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怪传记
『也并非如此,异宝的地点就算知道,去那里的路却是凶险非常。』褚龙道『凭我们几个一己之力,恐怕是不能够平安见到异宝。』
『见到你以后,我就知道你绝非常人,』褚龙故意把『常人』两字说得特别重,我装做没听见,『而且,一路上又承蒙你多相照顾,所以我觉得或许我们可以合作一次』
『哦?那大哥的意思是……』我茫然疑惑
『哎呀,我大哥是想邀请你加入啦!这都不懂!真笨!』祁燕忙不迭的嚷道,
『啊,我?』我做惊讶装
『怎么?不愿意么?!』祁燕不高兴的拉下了脸,我连忙点头
『愿意!哪能不愿意!蒙你们看的起,简直是感激不尽!』
『咱丑话说在前头,若是得了宝贝,卖了银子咱们二八分帐!要是你小子敢耍花样,咱们几个饶不了你!』祁虎粗声粗气的说道,顺便白了一眼祁燕,大概嫌她太多嘴
『好说好说,其实我不过初闯江湖,钱财倒是其次,主要是想去见识见识!』我陪笑着说,其实这倒是实话,对我来说,寻宝的过程远远大于了宝物本身对我的吸引。
那晚之后,我便正式加入了这四个人的寻宝队伍。当我藉着他们的指引,冲过重重险阻,终于找到异宝藏匿处的时候,我终于明白,妖怪有时不如人类聪明。只不过,当我终于得到那传说中的异宝时,才明白这一切不过是个巨大的陷阱,而那时,我付出的代价已经太大,一切都无可回头,太晚了。
…… ……
思绪回到现实中,我回过头来,桌子上摆着那份薄薄的小册子,我知道那并非是旅行手册,而是一份逼着我去偿还欠下债务的讨债簿,罢了,总是自己做下的事情,就该去偿还的,纵然是赔了这一条命去又如何呢?
只是,那个聂天,我越来越有兴趣了,他究竟是何等人物?居然会知道那么些与自己年龄不相称的事,以前真是太小看他……我已经迫不及待想见到他了。
南行……呵呵,不管前面是什么,我都会期待的。
第六集 第三十九章 妖魂――水神之泪
南行记
序章
按照旅行手册上的指示,我与皞一起跟加入了一个名叫『寻访江南古迹』的旅行团,这是一个只有少数客人参加的,以寻访各种不为人知的古迹为目的的旅行社。这是那位姓聂的家伙『精心』为我们准备的答谢之旅,据说此行的终点便可以见到那颗传说中的悬红奖品『上古灵石』。
只不过要想拿到它还需费那么一点点功夫。那本薄薄的旅行手册上,描述了一个带有几分神秘色彩的寻宝之旅,充满惊奇情趣却又完全无害。我们要做的似乎仅仅是参与一个寻宝游戏,在旅行的途中取得三样信物,最终,凭着这三样信物,开启藏有灵石的『宝藏』。
皞似乎被介绍上的东西吸引,对这个游戏抱有极大的兴趣,而我,却是为了心中某些无法告人的目的,于是,各怀心事的我们一起踏上了这条南行之路。
北方的冬天是寒风呼啸白雪飘飘,江南的冬天是乌云密布阴雨绵绵,我们乘了飞机,追逐着南下的冷空气一路而去。到达江南地界的第一天居然迎上了江南冬天的第一场雪,在这里雪是极稀罕的东西,下了飞机,看到那些路人望着飘舞的雪花一脸惊喜的样子,来自北方的游客们不禁相视而笑,很有点不屑的味道。
『不就是一场雪么,这样也值得大呼小叫的!』
『那是因为他们没见过这样的景儿!跟你说吧,那些南方佬儿到了咱们那儿,就是见了沙尘暴也高兴的不得了呢!哈哈哈!』有人嗤嗤笑着说
北方没有江南秀气精致的水乡风景,没有江南温婉清柔的水乡女子,就连方言也没有江南吴语这般的软糯绵甜。于是,这一场雪好歹让北方的旅人们在心理上找到了些慰籍。
岂不知,短短的一场雪过后,随之而来的是道路的泥泞不堪。大客车下了高速公路,行驶在乡间的土路小道上,越发的颤悠起来,晃的一车的旅人们抱怨连连。有人质疑的问道
『怎么下了飞机不住酒店,跑这乡下旮旯儿来干啥?』
负责接团的导游小姐姓吴,是个地道的杭州妹妹,一对眼睛好像西湖八月的水,一张粉白的俏脸又好似苏堤三月的花,操着一口带有吴侬味道的普通话,看起来极具魅力。一路上那些年轻的小伙子已经不停的在向她献殷勤了。
此刻她微笑着向大家解释道
『这次旅行的主题是「寻访古迹」,所以自然不往那些大城市里跑了,真正的古迹就在这些乡间。今晚我们旅行的第一站,也是即将下榻的地方,是一座千年古镇。相信各位游客们很快就会知道此行不虚了。』
接着,她向一车客人们介绍了一下那个即将到达的,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古镇的概况,导游词无非是创建于某某年,占地面积和人口多少,出生或者居住过哪些知名人士之类。我看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大片的农田和一略而过的村庄,导游小姐的介绍一句也没有听进去。其实也没必要听,因为这些对于我已经不是陌生的介绍词了,随着那晚之后记忆的潮涌,我已经能够很轻易的记起当年走过的每一处地方的模样。
阴沉沉的天渐渐暗下来,旅行车在颠簸了许久之后终于停住了,导游小姐温柔的叫醒了每一个昏然入睡的旅人们,然后欣喜的向大家宣布:寻访江南古迹游的第一个目的地――『朱镇』到了。
一车的人们或兴奋雀跃或懒意洋洋的走下车来。暗暗暮色下,一条静静的小河映入眼帘,河面上横着一座宽阔的石条拱桥,对岸,一群古旧楼阁的黛色的檐角隐隐呈现,这个存在了一千五百多年的古镇默默无声的迎接着我们的到来。
人们七嘴八舌的开始嚷嚷
『这就是千年古镇么?』
『咋这么寒碜?连个欢迎标牌都没有哇?』
『还欢迎标牌呢,没见着连灯都没亮一盏!导游小姐,你是不是带错了路了。』
面对客人们的质问,导游小姐面带微笑,丝毫不见慌乱,看来对于这样的情况已经习以为常了,只听她温言解释道
『有句老话叫做「入乡随俗」嘛,我们既然来了这里,就要习惯朱镇的习俗,「戌时以前不点灯」是朱镇千年以来流传下的习俗,请各位游客们谅解,关于这个习俗的由来,我将在后面的游览中讲给大家听。』
导游小姐说着,把手中的小旗子一挥
『下面我们就要进入朱镇了,因为要保护历史古迹,所以旅行车不能驶入镇内,我们只能步行进去,请游客们跟紧我,小心不要掉队。』
大约是见事已至此,人们只好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带着古怪的表情跟在导游小姐的身后,踏上拱桥,向朱镇走去。
过了拱桥,向前走不远,是一面高高耸立着的牌楼,上面青藤缠绕,字迹斑驳不清,似是饱经岁月蹉跎,一见便知是古旧之物。再往前走,却又见一崭新的朱漆牌楼,上书两个金粉大字『朱镇』,这便是入了镇了。
进了朱镇,果然如导游所说,所有的房子、窗户都是黑着的,没有一户人家点灯,也没见有人出门走动,家家的朱漆扉门都是紧闭着的。湿漉漉的石条街道上,除了瓦檐下雪水融化的滴答声,就只有我们一行人踢踏的脚步声在响,仿若进入了一座无人的空镇一般。
奇怪的是,自从进入朱镇之后,如同感染了这古镇的沉闷一般,所有人都不约而同的闭上了嘴巴。不再有抱怨和不满的声音,连先前那几个嚷嚷的最厉害年轻人也都不约而同的沉默了起来,一声不响的跟着导游小姐的脚步前进。皞忍不住了,轻声跟我说道
『这里好奇怪啊,葻,你不是从前来过么?以前也是这个样子的么?』
『以前……』我沉吟了片刻『以前不是这样的,第一次来的时候,这里热闹的很。』
『怪了。』皞皱皱眉『总感觉很不对劲,但又说不上来。』
『既来之则安之,静观其变』我说道
前面忽然出现了一道亮光,众人仿佛看到黑夜中指路的明灯一般,一下子情绪活跃了起来,有人开始大声喘气,有人叫出了声,导游小姐也加快脚步,边走边指着那亮灯的地方欣喜得道
『各位游客们,我们的客栈到了。』
亮灯的地方,是一栋精致的三层小楼,临河而立,大约是见我们一行人来了,才将大门打开,亮起一盏小灯。远远看去,这唯一一出亮光与其他沉浸在昏暗的暮色中的房屋显得极不协调,竟好像带着几分诡异似的。但是那些游客们已经受够了压抑人的黑暗,争前恐后的朝亮光里奔了过去。
走到近前,只见楼边迎风挑起一根杆子,上面挂着木牌,借着大门内透出的光亮,看得清牌子上写着四个字:『悦来客栈』。
游客中有人念出这几个字便忍不住笑了,如此千年古镇上的旅馆,居然也起了这样一个被叫得滥熟了的名字,俗气,实在是俗气。
我当然没笑,我在回信过去,记得这里原先就有一间客栈的,不过没有这栋来得漂亮精致。记得那客栈的名字叫做『乐不归』,或许在朱镇鼎盛的时期,这里真的是乐不思归的地方,但就我上次的经历来看,那个『乐』字大可以除了去,只留下『不归』二字便行了。
进了门,是一堵宽大的云石影壁,绕过影壁,宽大的厅堂让人豁然开朗,一条的走道直通柜台,走道两旁是雕花的栏杆,里面摆满了一组组红木的桌椅,柜台上方挂满了木制的菜牌,左右两边,各是一趟『之』字形的楼梯通往楼上。一楼饭堂二楼客房,一切的布置完全按照古时的风格,让人一脚踏进来便如同回到了五百年前的江南小店。趁这些客人们带着惊羡的表情满屋子乱转,围着那些门窗玄关上的雕花品头论足的当儿,皞拉了我捡了个靠暖气的位子坐了下来。虽说这儿的冬天气温没北方那么寒冷,但这阴冷潮湿之气也让人心寒的厉害,脱去外衣抖掉身上的水珠,背靠着暖气慢慢的才缓过劲儿来。
客栈为了我们一行的到来想是做足了准备的,客人们落座之后,导游清点人数完毕,丰盛的晚饭就立刻端上来了。太湖三白、松鼠鲑鱼、青炒冬笋、酱骨头、肉粽、罗汉面……一桌的江南美食让这些早已饥肠辘辘的北方客人们馋涎欲滴,接下来便是一番不顾形象的大快朵颐,皞望着四周做出夸张的表情
『嘿,葻,快看,他们吃东西的德行居然都跟你一样……』
可惜后半句话他没有机会说出来,我飞快的把一个腊肉陷的咸粽子塞进了他的嘴里。
这里的服务生也是一色的古旧打扮,小伙子穿着藏青蓝的对襟土布短褂,姑娘们则是蜡染的白底蓝花窄袖小袄,翩翩然穿梭于桌席期间,替客人添茶续水。饭后,吃饱喝足的客人们心满意足的剔着牙,喝着据说是当地特产的『阿婆茶』,听着大厅里播放的琵琶古曲,悠然自得。
导游小姐则忙碌着给每一个人颁发房卡,望着手中的电脑磁卡,人们仿佛才记起原来自己还是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
酒足饭饱,旅途的劳顿缓解了大半,人们立时感觉舒适了许多,一行人开始天南海北的扯了起来。有人记起了昨天傍晚禁灯的事情,遂问导游小姐这个习俗的由来。于是导游小姐便给大家讲了个故事,
(鉴于导游们讲传说典故时添油加醋歪曲事实的通病,为了不误导和浪费各位看客的时间,我复述时略去了大部分夸张的情节,大体内容如下)
这个故事的名字很好听,叫做『水神之泪』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朱镇东面有条河,河里面住了个妖怪,这妖怪吸食活人的魂魄,常常在太阳下山之后出来作怪,朱镇和附近的村庄都深受其害。
有天,朱镇上来了一个精通法术的姑娘,这姑娘勇敢并且热心善良,她见大家都被那妖怪所害,便要去替大伙除掉那个妖怪。全镇的人都劝姑娘不要去送死,但是她不听,还是向妖怪的巢穴进发了。
一连三天过去了,姑娘没有回来,音信全无,镇上的人觉得姑娘已经遭遇不测,纷纷为她掉泪。
这天晚上,全镇子的人都做了同一个梦,在梦中,姑娘一身红衣,她告诉大家她和妖怪斗法斗了三天三夜,刺瞎了妖怪的一对双眼。但这妖怪实在太强大,最后姑娘祭出符咒,向日月之神借了力量才将妖怪镇压在了地下。
但是,姑娘的仙力已经用尽,符咒无法完全压住这妖怪,每天傍晚时分,在太阳已经下山月亮还未升起的那个时候,符咒的力量便会减弱,妖怪便会趁这个时候分身跑出来。
为了防止它害人,姑娘要镇子里的人在月亮升起之?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