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虚
之时上请圣人与女娲娘娘均有了感应,皆是微微一笑。
清虚每日清晨来教授庖牺道法、渔猎之术晚上自回九华山,如此过了十年庖牺已然长成一伟岸的青年,这一日清虚正在上清观中静坐,突然心中一动对白翎童子说道:“你可去洞外迎接娲皇宫彩霞仙子。”
白翎领命而出,不一会便见一身着五彩霞衣的仙子驾着五色祥云从天外而来,白翎忙上前问道:“仙子可是自娲皇宫而来。”那彩霞仙子一阵惊讶,想到“这清虚道君果然不凡,我自娲皇宫而来他竟然也能算出。”心中惊讶口中却未曾失礼,应道:“正是,我奉娘娘之命前来为清虚道君送来一物。还请道童通报一声。”白翎说道:“老师让我前来迎接仙子,仙子随我来便是。”说完便将彩霞仙子领到上清观中。
清虚见彩霞进殿便开口问道:“不知娘娘差仙子前来所为何事?”彩霞从袖中取出一物答道:“娘娘让小仙将此物交给道君。”清虚接过物件放于面前案几上说道:“娘娘可还有话说。”“除却此物娘娘未曾有话交代。”“那烦请仙子告诉娘娘,就说清虚知道该如何做。”
彩霞仙子又是一阵诧异,“这就知道了?我可是什么都不明白,这道人明白了什么啊?不知娘娘和这老道打得什么哑谜。”却也是不敢相问,只得揣着一肚子问题告辞回了娲皇宫。
清虚待彩霞走后便说道:“呵呵,果然瞒不过圣人。”
第二卷 人族当兴
→第二章 … 洛河畔伏羲得宝←
庖牺自跟随清虚学道之后便具有了神通,帮助族人获得了更多的食物,从清虚处学来的渔猎之术也帮助族人能自主的获得食物,伏羲又根据蜘蛛织网的样子制成网罟更加方便了族人的捕鱼,同时又教授族人驯养野兽,将其变为家畜,使风兖部落的人类更加的富足,慢慢的庖牺在部落中的威望越来越高,族长觉得庖牺已经长大了,可以替族人做出各种决定,可以将部落发展的更大,便想将族长之位传给庖牺。
庖牺以自己年龄还小,且还在跟随老师学习为由婉拒了族长的要求。华胥听说后向庖牺问到:“你为什么不接下族长的位置呢?你的能力已经超过了族长许多,而且族长已经老了,部落现在需要一个更年轻更有力的首领来带领他们,难道你学了强大的法术便想丢弃族人吗?”
庖牺答道:“母亲,庖牺不是不愿帮助族人,而是老师的东西我还没学玩,一旦接受族长的位置我就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来向老师学习,我想学习更多的东西,以后便可以更好的帮助族人。”“庖牺是母亲误会你了。”
如此又过了两年,清虚对庖牺说道:“如今该交给你的我已全部交给你了,你也该去接任族长的位置完成你的使命了。”说完便将女娲娘娘送来的伏羲琴交给庖牺说道:“洪荒中有许多危险,此物交给你护身。”庖牺见已经留不住清虚了便说道:“那请老师参加完弟子接任族长的仪式再走吧。”清虚点头答应了。
此时风兖部落的族长已经老的快死了,听见庖牺终于愿意接任族长的位置了,万分的高兴,忙让族人准备庖牺接任族长的仪式,七天之后,庖牺在清虚的见证下接过了族长的位置。清虚对庖牺说道:“你如今已然接掌了族长的位置,再用庖牺这个名字已然不适,今你可改名为伏羲。”庖牺听完说道:“弟子伏羲谢老师赐名。”清虚点点头便驾祥云而去。
伏羲自从接过族长的位置之后便励精图治,带领族人过的越来越好,周围部落的人闻听伏羲之名皆举族来投。慢慢的风兖部落越来越大,以前的小寨子已然无法容纳太多的族人,伏羲便带领族人在陈这个地方建造可都城,以供族人居住,和躲避猛兽的侵袭。那是人们只是用树的枝叶简单的围在身上,每到冬天便有许多老人、小孩和伤病患者耐不住严寒而冻死,伏羲便又用动物的骨头制作了骨针,以动物的筋做线将猎物的皮做成衣服,以提高族人御寒的能力,使族人,免于冻死。
那时人们是用在绳子上打结的方法来记录每天的收获,而部落越来越大伏羲见用结绳记事的方法不能很好的记录发生过的事,便又发明了一种简单的符号来记录发生的事伏羲将其称之为书契,故后世之人又将伏羲称之为“人文始祖”。
倡导男聘女嫁的婚俗礼节,使血缘婚改为族外婚,结束了长期以来,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状态。又依照伏羲琴发明陶埙、琴瑟等乐器,创作乐曲歌谣,将音乐带入人们的生活,帮助人们“修身理性,反其天真”。将其统治地域分而治之,而且任命官员进行社会管理。还创制了历法,使人们狩猎都有了时间的根据,避免了错过最好的捕猎时间的事情。
由于洪荒天庭被毁,而昊天所建的天庭人手有限,不能很好的管理风、雨、雷、电、等力量,使得各种灾害不断,使人族经常遭受各种各样的灾难,造成很大的损失,失去许多族人,伏羲极为着急,想能不能避免这种损失。便夜晚观察月亮、星斗运行的规律,白昼观察太阳运行的路线,查看山川河岳,傍晚便坐在洛水旁思考其中的联系。
这一日他又在洛水旁思考着,突然他听见了两声奇怪的吼声,抬头看去,只见从洛水中浮起一只大龟,龟背上驮着一本书,从洛水对面的山洞中跑出一匹赤纹绿色,高八尺五寸,类骆有翼,蹈水不没,马身而龙鳞的异兽,此异兽正是龙马,龙马背上放着一张卷图,此二兽将背上之物放于伏羲身前便消失不见,此物正是那先天灵宝河图洛书,此宝自帝俊身陨后便不知所踪,今日感伏羲为天下百姓的那一股毅力,神物有灵遂现出本体将河图洛书送于伏羲。
伏羲上前将河图洛书捡起,只见那河图洛书上蕴含着极为浓郁的灵气,不在老师清虚送于自己的宝物——伏羲琴,忙将其收入怀中,回到不落将其祭炼完成后便开始慢慢体会其中所蕴含的大道,伏羲这一入定却是持续了八八六十四天,六十四天之后伏羲醒来,仰首大笑道:“如此则族人无忧已,说完便伸手在地上画下了一太极八卦图,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八个符号围在太极图周围,这八个符号看似简单却是蕴含大道,可以用来推算万事万物,而且其最奇妙的是就算是没有一点法力的凡人只要将其所代表的涵义记清楚也可以用之推算。
伏羲想道:“若将此法教会族人,他们便可以用它来推算,已达到趋吉避凶的目的。想到此处,伏羲脸上不由露出了笑容。就在此时天空之上异香阵阵,朵朵天花散下,一团霞光落下融入伏羲体内,伏羲的道行瞬间提升了一大截,而在王屋山天空中也有一团功德降下,清虚展颜一笑,将这份功德收入袖中。
却原来是伏羲画出八卦使得人族有了躲避灾祸的能力,对天灾虽然还是无法可想,可是毕竟有了躲避的可能和时间,上天感念其功,故降下功德以示奖励,而清虚由于教导伏羲有功,故上天也降下了一份功德。
伏羲回到部落后便挑选出部落中极为聪慧的族人,自己开始教授这些族人八卦之术,数年后待这些族人将运用八卦推算之法悟出一点皮毛之后伏羲的声望更是涨到一个前人所无法企及的地步,又有数十小部落前来投靠,融入风兖部落之中,使得风兖部落成为黄河流域最大的部落,十余年后伏羲的威名传遍整个洪荒人族部落,众部落感念伏羲为人族做出的贡献遂推伏羲为人族共主。而伏羲见自己的部落越来越大,仅靠自己和几个长老已然管理不过来,便将族人分为几块,每一块都有数个聪慧的族人管理,使得人族有了最原始的一批官员出现。
如此过了数十年伏羲的修为日渐高深,他隐隐感觉到自己能留在人族的日子不多了,可是他又不放心整个人族,想在人族中找一个有德之人接替自己的位置,照顾还在洪荒中苦苦挣扎的人族,花费数年时间终于找到了一个伏羲觉得可以接替自己位置的人——朱襄氏。
第二卷 人族当兴
→第三章 … 神农继位尝百草←
朱襄氏又名烈山氏,生于渭河流域的一个姜姓部落,其母名任姒,任姒一日游华山,看见一条神龙,身体马上有反应,回来就生下了烈山氏。
烈山氏少而聪颖,三天能说话,五天能走路,三年知稼穑之事。长大之后更是对于农业之事极为精湛,那时各部族由于伏羲的教导越来越多的人学会了八卦推算之法,人能躲过的灾害越来越多,人的数量也是越来越多,人族所能打到的天上的飞禽和山里的野兽越来越少,采摘的果实也已经不能满足部族的需要,烈山氏成为部落首领之后每天都在想如何解决族人的吃饭问题。
一天,一只周身通红的鸟儿,衔着一棵五彩九穗谷,飞在天空,掠过烈山氏的头顶时,九穗谷掉在地上,烈山氏见了,拾起来埋在了土壤里,后来竟长成一片。他把谷穗在手里揉搓后放在嘴里,感到很好吃。于是他教人确倒树木,割掉野草,用斧头、锄头、耒耜等生产工具,开垦土地,种起了谷子。
他发现这谷子每年都会成熟一次,所以他领导自己的部族烧山为田,将谷子种在地里,每年等着收割谷子,慢慢的部落以谷物为主食而畜牧之术则成为辅助之物,周围的小部落闻听烈山部落的人不用冒险狩猎,不用四处去采摘果实,只要辛苦一点努力耕作农田就可以吃饱肚子,一时不少无法养活族人的小部落整个的来到烈山部落,加入烈山部落中。
烈山氏教授族人耕种之事终于传到了伏羲的耳中,伏羲听到有这样的人很是高兴,忙找人将烈山氏叫来。看烈山氏是不是真的是有才之人,若是烈山氏真的像传说中那样有才,就准备将自己的位置传给烈山氏,等烈山氏来到陈,伏羲考教了烈山很多问题,烈山氏基本都能答上,伏羲十分高兴,便将烈山氏留在陈地作为自己的助手处理一些事物,慢慢的伏羲将所有的事都交给烈山氏来处理。
这一日太清境大赤天太上老君的弟子玄都大法师从大赤天来到陈地,伏羲将玄都大法师迎入屋中,只听玄都大法师说道:“贫道奉老师之命前来告诉人皇,人皇已然功德圆满,当将人皇之位传给他人,功成身退,到火云洞静修。”伏羲听到此言大喜,忙让人准备传位之事。玄都大法师传讯完毕后便回大赤天去了。
伏羲将烈山氏召来说道:“我不日就要退位到火云洞静修,这些年你做事我都看在眼中,人族之中你是最有才华的一个,我准备将人皇之位传于你,你去准备一下吧。”说完便让烈山氏去准备接位之事。数日之后,玄都大法师再次来到陈地,对伏羲说道:“快摆香案,老师要来了。”伏羲忙让人摆好香案准备迎接圣人。
不一会天上降下瑞气千条,飘来一朵紫云,太清圣人太上老君骑着兕牛由金角童子牵着绳驾云而来。众人忙跪拜迎接圣人,伏羲带头说道:“弟子伏羲率人族各头领参见太清圣人。”老子说道:“不必多礼,起来吧。”
众人起身后便在太清圣人的主持下见证了伏羲与烈山氏皇位交接的仪式。就见在伏羲将皇位传给烈山氏的时候,天上降下霞光照在伏羲身上,须臾霞光散去,伏羲对太上老君说道:“劳烦师兄前来接我。”
原来就在天降功德加身的时候,伏羲便已恢复了前世的记忆,而且证得天皇之位。伏羲转身对烈山说道:“皇弟,为兄在火云洞等你。”说完便向王屋山方向一拜,接着跟着老子向火云洞行去。伏羲证得天皇之位时,王屋山再次降下一份功德,清虚将其收取暗忖道:“伏羲已然证得天皇之位,现在神农应该已经接位了,该准备去收他为徒了。”
却说烈山氏在接任伏羲成为人皇之后,便开始在整个人族推广耕作之术,人族因其教授众人耕作之术便将其尊称为“神农”,又因烈山氏烧山为田有火德,故也被称为“炎帝”。
神农氏教民种五谷后,并不单单靠天而收,还教民打井汲水,对农作物进行灌溉。同时,他还发明了陶器,解决了人类的生活用具——器皿和陶盆、陶罐等。
农业的出现,人类的劳动果实已有剩余,这时,神农氏设立集市,让大家把吃不完,用不了的食物和东西,每天中午拿到集市上去交换,从而出现了原始的商品交易。还治麻为布,使民着衣裳。更削木为弓,以威天下。
神农之教曰:“丈夫丁壮而不耕,天下有受其饥者,妇人当年而不织天下有受其寒者,故身自耕妻亲蚕以为天下先。”神农管理部落,治理天下很有方法。他不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