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美娇娘
仅是指容貌,而且还是指性格,许多问题在结婚以后才会暴露出来,因此射斩空在被几次大被同眠之后痛苦得要挥剑自宫,只是射斩空最后还是没下这个决心,虽然他比阉人还要痛苦。
还好,紫竹仙境有足够多提升男人欲望的好东西,于是乎射斩空又成就了一段江湖上千古传颂的佳话。
而照紫冰兰的说法:“两位师姐真不够意思,虽然婚礼操办得仓促了些,可是她们不但把紫竹仙境的家底都给搬空了,还欠下了几万两银子的债务!不过我是不会为她们还债的!”
因此白云航也清楚现在需要自己配合紫冰兰的刺杀行动,他一脸正气的说道:“说吧!到底刺啊!”
在少林寺与杏花村徐震对峙的第八天,登封县内突然传出一个极为震动的消息,有人竟然刺杀县令老爷!
这一番构思得十分巧妙,出动的刺客装备精良,更敢在光天化日下行凶,虽然没人因此殉职,可是县令老爷以下数人全部受伤,县令老爷还被刺中了左手,更可恨的是这帮凶徒竟然在刺杀之后尽数逃跑得无影无踪。
白县令对此十分震动,带伤冒着天大的危险率众追缉这帮贼人,登封县城连继七天宵禁,公人捕快格外卖力,在登封县城内挖地三尺般地搜查刺客,虽然没把刺客给逮到,可是有许多不幸的小毛贼却没逃出这次风暴。
而江湖上的行家对于此次刺杀行动给予了十分中肯的评价,这可以说是一次完美的刺杀行动,无论是潜伏、刺杀、逃跑都可以说是完美无暇,完全可以作为刺杀教材来使用,唯一的遗憾便是刺杀没有取得完全成功,但这只是意外而已。
现在江湖上的刺杀行动已经引进了许多先进的管理经验,比方说已经有了计量支付的概念,紫竹仙境向买凶的双方提出继续支付银两的要求,鉴于紫竹仙境在第一期工程中表现卓越,令登封县人人惊恐不定,公人捕快四处查缉凶手,因此黄河帮付了三千两,少林寺也付了一千两。
紫冰兰却很不满意,她通过紫竹仙境向业主提出:“这一次之所以没有刺杀成功,关键在于人手太少,兵器不算精良,如果有了涂了剧毒的兵器就完全不同了!”
她向两大业主提出一个长长的单子,这个单子真道和尚看了三天都没看明白,只知道这个单子是紫竹仙境向蜀中唐门购置了许多歹毒无比的兵器和暗器,以方便一击而中远遁千里,而黄河帮金珂收到的单子比少林收到的还要长上许多。
这么一个单子自然有紫竹仙境虚报的成份,如果照单全数买下来的话,至少也要十万两银子,因此双方都不砍大删,最后少林寺又给了两千两,而黄河帮则很小气的给了九百两银子。
而此时的白云航,并不象传言的那样左手受伤,他的左手正在温柔地抚摸着赵雪芬的肚皮,眼里多了一种平时难以见到的温情,赵雪芬轻轻地说道:“小宝宝可能感觉到你了……宝宝,那是你爸爸啊!”
~第一百二十章 查办河南~
白云航眼中全是幸福,他从容地说道:“那个‘铁李通’已经到了咱们河南境内,不过雪芬你放心好了,我自会收拾他!”
赵雪芬可不知白云航用什么法子收拾这帮人,她只是对着白云航有着盲目的自信。
此时这队办御案的人物,已经从湖北过了武胜关进了河南地界,武胜关是天下雄关,登上顶峰便可放眼千里,这位带头的“铁李通”兴致极佳,登上顶峰对天怒吼。
他原是草莽中的人物,后来因为天道不公行侠仗义便单人独刀落了草,曾作了许多案子,官府派了许多公人捕快前去追捕,全被他杀得大败而归,后来投了太祖皇帝,比武夺帅中技压群雄,杀败了天南地北的好汉,当了太祖皇帝李自成的御前侍卫大头领,一向以冷酷无情著称。御前侍卫可以说是最亲近太祖皇帝的位置,往往只要一言一语就能影响到李自成的决断,又创立了自己所谓的“铁心门”,收了几个好弟子,因此这李通也很有孤芳自赏的本钱。
可是太祖皇帝崩驾之后,无论是太宗皇帝还是今上都有自己的一套班底。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这李通所凭借的也不过是武功极高,资历极老,但是太宗皇帝和今上对他不信用,按太宗皇帝的说法,他不过是“太祖身前一忠狗尔”。偏生李通是出名的狂傲,这狗又不懂得摇尾巴,这御前侍卫头领的位置又是要害中的要害,因此李能也被屡番重用,在几个清水衙门之间调来调去。
正所谓龙游浅水,李能虽然有着天下顶尖的功夫也不得在京中郁郁不平,虽然品级是有了,可是实权却是半点皆无,纯是一个装饰品而已,想起在李自成帐下的风光日子,当真是不得意得很。
这一回为了白云航的案子,李党对牛党屡番攻击,甚至直指河南苏安琪贪赃枉法,竟任用白云航这等无耻小人,既然挑到党争这上面,那自然是热闹得很,就连身在湖南的西京留守程系程大人也上了折子,请求以顾君恩顾大人到河南查清事实。
李党这就不干了,兵政府顾大人一向属于牛党干将,让他到河南查案去,那不变成自己查自己?因此他们很是点出几位清廉干练的能员,更关键的是这几位能员都与李党有着这样那样的关系,只要把他们派到河南这个牛党的根本之地去,保证能查出无数的大案来。
但是李党的人选很快被牛党给推翻了,人要想借理由还不简单吗?这些所谓的“能员”,从三岁到三代的资料很快被人翻了出来,最后吵来吵去,今上倒不失是位马上打天下的创业之主,把李通这位当年的侍卫头领给找了出来。
为了便于在河南查办登封县白云航等若干未决大案,今上可是给了李通一位“河南查办使”的要职,又给了便宜行事的指示。
李通有若龙回大海一般,那当真是意气奋发,大有“此去河南斩不平,斩尽不平解意气”的意思,旁人看待他的眼光也变了许多。
今上决定他复出的当天,就有许多河南省上的人物到他府中拜访,要知道那时候他自己不不知道自己就要复出了。
有些时候人事任免消息是传播得最快的,特别在那些低级官员流传得更快,甚至连当事人还没听到风声这前,已经有无数的人得到了消息。
整整两天的时间,到府的官员和前任官员有二三百人之多,在门口排成了长队请这位正三品的“河南查办使”召见,又有无数的旧友一夜之间冒了出来恭喜,至于送到府内的土特产那更是不计其数。
不过李通倒真不失为“铁李通”,他铁面无私地将这帮想要锦上添花的家伙给赶了出来,又找了不少自己的故旧弟子,得意洋洋地开到了河南境内。
他登上武胜山仰天长啸,大有壮怀激烈之感,哪料想他一进河南境内就被白云航派出的人手给盯上了。
这帮人都是洛河七姐妹手下的强人,现在却是通过白云航的关系洗白了,混进了信阳府的公人队伍里干起了官差。
强人的极致就是公人,光凭着白云航这个小县令的面子不远远不够,还是靠着雨小将军才把这些人安插进去,这帮人也是知恩图报,第一时间就把李通这帮人看得紧紧的。
“好!”李通对于信阳府的第一感觉就是如此:“这信阳的父母官干得不错!”
这道路又宽敞又洁净,到处可以看到鲜花,时不时有才百姓来称赞信阳府尹大人的恩德,甚至送来了万民伞。
他却不知道就为了这第一印象,信阳府下了多少功夫,提前两天动员人马把信阳打扫得干干净净,经过的道路全都整修了一遍,又弄了几百盆花过来。
总而言之,李通就这么过境一次,信阳府可是花了血本,这次多亏了这帮新招安的强人,这些人不失绿林本色和丐帮干了一场硬架,结果当时丐帮还想不服输的时候,从丐帮总舵传来了消息,新任帮主让当地的分舵暂时停几天买卖,不过信阳府也答应事后给予补偿。
至于李通看到民意,那民意全是制造出来的,中午信阳民众推举九位乡绅前来晋见李查办使,没有一个不是大事称赞的,甚至还有人当场送来了一场称赞李通的长赋,李大人根本不知这骈文是在说什么,他只知道上面说的是好话。
他郑重其事地心了起来,回京之后还郑重其事作为自己的政绩给众人传阅,大家看过之后也是赞不绝口,连带着写骈文的那位老兄也得了个小官,直到许多年后,有个弟子看过之后说道:“弟子似乎在哪本书见过这篇文章!”
抄书抄到这份上也是堪称一绝,李通觉得自己丢了面子,把那位抄书的老兄赶回河南老家去。可这事情还没完,这位老兄吃了大亏之后恨在心,许多年后报复回来。
至于其他的玩意儿就更多了,甚至有人主张“李大人有大恩德于信阳,信阳民众愿为李大人建生祠一座!”
许多年前李通可是非常不耻魏阉的无耻行迹,甚至出口痛骂,可现在他已经沉迷于众人的恭维之中,还有他的弟子王勘说了一句:“老师,请不要忘记了魏阉建生祠的故事!”
李通这才如梦初醒:“倒是老师忘了!咱们这次是查办案子来的,若不是你一句提醒,老师就要背个拢民的骂名!这次来河南,不管那白云航有什么后台,我这个做老师的一定要把他办得身败名裂!”
王勘正声说道:“老师却是说错了!这白云航有什么后台,这案情到底如何,我们到现在都一无所知,这案子的关键还在于我们自己不要搞得身败名裂,要力争秉公办案!”
李通连声说道:“还是你脑子好使!咱们这案子也力争办成个铁案,让上上下下都十分满意!看来掌门的位置,还得由你来接啊!”
王勘却是很谦虚地说道:“几位师兄的才干都较我强上太多,还得让李天毅师弟来接掌吧!”
李通点点头:“我这么多弟子里,当真你是聪明的几个了!”
王勘是个苦命人,从小从苦水泡大的主,即使是千辛万苦拜了李通当老师之后仍是苦上加苦。那么多师兄师弟都盯着李通死后留下的位置,可王勘心里清楚着,李天毅虽然对师兄弟许过很多诺,但那都是空话,他眼里看得清楚,铁李通终究还是个凡人,他这位置是给自己的爱子留着的。因此时时不忘加上一句:“天毅师弟果然是奇才啊,我们这一门的掌门位置最好留给李师弟!”
李通当即骂道:“胡说什么!给我赶回去!”可心里却是十分受用,觉得王勘的话是说到了自己的心里去了,所以王勘很是受李通信任,传授了不少向不外传的武功。
后来李通又把王勘推荐出去做了个小官,王勘在任上也很用心,学得不少刑名之学,在官场办事也是颇为得力,这次李铁再次大用,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王勘。
一路行来,王勘屡番出语提醒李通,李通倒是赞道:“秉公办案!王勘你这一句话说得好,咱到了登封县就力求办成一桩铁案!”
他哪里知道自己的这个弟子王勘也有自己的想法,现下他一离开李通的身边,当即就有两才人马前来拉拢:“王大人!您好!请赏脸吃个便饭……陈世兄,您就不必与我抢人了吧!我与王大人一见如故,已经与大人约好到府上喝上两杯……陈大人,实在是王某已经和许大人事先约好了,要到他府里喝上几杯,晚上一定到你家了!”
王勘看了那个信阳府的许姓官员一眼,笑着说道:“这间青楼,莫不成就是话大人的府上了?”
许知杰也大大方方地说道:“王大人您说客气话了!许某说句实话,若手上有这么一间青楼,许某就连衙门都不愿去了,就在这青楼里日日销金吧!今天请王大人来,是有人做东主!”
这青楼很是花了心思装饰,一进门就是莺歌燕语不断,王勘也是风流人物,当即一边走一边和青楼女儿调笑开了,许知杰压低声音说道:“东主还在楼上等着咱们!”
王勘心里雪亮着,这一回可要尽兴而归了,昨夜登封县的徐族为了这一桩案子也是请我自己在信阳府的另一家青楼花了近百多两银子,可自己却是始终含糊其词,不给一个实在的承诺,最后逼急了也就是四个字:“尽力而为!”
可就是这四个字的承诺也叫那徐族的长老欢欣鼓舞,谁叫这位王大人是李通李大人身边最信用的一位,有他一句话就够了。
不过王勘倒是很意外,这东主请自己的地方居然中是二楼的一个偏厢,一不见美人在旁,二不见大鱼大肉,桌上只摆了四菜一汤,简朴得很,全是素菜,酒倒有一壶,这位许知杰指着那个颇有些傲气的年轻军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