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战天下
二,十字军东征,毫无疑问的引起了西大陆社会本身的大变动:东西方从对立表现到相互融合──西方人的思维、生活方式开始东方化。十字军东征中发现所见的东方与所闻的有很大出入,并开始有人思考关于「异教徒」一说,怀疑教会宣传的所谓东方人为恶魔一说,也开始向东方学习。十字军国家大部分都大食化,其中居民能说流利的大食语,改变自己的服饰并模仿东方的礼仪,学习东方处世态度,改变自我形象,与东方开始交往。而十字军占领圣城后,也允许大食人来此学习、朝拜,西方人则将其文化、思维带回西方。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那就是和大家一起来进行沙盘推演,看看东、西方文明的对撞究竟会产生怎样的结局?另外龙是中华的象征、民族的图腾,我想正常情况下应该每一个炎黄子孙都不会对「龙」感到厌恶吧?
至于有人提出本文太注重骑兵的重要性,虽然我不否认可以运用计谋消除骑兵的威力,但是无可否认在冷兵器时代骑兵确实是最强大的兵种之一,我在前面提到,战争中将领谋略的重要性,但并不等于可以否认兵种本身所存在的威力,即使是现代战争中,机动兵力对战争胜负的影响也是有目共睹的。
至于文中的爱情方面,似乎风雨目前并不滥情啊!我也没有打算让风雨来个一夫多妻制,这一点我已经有过声明:我描写的是枭雄,所以他的情感生活绝对是和利益息息相关的。不过我觉得即使是写一夫多妻制,也很符合时代背景,谈不上什么封建吧,西方的滥交就是不封建?)
~第十章 混蛋计画~
风雨意识到那个魔法师少女正在聚集极为强大的魔法元素,而那个神官则似乎抽走了大量的神圣力量。虽然当时的风雨还不能很准确的分辨出这两种力量的差别,但是高深的五行术的修为,使风雨很清楚的感觉到这两个女孩子绝对不是泛泛之辈。
「你们在干什么!真是太失礼了!」发觉这边气氛不对之后,引起争吵双方各自的上司立刻出面干预。
「风侯,没事吧!」吏部的官员也跑过来,谄媚的对风雨说道。
「您是那个夺取了伦玉关的风雨吗?」那个魔法师打扮的少女用极其夸张的语调叫道,以至于风雨十分犹豫是否要承认自己的身份。只是在那个不识相的吏部官员的吹捧和自己确实没有回忆起作过什么坏事之后,才镇定了下来,无奈的确认了自己的身份。
风雨这个名字显然引起了争吵双方的共同兴趣。毕竟面对呼兰强盛的军队,这几十年来横扫天下,从来没有遇到过败绩。而这一次却在圣龙碰到了一鼻子灰。
在圣龙的这一场战争中,死守圣京、锦州、韩陵的萧剑秋、卓不凡、上官明镜都是这场战争的风云人物,但是最最引人注目的却莫过于风雨。
毕竟从无到有,巧夺伦玉关,血战哥舒行文,妙解锦州之围,每一仗都是那么神奇,那么出神入化,那么充满传奇色彩,以至于引动了无数少年少女的梦想和激情。单是看着那个魔法师少女的崇拜的眼神,就让风雨感到很有点凉飕飕的。
托着风大将军名动天下的福,争吵的双方虽然还是看着彼此不顺眼,但是却也安静了下来。风雨倒是和这四个人熟悉了起来。
那个大食的武士叫做穆德,是这次大食的副使。
那个骑士叫做赖特,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十字骑士。
关于十字骑士有一个传说,当年西大陆曾经陷入一场百年战乱之中,一个年轻人在家园被毁,父母被杀,妻子被人污辱而死之后,毅然从军。他在战袍上画上了一个坟墓的标记。这个行动很快在全军中流行起来,许多有着和他相似悲惨经历的战士都纷纷效仿,而这样的一支军队却成了战场上的一支无敌雄师。曾经创造过三百十字军战士击退三万野蛮人攻击的辉煌战例。
三百名战士穿着画有十字标记的战袍,牢牢地坚守着要塞,弓箭用完了,就用石块扔;刀剑使钝了,就用拳头舞、双腿踢、牙齿咬。敌人在这些不要命的打法中士气衰落,不战而溃。在很久之后,还会在夜里作着噩梦。
现在,当然不存在当年的十字军战士了。但是成为十字骑士却成了一种荣誉,一种身份,一种实力。
那个魔法师少女让风雨有些害怕,因为他觉得这个女孩的眼里居然冒着火焰,一种热情的足以让人被焚烧致死的火焰。在很久以后,风雨才知道这个名叫莉娜的活泼少女,居然在当时就拥有了大魔法师的实力。
那个身穿神官袍的少女则显然和那个魔法师少女完全不同。事实上,她显得很冷静,举止端庄得体,十字骑士对她恭谦有礼,那个活泼的魔法师少女更是被她管的服服帖帖,而他们的上司居然也在不经意间流露出对这个少女如此的恭敬,使得风雨感到这位名叫雪雅的女孩,绝不简单。
不过风雨已经无暇顾及雪雅的真实身份,因为宴会开始了。
广陵帝走上了主座。其后,真正引人注目的辅政王萧剑秋也走到了自己的席位上。文武百官和各国使者纷纷各就各位。在礼节性的祝贺皇帝即位之后,按照惯例应该是欣赏歌舞和品尝佳肴。
正在这个时候,呼兰这个刚刚和圣龙激战过,并导致先帝驾崩的罪魁祸首居然也派出了代表出席,而且提出了和平建议──两国以其现有控制线停战。
只见呼兰的使者趾高气昂的步入大殿,向广陵帝施了一礼,接着大声的宣读了呼兰可汗的国书,全文如下:
呼兰帝国草原联盟大可汗致意圣龙皇帝陛下
祝贺皇帝陛下即位为神州之主,目前贵我两国皆遭受大幅战乱,生灵涂炭。朕内心不忍黎民受难,愿与贵国皇帝陛下和好,消除兵灾。现接受麦坚共和国特使之建议,以贵我两国现有之实际控制地区为界,永结盟友,为兄弟之邦,通商互补,安睦边邻。
此文一出,满殿喧哗。这份国书至少指出了两点:
第一,呼兰决定放弃和圣龙争执多年的邦交关系──圣龙强大时以天朝自居,要求呼兰等国以附属相称;当呼兰强大之后,便反过来要求圣龙自居为晚辈,双方在称呼这种无聊的问题上可以说是一直争执不下,成为了除通商、地盘这两个实际利益之外,第三个因此而开战的原因。
第二,呼兰要求以现有的实际控制区为边界,实现停战。
第三,这个建议是由麦坚提出,至少也是与麦坚有关,也就是至少在这个问题上,当代最强大的两个国家达成了一致。
这件事非同小可,所有的人都非常的关注这件事,因为它几乎牵涉到了各方势力的根本利益。
对于各国,尤其是大陆公国、印月、大食和西方大陆联盟来说,如果圣龙答应同呼兰讲和,就意味着呼兰可以腾出更多的兵力来西征,这绝对不是一件好事。
对于真正要决定如何答复的萧剑秋来说,也是一个难题。
如果答应了就会背上出卖祖宗土地的罪名。
同时,如今皇甫家族和风雨军都想着要收复凉、夏诸州,高战一系也因为锦州林仁山的关系而不能坐视不理。收复凉、夏诸州绝对是让这三方势力互相牵制,方便自己在朝廷施展政纲的大好机会。答应放弃凉、夏就会同时得罪这三方势力,还不利于自己展开对朝廷政纲的改革。
但是如果不答应,则会面临同呼兰开战、陷黎民于烽火之中的责任,引起刚刚经受了战乱之苦的百姓的不满。而且如果麦坚真的支持这项提议的话,一个直接的结果是同时面临着两个强国的责难,势必在政治、军事和外交上处于不利的地位。
麦坚真的支持这份国书?为什么会支持这份国书?难道让呼兰和圣龙打得你死我活,不更符合麦坚的利益吗?
这是当时在场的人共同的疑问。
而这个时候,一个大约二十多岁的黄皮肤、黑头发的年轻人,穿着白色的礼服,十分优雅的来到了大殿之上,躬身为礼,一字一句的道:「麦坚共和国特使云济代表麦坚执政议会,向圣龙广陵皇帝陛下致以最真挚的敬意,同时恳请尊敬皇帝陛下,辅政王阁下以百姓为念,同意呼兰大可汗的建议,平息争端。」
如此年轻就出任特使,已经让人吃惊了;而这个麦坚的特使居然是一个地道的圣龙人,更是让人惊讶;同时对于另外一部分人而言,这个特使姓云,更是为此而感到忐忑。
圣龙历七五三年九月二十五日晚间的宫廷宴会,一下子成了政治热点。
为了各自的利益,大家都很关注圣龙对于这件事情的反应和应对。
如果圣龙一味强硬,则会背上嗜战的罪名,而且同时得罪呼兰和麦坚这两个一流的强国,即使是圣龙这样的大国,也是很难承受的。
但是如果予以屈服,放弃了领土的主权,则势必会丧失民心和国家的声望。对内而言,这是一个骨子里非常骄傲的国度,民众习惯于自己是泱泱大国的臣民,绝对不允许这种丧权辱国的退让;对外而言,势必将葬送付出了如此惨重的代价,方才因为战胜了呼兰而建立起来的威望。
事实上,这是一个很难解的难题。
打破惯例,由辅政王执政的政府如果不能够妥善应对的话,势必会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非常短命的告终。
「风雨兄,你认为应该怎么办?」
刚刚担任了辅政王的萧剑秋一边玩弄这酒杯,一边向风雨发问,却是一点也没有对自己政治前途的担忧。
在宴会上,萧剑秋以兹事体大,需要慎重考虑为由,暂时把这件事情给延缓下来了。不过让风雨感到意外的是他居然邀请自己到府中单独商谈。
这是风雨和萧剑秋这两个圣龙帝国末来叱咤风云的实力派人物的首次单独会晤。
风云看着萧剑秋悠闲的样子,十分佩服。一个人可以伪装任何行为,但是唯独悠闲是很难伪装出来的。在面临万般艰辛、错综复杂的局面时,只有真正的英雄才能够做到任他风吹浪打,我自闲庭散步。
对于呼兰在这个时候突然宣称要和解,风雨并不奇怪。张仲坚也好,大可汗也罢,无论谁掌握了呼兰的帝权,都会在国内有一场整顿,在这个时候当然希望不要引起重大的内部纠纷。
令风雨糊涂的是到底目前谁掌握了呼兰。按照当时的情况,应该是张仲坚获胜才对。
可是如果是张仲坚掌握了权力,为什么不让哥舒行文同圣龙军大战一场?──当然从长远角度看,为了日后南侵圣龙,内部解决哥舒行文似乎更好一些。
不过还有一个难题,就是张仲坚掌权的话,为什么不废除大可汗?大可汗就如此听凭张仲坚的摆布了吗?
如果是大可汗重新执掌了呼兰,前面的两个问题虽然可以更好的解释,但是他如何在当时危机重重中反败为胜的?──这几乎不可思议。而且张仲坚又怎么会有余力派出亲信追杀自己?
抛开这两点不管,麦坚的插手才是最奇怪、最令人不解的问题。而且这个特使居然姓云,又牵涉到了多年以前的风云世家的问题。为什么麦坚会要求两国停战,那个特使到底是不是风云世家的人?如果是风云世家的人,又为什么会支持两国停战──他们应该非常痛恨圣龙皇室才对。
风雨想到这里头都有些疼了。看着辅政王那悠闲的样子,实在有点冒火。不过转念一想,突然明白了萧剑秋的用意了。
当下暗骂一声混蛋,反问萧剑秋道:「不知辅政王准备何时答复呼兰和麦坚的使者?」
萧剑秋欣赏的看了风雨一眼,笑着道:「果然不愧是风侯!我和皇兄商量过了,目前等到十月初五,祭奠过圣灵之后再作正式的答复。」
「十月初五!」风雨惊叫一声。时间太紧了。
萧剑秋的设计实在太混蛋了。这家伙以圣龙新皇即位的仪式必须等到十月初五祭完圣灵才能够正式结束为借口,把答复的时间推迟了十天──既然新皇实际上要在十天后才能算得上是正式即位,当然无法在这十天内作出如此重大的答复。关于这一点,无论是呼兰还是麦坚,都没有办法提出不同的意见。
而在这十天里,只要把凉、夏诸州夺回来,那么绝对和呼兰国书中提出的以现有实际控制地区为疆界相符,不落下半点口实。
但是仅有十天的时间,却把矢志要夺取凉、夏诸州的风雨和皇甫家族逼到了死角。
如此短的时间里,谁都无法完全收复凉、夏诸州,结果势必是双方平分。这样一来,萧剑秋就悠哉游哉的,根本不会得罪任何一方,更是顺带把自己许下的让风雨节制凉、夏诸州的诺言推得一乾二净。
而如果两家没有拿下凉、夏诸州的话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