外,骑士在战争时战途凶险,遇到困难就往往祈求上帝的保佑;还有一部分骑士因为战争太过残酷而转向修道,另一部分大难不死的骑士则因为需要精神上的安慰,而绝对的信仰基督教。
因此,很多教会的行为准则成为了骑士的准则,骑士成为了上帝的战士。
当时骑士的准则主要为以下几点:做一个虔诚的基督徒。之后,虔诚成为首要准则,信仰基督教既是品质,也是资格,对骑士有了规定和约束。骑士的装备也代表着教义,剑是十字教的象征,盾代表着保护教会的职责,双刃剑则代表了正义的一面和杀敌。而且信仰上帝,骑士也必须有实际行动,为祈祷和忏悔罪行。必须成为保护教会的卫士,世俗国家是上帝在人间的房间,国王是房间的代表,骑士保护国王既为保护上帝,从而转化为保护教会的职责。
大食和西大陆的矛盾由来已久。
大食文明影响广大,是三大宗教之一的发源地;其文化在中世纪占优越地位,而且经济也很发达,贸易和交易远在当时的西大陆落后市场之前,同时也十分重视世俗文化的研究。
伊斯兰教创始人为穆罕默德,出身贫穷,依靠经商致富后,开始常常到一个山洞中去思考问题。四十岁时,听到真主对他说教的内容,称其为阿拉的使者。于是他开始向周围人传教,从家人到朋友以及一些贫困者,但社会反响并不大。
后因涉及到许多社会问题,而受到当地大商人和贵族的压制,由麦加城迁至郊区,在那里开始继续传教,引起了另一城市人们的关注,双方签订协议,将传教中心转移到了麦迪那,开始建立一个以宗教为主的实体国家,并着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大致有以下几点:
第一,建立崇拜场所清真寺,这所最初的清真寺就成为了以后所有清真寺的样板:有院子、宣讲台,并规定聚会进行仪式的日期为星期五,规定跪拜方向是克尔伯神庙,取代了当时的自然崇拜。
第二,提出「凡加入伊斯兰教皆为兄弟」的口号。
第三,建立麦迪那宪章:一致对外。
第四,建立军队,号召进行圣战。将战争作为神圣的义务。起先是与麦加作战的口号,后成为进攻其他地方的口号,推广伊斯兰教到各地。
穆罕默德在麦迪那积蓄了八年的力量,建立了一支一万多人的军队,亲率军队进攻麦加。在其攻克麦加后,实施了一系列的措施:以麦加为胜地,以克尔伯神庙中的陨石为神物。他亲自主持了第一次朝圣活动,为以后的朝圣立下了规矩;并在山上发表了「辞朝演说」,于第二年病逝于麦迪那。
伊斯兰教在创立中形成了系统的经典:古兰经。这部经典并非穆罕默德编写,而是由不同的弟子记载穆罕默德的传授内容汇编而成,因而也产生了不同的派别。
其主要内容包括两部分:其一是在麦加期间传授的内容,为麦加篇章;其二事故在麦迪那期间传授的内容,是为麦迪那篇章。
这部经书规定了一个伊斯兰教信徒最基本的教义:
首先是信仰:必须信阿拉信天使,就是介于真主和先知之间的媒介体;信经典,不仅仅是古兰经,还包括旧、新约;信先知,服从历代先知传授的知识;信末日,相信末日审判说。
其次是实际的行动,也被称为五功:第一是念证言,必须每天朗诵;第二是做礼拜,一天之中做五次,每逢星期五必须集中到清真寺去聚会;第三是斋戒,伊斯兰历法的九月,成年男女必须斋戒一个月(每天从日出到日落),之后还要重新举行仪式就是开斋节。第四是天课,就是付税,也可以作为一种济贫税,规定一人一年中必须把多出的钱的百分之二点五作为天课。第五就是朝圣,凡教徒在一生中必须亲自去麦加神庙朝拜至少一次,时间是每年十二月的初七、初八、初九。
而伊斯兰教与其他宗教最大的不同点是:伊斯兰教主张宗教和世俗并重,反对出家修行抛弃生活,因而没有修道院和修士,反对禁欲和独身主义。
这主要是因为大食商业发达,人们以经商为生;而宗教的产生必须顺应当时的社会现实。
大食在伊斯兰教创立之前,文化较为落后。直到伊斯兰教创立以后,才开始进入封建化,国家的形成时期。而其周边地区文化水平高,为了传播信仰,就鼓励信徒们学习写字(如希伯来文、叙利亚文),并让在战争中捕得的识字的俘虏,来教育大食儿童。
从此,教育和学术于大食开始发展,也与其领土扩张有关系;大食通过战争吞并了大量的文明地区,形成了多个文化中心。
学术上,首先是本土的文化中心。在麦加和麦迪那地区,是研究伊斯兰教最初的学术中心,当地最为发达的是历史学和圣训学。
而在本土之外,首推巴比伦地区,当地财富聚集,学术发达(是古代文明帝国所在地),有着多种文化传统的沉淀。其次是叙利亚和大马士革,保存和收集了大量希腊哲学著作,由此开展翻译工作,保留了大量的典籍。然后是埃及,虽然当地的古文明因为外族入侵而至此断绝,但也有现存的学术中心被继承。
大食帝国通过地域扩张,吸收了各民族的文化,使之成为了大食文化的一部分,对以后的西大陆影响重大。
随着大食帝国的扩张,开始进入建造清真寺时期。圣龙历六九一年,于耶路撒冷建造岩石清真寺,是为早期的盛名建筑之一。特点:呈八角形,有巨大的圆顶,绘有花草的瓷砖,并以经文为装饰,被认识是保存至今的最古的大食建筑。
圣龙历七0五年大马士革清真寺(原为罗马神庙)建成,长一五八米宽一百米,正门为凯旋式拱门,两旁为希腊圆柱,并有三座尖塔──是以后清真寺的典范。
至此,形成了清真寺的主要特色和功能:
第一,有宽敞的大殿,且十分干净;两旁有走廊,保证信徒可以保持干净进入大殿朝拜。
第二,大殿旁必须有宣礼塔和圣龛,以及沐浴室──以保证宗教生活的需要:进门要看到水。
第三,巍峨的建筑和复杂的雕饰,主要是图案,为了显示大食帝国的威严和权力。
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大帝国,却因为西大陆的十字军东征而元气大伤。
这次东征以宗教为借口──为了统一基督教,合并之前分裂出去的东正教。
因为当时东西方势力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西大陆的西部已经是教会大一统的体制,教皇占有绝对的统治优势;而东部拜占庭常年受大食人进攻,土地范围大批缩小,因而也开始向西方求援。这自然成为了西大陆进攻东方的最好借口,而西方要求两教会的合并为一,也就是宗教动机,成为了人们的理论依据。
以此为契机,教皇出面号召各个阶层,形成一场浩浩荡荡的全西大陆的向东开拓运动。
事实上,东征同时也源于当时的社会问题:一,商品经济的抬头,标志着商品在生活中占重要地位,而一直以来西大陆商品的发源地是东方;二,货币地租取代实物地租的出现,使得各阶层的人们更迫切的希望能够获得大量货币,而东方以其神秘和财富吸引着众人;三,经过几个世纪的积累,西大陆开始出现了流浪者,这批流动阶层因而更加的希望能够获得可以赖以生存的土地和财富;四,向外开拓,无疑是将当时西大陆的内部领主之间的私战矛盾,引向了名义上的正义之战;五,在以上各项基础上,教皇所提出的物质诱惑,以及免债、免罪等事项,愈发引发了当时对于东方的狂热。
这场十字军东征,不仅是一场狂热的宗教运动,还有社会、经济上的背景,而且这些因素日后所受到的影响远远大于宗教意义。
就某方面而言,第一次东征确有其成果:攻占了耶路撒冷,并建立起一批十字军国家,比如安条克、拉丁辛等国家,也维持了很长时间。但同时,这也是极其血腥的战争,军队的抢劫、烧杀,完全背离宗教性质──以后的七次战争亦没有任何改进,攻占拜占庭,所为的也仅仅是经济上的目的而已。
但是如果单纯的从历史方面来说,十字军东征有其无法磨灭的影响:
一,一系列的战争使得地中海通道重新畅通,大食和西大陆开始逐渐融合,双方有了除战争以外的接触:十字军参与者亲身感受到了东方的富庶,通过战争中的抢掠也携带大量的物品回到西大陆,刺激了人们对于东方的欲望,促进了西大陆的生产,出现大量伪造品。而地中海通道的打开,使得地中海沿岸的城市,比如威尼斯、热那亚受惠颇大。于是这些城市均鼓励人们参加十字军,以获得自己的商业利益,通过提供十字军的装备来获利。通过这一战争,威尼斯取代拜占庭获得地中海的控制权,热那亚则获得了大量的建筑以及拜占庭的市场,使地中海航线再度为旧基督教徒所掌控,带动了西大陆其他城市的兴起和发展,比如马塞、巴赛隆纳和佛罗伦斯等。
二,十字军东征,毫无疑问的引起了西大陆社会本身的大变动:东西方从对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