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虚
罩小!?br /> 此时盘古却因开天辟地耗尽精力而陨落,身体轰然倒地化为洪荒万物,而盘古倒地之时身体中飞出十五道光,三清十二浊,三道清气飞出之后便停了下来,而十二道浊气却飞向洪荒转瞬不见了踪影,只见清气散去后现出三位道人,一位长耳寿眉一脸和蔼手拿太极图的老道,一位方面浓眉不怒自威手拿盘古幡的道人,最后一位剑眉入鬓满脸英气却什么也没有拿的道人。
三位道人走到鸿钧身前叩首拜曰:“参见老师,老师圣寿无疆。”鸿钧指着手拿太极图的道人道:“赐你名李耳。”又指着拿盘古幡的道人到:“赐你名原始。”最后对着什么也没拿的道人道:“赐你名通天。”又对清气所化之人道:“你得盘古开天功德而化形,当拜盘古为师。”
然后鸿钧又说道:“今洪蒙已结,洪荒已开,吾将回紫霄宫已身合道,非天地大劫将不再出,我这里有一些宝物一会分发,尔等可凭机缘自取之。”
说完就见身旁出现一石崖,上放五色毫光。鸿钧又从袖中取出四把剑,一张图交给通天道:“此物可于你做立教之用。”“谢老师慈悲”通天谢过鸿钧后便将宝物收入袖中。
鸿钧又将盘古身陨后飞回自己手中的混沌钟置于分宝崖上,对对前来听道的数百人道:“尔等皆可前来一试机缘。”说完便闭目坐于蒲团之上。
众人见鸿钧已入定便以老子为首依次立于崖上以试机缘,不一会便轮到了清虚。
清虚走上分宝崖后就见一片混沌之中有数件法宝浮于虚空之中,心知这些便是与自己有缘之法宝,便使袖里乾坤之术收了。不及细看便已退出了分宝崖,遂立于原地细看众人脸色,只见有人狂喜,有人沮丧,还有人一脸默然。
直到众人依次从分宝崖上下来鸿钧始睁开眼睛,手一挥只见分宝崖上闪过一片金光,无数宝光闪现向洪荒飞去,清虚离分宝崖近一见宝光闪现便使神通又收了也些。等众人反应过来那宝光均已投入洪荒。鸿钧言道:“今分宝已完,汝等可自寻山门修炼,吾回紫宵宫去了。”说完便和紫宵宫一起消失不见了。
第一卷 巫妖之战
→第二章 清虚洪荒收佳徒女娲造人证混元←
自盘古开天辟地鸿钧分宝后众仙皆在洪荒自寻洞府修炼,以求证得那混元道果。那清气所化之道人自离了紫霄宫便在盘古脊梁所化的不周山开辟一洞府,在洞府外布下大阵,自己在洞中闭关修炼,领悟在紫霄宫听讲时所得道法,以及观盘古开天所得的体会。
如此过了数个元会,这一元合十二万九千八百岁,分十二会,乃子,丑,寅,卯,辰,戌,午,未,申,酉,戌,亥这十二支,每会该一万八百岁。
这数个元会间洪荒诞生了无数生灵,其中飞禽以凤凰为长,走兽以麒麟为尊,鳞甲以龙为首。有那其中的先天灵种开启了灵智,吸收日月之精华,天地之灵气,褪去毛羽鳞甲自称为妖,然妖族毕竟为禽兽所化,嗜血之性不改,相互之间争斗不休,死伤无数。
女娲娘娘怜之,遂以大法力统合众妖,令其无故不得厮杀,后又奉帝俊为妖皇,太一为东皇,鲲鹏为妖师管理众妖,自己继续证那混元道果,众妖感念女娲娘娘之恩便共尊女娲娘娘为妖族教主。
盘古身陨元神一化为三是为三清,而精血所化之十二道浊气落入洪荒化为十二祖巫,分别为后土,帝江,强良,祝融,共工,天吴,拿兹,句芒,蓐收,烛九阴,玄冥,奢比尸。后又有无数秉盘古精血生的大巫,巫人生于洪荒之中。
后祖巫与帝俊皆欲执掌天地,引发接连大战,却是不分胜负。后有数位鸿蒙中听道的大神通者出面调和,且祖巫与帝俊亦觉无法占的上风。遂达成协议巫管地,妖管天,洪荒始得以清净。
此时洪荒之中却是无有六道轮回,生灵死后魂魄无依,只能在天地间呼号,若是不幸落到那邪门修士手中更是惨不可言,祖巫后土怜众生死后魂魄无依,便以身化六道,众生死后始能转世投胎。
在这数个元会之中,清气所化之道人终于将观盘古开天所得之体会和紫霄宫所得之道法领悟一些。决定了自己的修道之途——以力证道。
只因清气所化之道人在修炼中无意中发现,不周山中竟然有盘古身陨后留下来的精气。清气所化之道人便吸收了盘古精气锻炼肉身。
而在这数元会他的道行也达到了大罗金仙顶峰。此时想到道祖告诉自己,自己得盘古开天功德而化形,与盘古结下了因果,自己须拜盘古为师。
清气所化道人思忖:“三清之中老子忘情,原始无情,只有通天教主在封神之战中为了弟子和四位圣人打斗,虽然没有改变什么却也让人钦佩,也是三清中唯一有人味的。”想到此处便打定主意到通天教主所开辟的上清境禹余天拜通天教主为师。
清气所化之道人打定主意后便驾祥云向混沌中的禹余天飞去。不一会便来到禹余天金鳌岛,清气所化之道人来到碧游宫前不敢轻入,只在宫门口等候。
不多时,一位童子从碧游宫中走出,看着清气所化之道人说道:“你就是老爷所说的拜师之人吧,随我进来吧,老爷让我来迎你。”说完便转身进了碧游宫。清气不由一阵厄尔,想道:“不想截教就是一个童子都如此傲气。”见那童子已经进了碧游宫,便赶忙随在童子身后向碧游宫内行去。
清气所化之道人一路目不斜视,不敢仔细观看碧游宫景色,不多时便已来到大殿之上。见通天教主闭目端坐于碧云床上。忙上前叩首拜道:“弟子拜见上请清圣人,道祖言弟子当拜盘古为师,今弟子特前来拜师,还请老师赐名。”
上清圣人睁开双眼看着清气所化之道人问道:“你本是一团轻灵之气,又生于虚空之中,边叫清虚吧。”清虚谢过通天后便坐于大殿左边的蒲团上。
如此又过了数万年,清虚每日便是听通天讲道,然后打坐练气。终于在这一日突破大罗金仙,达到准圣的境界。
清虚在达到准圣之境后便对通天说道:“老师,弟子有意到洪荒游历一番。”
通天说道:“恩,现在需要的是对天道的体悟,去洪荒游历一番也好。去吧。”
清虚拜别通天后便驾云离了禹余天,向洪荒飞去,不多时便来到洪荒大陆。
洪荒分为四大部洲,曰:东胜神洲,南瞻部洲,西牛贺州,北惧芦洲,其中东胜神洲灵气最为浓厚,物产也最为富饶,故大多数修士均在东胜神洲寻灵山宝地修炼。
却说清虚道人离了禹余天后来到东胜神洲,降下祥云立于一地,但见洪荒确实与处开时不同,只见处处流水淙淙,草木茂盛,间或可见灵兽徘徊其间。清虚也不驾云只在这山林之间行走,感受这天地间充裕的自然之气,一路上遇见一些罕见的灵药与矿石也都顺手收了。
清虚自到洪荒后或流连于山水之间,或寻鸿蒙之中听道之人闲叙,如此过了数万年,一日突然想起自己在不周山闭关数个元会,却还不曾游览过不周山。
遂架起祥云向不周山行去,清虚祥云速度虽不及祖巫帝江飞行快却也是不凡,不久便已来到不周山下。
只见这不周山确也与他处不同,只见峰峦迭起,方圆八千万里,主峰巍峨耸立难见其顶,朵朵白云绕于山腰。
清虚降下祥云,从山脚步行上山,欣赏这与他处不同的景色,忽然觉得这四周的灵气疯狂的向一地汇聚而去,心中一动便驾云向灵气汇集之处飞去。
待到地头便见一五彩孔雀卧于地上,身周放出青,黄,赤,白,黑,五色神光,周围数百里的灵气源源不断的向其体内涌去。“呵呵,原来是这小东西在化形,相见即是有缘,待我助他一助。”
说完也不见清虚作法,只伸手一指,只见那周围数万里的灵气汇聚成一三尺粗的圆柱,如流水般从那孔雀顶上灌入,只见那孔雀身子一阵颤抖,身周青,黄,赤,白,黑五色神光不断闪现,变换,最后收于体内。
一道蓝光闪过,现出一身穿蓝色道袍的道人盘坐于地,那道人睁开双目后忙起身走到清虚身前伏拜于地,道:“弟子孔宣拜见上仙,多谢上仙相助。”
“咦,他就是孔宣,那个在封神之战中除圣人之外的最强者之一。”清虚暗忖道。
心中一动说道:“贫道乃禹余天通天圣人门下大弟子清虚,今日相见也算有缘,你可愿拜我为师?”
孔宣听后大喜,忙拜道:“弟子愿意,弟子拜见老师。”
“起来吧”清虚含笑说道,孔宣应声而起。
清虚又道:“你既已拜我为师,这头自不会让你白磕。”说完便从袖中取出一物,迎风一晃便化为一大戟。
将戟递于孔宣道:“你身具五行神光,可刷落万物亦可护身,用之攻敌却稍显不足,此物乃为师从鸿钧道祖分宝崖上所得,上具五行之力正合你用,今赐予你防身。”
孔宣大喜,道:“谢师尊赐宝。”说完便仔细打量手中之物,只见那戟上五色华光闪现,长达丈八,戟上有一龙盘旋其上,戟刃从龙口中吐出寒光闪闪,只觉杀气凛冽。
孔宣将戟捧于手中问道:“师尊,此戟何名?”
“无名,汝可自取之。”清虚答道。
孔宣沉吟片刻道:“此戟有金龙盘于其上,又具五行之力,便叫盘龙五行戟吧。”
清虚道:“可,为师本欲在不周山一游,今收你为徒,这不周山不游也罢。且随为师寻一洞府,以便传你上清大法。“说完便带孔宣驾云而去。
清虚思及东胜神洲日后有人,阐二教,西牛贺州有佛门,北惧芦洲在女娲补天之后也会被毁。
不周山虽好却是太招人妒。只有南瞻部洲人、阐、佛三教势力不是太大,便欲在南瞻部洲找一灵山。
如此数日后清虚来到王屋山,见其山清秀不凡,便欲再次开府。
又从东胜神洲寻得几处灵脉,用大法力埋于山下,使得王屋山却也不逊色于东胜神洲的名山大川。
又在山中开一洞府,洞中用须弥芥子之术建一道观,师徒二人便在此居住,每日对孔宣讲那上清大法日子过的确也逍遥。
一日清虚正在与孔宣讲道,忽然心中一动,忙捏指掐算。
须知清虚乃是开天之前便已修行了无数元会,一身法力直可说是通天彻地,道行也已达准圣人的境界,就算对上祖巫亦可一战,若是祭起天地玄黄塔便是遇上两三位祖巫也可保持不败,心境自然是稳固之极,轻易不会心动,此时心中有感那必是与自身有关或是天地之间有大劫将生。
清虚掐算片刻直觉与自己有关且应在东胜神洲,却算不出具体是什么事,不由清咦一声。孔宣见清虚停止掐算忙问道:“老师何事如此惊奇?”“恩,为师有事需出门一游,你自在山内修行,不可懈怠。”“是”说完清虚便架云往东胜神洲而去。
清虚到东胜神洲后便直奔心中所算之地而去,,片刻便已到了。清虚降下祥云只见此地确也不凡,只见山势奇伟直插如云,奇珍异草随处可见,灵禽栖于梧桐之上,异兽徘徊山涧之间。“此地虽然不错,但也不是绝妙之地,况且吾从未至此,又有何人何物与我有关?也罢,既然来了就坐等数日吧。〃
想到此处清虚便在一松树下打坐,等待那机缘到来。如此过了数日,只见山谷中突然冒出七色彩光,清虚一见便知有先天灵宝出世,忙借遁光向谷中行去,待到得谷内只见一印状法宝浮于半空之上,上放七色彩光。
清虚一见便知此物便是与自己有缘之物,忙收于手中细看,只见此物似由一白玉雕刻而成,通体晶莹剔透,印钮为双龙交盘而成,上刻两个大字“崆峒”。“原来是这件法宝,怪不得我无法算出。”说完便将崆峒印纳入怀中驾云而去。
“这次出来得了这件宝物倒也不急于回去,到各位道友那转一转吧。”想到此处便向女娲修行之处行去。
等到了地头却不禁笑出声来,原来女娲正在一池塘边捏泥巴。女娲听见笑声抬头一看说道:“原来是清虚道友,今日怎有空到我这来?”“呵呵,一时无聊想寻各位道友一聚,不想看到道友童心未泯的一面。”
女娲脸上微微一红说道:“道友莫要取笑,我只是觉得此事与我证道有莫大关系,并非你所想那样。”
“原来已经到了女娲造人的时候了,不如我提点她一下也为我截教结一善缘。”想到此处边开口说道:“原来如此,还望道友莫要见怪。”说完便走到女娲所捏的泥像前看了一眼道:“这些泥像皆为普通泥土所捏,却是毫无灵气,不知与道友证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