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虚
却说为报昊天无故相伐之仇向天庭飞去,欲杀昊天上帝为死去的族人报仇。只见刑天左手握着长方形的盾牌,右手拿着一柄闪光的大斧,一路过关斩将,砍开重重天门,直杀到昊天上帝的宫前。昊天上帝正带领众大臣在宫中观赏仙女们的轻歌曼舞,猛见刑天挥舞盾斧杀将过来,顿时大怒,想到:“无论如何我乃是奉道祖符命而成天帝,你刑天竟然就如此直接杀上来可,若是让你安然离去,我的面子却是放到何处?”想到此处便拿起宝剑就和刑天搏斗起来。两人剑刺斧劈,从宫内杀到宫外,从天庭杀到凡间,直杀到常羊山旁。昊天上帝到底道行高深觑个破绽,一剑向刑天的颈脖砍去,只听“咔嚓”一声,刑天的那颗像小山一样的巨大头颅,便从颈脖上滚落下来,落在常羊山脚下。巫族只修炼体术,却是无有元神,故刑天虽被昊天上帝将首级砍下,却也是未死。忙把斧头移到握盾的左手,伸出右手在地上乱摸乱抓。他要寻找到他那颗不屈的头颅,安在颈脖上再和昊天上帝大战一番。他摸呀摸呀,周围的大小山谷被他摸了个遍,参天的大树,突出的岩石,在他右手的触摸下,都折断了,崩塌了,还是没有找到那颗头颅。他只顾向远处摸去,却没想到头颅就在离他不远的山脚下。昊天上帝怕刑天真的摸到头颅,恢复原身又来和他作对,连忙举起手中的宝剑向常羊山用力一劈,随着“轰隆隆”“哗啦啦”的巨响,常羊山被劈为两半,刑天的巨大头颅骨碌碌地落入山中,两山又合而为一,把刑天的头颅深深地埋葬起来。并在常羊山之上加上封印,将刑天的头颅永远的埋在常羊山下。
听到这异样的响声,感觉到周围异样的变动,刑天停止摸索头颅。他知道昊天上帝已把他的头颅埋葬了,他将永远身首异处。他呆呆地立在那里,就像是—座黑沉沉的大山。想象着昊天上帝那洋洋得意的样子,想象着自己的心愿未能达到。他愤怒极了。他不甘心就这样败在昊天上帝的手下。突然,失去头的刑天,赤裸着他的上身,把他的两乳当作眼,把他的肚脐当作口,他的身躯就是他的头颅。那两乳的“眼”喷射出愤怒的火焰,那圆圆的脐上,发出仇恨的咒骂,那身躯的头颅如山一样坚实稳固,那两手拿着的斧和盾,挥舞得是那样的有力。他一只手拿着盾牌,一只手举起大斧,向着天空乱劈乱舞,继续和眼前看不见的敌人拼死搏斗起来。看着无头刑天还在愤怒地挥舞盾斧,昊天上帝心里一阵颤栗,不由自主地害怕起来。他不敢再对刑天下毒手,悄悄地溜回天庭去。
而在洪荒,黄帝将蚩尤带回部落历数蚩尤数十条罪过,判蚩尤斩首之刑,周围深受蚩尤欺凌的各部落皆是扶老携幼前来观看。当蚩尤被押出来时,周围爆出一片片的为黄帝的叫好声和对蚩尤的咒骂。刀斧手将蚩尤压倒,用斧钺砍去却是丝毫不伤,只听蚩尤一阵哈哈大笑:“哈!哈!哈!哈!哈!哈!轩辕小儿,吾乃大巫至深,不要说这平常斧钺,就是先天灵宝轻易也伤我不得,,哈!哈!哈!哈!!哈!”
黄帝笑道:“汝真以为我杀不死你?”说完便将腰中悬挂的轩辕剑解下交给刀斧手说道:“可用此剑斩蚩尤之头来。”那刀斧手接过轩辕剑后便向蚩尤砍去却依然无法伤得蚩尤分毫。众人一时极为无奈,就在此时只听半空之上传来数声龙吟,众人抬头看去,只见一童子赶着五匹龙马从天而降,蚩尤看见这五匹龙马却是脸色大变。只听那童子上前对黄帝说道:“火云宫两位圣皇命我送来五匹龙马以裂蚩尤,黄帝大喜,忙令众人将蚩尤的四肢和头颅系在龙马身上,命五位族民向五个方向驱赶龙马,只听那五匹龙马一声长嘶,便开始向五个方向跑起,蚩尤身上也想起了吱吱嘎嘎的声响,可就是无法将蚩尤杀死。
黄帝见状从刀斧手手中去过轩辕剑,对着蚩尤颈部及四肢连接处接连刺出五剑,只听得蚩尤一声大喊,整个整个身子被分成六份,就算这样蚩尤也还未死,只听蚩尤笑道:“轩辕小儿,你能耐我何,而且那分成六份的尸体竟然有渐渐复合的样子,黄帝大惊,忙让人将五匹龙马赶往六方极远之地,埋于山下,并由几位修士联手布下封印阵法,将蚩尤的六份尸体封印在大山之下,使其用不能复合。
自此黄帝在真正得到了洪荒人族所有部落的认可,成为正真的天下共主。
而就在黄帝刚刚处死蚩尤之后便得到消息,神农的儿子榆罔不服自己接任人皇之位,趁自己刚打败蚩尤实力损伤之时起兵叛乱。
第二卷 人族当兴
→第十四章 … 千般辛劳皆为民←
黄帝将蚩尤斩杀之后便马放南山,准备休养生息,不料炎帝神农氏之子榆罔趁黄帝打败蚩尤实力大损之时开始大肆进攻黄帝,意图将黄帝赶下人皇之位,自己成为新的人皇,黄帝不能容忍刚刚安定下来的天下再次发生大乱,遂起兵攻打榆罔黄帝用周鸟鹗、鹰颤为旗帜,以熊黑虎豹为前驱,与榆冈战于版泉之野。历经三战,打败了榆冈。黄帝降封炎帝姜榆罔为诸侯,将他封在洛水卢氏城。姜榆罔不肯受封,率家人迁徙江南,后定居于湖南茶乡,以医为业,救死扶伤,深得当地百姓厚爱。从此,黄帝天下共主的地位最终确立,号令天下,凡是不顺从的部落,都以天子的身分去加以讨伐。前后共经52战,天下始归一统。
天下一统之后黄帝划分州野,制礼兴乐,教化百姓。同时还发明各种器具用物,方便日用。其中,大臣曹胡发明了上衣,伯余造了下衣,於则做了鞋子。百姓们从此不再穿兽皮树皮。黄帝还依浮叶飘于水上的道理作了舟船,共鼓又配上舟揖行于水上。又根据转蓬的道理发明了车辅,便利了交通。黄雍父发明了春,黄帝接着又令人制作了釜甑,使得百姓可以蒸饭烹粥。以后又造屋室,筑城邑,使百姓不再巢居穴处。黄帝又与歧伯作内外经,使百姓疾患得以治愈。他还确定了天下万物的名称,划分星度为28宿。以甲乙十天干纪日,以子丑十二辰来纪月,而六旬为一甲子。黄帝有四妃十嫔。正妃为西陵氏,名嫘祖,她亲自栽桑养蚕,教民纺织,人称她为「先蚕」。嫘祖组织一大批女子上山育桑养蚕织丝。但很快又遇到了一个大难题,蚕养了很多,茧也产了不少,但抽丝和织帛却有了困难。就在这时,群女中有一个身材矮小、皮肤黝黑、面部丑陋的女子发明了缠丝的纺轮和织丝的织机。黄帝得知后,对此项发明大加赞赏,让她给众人传授技艺。后来在嫘祖的撮合下,黄帝娶了这位丑女,作为次妃,这位次妃被尊称为嫫母。这一切改变使得百姓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一派太平景象。
一天黄帝正在洛水上,与大臣们观赏风景;忽然见到一只大鸟衔着卞图,放到他面前,黄帝连忙拜受下来。再看那鸟,形状似鹤,鸡头,燕嘴,龟颈,龙形,骈翼,鱼尾,五色俱备。图中之字是慎德,仁义,仁智六个字。黄帝从来不曾见过这鸟,便去问天老。天老告诉他说,这种鸟雄的叫凤,雌的叫凰。早晨叫是登晨,白天叫是上祥,傍晚鸣叫是归昌,夜里鸣叫是保长。凤凰一出,表明天下安宁。是大祥的征兆。后来,黄帝又梦见有两条龙持一幅白图从黄河中出来,献给他。黄帝不解,又来询问天老。天老回答道:“陛下试往河边视之,天其授帝图乎?”黄帝便与天老等游于河洛之间,沉璧于河中,杀三牲斋戒。最初是一连三日大雾。之后;又是七日七夜大雨。然后,一条大鱼溯流而上,背负白图箱兰叶龟文,近岸踊跃授帝。帝知祥瑞,拜而授之,其鱼翻游而去。帝又望河拜谢。舒展视之,名曰《图箓》。命侍臣捧定其箱,排驾回朝。
至次日升殿,群臣朝毕,黄帝问群臣道:“昔闻伏羲帝始受《河图》,得其五要,设灵台,立五官,以叙五事。今朕得者亦名《河图》,内与前《河图》不同,皆日月星辰之象,教朕立星官之书,以传后世,朕何敢不从耶!”即命羲和占日月之出没,常仪占月之盈虚,车区占风之定息。命容成作盖天浑天仪,以像用天上形。
黄帝问鬼臾蓲道:“上下周纪,其可数乎?”鬼臾蓲答道:“天以六节,地以六制。周天气者,六期为备;终地纪者,五岁为周。五六合者,岁三千七百二十气为一纪,六十岁一千四百四十气为一周,太过不及期可见矣。乃因五量治五气之消息,察法以作朝历,岁纪甲寅,日纪甲子,而时节定。是岁己酉,朔旦日南至而获神数,日月朔望而可推也。”黄帝闻奏大悦。又问道:“卿言此是得天之纪终而复始矣?”鬼臾蓲道:“然。”又奏曰:“天之纪虽终而复始,更要造十六神推馀分置闰月,以定四时。”黄帝曰:“何以为闰?”蓲曰:“察天时三岁一闰,多一月三十日也。五岁再闰,共多六十日。十有九年七闰,造历皆起甲子,于是时顺而辰从之。”帝曰:“善。”命隶首定数,以率其羡,要其会。而律度量衡,命伶伦自大夏之西、阮隃之阴,取竹于嶰溪之谷,以生空窍厚钧者,断两节间,长三寸九分,而吹之,以为黄钟之宫。制十二筒以听凤凰之鸣,而别十二律——雄鸣为六,雌鸣亦六,以比黄钟之宫,生六律、六吕,候气之应,以立宫、商、角、徵、羽五音之声,治阴阳之气,节四时之变,推律历之数,起消息,正馀闰也。又命劳缓铸黄钟太簇十二钟,以为十二律。每月气至,则葭管飞灰古人烧芦管成灰,置于十二律管内,放密室中,以占气候。某一节候至,某律管中的葭灰即飞出,表示该节气已到应之,以和五音,立天时,正人位焉。又命大容、容成、车区,占星象。各领旨而行。
黄帝又划野分疆,以八家为一井,三井为一邻,三邻为一朋,三朋为一里,五里为一邑,十邑为都,十都为一师,十师为州,全国共分九州;设官司职,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设三公、三少、四辅、四史、六相、九德共120个官位管理国家。对各级官员提出“六禁重”,“声禁重、色禁重、衣禁重、香禁重、味禁重、室禁重”,要求官员节简朴素,反对奢靡。提出以德治国,“修德振兵”,以“德”施天下,一道修德,惟仁是行,修德立义,尤其是设立“九德之臣”,教养百姓九行,即孝、慈、文、信、言、恭、忠、勇、义,进行思想道德建设。在使用人才上,访贤、选贤、任能,因才使用。实行以法治国,设“礼文法度”、“治法而不变”,命力墨担任法官,对犯罪重者判处流失,罪大罪极者判处斩首。
黄帝在农业生产方面有许多创造发明,其中主要有实行田亩制。黄帝之前,田无边际,耕作无数,黄帝以步丈亩,以防争端,将全国土地重新划分,划成“井”字,中间一块为“公亩”,归政府所有,四周八块为“私田”,由八家合种,收获缴政府,还穿土凿井。对农田实行耕作制,及时播种百谷,发明杵臼,开辟园、圃,种植果木蔬菜,种桑养蚕,饲养兽禽,进行放牧等。缝织方面,发明机杼,进行纺织,制作衣裳、鞋帽、帐幄、毡、衮衣、裘、华盖、盔甲、旗、胄。制陶方面,制造碗、碟、釜、甑、盘、盂、灶等。冶炼方面,炼铜,制造铜鼎、刀、钱币、钲、铫、铜镜、钟、铳。建筑方面,建造宫室、銮殿、庭、明堂、观、阁、城堡、楼、门、阶、蚕室、祠庙、玉房宫等。交通方面,制造舟楫、车、指南车、记里鼓车。兵械方面,制造刀、枪、弓矢、弩、六纛、旗帜、五方旗、号角、鼙、兵符、云梯、楼橹、炮、剑、射御等。日常生活方面,熟食、粥、饭、酒、肉、称尺、斗、规矩、墨砚、几案、毡、旃、印、珠、灯、床、席、蹴踘等。此时天皇伏羲所创造的书契已经不能很好的记录世间所发生的事情,黄帝便命仓颉造出了更实用的文字。
做完这一切黄帝开始巡游天下,封禅泰山。黄帝往东到过东海,登上了丸山和泰山。往西到过空桐,登上了鸡头山。往南到过长江,登上了熊山、湘山。往北驱逐了荤粥(xūnyù,)部族,来到釜山与诸侯合验了符契,就在逐鹿山的山脚下建起了都邑。黄帝四处迁徙,没有固定的住处,带兵走到哪里,就在哪里设置军营以自卫。黄帝所封官职都用云来命名,军队号称云师。
第二卷 人族当兴
→第十五章 … 五帝治世←
黄帝在洪荒人族部落巡游数年,终于将所有的部落都巡查一遍,便回到部落,想道自己该做的均已做完。便想求长生之术,于是驾云向九华山行去,到了九华山上清观便向清虚询问长生之?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