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战天下
一把利剑,狠狠地刺穿了风雨军的要害。
而与此同时,跟随在后面的六万呼兰骑兵也紧随其后,顺利的撕开了风雨军的防线,整个战场重新成为呼兰军屠戮的地狱。
虽然风雨军的将士,依然前仆后继的战斗着:
朱大寿将剩余的战车编组成了几个圆阵,掩护着步兵继续抵抗。
百里锡竭尽全力鼓舞着士气,冲杀在第一线。
秋里也带领着骑兵加入了战场,迎向狂骑兵,力图遏制住敌人的猛攻。
然而无论如何努力,这个时候的战局,已经无可避免的倾向了呼兰这一面。从某种角度看,风雨军的苦战,似乎是在为了荣誉而作的垂死挣扎。
就在呼兰人以为可以结束战斗的时候,右后方山丘后,隐隐传来令人心惊的阵阵轰鸣声,伴随着大地轻轻地颤动,不一会满山遍野的骑兵从山坡上一泻而下,震天撼地,疾风骤雨般席卷而来。绿莹莹的山坡,顿时被夕阳掩映下的片片刀光剑影所覆盖淹没,原本硝烟弥漫的大地,更加猛烈的沸腾起来。
铁蹄轰鸣,刀光如闪,枪林似海,洛字大旗迎风招展,透露无尽的狂野,放纵无限的飘扬,以最狂放不羁的野蛮姿势,在眼前这片已被战火烧的疲惫不堪的辽原之上,倾泻奔逐着。
原来,在哥舒行文出动主力的同时,早已急不可耐的洛信,终于获准率领三万骑兵伏鞍跃马,绕到右后方进行突击。
此时,昏黄的夕阳也似乎不忍目睹即将来临的惨剧,偷偷的躲到了山坡之后。
呼兰军一阵大乱。但是,身经百战的百战雄师很快镇定下来,一路兵马阵势都未集结完毕,就一路狂奔地往前迎去。
只见钢铁的巨蛇,猛地冲向迎面而来的呼兰大军。马蹄声如雷鸣般轰隆鸣响,在天地间回荡。大地更是在脚下剧烈地颤动,令人有地动山摇的感觉。
像脱缰的野马,又像发狂的猛兽。狂野而豪迈的洛信骑兵伫列,犹如一股无坚不摧的洪流,携着从山坡上一泻而下的威势,急速蛮横地压向敌军阵列。
不一会双方就进入了弓箭手的射程中,箭矢划破天空,黑压压的迎向奔驰的双方。
一片哀号声透过双方厚重的阵势回荡在天际,冲在最前面的双方骑兵,齐刷刷倒下一片,而后面的人踏着前面的尸体继续冲击。
双方只来得及射出一波箭矢,骑兵就开始正面冲撞了,就如同两股滚滚洪流狭路相逢,激起无数飞溅的狂滔巨浪,那是双方骑兵厮杀的刀枪溅出的火花!
金属的碰撞声不绝于耳,人马的喊杀声充溢天地。
洛信挥舞着兵刃,在人群中厮杀开。所过之处,人仰马翻,将死兵亡。独眼而狰狞的表情,更是令人胆怯。
血肉横飞,尸骨遍野。没有道德的束缚,没有正邪的区别,在这里只有弱肉强食,只有强者生存!由于洛信大军早有准备,以逸待劳,且携着从山坡上一泻而下的威势,速度已经完全展开,而呼兰军却是疲劳不堪,措手不及且不成阵势,所以在洛信大军蛮横的重压之下,纷纷给撞倒在地。
哥舒行文至此才发现自己中计了。原来风雨军所有激烈的战斗,所有战士的牺牲,都是为了这三万人的突击。
运用十七万人的兵马作为诱饵,死死的缠住呼兰军,为的就是给这三万人创造决定胜负的机会。看来对方的指挥官不仅有风雨的赌性和谋略,其做事风格之狠辣,更是令人感到胆寒。
忙于进攻和杀伐的呼兰军,不当心掉入了陷阱,在给予风雨军巨大伤亡的同时,整个呼兰军也已经深深的陷入了战场。
之前秋里率领的四万骑兵以逸待劳的迎了上去,死死的缠住了呼兰的狂骑兵,根据一万狂骑兵相当于三万圣龙军的计算公式,风雨军在兵力上还略占优势,这也就意味着狂骑兵没有给予风雨军致命的一击,无法迅速的结束战斗。而随着战局的不顺利,狂骑兵不耐久战的弱点,也势必会慢慢的显现出来。
与此同时,没有了狂骑兵的威胁之后,剩余的神龙战车再次部署成为圆阵,掩护着步兵,牵制住其余的呼兰军。
如果仅仅是这样的话,哥舒行文绝对有足够的自信赢得战争的最后胜利。
偏偏这个时候,洛信的骑兵出现了。哪怕在半个时辰前,哥舒行文也不会在意这样一支军队,相等数量的呼兰军足够抵挡并击溃这次突击。然而问题是如今自己手中已经没有整列的呼兰军可用了,为了取得最低伤亡的胜利,自己已经将所有的预备队全部投入了正面战场。在运用传统分割包围敌军战术的同时,自己的部队其实也同样被分割了。刚才好不容易才凑齐的一支部队,已经是自己所能调动兵力的极限了,而现在也被洛信毫不费劲的击溃了。
对此,风雨在事后评论道:「许多人都没有自觉的意识到,在大规模军团决战中,战略预备队的重要性。一支准备充足的战略预备队,在适当的时候投入适当的战场,往往会产生决定性的作用,使整个战局由此而形成令人惊诧的戏剧性转折。」
不管怎么说,没有注意敌人预备队的调动,的确是哥舒行文无法原谅的错误,不过这个时候的哥舒行文已经无暇懊悔了,因为他发觉一个更大的灾难正等着他。
~第四章 夺取胜利~
洛信的三万骑兵如恶狼扑食般的杀了下来,来不及整军迎战的呼兰军,顿时成了恶狼的美餐,陷入了各自为战的窘境。
这就是战争,无论一个人的战斗力如何高明,面对着千军万马的时候,所能够感受的也只有无力和无奈──战争是整体的艺术。
无法形成团队力量的呼兰健儿,在汹涌而来的洪流面前,迅速的被吞没。
洛信虽然有些鲁莽,但是多年来在生死存亡系于一发的战斗中所累积的经验,以及来自于野性的直觉,绝对不容小觑。
仅仅凭着感觉,骑兵迅猛而准确的插入呼兰军的要害,所造成的杀伤力和引起的混乱令人瞠目结舌。保持着完整的锋矢阵形,在洛信一马当先的统率下,看似毫无目的乱窜,事实上却又扎扎实实的捅在了呼兰军的痛处。比大批呼兰勇士尚未发挥实力就被砍倒更糟糕的事情是,洛信的冲锋引起了整个呼兰军的混乱。
除了看到洛信杀来而迎战的第一批呼兰士兵外(这支军队是哥舒行文在混乱中,好不容易拼凑起来的),再也没有遇到象样的呼兰军有组织的抵抗了。
每当呼兰军试图集结起来的时候,都会面临洛信的猛烈冲击。这三万人就这样在近四十万人决战的大战场上,居然来去自如,横行霸道,这不能不说是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观。
就在整个呼兰军被洛信的冲锋给搞得焦头烂额的时候,其余的风雨军却在秋里等将领的调度下,开始了重新的集结和调整。
当哥舒行文警觉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和风雨军的位置,产生了戏剧性的对调。
被一小部分风雨军引诱的呼兰军,目前是眼睁睁的面对着大河。而在呼兰军的背后,则是凭借神龙战车,筑起了一道活动战壕的风雨军主力。
人数远远超过十万人的风雨军主力,正依靠着神龙战车,缓缓的然而又是不可阻挡的紧逼过来,试图把呼兰军赶到河里去。呼兰军活动的范围一步一步的被压缩,逐步丧失了骑兵赖以产生速度、力量和机动性的广阔空间。
同时洛信的军队依然咄咄逼人的进攻着。虽然这支三万人的军队已经损伤惨重,但是在指挥官洛信不知疲惫和无畏无惧的强悍风格带动下,依然气势如虹的发动着攻击。的确是有什么样的军官,就有什么样的军队。
这种攻击虽然不能够最终击败呼兰军,但是却把呼兰军牢牢地牵制住了。
洛信的进攻,已经成功的为风雨军重新整顿战略部署赢得了时间,如今更是进一步的破坏了呼兰军故计重施、以击毁神龙战车、粉碎还没有完全准备好的风雨军的反包围的战略意图。
当夜幕降临,皎月的银辉祥和的洒在遍地尸骨、鲜血横流的平原上时,风雨军也已经完成了对呼兰军战略反包围。吸取神龙战车被狂骑军击破的教训,秋里命令弓箭手和巨弩手(配备在神龙战车上)提高警惕,同时,派出盾牌手守在神龙战车之前。
此外,风雨军的骑兵也开始积极的投入战场。事实证明当骑兵和神龙战车有效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可以发挥数倍以上的威力。
战车从正面抵御敌人的进攻,而骑兵则从侧翼袭扰敌军,并在胜利的时候扩大战果,进一步增强了战车的机动力和杀伤力。
面对如此严密的布阵,哥舒行文的反攻就始终没有成效。
而当远处耶律部族的战旗飘扬而来的时候,更加剧了呼兰军绝望的心理。
「大帅,北面敌人比较薄弱,您快走,我来掩护!」哈里哧大声的叫道。
「我不走了,你不要管我,自己走吧!」哥舒行文一点也没有撤退的意思,白发在空中飞舞,战袍早已鲜红。
半天的厮杀,战局的不利,使得哥舒行文更加显得老态。
凭借他多年的沙场经验,有一种直觉,北面是风雨军故意留下的缺口,这是一个陷阱。
然而即使是陷阱又能怎样?如果继续留在这里的话,随着神龙战车步步的逼近,得到了耶律部族这一生力军支援的风雨军,迟早会把自己的军队逼到河里去。
风雨军即使不进攻,光这样围住,也足以把自己这支没有后援的孤军困死。相比之下,向北突围反而可以尽可能的保留住一些呼兰士兵的性命。如果可能的话,还是一次不错的绕到神龙战车后方发起反击的机会。
他并没有阻止呼兰军朝北突围,但是久战后的疲惫感突然袭上身来,使他感到头晕目眩,无法思索。激战后的创伤,更使他的身躯摇摇欲坠。那是在阻止洛信进攻时,所中的一枪。
真是一个野蛮的家伙啊!哥舒行文默默的想道,这个独眼龙绝对有着野兽的混血,力量超出了人类的范畴,一枪下来震碎了自己的护心镜,还打断了自己的三根肋骨,要不是身边的亲兵奋力拚救,而那个莽撞的家伙还沉浸在杀戮的快感之中,并没有注意到自己的身份而补上一枪,恐怕自己早已一命呜呼了。
不过现在的情况也好不了多少,一阵晕眩之后,一直强忍着伤痛的哥舒行文倒下了马。
「大帅!」哈里哧大惊,急忙命人扶起哥舒行文,护着他突围,自己却留下断后。
于是,大批的战士从秋里故意留下的缺口冲去,风雨军并没有正面抵挡,但是从侧翼袭来的弓矢,却给予呼兰军大面积的杀伤。而耶律部族带来的力量,又牢牢的保护了神龙战车的后方──这支军队可是在草原上身经百战!
当呼兰军过去了一半的时候,其他方向的风雨军则开始向前稳步推进,刀枪缓缓沉稳的逼来,弓箭铺天盖地的射去。大批来不及突围的呼兰军阵形大乱,纷纷倒在血泊中,更有不少将士被迫跳入了河中,希望游到对岸逃生。
哈里哧挥舞着宝剑,声嘶力竭的呼喝,力图压住阵形,可惜大势已去,身中数十箭的这位呼兰名将,临死之际依然坚定的站立着,双目怒视,透着不甘与愤怒。
与此同时,风雨军开始对突围的呼兰军进行追击。
一马当先的是耶律部族的战神耶律明雄,自从在呼兰,风雨的妙计退兵化解了耶律家族的灭顶之灾后(具体事宜在大漠孤烟篇),耶律明雄就对风雨佩服的五体投地,也是族中最支持耶律楚昭所提出投向风雨的建议的同盟者。
在这次的战斗中,耶律部族赶到战场的时候,已经接近了尾声,对此耶律明雄十分懊恼,所以急于建功的耶律明雄,这次当仁不让的冲到了最前面。在战斗中几乎毫发未损、精力充沛的耶律部族骑兵,成为了精疲力竭的呼兰军的梦魇。
最糟糕的是,哥舒行文重伤昏迷,无法指挥全军。战争的顺利程度,让秋里也目瞪口呆。
其后的三天,变成了呼兰军的溃退和风雨军的追击,军心涣散的呼兰军一下子就丢掉了凉城,紧紧尾随其后的风雨军,毫不费力的就通过了因为接应败退的呼兰军而大开的城门。
对此后世的一位名将如此感叹道:「这一仗绝对可以列为经典战役,不仅是因为作战前伟大的战略部署、作战时双方巧妙的战术运用,更重要的是这场战争淋漓尽致的把战争就是走十二里、打一仗,再追十二里的指挥艺术给表现了出来。」
失去了统帅,无心恋战,一心想回国的呼兰军根本没有进行什么有力的抵抗,就把凉城拱手相让了。在这些呼兰士兵的眼里,呼兰高层的权力之争与他们毫无关系,既然他们的最高指挥官仍然重伤昏迷,而且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