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雀记
易天行沉默着飞到夜空之上,隔着数公里远,遥遥看着那尊佛,那尊充斥天地间的巨佛。
佛光微作,光芒里渐有佛偈传来。
“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馀涅槃而灭度之。”
易天行依然沉默着,静静听着这段金刚经,梅岭老僧出身血族,念这段经文,实在是很合适。
金光大佛眉宇间渐渐显出一个小光点,微白,上面有淡淡红线,红线渐褪。
正是佛指舍利。
舍利四周佛息燎绕。
大佛身下,梅岭太平观里无数安静的厢房里,渐渐有了些动静。
那些一直沉睡的人们,忽然从厢房里走了出来,脸上仍然没有什么表情,眼睛甚至也是闭着的,一步一步,非常怪异地渐行渐走,往那金光大佛处走去。
他们的眉头忽然扭曲了一下,似乎感觉到了某种痛楚,接着他们的身体开始缓缓拱动起来,似乎想要往天上飞去。
像是他们体内有什么事物想破开他们的身体逃出去。
—————————————————————
佛光里,须弥山罗汉们颂经的声音,缓缓传入易天行的识海里,那是告别,那是湮灭。
纵使将要消亡于佛光之中,罗汉们心内情绪仍然没有暴戾,有的只是微微怅然及对未知的惘然。
……
……
易天行看着远处的金光大佛,忽然嘴唇边上绽出一丝微笑,然后他将自己手中握着的金棍,像扔垃圾一样扔了出去。
金棍从天而堕,狠狠地砸进地面里,被埋入土中不见。
易天行对着那金光大佛悲天悯人的面容合什行了一礼,然后说了一句话。
“我心中有佛,你却是伪佛,真金不怕火炼,咱们来试一试。”
说完这句话,他的身影倏然消失在夜空之中,片刻之后,他的人已经来到了金光大佛的眉宇间,直直面对着那个正缓缓旋转着的白色佛指。
面前的佛威,让易天行无法动弹。
他轻轻颂起经来,颂的是坐禅三味经,他此时忽然明白了在小池塘边自己看到的那些梵文是什么意思。
经文乃佛经,他每念一句,便感觉面前的金光大佛更加高大,更加威严,更加慈悲,令自己根本生不起冒犯之意。
但他仍然缓缓念着,纵使自己的渺小的身体开始渐渐颤抖。
一段经文念完,他睁开双眼,看着面前煌煌巨大的佛。
然后……他扑了进去,无数赤热的,红媚的,耀着金白之色的天火从他的身体每个毛孔里喷了出来。
整个人就像一个熊熊燃烧的火团。
火团扑进了金光大佛的眉宇间。
……
……
天火能融世间一切物,却融不了佛性,若是真佛。
易天行心中有佛,此时用天火灼佛,便似灼心。
天火猛然绽放,把梅岭上空的夜穹耀得比白昼还要光明。
易天行只觉得心头一阵剧痛,从来没有感觉过的烧痛之感,骤然从他的心底深处传至他的四肢,那种清晰的,如同丝丝撕裂的痛楚,迅速占据了他的全身。
“啊!”的一声惨叫。
易天行在金光大佛的眉宇间翻滚着,燃烧着,痛苦着,厉叫着,他的五官已经痛的扭曲,他的指尖已经痛的抖了起来。
天火阵阵,烧在金光大佛的眉宇间,也烧在他的心间。
这种痛苦,除了他自己之外,没有人能感觉到。
他的双手伸在空中,时而平摊,时而紧握,显得痛苦至极,但他却不肯收回天火,他要烧!他要烧尽这世间的一切!
若自己心中有佛,所以对着梅岭老僧幻出的金光大佛而毫无办法,那待他将佛指舍利炼化后,那些须弥山的罗汉们,那些被禁锢了很久的罗汉们,便会永远的消失了。
他烧!若自己心中有佛不能弃……那他便要将自己心中的佛也烧了去!
天火熊熊燃烧着,金光大佛微微摇晃,易天行是大佛眉宇间的小黑点,在痛苦地翻滚着。
……
……
“何必呢?”
感应着他的痛楚,梅岭老僧悲天悯人的容颜从金光大佛里渐渐透了出来,他注视着面前红线渐淡的佛指舍利,看着在夜空中痛苦焚心的易天行。
“你心中有佛,纵使焚着,也只可能先将自己焚成飞灰。”
易天行感觉着自己胸腹间痛楚的灼痛,眉毛痛地抖了起来,他厉声道:“我心中乃是真佛,你乃是伪佛!天火融金,且看谁先被化!”
他疾运三台七星斗法,召朱雀临于其上。
此时易朱在省城,他的道力不足以召他过来。
只听得嗤的一声,一个红色的火团从地面上疾冲而上,扑地穿过易天行的肉身,飘飘渺渺临于他的头顶,一头红发像火苗一样在夜空里飘浮着。
莫杀火灵,被易天行召了上来。
易天行动了真火。
他狂啸一声,忍住自己内心被焚的痛苦,指间道诀数幻,莫杀顿时身形一淡,回作火灵之体,悬在他的脑袋上方。
这师徒二人,便在瞬间变成了夜空里的两个火团。
易天行浮于金光大佛面前,忽然双目一睁,黑黑的双瞳平静异常,双臂如疾鸟投林般向后一展,整个人的身子便用两只脚尖踮着,而胸膛一挺,整个人反弓向着黑黑夜穹,便在霎那间,一道洪流如金如玉,有如火山爆发般从他的胸上喷薄而出,如同朝日跃过地平线的那瞬间般,美艳不可方物。
正默然飘浮于他之上的莫杀,也是面色骤然一道红艳,清声一啸,一道火流从她的唇中喷了出来。
两道天火骤然于金光大佛面前相遇,扑的一声闷响,火流相冲,迅即爆炸开来,炸的满天火流!
天火流直冲上天,直抵下地,充斥着梅岭上空的每一个角落,片刻间,便将那尊极高极大极尊极贵的金光大佛包了起来!
大佛屹然不动,淡金色的佛光微微抵着天火的融噬。
天火已经将大佛的每一片佛光都包在了里面,不停地燃烧着……梅岭老僧也不能再依佛光遮掩,容颜肃然,不停颂经相抗。
天火能融世间一切物,但烧了许久许久,只听得嗤的一声,终于有一片佛光被烧成了一道青烟。
一片约有指甲片大小的佛光。
……
……
金光大佛被烧,易天行的内心被焚,直觉痛楚到达自己的每一个神经末梢,他的脸色煞白,却有着火元疾喷之后留下的残余血点,看着十分恐怖。
他紧紧地咬着自己的下唇,忍受着无比的痛楚,深吸一口气道:“焚心以火,真他妈的痛啊。”
倏的一声,他钻进佛光之中,此时的佛光已经不像先前那般威势无法阻挡。
他要去抢那枚佛指!
但一进佛光便迷眼,四处均是金黄之色,分不清上下西东方向。
他闷哼一声,感应着莫杀的方向,疾疾退了出去。
天火仍然在灼融着金光大佛,也仍然在灼融着他的心。
已经有淡金色的怪异血液从易天行的唇边流了出来,不知道他还能忍受焚心之苦多久。
好在此时的梅岭老僧躲在万丈佛光之中,只顾着抵抗天火的烧融,也来不及炼化佛指。
双方似乎达成均势,但易天行能熬多久的苦?纵使他性子坚毅执拗,但焚心之苦不是所有人都受得了的,天火烧了半天,居然只烧掉了指甲大小一片佛光,若要将这金光大佛全融了去,岂不是得烧上几千年?
“我操!”
易天行双目紧闭,纯是下意识里榨取着自己体内的每一片天火苗,往身前的金光大佛喷去,浑身抖着,忍受着自己心处那最大的痛苦。
——————————————————————
莫杀修佛杀人,心中无佛,对面前的金光大佛,却不像自己青年师傅那般敬畏。
她双眉间煞色一现。
她已经看不下去自己的师傅受苦。所以她斩断了自己与易天行的神识联系,一脸杀气地冲到了地面。
易天行第一时间感觉到,暗自叫苦——果然,金光大佛佛光大作,生生将易天行喷涌而出的天火逼开了些。
不知道莫杀想做什么。
……
……
“马生,你想守护这个人间,那我就毁了这个人间。”
莫杀望着极高极大的金光大佛,对着佛光里的梅岭老僧冷冷说道。
她左手一翻,太平道观里血花一现!一个像僵尸一样站着的道士被她生生抓破头颅而亡。
佛光微微摇动了一下。
梅岭马生几百年来全是这些人侍奉着,虽然修的是肉身成佛之道,但佛孰能无情?佛有大情,怜天下人……直到此时,梅岭老僧才体悟到了易天行说的那句话。
怜悯天下人,总是要从身边的人开始怜悯起。
老僧准备借佛指炼化须弥山罗汉佛性,然后灌入这些门徒的体中,生造一方罗汉……谁知道,莫杀如此冷血的,挥手便毁了一个!
不见金光大佛变化,莫杀赤裸的身体在道观里轻轻一飘,片刻间,又有数人死在她的手下!
“交出舍利。”
莫杀脸上没有一丝表情,秀气的手掌抚在一个道僮打扮的人头顶。
没有回答。
“啪”的一声,脑浆四迸。
梅岭道观之中,充斥着血腥恐怖的气息。
—————————————————————
飘浮在金光大佛身前的易天行呻吟了一声,一方面是因为心脏处的无比痛苦,一方面是不愿意莫杀行此戾事,天火在夜空里燃烧着,像是妖火一般,包裹着无比巨大的金光大佛。
大佛深处,忽然传出了一声叹息。
梅岭老僧满是皱纹的脸,从金光大佛里现了出来,满面悲容。
“小姑娘,你杀得了多少人?这人间又有多少人?”
忽然间老僧面色一肃,露金刚相,张嘴喝道:“佛怒!”
随这声喝,原本一直闭目宁静的金光大佛猛地睁开了双眼!
眼中金刚威怒,湛湛有光!
易天行闷哼一声,内痛外压,再也支持不住,被佛威生生震地画了一道抛物线,重重地砸到了地面上。
莫杀也是痛哼一声,火灵之体骤然变淡,被无上佛威逼的遁入黑暗之中。
梅岭老僧的面容也起了变化,似乎骤然间苍老了许多,他尚未成佛,却用佛怒,此一言不知消耗了他多少精神力。有两道鲜血缓缓从他的眼角流了下来。
他嘴唇边渐渐有所突起,似乎有某样尖尖的事物要钻出来。
他的袈裟也渐渐变成黑色。
他眼角的鲜血渐渐流了下来,一滴血,落入佛光………金光大佛骤然一变,佛眼怒极,佛身被迅疾染作了血红之色,与尚残存的天火一触,便嗤嗤响起。
一尊血佛,现于人间。
————————————————
“佛言: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
横贯天地,无比巨大的血佛轻轻张开双唇,道出一句经文。
随着这句经文,梅岭上下陡然大放光芒,将那尊血佛包在其间,一股威势压的易天行勉力单腿跪于地上,无法动弹!
易天行一声怒吼,手在泥中一抓,金棍复握于手,他奋起全身力,将金棍向那金佛面门掷去。
这一掷之力无比巨大,金棍去势疾逾子弹!
血佛缓缓举掌,掌缘血光佛光相交织,斑驳之迹,看着十分恐怖。
“轰!”
金棍与佛掌一触,天上乌云被迅疾吹散,露出惨淡的月儿来。
一道震荡波从天上传到地面,太平道观的房子被吹的瓦破墙倾,大树被连根拔起,露出树根,易天行半跪于地,承受着罡风怒吼。
“佛言: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
血佛目光湛然,隐有怒意,目光照在梅岭之上,压的易天行无法动弹,浑身上下咯吱作响。
从梅岭上下传来一个极清极淡的声音。
“佛言: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
这也是金刚经里的一句,意思很明白。
“您欲成佛,当知,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
梅岭上方的戾气一扫而光,淡淡明月复又皎然,夜云轻柔飘拂,那尊血佛也渐渐敛了血光,重复纯然之意。
易天行霍然转首,捂胸痛苦道:“你不是他对手,快退!”
在他的身后,梅岭下渐渐行来一人。
梅岭之上,菩萨宝像再现,菩萨左手一朵青莲花,花上置金刚般若经至宝,右手执金刚宝剑,剑芒虽锋却无戾气。
文殊菩萨宝像前,那年青僧人诚心诚意说:
“人人是佛,何必成佛?”
第五卷 焚城 第十七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